粮食作物栽培学:第四节 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农学1002)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9314155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粮食作物栽培学:第四节 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农学100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粮食作物栽培学:第四节 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农学100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粮食作物栽培学:第四节 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农学100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粮食作物栽培学:第四节 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农学10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作物栽培学:第四节 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农学1002)(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 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产量形成与高产群体培育l产量产量=穗数穗数粒数粒数粒重粒重l =穗数穗数单穗重单穗重l =总结实粒数总结实粒数粒重粒重 (一)产量的构成因素(一)产量的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穗粒数千粒重千粒重始于出苗,决定于分蘖期始于出苗,决定于分蘖期至拔节期两极分化,定形至拔节期两极分化,定形于开花期左右。于开花期左右。始于单棱期,决定于孕穗始于单棱期,决定于孕穗期至开花期,定形于开花期至开花期,定形于开花后后10天左右。天左右。始于开花期,决定始于开花期,决定于灌浆期,定形于于灌浆期,定形于成熟期。成熟期。图图4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决定关系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决

2、定关系 穗数穗数=基本苗基本苗单株成穗数单株成穗数 =高峰苗数高峰苗数茎蘖成穗率茎蘖成穗率 =基本苗基本苗单株茎蘖数单株茎蘖数茎蘖成穗率茎蘖成穗率(1)基本苗数在播种时确定;)基本苗数在播种时确定;(2)单株茎蘖数及成穗率与植株生长条)单株茎蘖数及成穗率与植株生长条件有关;特别与有效分蘖能否发生及成件有关;特别与有效分蘖能否发生及成穗直接相关。穗直接相关。在适宜穗数范围内,群体的茎蘖成穗率与每穗实在适宜穗数范围内,群体的茎蘖成穗率与每穗实粒数、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亦随成穗粒数、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亦随成穗率的提高而增加,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率的提高而增加,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3、。小麦的茎蘖成穗率应由小麦的茎蘖成穗率应由30%左右提高到左右提高到4050%或更高,如控制得好,可能可达到或更高,如控制得好,可能可达到60%以上。以上。适期播种,在满足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适期播种,在满足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基本苗,提高分蘖穗的比例,尤其提高地减少基本苗,提高分蘖穗的比例,尤其提高3 3、4 4穗以上植株的比例,减少穗以上植株的比例,减少1 1、2 2穗株的比例,就穗株的比例,就可改善穗群组成,提高单穗和穗群的总库容量可改善穗群组成,提高单穗和穗群的总库容量和生产能力。和生产能力。晚播,在满足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晚播,在满足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基本苗,提高分

4、蘖穗的比例,改善穗群组成,少基本苗,提高分蘖穗的比例,改善穗群组成,提高单穗生产力。提高单穗生产力。主茎穗与分蘖穗比例主茎穗与分蘖穗比例(参考值参考值)早播早播 1:2 1:3适期播适期播 1:1 1:2适期晚播适期晚播 1:0.5 1:1晚播晚播 2:1 4:1过晚播过晚播 4:1 6:1 每穗结实粒数每穗结实粒数=每穗结实小穗数每穗结实小穗数每小穗结实粒数每小穗结实粒数 分化小花数分化小花数-退化小花数退化小花数 每穗结实小穗数每穗结实小穗数=每穗分化小穗数每穗分化小穗数小穗结实率小穗结实率 每小穗结实粒数每小穗结实粒数=每小穗分化小花数每小穗分化小花数小花结实率小花结实率 2 2、粒数形

5、成、粒数形成培育大穗的途径培育大穗的途径增加每穗小穗、小花分化数是提高结实增加每穗小穗、小花分化数是提高结实粒数的基础。粒数的基础。减少小穗小花的退化数是提高结实粒数减少小穗小花的退化数是提高结实粒数的关健。的关健。籽粒灌浆物质的来源籽粒灌浆物质的来源 花后光合物质生产花后光合物质生产 70-90%花前贮藏物质运转花前贮藏物质运转 10-30%提高粒重的途径提高粒重的途径 提高花后物质生产是关键,增加花前提高花后物质生产是关键,增加花前贮藏物质有利于提高粒重。贮藏物质有利于提高粒重。3、粒重形成、粒重形成播种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

6、1/0 孕穗 抽穗 开花 籽粒形成 乳熟 蜡熟 完熟 决定穗数 决定粒数 决定粒重 营养生长期 营养生殖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 播种 出苗 分蘖 越冬 拔节 孕穗 抽穗 开花 4 4、高产结构组成、高产结构组成产量穗数每穗粒数基本苗单株有效茎蘖数每穗分化小穗数小穗结实率籽粒体积灌浆时间灌浆速率粒重 不同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下,有着不同的产不同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下,有着不同的产量结构和主攻方向。量结构和主攻方向。低产至中产田低产至中产田 增穗增产增穗增产 中产至高产田中产至高产田 稳定穗数,增加粒数和粒重稳定穗数,增加粒数和粒重 超高产田超高产田地区地区产量水平产量水平(公斤(公斤/亩)亩)穗数穗数(

7、万(万/亩)亩)每穗粒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千粒重(g)g)淮南淮南当前当前28-3228-3235-4035-4038-4538-4555055030-3230-3242-4442-4442-4542-4565065030-3230-3233-3633-3645-4845-4842-4542-4545-4845-4842-4542-45淮北淮北当前当前35-4535-4525-3525-3535-4035-4060060042-4542-4532-3532-3540-4540-4570070042-4542-4546-5046-5035-3835-3833-3533-3542-4642-4641-

8、4541-45高产小麦产量结构高产小麦产量结构(二)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二)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生物产量(有效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呼吸消耗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一)(一)群体结构概念群体结构概念 群体结构:群体的大小、分布、动态变化。群体结构:群体的大小、分布、动态变化。(二)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二)高产群体质量指标 1 开花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生产量是小麦群体质量的开花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生产量是小麦群体质量的核心指标核心指标。2 适宜适宜LAI是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是小麦高产群体质量基础指标基础指标。3在适宜的在适宜的LAI条件下,提高总结实粒数是高产群条件下,提高总结实粒数是高产群体质量的

9、体质量的生理指标生理指标。4 粒叶比是衡量群体库源协调水平的粒叶比是衡量群体库源协调水平的综合指标综合指标。5 茎蘖成穗率是群体质量的茎蘖成穗率是群体质量的诊断指标诊断指标。高高 产产 群群 体体 质质 量量 指指 标标1 1、根据当地生态、生产条件、品种的阶段发育类型、栽培特性、以及产量、根据当地生态、生产条件、品种的阶段发育类型、栽培特性、以及产量指标与适宜穗数指标,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指标与适宜穗数指标,确定合理的基本苗数;2 2、在适宜基本苗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在分蘖成穗可靠叶龄期群、在适宜基本苗基础上,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在分蘖成穗可靠叶龄期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值,在临界叶龄期达预期穗数值的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值,在临界叶龄期达预期穗数值的1.21.21.31.3倍;倍;3 3、在实现上述茎蘖数基础上,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使群体高峰苗数达预期、在实现上述茎蘖数基础上,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使群体高峰苗数达预期穗数的穗数的2.0-2.52.0-2.5倍;倍;4 4、在此基础上,控制群体、在此基础上,控制群体LAILAI大小,最大大小,最大LAILAI在孕穗期出现在孕穗期出现6-76-7,并于孕穗,并于孕穗期封行;期封行;5 5、在此基础上,延缓花后叶面积和根系的衰老速率。、在此基础上,延缓花后叶面积和根系的衰老速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