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知识点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305005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知识点(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 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壌、水文、地形、地质、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结 果 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2. 土壤:土壤,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 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历史自然体。3. 土地资源的概念(1 )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资料。辞海 定义为“资财的来源。”(2)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4.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1、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 替 代性2、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

2、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5. 土地的属性(书本):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 土地的再生性和非再生性、多用途性。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 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6.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我国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的7.2% ,居世界各国第三位耕地总虽占世界耕地 9.5%,居世界各国第四位林地总屋占世界林地5.5% ,居世界第五位牧草地总虽占

3、世界牧草地7.8% ,居世界第二位7. 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紧缺、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国家人均土地 0.784公顷,为世界人均的 1/3人均耕地 0.10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 45%人均林地 0.186公顷,为世界人均的 26%人均牧草地 0.217公顷,为世界人均的 37%8. 土地资源学的概念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 律 以及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9. 土地资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 )土地资源学在学科中的地位(2)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的关系10.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内容 研究目的:寻求解决人类所面临土地资源问题的途径 研

4、究内容:1 )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3)土地资源的数虽和质量特征的研究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4)人与土地的定虽关系研究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1)综合性和多学科性(2)关联性与复杂性(3)现实性和预测性(4)区域性和全局性12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 第一个时期:50 年代初期财政部的查田定产工作。特点:(1 )为确定农业税收服务。(2) 用群众明主评议,逐级平衡办法对全国土地进行分类,评定等级, 制 定常年产虽作

5、为农业税的依据。第二个时期:从 5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开展地区性的土 壤 地理 与土地资源调查,重点是宜农荒地资源与橡胶宜林地资源的调查与 评 价。特点是:(1 )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针对性强。(2) 这个时期多属单项资源的研究与评价,除农业部荒地勘测设计院和中科院自然资 源 综合和考察委员会分别提出的土地评价系统外,还有林业、农垦部门进行的宜林地 评价、 宜橡胶地评价,农业部门草原考察队和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进行的 天然草场 评价。在后期的内蒙古与黑龙江的土地资源调查中则向土地综合评价发展。(3) 多属区域性的调查研究,对全国性缺乏工作和了解。(4) 多属

6、定性研究,缺少经济分析,所开展的土地调查与评价虽有较明确的自然特性 分级指标、能客观的反映荒地质量,但没有经济分析,属定性的自然评价。(5) 多属经验性的,缺乏理论的总结,系统性较差。(6) 土地评价建立在土壤学基础上,基本属于土壤地理学范畴。第三个时期:从 70年代后期到 80年代中期,是土地资源学的雏形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1 )从区域性走向全国性研究。(2) 从单项评价走向全面评价。(3) 从经验性上升到理论和系统的研究,从而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 资源 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4) 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的研究和制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四个时期: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7、 特点:土地研究结合国土整治与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土地利用 总 体规划等实际工作进行。我国近期发展:(1 ) 土地评价研究:耕地质量、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质虽地球化学(2)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详细化、精确化(3) 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与人口承载虽研究(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5) 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复垦研究(6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3S13. 土地与土壤的关系:(1 )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但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 旦被利 用,即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时,则必须同时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组成土地的要素,这就是人 们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利用土壤,这个时

8、候的土壤实际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 用,这也就是 土壤与土地两个概念经常混淆的原因之一。(2) 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土壌为植物生长提供 和 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地的管理制度下, 对某 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capability) o 对于城市用地,土地生产力(效益)主要取决于区位要素,而与土地肥力几乎没有直接联系。(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可以划分为A,B,C等发生层次14. 土地与国土的区别: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广 义 包括

9、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由此可 见,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第二单元 土地资源的自然组成要素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气候要素一一主要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 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虽等)和物理过程(升温、蒸发、焚 风等)2.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气候要素(1 )光(太阳辐射)(2 )温(热量)(3)水(降水)3. 光照资源:光照强度、光照长度(日长)、光照质量热虽资源:衡量热虽的指标:1 )温度:二 09温度:一般

10、代表了耐寒作物的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如冬小麦。5C.10C.15C期、(2 )积温:农业常用2109积温。一般代表了喜温作物的生 理活 性的起始温度。如玉米、棉花。二者的积温数分别 代表现 两种作物在当地成熟的可能性,以及一定种植制 度的选择 和适宜性。我国平均为1600-9000 Co(3)无霜期(每年初霜期与终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X生长 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降水资源:空间分布 空间变化NTC积温10OC适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2500-3002800年熟:春麦、筱麦、杏子、洋45004000两年三熟:冬考-玉米4700-4804200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花生、甘萼4500-5505000年二

