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发声训练方法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296028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唱歌发声训练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唱歌发声训练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唱歌发声训练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唱歌发声训练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唱歌发声训练方法(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唱歌发声训练方法发声能力的基本训练方法钱行行前言我从小就喜欢唱歌。记得在小学时,我就能唱王洛宾最著名的七首歌,也学 会前苏联不少歌曲。可是我本人的嗓音条件却非常一般。上初中时,我参加了学校合唱团。那时一点不知道还有什么美声唱法,只是 用本嗓唱歌。由于嗓音条件太一般,到了高中时,合唱团再次公布名单,我榜上 无名,人家把我刷了下来。为此我还天真可笑地找过团里有关人士询问此事。但 这并没有打击我唱歌的热情和对唱歌的钟爱。到了大学,我会用点假声唱,由于 没有什么方法,唱歌仍是用嗓子。要唱高音的歌,就力不从心,声音是挤、憋出 来的,不好听。但我喜欢唱歌的痴心始终未改。我六四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七十年代

2、初我来北京探亲,认识了一位姓聂 的著名指挥,我希望他给我讲些唱歌的基本发声方法。他说学唱歌要跟专业的人 单独学。当时正处在文革期间,各种条件都不允许。他听我唱了几句歌,可能认 为我是朽木不可雕的人,所以他没就发声方法讲一个字。后来他说那你就唱着玩 吧。现在想起来发声方法哪是几句话就说得清楚?一般性指导起不了作用。调到北京后,因为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学声乐的事。平时有空时,还是哼哼 唱唱。九六年退休后,我终于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只是我已不再年轻, 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九七年春,我在北海找到了一个合唱团,那里有位女士教发声,她的教学方 法很奇怪,只教大家练“呼”,具体方法也不讲明,为什么这么练

3、也不说清楚,她 还提出一些奇怪要求,不让你唱歌,不让你听广播,不懂的地方还不能问。我认 为她在故弄玄虚,对她这种教学方法很不以为然。我想从她那里学一些东西,但 她在办小班时,又不让我参加。似乎唯恐我偷了她的秘密。我在她那里呆了不到 半年就离开了。我当了几十年的教师,知道一个老师应该如何教学生。那时我心中暗自发誓: 如果有一天我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我一定无私奉献出来,决不藏着、掖着。九七年十一月,经友人介绍参加了民进合唱团,当时雷克庸老师是合唱团的 团长。在合唱团活动时,他常给我们讲有关声乐的基本知识,这给我后来对基本 的发声方法的探索,在理论上起了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我非常非常感谢雷老师, 另外

4、我在刘盛政老师、张庚老师、邹本初老师那里也受益匪浅。我在这里也一并 向他们表示感谢!我深切感受到,一个业余歌唱爱好者,如果想唱好歌,应该懂得一点基本的 声乐知识,掌握一些基本发声方法,到了一定时候找专业老师做些指导。否则一 个人凭空找方法是不能有成效的。即或几个人也不可能琢磨出什么发声方法,对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这里讲的具体发声方法,只是针对业余初学者和中老年歌友。这个方法很原 始,很笨,但简单易学,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它和音乐院校的方法一点也不矛盾。 只是根据业余学唱歌的人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加大、加强力度。在民进合唱团时,雷老师给我们讲了唱歌的几条基本原则。1、低喉节;2、 高位置;3、深呼吸

5、。记得有次一位歌友问雷老师这三条哪个最重要,雷老师说 低喉节。我从自身经历和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业余爱好唱歌的人,如果喉节不 降低,很难唱好歌。搞专业的人,如果只凭嗓音条件好,喉节不降低,发展前途 也会受影响。喉节降低到什么位置为好呢?雷老师说:八十年代中期,保加利亚一位声乐 大师到我国中央歌剧院讲学,他的观点是喉节降得越低越好。雷老师又补充一句, 当然你得唱出声来。雷老师还常说唱歌得声带找气,而不是气找声带。只有声带 和气有力相碰,才能出好的声音。要说明一点,社会上有关发声的书,多是供专业人士看,理论性太强,业余 的人看不懂,所以对初学者的指导意义不大。这里介绍的学习方法,犹如小学生练习毛笔