11、熟:小麦一水稻5700-6105500年三熟:小麦一水稻一水稻80007000年三熟:甘蔗一水稻一水稻400mm 等降水线: 以北、西我国主要牧区以南、东我国主要农区800mm等雨量线: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时间变化A. 一年内变化: 4-9月降水虽可占全国降水的 80%以上,北方一般冬春无降水;南方年降水虽变化率较 4、( 10-15% ),北方 20-30%oB. 由于降水时间变化,往往造成水旱等灾害平均每年受灾耕地面积为0.3亿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4 ,旱灾占62% ,涝灾占24%O(2 )降水可分锋面雨、对流雨、地形雨等4. 土地资源的地学组成要素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的地

12、学要素主要为: 1.地形地貌 2.地质构造与地表岩性5. 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具有共同形态特征的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形态可分平原、山地、丘陵、高 原 和盆地五大类,不同地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6土地资源的水文组成要素: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地表水的类型: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表水的数虽和质星:我国河川径流总屋 2.7x104 亿 m3 ;冰川总储虽 3.0x104 亿 m3 ;天然湖泊 8 万 km2 ;沼泽 11 万 km2o水质从东南到西北,水矿化度逐渐增大。冰川融雪水矿化度低,是 西北重要各类用水水源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

13、响: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 溉用 水以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地表径流的冲刷作 用往往 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包气带水(土壤水、上层滞水X潜水、层间水(承压水)地下水的排泄与补给:包气带水与大气降水和蒸发作用密切;潜水的主要来源是 降 水;层间水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地下水与水土资源利用:对我国西北干旱区,利用地下水灌溉掌握地下水的水 质、 水量、分布及与地表水的关系;对东部区域要摸清 地下水的 水盐动态规律,发挥灌溉洗盐的效益。7.水文条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 对农用地的影响(-)水分是构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水源条件是实现农业集约生产的保

14、证(三)水分状况影响土地开发利用(四)水力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作用 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分布位置、用地布置、市政工程建设及环境景观、地基稳定性等方面 地表水与城市、产业基地选址(用水、防洪)地下水与建设工程(耐蚀性、基础稳定性)8 土地资源的植被组成要素 植被是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对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等方面。植被要素特征的影响植被是重要的生态要素植被是不稳定的,易变的构成因素植被是一个自然地理体植被对土地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植被的重要指示意义植被对土地系统的调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环境防风固沙、保护

15、农田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9.土地资源的土壤组成要素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在气候、地形、母质、生物、时间五大成 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合体。土壤的三相:固相、液相、气相土壤质地:是根据不同粒径的土壤矿质颗粒的百分数组成面划分的土质粗细类型。一般分 为砂质土、壌质土和粘质土。土壤厚度:指土壤剖面中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有效土层厚度即植 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耕层是土壤表层经过耕作熟化了的土层,是土壌 中 最松软肥沃的部分。一般而言,农作物耕层厚度为 20-25cm土壤养分: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秦土壤石灰质、可溶性盐及 pH 值土壤综合性状:

16、土壤肥力、土壌水分状况、土壤的适宜性土壌剖面:表土层(A层亚土层(B层,木质层(C层)土壌的地带性分布:在中国温带,自西向东大气湿度递增,依次出现:棕漠土、灰棕漠土、灰漠土、棕钙土(灰钙土 X 栗钙土、黑钙土和黑土。 在中国温带东部湿润区,由北而南热屋递增,土壤分布依次为:暗棕壤、棕壤(褐土 ,黄棕壌、黄壤、红壤和砖红壤。10.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要素特征分析土地产权:是指权利人按照法律的规定直接支配土地的权利;是对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 力的总称,(权力束)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力(抵押权、 租赁权等土地产权制度:是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包括土

17、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度。土地产权的基本特征是排他性,根据排他程度可以分为 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土地所有制: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是土地制度的核心;土地关系的 基础土地所有制: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是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体现。土地使用制度: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 分。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人根据法律、文件、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家或集体 所 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分的权利。土地资源的

18、区位特性:土地自然区位:即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 土地经济区位: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 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土地交通区位: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 关系,具体 由距离、耗时和费用三方面来 反映。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土地自然生产潜力 土地经济生产潜力 因秦限制定律 土地报酬递减律第四章土地资源调查1. 土地资源调查概念是指应用一定的调查方法(实地调查、遥感、测绘制图等),查清区域土地资源的类型、数虽、质虽、空间分布以及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土地资源评价、规划,以及土地 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b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和土地

19、利用现状调查两种。土地条件调查又可分为以 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纹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质量自然性 状 调查,和以土地投入产出、收益、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 因素 调查。2.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A. 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其他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等。B. 外业调绘调绘前准备工作,路线调查、制定土地分类系统、室内预判。C. 内业工作资料整理分析、遥感图像转绘、面积星算、编制专题成果图、编写调查报告和技术总结报告。D. 检查验收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为重点检查对象;内业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面积虽算精度、成图质虽等。3.

2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现状调查一分类体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984 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采用两级分类:8个一级类,46个二级类。城镇土地分类1989 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对城、镇、村土地分类做了细化和充实,也采用两级分类: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新的全国土地分类2001 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以上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采用三级分类: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新的全国土地分类2007 年 9 月国家质虽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 土地 利 用现状分类),采用两级分类:12个一级类

21、、56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 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 交通 运输用地、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地类具体含义:01耕地04草地011水田041天然草地012水浇地042人工草地013旱地043其他草地02 园地021 果园022 茶园023 其他园地03 林地031 有林地032 灌木林地033 其他林地耕地(01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水田(011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類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耕地。 水浇地(013):

22、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 植旱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有林地(031 ):指数木郁闭度30%的天然,人工林地。灌木林(032 ):指郁闭度40%的灌木林地。其他林地(033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V0.2的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迹地:指森林采伐,火烧后,五年内未更新的土地。苗圃:指固定的林木育苗地。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 各 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状况和权属状况。5.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1 、 目的、任务土地利用现

23、状调查最基本、最首要的目的是摸清国家土地资源家底,为国家和地区的农 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民提供基础数据;清查各类土地权属状况,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和建立土地档案服务;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 依 据;2、主要内容(1 )查清调查区域内村、农、林、牧、渔场、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 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区范围界线;(2) 查清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及分布;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3)量算出种地类面积并汇总调查区内的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

24、(4)对调查区内的土地利用善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及设想;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特征;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多层次系统性6. 土地条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land characteristics inventory)是指对土地的土壌、植被、地形.地貌、气候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收益、交通、区位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调 查土地调查的目的:为制定各项计划、规划和土地政策提供基础材料;为综合农业区划和农业生产服务;为城乡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为城乡分等定级、估价、税收提供可罪资料;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土地条件调查的内容:月

25、供(太阳辐It畝、温度)皈、槪(山地.丘陵.平原.高康盆地)厂自然土壤(类型、韶面PH值养分、盐克地)土地条件水資源(地表水*地下水、木质)鮎被(植碟型、森林覆盖率、产草罢 载書量)姉 ife(城砒划,繁华g度区位、交B条件、基础雌条件,环境条件”纭I设施状况,人状况)农用(地理位置,交通、运首斜h耕作制度,土地经济7、W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加上的应用絆六章 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 :就是対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做出说明,为土 地利用方向选择及用途转变提供依据V2. 土地资源评价的意义:为土地税收服务、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 费提供依据、为 土地交易服务、为估计土地经营好坏服务、为土地利

26、 用规划服务3. 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生产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 针对性原则、比较性原则、相对稳足性原则4. 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地资源的限制性 5土地资源评价的类世:上地自然评价和上地经济评价、综合性土地 评价和单项性 土地评价、定性土地评价和定呆土地评价、现状止地评笑和潜在土地评价、农用土地 评价和非农用土地评价、止地潜力评价 和土地适宜性评价6. 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是抬在特定目的下 对土地的自然、 经济及其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等定级的过程。 丄地适宜性评价是指以不同质 昴的上地为对線,以特定川途对上地质 量耍求为