6、大字,先练笔划,笔划练好了, 就容易写好字;笔划练不好,就匆匆写字,那字肯定写不好。中老年人,业余初 学者和搞专业的人相比,各种条件都不大相同,差异很大,所以学习方法也应该 和搞专业的人有所区别。还要再说明的是,这里讲的只是发声基本能力训练,掌握了它,只能基本满 足最一般的合唱要求,声音基本统一,不躲着声带唱歌。如果还想提高个人唱歌 能力,再找专业老师去学,双方都会觉得容易得多。第一章张口唱歌就要张口,但这个张口不是我们平常说话、吃饭这种生活上的张口。 唱歌要求大张口,小舌要往上提。这种张口增大了口腔的空间,俗称膛。大张口 时,鼻腔通道扩张,鼻腔里有窦口,经细小通道,与头腔各共鸣区相连。大张口

7、 时,也有助于窦口张开。小舌提起也有助于后咽壁上的鼻咽口扩开。这样能使声 音容易进入头部各共鸣区。头部具体各共鸣区构造请参看邹本初老师歌唱学 一书第10-13页。张口具体方法如下:一、打哈欠上口盖打开,下巴不要用力,深吸气,后咽壁有凉凉的感觉。由于是刻意地打哈欠,所以脸部肌肉可能会紧张,面部表情也不自然。这都没关系,练习久了,熟能生巧。上颌骨,也就是靠近耳朵那个关 节就会松动、灵活,张口动作就会轻松自然。张口动作每天都得练,每次练七八 下。这算一单元。每天不得少于100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段练习。练的时候得 悠着点,要防止下巴掉下来,俗称掉环。二、望天花板这个方法是与歌友交流时学到的。人垂直站

8、立,两臂自然下垂,头缓慢往后仰,同时口慢慢张开,最后头仰的 角度和天花板呈水平状态,然后头慢慢再恢复到原来位置,与此同时口也慢慢闭 上。这个方法是让上口盖张开,下巴不用力往下扯。但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 人,比如老年人,有颈椎病的人。三、下巴支茶几张口第三种办法比较笨,但是容易找到上口盖打开的感觉,具体方法如下:找一个高低适中的小柜,站立,半蹲或全蹲,把下巴支在小柜上,慢慢张口 然后再慢慢闭上。这种办法是强迫上口盖打开,下巴不用力往下扯。这就像打开 一口箱子,是把箱盖打开,而不是把箱身往下拉,这个动作也得天天练,练了一 段时间,张口就会自然了。我们还可练咬苹果、啃骨头动作找打开上口盖的感觉。

9、因为咬苹果、啃骨头是不会下巴用力去咬、去啃。练习时,上口盖要尽量张开, 小舌尽量提起,让口腔里面张得很大。避免口腔前部张得很大、后部张不开的剪 刀叉形状。还可做辅助动作练习,即张口后把后咽壁肌肉尽力往上拉动。这几种练习方法,可根据自身条件自行选择。我个人认为第三种方法更实用。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竖着张口,嘴角几乎成两条直线,千万不要把嘴横向裂开。唱歌时除了上口盖轻松张开外,下巴还要轻松放下来。我在民进合唱团时, 雷老师常说下巴轻松放下来,可我感觉到自己下巴总是悬垂在半空中,放不下来, 后来我受张口动作启发,即上颌骨关节要轻松灵活,我就经常有意识地往下扯动 下巴,没过多久,我的下巴就能自然下垂了。

10、但雷老师也讲了个例子,有位大歌 唱家唱歌时,下巴非常用力,但歌却唱得很好。我认为这只是个例。一般人唱歌, 若下巴用力,那口腔,脸部肌肉都会随之紧张,这样歌不可能唱得轻松自如。我们学习时,一般来说,要按照通常大家都公认的原则去学,有些大歌唱家 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老帕”唱歌时,下巴有些往前倾。美国有位黑人歌唱家叫巴 特尔,是世界十大女高音,但她唱歌有些兜齿。意大利的斯苔芳诺,是世界著名 男高音歌唱家,年青时,仗着嗓子好,不讲究科学发声,大概四五十岁时,连普 通高音都唱不上去,结果只得早早退出舞台,今年刚去世,活到八十岁。第二章呼吸呼吸在歌唱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沈湘教授说过,唱歌就是唱呼吸、唱共鸣。