27、标准,进行对照衡量,分塔定级的 过程。7. 土地资源评价单元的划分:以土壤图为基础确足土地资源评价单 元、以土地类型 图为幕础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现状 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资源评价单元、 以地理网格为评价单元。8土地资源定量化评价程序:评价凶素权垂的确定评价因素权車就是评价因素对土地资源质量或土地利用的诺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勰 立、评价因素指数与指数和计算、土地资源等级划分。9.美国土地潜力评价:pl6110联合国粮农纽织的止地适宜性评价; pl6511.中国丨:】00力-土地资源的土地评价系统:pl 7312. 农用地分等窪级;pl8113. 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的主吸特点:综介运用土地

28、自然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利川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技术路线为方法适介我 国国情;与 土地详査、土壤普查成來和衔接的农用地评价体系;在全 国范围内可比,通过包括 光温生产潜力指数、标准耕作制度、产量比 系数.指定作物堆大产最、绘大“产量成本”指数等国家级参数 体系实现;综介农川地利用现状评价、潜力评价系统和适甘?性,将分 等和定级结 合联系起来:成果具有多层次的待点,满足了多应川冃标14. 土地经济评价一运用经济指标对土地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的过程。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出土地等级或价格;或通过对土地进行投入和产出比较分析,决定土地适宜性,判断土地利用的经济 可行性15 土地经济评价意义科学

29、界定土地生产能力,为制定政策法规提供依据;合理确定生产耗费和产品生产的关系,为拟定土地税收标准服务;全面揭示土地质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改造提供依据;确定土地价值和价格,为土地的科学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手段;可有效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16. 土地经济评价方法-指标评价法:一土地生产率二产量或产值/ 土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的净产值二(农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土地 面积(农用地或耕地面积)单位土地面积的纯收入(土地盈利率)二(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 土地面积(农用地或耕地面积)-毛利分析法:生产资料耗费指标、成本费用与资金占有指标、土地利用及其结构指标-贴现现金流虽分析17. 农用地分等

30、定级、基本概念土蚣簣輕是在土地适宜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土地生产潜力与现实生产力的综合评价农用地分等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一定自然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和经济 条件下, 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屋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农用地分级是在行政区(省、县),依据构成土地质屋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根据地方土地管理和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的农用地质虽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级别18. 农用地分等定级标准样地的涵义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区域内,当技术与管理水平一定或处于区域内的平均状况时,从该 区域内产 量水平属于最高范围的那一类土地中随机选取出的若干个农用地分等定级单元。标准样地体系构

31、建的原则:代表性原则、控制性原则、体系性原则、永久性原则标准样地设置的原则: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屋水平最高构成土地自然因秦的综合特征要最优农业生产条件要最好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是编定为长期稳定的农用地标准样地设置中的“三定”:定虽、定位、定质国家级标准样地定量设置方案的选择:以下辖省级行政区为单元的方案:不计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在 31个省级行政区内都设置约 10-15个国家级农 用地分等 定级标准样地,全国共计约 310-465个国家级标准样地,理由:标准耕作制度分区或光温潜力区都跨行政区;几个省级单位属于同一个区或一个省级单位划分成几个区;在一个省内可能没有标准样地;全国的农用地

32、分等定级工作都是以行政单位组织进行的。第七章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1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涵义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这一定义土 地承载 力的四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这四个要素是;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被承载人口 的生活水平和土 壌承载人口的限度)目的查明发展中国家不同投入水平下土地潜在人口承载力 比较潜力与现状及预测人口,确定出问题区域提出合理的农业政策和人政策的先决条件促进土地、人口、食物、发展等关系的协调指导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管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2. 人承载力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研究步骤:土地资源查清、划分农业生态区、计算生态

33、区的生产力、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 的土地生产力、确定投入水平、计算一定行政区内土地人口承载力3. 土地资源承载力卄 晳超鲨的、PSCL = P(e)xA/NPA 为土地面积N为平均人的基本粮食希求4影响土地人承载潜力的因素:1. 土地资源的数星:耕地、草地、水域等土地面积;2. 土地资源的质屋状况:光照、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土壤质地、养分含虽、pH值等土 壤因素;土地区位等社会经济因素;3. 投入水平:物质(化肥、农药、机械X科技(改良的种子、科学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4. 生活水平:人们所需要的食品数星来表示;5. 时间尺度:研究所针对的时期、预测相应时期的人口、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第八章土

34、地资源可持续利用1. 土地利用系统(Land use system)是指为人类活动所利用的土地表层及其以上和以下的所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面构 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它是一个由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五大原则:生产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保护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承受性原则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4、人类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哪些重大变化:气候的变化:温度升高大气成分的变化:CO2,气溶胶,臭氧洞土地覆盖的变化:热带雨林、草原的破坏、荒漠化海洋的变化:海面温度、海平面上

35、升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物种消失陆地水体的变化:江河水位下降、湖泊干枯、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的变化:干旱和洪涝发生频率增加人类社会的变化:人增长和城市化5. 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全面安排和布局。三种类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内部规划6. 土地规划的作用-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可以优先考虑农业、基础设施、环保用地的需求。-土地利用规划能够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因此有利于促进土地宏观布局和利用结构的平 衡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

36、。-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既应该解决社会化生产和改善环境对合理利用土地的要求,更需要宏观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市场的规范和完善。7. 土地整治背景:土地供求矛盾尖锐土地利用粗放,效率低,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形态破碎、零乱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农业用地基础设施薄弱8. 土地整治的定义: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对生产建设破坏和 自然灾 害毁损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土地整治主要类型:农用地整理、废弃土地复垦、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整治 区域性综合整治9. 土地储备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 源合理利 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

37、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土地储备内容:统一收购、垄断一级市场、超前规划、合理分配收益、净地出让、资金 集中管 理土地资源保护1. 土地资源保护概念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保存土地资源、恢复和改善土地资 源的物质生产能力、防治土地资源的环境污染,使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地利用所采取的措施和 行动。 2数虽保护的内容土地资源种类的数量保护 土地资源的面积保护3. 土地质虽保护()概念土地资源质量:通过土地资源评价确定的土地资源属性 土地质量保护:对土地资源适宜性、生产潜力和价值等属性的维持和提高 土地资源质虽保护的内容:适宜性、生产力、价值(二)土地质虽保护内容间的关系 适

38、宜性是土地资源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依据; 生产力的高低鉴定和变化监测是土地资源质量保护的核心和内容,可以显化问题实质,利于 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价值多少的评估和监测,是土地资源质虽保护的必要补充,为制定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依据(三)土地质虽保护措施:动态监测、预警,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管理措施4. 土地资源生态保护概念:指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的维持和改善5. 土地资源生态保护措施:工程措施(根本性);技术措施(辅助性);生物措施(辅助性管理措施(辅助性)6. 土地资源保护内容由数虽保护、质星保护和生态保护组成。 数虽保护、质虽保护和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虽”的管理为基础

39、强化质量保护在经济技术条件许可条件下,把生态保护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7. 思考题 如何对土地资源质量实施有效保护?如何协调生态退耕和耕地保护的矛盾?8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耕地保护的意义: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生计、持续发展9. 我国耕地现状:人多地少、质虽差、水土不匹配、退化严重10. 基本农田保护()概念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鬲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希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基本农田保护区-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概念:从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出发,提出本地区规划年内的农产品需求

40、星、耕地需求 量及各类 建设用地数量,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并采用划区的形式,对耕地进行定星、定 位、定时、定 质,并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把基本农田保护起来。11. 土地利用的生态干扰()概念种群:一个物种在一定范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 群落: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种群组成 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由生活群落中的一切有机体,与其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综 合统一 体。土地生态系统:土地各自然要秦构成的,并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影响在内,而组成复杂 的物质 和能屋交换系统。(二)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太阳能、大气降水、土壤、物质循环(三)特点土地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

41、性土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土地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性土地生态系统的可变性12. 土地退化与防治土地退化概念: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虽及其 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13. 我国土地退化类型分为水土流失、沙化、次生盐碱化、污染、性质恶化、贫瘠化和土地 资源的非农建设占用等 7种类型土地资源退化类型划分系统。14. 土地退化防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治理综合措施与主导措施结合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第十章世界土地资源概况1.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世界土地资源?A控制土地利用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B. 构建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重要

42、前提C. 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客观要求2.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世界总面积:世界陆地面积约为14950万KM2 (包括南极洲),占地球表面的29.2% ;2/3陆地在北半球,仅1/3在南半球3. 世界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一、世界人增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二、世界土地资源的数屋变化:耕地减少、森林砍伐、开垦草原、围垦湿地、三、世界土地资源的质屋变化:地力受损、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土地污染、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1 .中国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优势:多样化的地貌条件、光温资源优势、降水资源优势 差异性成土条件、土壤资源优势、2. 中国土地资源基本特征:土地资源总虽大:土地