11、我想他是在强调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唱歌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持,不可能完整 地唱好一首歌。有时声音还会摇晃、颤抖,所以如果没有好的呼吸基本功,也就 谈不上唱好歌了。唱歌中的呼吸和生活中的呼吸是不一样的,唱歌要求腹式呼吸, 这样气能吸得深,吸得多。具体练习方法如下:一、身体弯腰成九十度,双手自然下垂。然后深呼吸。这时很自然地就用腹 部呼吸了。人体两肋部位一直到腹部都是膨胀的。吸了气之后,尽量憋住气,让 身体保持膨胀状态,憋不住了,再把气自然地呼出,这算一次练习。一天至少练 一百次,可分段练习,即每次练几十次,经过几个月训练,腰部、腹部才能锻炼 出足够力量,将来唱歌时,能保持一个好的呼吸状态。二、吐“

12、嘶”字训练身体弯腰成九十度,深吸气,口微微张开,舌尖抵下齿背,然后说出“嘶” 字。发“嘶”声时,要尽量少出气,慢慢地,均匀地把气吐出来,身体尽量保持吸 气膨胀状态,当气慢慢吐完了,身体也不可能保持膨胀状态了,于是再迅速深吸 气,又再做第二次练习。雷老师说过,唱歌时,身体里有两种肌肉的力量在对抗。吸气时,身体是膨 胀状态,肌肉是紧张用力的。呼气时,另一部份肌肉又要放松下来,在这种紧张、 松弛中保持平衡。吐“嘶”字训练是为了将来唱歌时,气息稳定能均匀地吐气。三、快吸快呼还是弯腰成九十度深呼吸练习,大约在五秒内进行五次吸气吐气练习,以后 把吸气、吐气速度尽量加快。这样经过几个月训练,将来唱歌时,能快

13、速换气。四、“狗喘气”呼吸法这种方法是腹部不停地膨胀、收缩,与此同时不停地吸气、呼气。这个方法 练好了,就具备瞬间换气的能力了。五、侧卧式呼吸方法弯腰练腹式呼吸,很实用,但对某些人而言,可能并不合适。那就可以用侧 卧式方法。我发现人在躺着睡眠时,是用腹式呼吸,只是用的力量小罢了。于是 我就想到了侧卧练腹式呼吸。侧卧式呼吸方法,完全和弯腰九十度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关于呼吸,有多种说法,但共同点就是要深吸气。只是有的人强调肋骨两侧 部位用力往外扩张,有的人强调腹部更用力。六、抬重物练深呼吸抬重物练深呼吸更强调气息沉底,身体下部用力,这对唱高音来说尤为重要。我没教学生闻花香来练呼吸,因为不少人在

14、刻意闻花香时,气也吸不深,而 且肩膀不停地耸动。前面的具体方法只是一种过渡手段,是为了将来唱歌能站着也用腹式呼吸, 而养成腹式呼吸习惯也不是几天功夫,要长期地练,练三个月到半年可能才有效 果,所以得有毅力有恒心。第三章降低喉节方法降低喉节唱歌,也就是用声带唱歌,这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 困难的。我是受多人多方面启发,最后才形成这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在民进合唱团时,雷老师特别强调降低喉节唱歌。我也常听说唱歌是在叹气 状态下进行的。我发现叹气时,喉节是处在低位置,于是我就做自然叹气练习。 练了一段时间,似乎没有任何成效,这是什麽原因呢?后来我想到雷老师说过中 国人的喉节一般比外国人位置

15、高,所以讲话的声音偏高偏细。后来我又想到了中 老年人身体各部份机能衰退,肌肉机能也在萎缩,可能喉节位置又稍偏高些,一 般的自然叹气训练,喉节不能下降到足够低的位置、声带和气不能有力相碰,发 出好的声音来。一句话,一般自然叹气不能解决中老年人喉节下降的问题,于是 我在训练中老年人时,加大叹气力度。叹气时,必须尽量用力往深里叹。刚开始, 即使用力也是叹不深的。但通过一步步练习,最终会做到的。这种方法经过多年、 多人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我一教一个准,一般说来半年会初见成效。一、哑音叹气训练先张口,下巴自然垂下,用正常速度不出声地连续用力叹气,叹气时只能听 见哑哑的气声,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气体往腔里走,

16、不要从嘴里冒出来。如果叹 气时,想咳嗽,就只管咳就是了,因为深咳嗽时,喉节是处在低位置上的,在用 力深叹气时,会感到脖子里的肌肉在扯动,有时喉部肌肉会痒痒,这些都是正常 现象。二、出声叹气出声叹气方法与哑音叹气一样,只是要用本嗓,在叹气时发出“嗨”字的声音。 练了一段时间,发出的“嗨”字会有共鸣声,随着喉节位置的降低,发声会越来越 好,最后会感到“嗨”字在胸腔以下发出。三、用假声叹气当能用本嗓在深处叹气,就可用假声叹气。因为用假声叹气非常用力,喉部 肌肉非常紧张,所以练七八次叹气,就得做喉部放松练习,具体方法就是在喉部 轻松哈哈大笑。四、吐舌练习深叹气把舌头尽量往外、往下伸出,然后叹气,这个练

17、习也分哑音、本嗓、假声。 吐舌是不让咽部发声,迫使声带发声。这种方法训练时,力度较大,所以一定得 松紧相结合。当叹气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发出的声音有很好的共鸣,同时声音是从胸腔以 下发出时,我们可加快叹气速度。五、快速叹气1. 先用本嗓在五秒内叹气七一八次,然后逐渐加快速度。2. 用假声快速叹气3. 用假声深叹气两次,第三次用正常速度拖三拍。我前面讲过,降低喉节用声带唱歌对中老年人来说很困难,所以在这个章节 的练习,要特别花功夫,练习虽然枯燥乏味,但是你真的能降低喉节,用声带唱 歌,你会发现自己有了很好的嗓音,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练完“嗨”字后,可练“喝”字。方法与练“嗨”字一样,有了“嗨”基础

18、,练“喝” 字就容易多了。同时可练“呼”字。练“呼”字时,脖子往外扩张,气往体腔里走,身体膨胀, 这样气息和声音可在身体里上下贯通流动。有人通过张口吞咽花生米这种方法降低喉节,这对年青人比较适用,对中老 年人来说,这种方法力度、强度不够,来得慢,最后还得解决声带和气相碰的问 题。还有人提出咳米粒的方法。当有米粒和异物进入气管后,人会感到很不舒服, 会憋气,必须使劲咳嗽,才能把气管里的异物排出。但有些人不会深咳嗽,这个 方法也因人而异。以上提供各种方法来降低喉节。但我认为深叹气方法最有效。它不仅能使喉 节降低,还能使声带和气有力相碰,发出好的声音。对有些中老年歌友来说,尽力深叹气可能会太累,那方

19、法可以变通一下,可 以通过渐进的方法逐步把力度加大,加强。比如第一个星期叹气只比自然叹气稍 用力,第二个星期力度再加强一点,以此类推,最终达到喉节降低的目的。第四章打开喉咙我们常说引吭高歌。“吭”就是指的喉咙。引吭高歌就是打开喉咙放声歌唱。 打开喉咙唱,一方面讲唱歌是用声带。另一方面让喉咙扩开,让气息和声音能畅 通流动,使声音上达头腔,下通胸腔。(具体喉部构造请参看邹本初老师的歌 唱学一书第十页。)中老年歌友若想在唱歌时能很自然打开喉咙,就得做一些 具体练习。刘盛政老师说过,每天哈哈大笑三次,肯定对发声有好处。我受他的 这句话的启发,想出了打开喉咙的具体方法。一、扩喉做“哈”字练习用力把气喷在

20、喉部,即喉节处,脖子向外向前扩张,同时用本嗓连续说出七 八个“哈,,字,这样反复地练习,每天练一百多次。二、脖子向两侧扩张练“哈”字双手扶住脖子两侧,气往身体里走,脖子向两侧扩开,同时说出哈”字,其 他方法相同。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发出的声音会有较强的共鸣。再唱歌时,脖子会自然稍 稍扩开,喉咙也就打开了。第五章打开胸腔共鸣共鸣在歌唱中很重要。唱歌若无共鸣,声音会很小,很单薄,也不好听。共 鸣分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打开胸腔共鸣的方法如下:一、扩胸运动把胸脯挺起,每天做扩胸运动一百次,通过这个练习,以后唱歌会很自然地 把胸舒展开,这样扩大了胸腔共鸣的体积。二、做“哈”字训练在“打开喉咙”一章里,已经