43、总面积:960万k酹,占世界7.2%,居世界第3位耕地:占世界 9.5% ,居世界第 4位林地:占世界 5.5% ,居世界第 5位草地:占世界 7.8% ,居世界第 2位人均土地资源占有虽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资源质虽较差;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地域分异明显3. 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大虽减少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利用粗放,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土地退化、损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4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利用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山地多,平原少;坡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水土资源不平衡 中低产田多5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耕地保护意识;依法保护耕地,保护耕地总屋动态平衡;

44、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6. 林地利用特点与存在问题:林地质虽较高,但利用程度地森林覆盖率不高,区域分布不均林地生产力水平低,但发展潜力大 林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水平低下 可开采的森林资源枯竭,资源状况急剧恶化 森林防护效能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7中国林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林地利用率; 科学管理,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 积极搞好用材林基地和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 加强森林法制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8. 草地利用特点:草地的分布利用及草地生产力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草地类型众多,植物资源丰冨草地利用率不高草地生产力低下9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草

45、地面积减少 草地质屋不断下降,退化严重盐渍化草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法制管理不力,滥垦过牧现象严重草地建设投入不足10. 中国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对策:加强对大面积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建设 积极建设人工草地积极实施科技兴草战略加强草原法制管理11. 其他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加强荒草地开发管理,制止乱占滥用 开发与保护、整治相结合,防止掠夺式开发坚持科学开发,提高开发质虽编制与实施荒草地开发项目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加大荒草地开发的投资12. 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治理,应本着防治结合、水利措施与农业生物措施 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其核心问题是调节和 控制区 域水盐运动。具体措

46、施包括水利改良、农业技术改良、 生物改良和 化学改良 4个方面。13. 沼泽地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治理沼泽地应当以水为重点,以土为中心,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 并且要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相结合。14.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和沙地的合理利用土地沙漠化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出现的,在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之下又加剧其发展。 治理沙漠化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农牧交错的过渡地带,采取生物、工程、水利和农业等 综合措 施进行。15. 中国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管理对策:法律手段:加强土地立法,依法行政经济手段:完善土地税收体系(农地分等定级、土地市场等)技术手段:科学规划、动态监测二、改革土地使用制度三、开源节

47、流,坚守耕地红线:开源:土地复垦、土地整理、宜农荒地开发节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保护基本农田四、建设改造农田,集约规模经营五、宏观规划、工程建设六、继续控制人口第十章土地资源的开发与整治1.土地开发:一方曲是指土地利用范围的扩大,即对未利川土弛的开 发,列一方而是指 上地利丿 U 深度的开发2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宜农荒地的开发、闲散地覺发、农业低川率 土地开发、沿海 滩涂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开发、城市土地的再开发.3土地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符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因地 制宜原则、可持 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以提高效 益为中心,速度与效益相结合、局部 利益与全局利益的

48、协调、处理好 建设发展与社会稳左的关系 .4土地资源开发的规划:勘测与调査、确定开发目标、可行性研究、 土地资源开发的 结构和布局、开发次序和开发速度、开发资金计划、 选定开发方式。5土地复垦,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 JL 地的再牛.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 的综合性技术过 程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牛态系统的 恢复5. 土地复星的总义:实现耕地总呆动态平衡目标,缓解人地才盾的重 要途的改善土地资 源被破坏地区牛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促进社会安 定的段;诫轻企业负担的有效措施.7.决定土地复垦标准的因素=待复呈土地被破坏的类型及其程度;待 复星土地瓷被破坏 前的自然适宜性和生产潜力;戾垦土地的工程地质

49、 条件和应用机械的可能性;社会环境条 件和经济閃素 丄土地复星标准:接近破坏前的门然适宜性和土地牛产力水平;通过 复星改造为貝有 新适宜性的另一种土地资源:恢复植被,保持其坏境 功能9我国土地复垦 心在的问题:复星即论研究落后与复星实践:农I k复星研究不够;复垦 资金来源不足,复垦责权利不明确,复星技术监禅体 系不健全10 我国土地复垦的对策;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屋科学理 论;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星工程按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土 地复垦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井严恪执 浓,强化管理;编制土地复星 计划,并保证有效实施;多渠道筹集土地复垦资金,加大土 地复星资 金投入;加强土地复垦宣传