21、讲过这种训练。这里说的“哈”字训练只是把位置往下移罢了。(一)把胸挺起,把气喷在喉节下方凹处,与此同时,用本嗓在正常速度下, 连续说出七、八个哈字。反复进行这样的练习,每天练一百次左右。(二)再距喉节凹处一个手掌宽的位置上做以上同样的练习。当发出的“哈” 字有较强的共鸣声时,再做(三)步练习。(三)再把做“哈”字的练习往下移一个手掌宽的距离。方法同上。(四)当做第(三)种叩合”字练习发出较强的共鸣声时,第(四)步是用假 声做练习,发“哈”时要同样挺胸,气喷在胸口上。(五)在第(四)的位置上,先发出两声叩合”字,第三声“哈”字拖三拍,此 练习先用本嗓做,等拖拍的哈字有了较强的共鸣声时,再转为用假

22、声做同样练习。要注意的是,在喉节下降的基础上,再做这个练习就比较容易。通过以上几个步骤的练习,不仅能把胸腔共鸣打开,而且能找到胸口发声的 感觉,为将来唱歌又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第六章打开头腔共鸣沈湘教授说:“唱歌就是唱呼吸,唱共鸣”。可见共鸣在歌唱中占非常重要的 位置。唱歌若不会用头腔共鸣,高音很难唱得好听,轻声也唱不好。对中老年歌友来说,要打开头腔共鸣是比较困难,因为通往各共鸣区的入口 和通道由于粘连而被堵。靠“爬”钢琴练习,力度太小,很难把入口和通道疏通。 有些人靠“爬”钢琴,似乎高音上去了,但因缺乏头腔共鸣,喉节又没下降,是吊 着嗓子在唱,所以声音不好听。我在民进合唱团时,雷老师常教我们

23、做哼鸣”,雷老师的共鸣声很大,轮到 我们做哼鸣时,共鸣声就很小,我自己的声音也很小。我常想这是什么原因,但 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过了一段时间,有天晚上我突发奇想,我想雷老师的“哼 鸣,是“哼,字拖长音,我若带气冲鼻腔发出“哼,,字会怎样?于是当晚我就开始练 习。我从新闻联播开始,一直练到九点半。我从鼻腔开始,然后到头顶,再绕到 后脑勺。这样不间断第练了三个多月,我感到头腔共鸣基本打通了。这个练习我 完全是瞎打乱撞,因为当初并没有什麽理论根据,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来做的, 最终我成功了。我在六十年代曾经看过一本发声的书,当时我觉得那理论太深奥,讲气从这 出,从那出,一点也看不懂,所以没读几页,就

24、放在一边了。我一直对发声器官 知之甚少,只是读了邹本初老师的书后,我才知道头部原来有那么多的共鸣腔, 也才明白我的方法成功的道理。我把这个方法叫空气冲击法。打开头腔共鸣具体方法如下:一、(一)口自然闭上,牙齿微微松开,气往鼻子后面的前硬颚猛冲,同时 用本嗓发出这个“哼”字。(二)方法同上,只是气从鼻腔往额头方向冲,这一步比较难,要花较长时 间,眉心处可能才会有振动。以下各步练习,方法如一。(三)气冲的位置往口腔里移一下。(四)气冲的位置在口腔中间硬口盖部位。(五)气往口腔后斜上方冲。(六)气往后咽壁部位冲。二、(一)用假声“轰”字冲鼻腔。(二)用假声“轰”字冲口腔各部位。(三)用假声冲鼻腔和口

25、腔各部位,每次把“轰”字拖三拍。经过以上各步练习,当每一步发的声都有较强共鸣时,可以说头腔共鸣初步 打开。如果再想提高,把头腔共鸣做得更好,还可做哼鸣”字练习,只是在意识 里,要让哼字冲击头骨各部位,比如头顶、后脑勺。雷老师说过,头腔共鸣区有些在解剖学上来看,是看不出来的。我认为头腔 除了各窦是共鸣腔,凡是头腔里有空隙的地方,都是共鸣腔,我的冲击法能把头 腔各共鸣空间冲开。打开头腔共鸣对中老年歌友来说是比较难的,正像让中老年学芭蕾一样,要 付出很多,要坚持不懈的练。每天最好一小时,最后会成功的。第七章做唱歌前的最后训练前面所有基本功训练,都是为唱歌做准备。我说过我的方法就像小孩练写毛笔大字,先

26、把笔划练好,再写字,这样才容 易把字写好。现在我就讲如何把唱歌的“笔划”连起来。在打开胸腔共鸣一章中,已讲过“哈”字训练,这里还要继续做“哈”字训练。一、(一)用本嗓发“哈”字。把胸挺起,把气喷在胸口里,同时说出“哈”字,此时气一直顶住胸口,把“哈” 字拖3-4拍,反复做此练习,让胸口出声,同时有很强的共鸣声。(二)当上述练习能轻松做出时就用假声做同样的练习。这两步练习一定要练得很好,才转下一步练习。有人说唱歌也是唱元音,把 “哈”字练好,为后来的元音训练打下基础。以下各元音的训练时和“哈”字一样,要挺胸,声音从胸口发出。二、用假声练习带以下元音的字。(一)A -(啊)巴、家、妈、拉、它、沙、

27、那、渣、查。先用顿音练习,如:巴、巴、巴,然后再把巴字拖3-4拍,其它字以此类 推。(二)AO-包、草、高、闹、少、陶、要、找、好。先在胸口连续发ao、ao、ao音,然后再发“包”等字,这样会容易些。其它 字以此类推。三、练习以下元音,方法与练ao元音一样。(一)AI海、白、才、带、该、开、耐、在、卖、乖。(二)Hang-邦、仓、当、刚、航、抗、浪、忙、旁、商、汤、望、光、张。(三)An半、参、担、反、干、看、兰、慢、难、关、欢、宽、暖、先、 天、见、边。(四)Hong-红、孔、东、中、龙、松、荣、工、农。(五)Ou后、走、楼、手、谋、够、丢、久、六、秋、休、优。(六)(W) u-都、朱、古、

28、书、木、布、雾、路。(七)(y) U-句、雨、绿、许、去。(八)Un一棍、昏、军、昆、伦、孙、吞、云。(九)Uo 一措、多、果、火、扩、所、多、我、托。(十)En一本、岑、很、根、分、肯、门。(十一)Eng 一泵、曾、等、更、恒、能、生、疼。(十二)(y)i-比、次、第、里、西、你、几、自、吃、是。练习带(y) i元音的字时,先可以练“黑”字,发“黑”字音时,胸挺起,气喷 在胸口上,同时用顿音连续发出“黑”字,如黑、黑、黑。顿音练好后,就练拖拍, 先发两个“黑”字音,第三声用正常速度把音拖长3-4拍,反复练好“黑”字后,再 练其他字,就容易多了。把这些元音练好后,给将来唱歌打下了基础。把单个元

29、音练好后,就可以进行短句的训练,如“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辽 阔的大草原”、“我爱我的祖国”等,也可在自己喜欢的歌里,挑句子出来念。要 认真说出每个字,就像练单个元音那样。似乎有些拿腔拿调。把每个短句练好后 再慢慢的一句一句唱歌,先唱比较简单容易的歌,如“伊犁河的月夜”、“奴丽格 日玛”、“小路”、“山楂树”等。前面已讲过唱歌要高位置,以上练习是为了巩固:喉节低位置唱歌,让 胸口即在衣服第二粒扣子的位置上唱歌,胸口有个支点,但最终要把唱歌的声 音提上来。雷老师说过在口中插一个板,板以上的位置出声。如何把声音位置提上来?方法很简单,多练“哼鸣”。用“哼鸣“唱你喜欢的歌。 前面我们已练过打开头腔、

30、打开胸腔共鸣。当要唱一首歌时,先练习念这首歌的 歌词,像话剧演员练台词那样。每一个字都像练单个元音那样认真。此时发出的 声音很有共鸣。雷老师还说过,唱美声,闭口音要开口唱,开口音更要开口唱, 唱美声不归韵。我这么理解,如果唱美声归韵,声音容易发扁,合唱时如果归韵, 不容易唱整齐。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要把声音提上来,就把胸腔动作忘了、忽略了。 声音提上来时,胸腔照样要舒展开来。似乎在胸口有张嘴,也在开口唱,只有这 样,声音和气息才能上下贯通。第八章回答一些问题一、歌如何能唱得轻松?(一)唱歌是用声带唱,所以对声带要进行经常性的训练。训练方法要真假 音结合训练,松紧相结合,这样声带才能富有弹性