50、教育,提高全民土地复星意识。1H.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 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整理彳对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 工程技术手段对土 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捉高土地利 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和生态坏境的过程。12土地开发、上地整理和土地复星三个概念既有联系,乂有区别。 具共同点是通过一 建的手段挖掘土地的周有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 挥土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 用。他们的区别是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虽然土地开发也包扌 舌对以利用 土地进行迅加投资和劳动,

51、集约利用,但艮史侧重于対未利用土地的 开发: 土地复星侧雨于对 I 大洛种 n 然和人为内素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 治理措施,使其恢复到 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是-项综介性的技术过 程:丄地整理则是针对上地利用不合理、不 充分甚至混乱等现竦所进 行的利用状况同时涉及权属状况的治理和调整,进而达到土地 资源合 理、充分和有序列的目标,它是一项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 结构零而 进行全而调整的综合措施 C 所以,从概念上讲,土地整理要 比土地开发、土地复星的概 念广;从内容上讲,土地整理包含土地开 发、土地复星。因此,土地开发、土地复星的 概念逐步受到淡化,而 土地整理的概念越来越爱到人们的車视

52、C 13土地整理的意义:丄地整理是在我国特殊上地国情下解决上地利 用问题的必然选 择;土地幣理是提高农业綜合生产能力,増加农民收 入,促述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土地整理是当前拉动经济增艮的 重要因素,土地整理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 JJ也川途管制的重耍T段:土地整理是社会资源輩新配置的匝要过程14 国内外土地整理慨况:徳国土地整理主婴内容是针对农地分散、 零碎,实诡集中化,以改裨农业牛产经营条件;俄罗斯的土地幣理是 指用以组织土地这一主产资 料的一整套的国家措施,其土耍任务是训 整土地关系组织土地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的整 理 ;我国台湾省把土地整理称作車划,更为确切的说,把

53、 上地整理中有关上地利川技术改进称作上地重划。台湾上地車划系指 改进土地利用环境 畸增大土地利用效能的一项重耍措施,其主耍内容 包括调整地块的高低、人小和形状以 及分布状况,改善交通、水利和 其他坏境条件,划定各区土地和各种剧用方式的土地范 阳。15土地整理的目标 ;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1&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贈加耕地而积,捉高土地利用奉:调整土 地关系,使土地关系 适应土地生产力提髙的耍求;综合生产能力,捉 高土地产岀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景观功 能:提高全社会的现代化水半 】7.土地整理的内容;农地整理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

54、:农山整治及道路、 沟渠等基本建设;农用地改造;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农村 建役用地整理;划 定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生态环境,细护牛态平衡 建设用地格理一一对城锁而言,JJ也 格理主要是立足于内部挖 潜,集约利用丄地丫充分利用建成区内的闲散地,并对己被利 川的丄f也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城市功能的噩耍,在用途、布局与产出率方IfiiSfr 进行优化配置,从血全面提高城币载体功能,并改善城审坏1&土地整理规划程序:基础资料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土地整理区; 编制土地整理规划方案(规划原则: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土地开发 整理专项规划服从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社会、经 济和生态效益

55、:土地整刘规划方案报批; 止地整理的组织实施及保 障措施,土地整理的检育验收。19土地收购储备的作用:有利丁增强政府调控土地供应的能力:有 利于实现上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有利于上地资产的优化配 置,实现土地的集约利 用:有利于椎行土地招标拍克制度.建立“公 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有利于增加 政府土地收益。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分区1. 土地资源分区概念根据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考虑自然环境条件、区位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 用现状与发展前景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在空间上进行的群体分区.2. 土地资源分区原则地域分异原则主导因素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原则定性分析与定虽研究相

56、结合原则地域完整性原则多级续分原则3. 分区的主要依据区域土地条件与土地利用结构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区位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区域土地利用方向与产业配置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土地生产力与综合效益的相对一致性; 区域土地利用问题与治理、保护的相对一致性4. 分区方法 自上而下划分,纵览全局,确定一级区的大体轮廊及内部分异的基本格局 自下而上归并,综合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与结构特征,确定各级区的明确界线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系统共分为 12个土地利用区, 66个土地利用亚区5. 命名方法一级区土地利用区-区位(含土地类型)+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相应发展产业命名 二级区土地利用亚区-区