31、,唱出的声音也不发紧。对高 音进行专门训练,以后再讲。(二)唱歌时,下巴要轻松放下来。(三)经常练习“哼鸣”,因为练“哼鸣”似乎是鼻子在唱,这样脖子就不会使 劲了。(四)练习下巴左右摆动,把脖子肌肉锻炼得具有弹性,肌肉不发僵、发死。(五)下巴缓慢摆动唱歌二、如何纠正声音发劈?把舌头尽量往外,往下伸出口外,然后说出“嗨”字。说“嗨”时,要让声音顺 着身体往下走。经过几个月训练,声带闭合好了,声音就不会发劈了。三、如何唱好轻声?(一)唱轻声一定得用头腔共鸣,所以先要练好头腔共鸣。有了头腔共鸣, 声音就能在头腔里游走。(二)好的呼吸基本功唱轻声,要用恰当的气息来支持,气用多了,声音就会大,气不足,声

32、音就 会断,所以一定要在基础阶段练好呼吸。四、如何进行高音能力训练?(一)打开头腔共鸣后,常做“哼鸣”练习,像“爬”钢琴似的,逐渐把音调高, 有人说“哼到哪”,就能“唱到哪”,但是如果头腔共鸣打不开,很难做好哼鸣。(二)在喉节处做“哈”字训练把气喷在喉节处,同时用本嗓说出“哈”字。此时不撤气,在原位置上连续说 出“啊”“啊”“啊”。在说“啊”时,脖子始终往外扩的,这个练习用本嗓和假声轮换 着练。练一阵要停下来,然后喉部轻松哈哈大笑。这样作,是让紧张的肌肉松驰 下来,这叫松紧结合。(三)吐舌训练把舌头尽量往外、往下伸出,然后用假声发出“嗨”字。发“嗨”时,要有意 识地想像自己身体里有个长长的舌头

33、,这声音是从舌尖发出的,或者也可想像, 声音是从小腹发出来的。雷老师说过唱高音时,声带拉得非常紧,这个训练是把 声带拉紧的潜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还要把舌头尽量伸出,然后在喉节下方, 用力连续发出“啊”“啊”声。有件事长期困惑着我。八十年代初,有天我听收音机,它在介绍澳大利亚女 中音歌唱家萨瑟兰。当时她唱的歌是“剪羊毛”。她用假声唱高音,用本嗓唱低音, 声音粗粗的。真假音两截坎非常明显,我听了之后还在想怎麽这样唱。大概到了 九十年代末,或二十一世纪初,我从报纸上得知萨瑟兰音乐学院毕业后,进了一 个乐团,她师从指挥学了三年声乐。后来她又师从一个大师学了五年声乐。结果 她从中音歌唱家变成花腔高音歌唱

34、家。我一直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她唱的“拉 美摩尔的露琪亚”,是我听到的最好高音花腔。她唱的一大段高音,似乎是在高 高的蓝天之上,从天堂飘洒下来。去年俄罗斯歌手维塔斯第二次来我国演出,在法制晚报上有篇报导,他的经 纪人透露,维塔斯的声带是普通人的四倍长。我想由于声带特殊的构造,使他能 唱几乎无人能企及的高音。有了维塔斯的例子,我给萨瑟兰现象做出了解释。一般来说,人的声音音色是固定的,可以说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高音音色 变不成中音,中音音色变不成高音。从事专业的人在音乐院校要经过准确定位的。 萨瑟兰经过漫长的声乐训练,她的声带可以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她的声带具 有了唱花腔的能力。但这只是个极其特

35、殊的例子。我也听到过明明是高音却唱中 音的歌。可能是高音没训练上去,真正的高音歌唱不了。但唱中音歌曲,又不具 备中音歌唱家浑厚的音色。不能从唱高低音来定位,应该从音色来定位。那位歌 手唱不了高音应唱的高度,只能从训练方法改进,把她的潜力发挥出来。定位错 了可能会毁了歌手。我举出萨瑟兰的例子,是想说明人的声带具有较大潜力。经过训练,能把潜 力发挥出来。即使中老年人,最终也能唱比较高的音。五、如何贴后咽壁唱?一、在后咽壁处,做真假音“后”字训练1. 把气喷在后咽壁处,用顿音方法,连续发出几个后”字。如:“后”、“后”、 “后”,此练习先用真音做,然后再用假声做。2. 用假声先发出两声“后”、“后”

36、、“后”,第三声把声音按正常速度拖3-4拍。3. 用假声先发出两声“后”字,第三声转化成“啊”,如“后”一“啊”。二、用“轰”字在后咽壁处做发声练习,此练习方法与“后”字完全相同。三、用顿音发“后”字哼歌。找一首简单的歌,如“小路”,按着音符用后字唱出声来。通过以上练习,可逐渐找到用后咽壁唱歌的感觉。要说明一点,一般唱歌,不一定非常贴后咽壁,声音位置可稍推前。这里举 个例子,在民进合唱团时,我们有次唱洪湖水浪打浪”。可能因为声音位置太靠 后,唱出来的歌显得太厚重,不像中国歌了,雷老师说不要那样唱,于是大家做 了调整,再唱时,声音就好多了。雷老师说过,唱艺术歌曲和唱歌剧有所不同, 声音应该轻便、

37、灵巧些。后记我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要写关于发声的文章。当初对发声方法的探索,也只是 想要提高自己唱歌的能力,可以把歌唱得好一些,能更好地唱自己喜欢的歌曲。自己费心写出的东西,理所当然地认为它是好的,是有用的。但客观上,理 智又告诉我,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很多时候不一致。记得有次雷老师说,卡鲁索 的发声方法是对的,但他说出的感觉是错的。我写的东西可能就存在这个问题, 只是我现在还未发现、未认识到,所以只能按目前的水平来写。几年前听杨振宁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课,他说在美国有两位大科学家,一 位写的科学论文很漂亮、很严谨,你挑不出任何毛病;另一位写的论文有对的, 也有错的。你发现他的问题后,就可进行科学研究,

38、最后就有科研成功出来。我 想我写的东西大概也存在这个问题。我把它拿出来供大家探讨,也可能会产生更 好、更实用、供业余初学者、中老年歌友学习的好方法。我给自己的方法总结出一下特点:一、根据保加利亚声音大师的理论指导,唱歌时,喉节降得越低越好,在进 行降低喉节训练时,要最大可能深叹气,要加大、加强力度。“喉节位置适中”一说,貌似正确,但实际上不可行,如何才是适中,怎样掌握适中,不具有可操 作性。二、用“哼”字,“轰”字冲击,最大限度打开头腔各共鸣去(不仅限于各窦)。三、对声带进行全面的训练。要重视真音的训练。如本文中提到的“哈”字训练,举一生活中的例子:擀饺 子皮,如果只擀边沿,中间不动,那饺子皮

39、是什么形状?高音练声,只是靠爬” 钢琴、练假声,声带其它部位不训练,长此以往下去,情况又会怎样?四、业余歌唱者练高音,最好头腔前半部共鸣区打开,否则练叩亨鸣”时,出 不了好声,高音也上不去。若使劲练,脖子肌肉就会紧张。五、练高音时,要逐渐加大加强力度,把声带拉紧到极限。像运动员一样, 对声带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六、练声时,要松紧结合,这样不致拉伤声带。前面已述,用喉部轻松哈哈 大笑,放松声带。我接触过不少喜欢歌唱的中老年歌友,她们在景山已坚持唱了十年,由于没 有较好的发声方法,唱歌水平提高较慢。我还有些合唱团的歌友,有些嗓音条件 还相当好,有些人对唱歌基本张口方法也还没掌握好,对发声的其它基本方

40、法就 知之更少。这影响了他们唱歌水平的发挥。还有的歌友说,她们也买了有关发声 的书,但是理论性太强,看不懂,没法学。我想起我曾经的遭遇,我发过的誓, 有了好的方法一定奉献出来。我不在乎别人说我“好为人帅”、“好出风头”,我没 有任何个人目的、意图,这完全是一次公益行动,只要喜欢唱歌的朋友能从我的 方法中收益,我就会感到很欣慰。我的方法是针对业余学唱的人,而且是最基本的发声能力训练,它和传统的 教学方法也没大的矛盾、冲突,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想即或是搞专业的人 也可能从中受到启发,可以丰富练声方法,也能从中收益。最后再说一次,我只是个喜欢唱歌的人,我不懂得更多的理论,仅仅是个人 探索和教课中总结出了这套方法,有很多不足之处,请专家们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