57、位(含土地类型)+主导土地利用类型+开发利用方向命名 分区命名:尽虽简化、以利应用6全国土地资源利用区I. 东北山地、平原有林地与旱地农林用地区( 简称东北区)II. 华北平原水浇地、旱地与居民工矿地农业和建设用地区(简称华北区)III. 黄土高原旱地、牧草地与有林地农牧林业用地区(简称黄土高原区)IV.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水域与居民工矿地农渔和建设用地区(简称长江中下游区)V. 川陕盆地有林地、旱地与水田农林用地区(简称川陕盆地区)VI. 江南丘陵山地有林地与水田林农用地区(简称江南丘陵山地区)VII. 云贵高原有林地、灌木林地与旱地林农用地区(简称云贵高原区)VIII. 东南沿海有林地、

58、水田、园地与居民工矿地农林渔果和建设用地区(简称东南沿 海区IX. 内蒙古高原牧草地与旱地牧业用地区(简称内蒙古高原区)X. 西北干旱区牧草地与水浇地牧业和绿洲农业区(简称西北干旱区)XI. 青藏高原牧草地牧业用地区(简称青顽高原区)刈.藏东南横断山有林地与牧草地林牧用地区(简称藏东南横断山区) 郑州市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 仁计算郑州市土地生产潜力与生产潜力指数2、计算郑州市 2010 年土地人口承载力及人口承载力指数及人粮关 系状况3、郑州市耕地资源 2025 年人口承载力预测、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步骤光合生产潜力 T 光温生产潜力 T 气候生产潜力 T 土地生产潜力。丫 (Q,T,W,

59、S) = Y(Q) x f(T) x f(W) x f(S)其中f Y(QfTfW,S)为土地生产潜力,丫(Q)为光合生产潜力,f(T)、f(W)、f(S)分别为温度、水分.土壤因子影响的修正系数。表郑州市各区域县市基本概况区 名县市) 名称年太阳总辐射 (kc cm2)无霜期 天数(d)弩降水!)年蒸发 量(mm)2010年末 人口( 104人)2010年粮食 播种面积 C103hm2)2010年粮食 总产量(104t)1光合生产潜力rQ = 105 /C x F x E x Q其中rQ为光合生产潜力(kg/hm2 ) ; C为干物质发热虽(kc/g) ; F为最大光能利用率,最大理论 值为

60、15.68% ; E为作物经济系数;Q为太阳总辐射(kc/cm2 )。干物质发热虽 C :指每形成 1 克干物质所需要的能虽,多数作物的平均值为 4.25kc/go 最大光能 利用率 F :根据黄秉维先生的研究,全面地考虑作物群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漏射、吸收、转化、消 耗等 10 多个因子,计算得到最大光能利用率 F 为 6.13%o (黄乗维) 2 光温生产潜力rT = rQ x f (T)其中rT为光温生产潜力(kg/hm2) ; f(T)为温度有效系数;f(T)二n/365 ,其中n表示研究 区无霜期天数3 气候生产潜力rW= rT x f (W)其中rW为气候生产潜力(kg/hm2)

61、 , f(W)为水分有效系数。4水分有效系数f(W)采用以下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其中R为年降水ffi(mm) , E0为年可能蒸发虽(mm)。5.土地生产潜力rS = rW x f (S)其中,rS为土地生产潜力(kg/hm2 ); f(S)为耕地质虽系数,表示土地生产力的自然评价指数,可作为土地质虽等级的划分标准;该值越大,土地质量越高,反之则越低。耕地质虽系数可根据河南省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利用系数来确定,(KL=Y/ Ymaxo KL样点的综合土地利用系数;Y一点的标准粮实际产虽; Ymax 最大标准粮单产郑州市用0.85代替。)5、生产潜力指数D 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生产力可挖掘的潜力就越大,但土地改造的难度也越大;反之, D 值越小,则表明该地区粮食增产的空间越小。6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LCC = G / GpcLCCI = P /LCC其中,LCC为耕地资源人承载力(人);G为区域粮食总产量(kg); Gpc为人均粮食消费标准(400 kg/人,);LCCI为人承载力指数;P为现实人数(人b二 郑州市耕地资源2025年人口承载力预测郑州市2000-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及人规模年份(10 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