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9294324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登高》《锦瑟》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登高》《锦瑟》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登高》《锦瑟》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登高》《锦瑟》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锦瑟》教案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登高锦瑟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这里包括所描绘的景意象等。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叙述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这两首诗歌作者各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诗歌叙述的主要表现手法等,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名句等,背诵这两首诗歌。 教学办法和学法指导:教师渗透一定的诗歌鉴赏的办法,让学生自己从办法中提升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一、?登高 一、 题解 杜甫诗以律诗见长,?登高便成了杜甫的一首最有名的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

2、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叹。 二、 学生自读感悟 1、自读全诗 2、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常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3、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格调。 1、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人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

3、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2、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明确: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生病残生,“万里、百年照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本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4、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1、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明确:例句:首联不仅高低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对仗极其工整。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

4、皆律。全诗八句皆对,显出工整有致的形式美。 2、比拟阅读感悟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拟,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格调特征。 王维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确:两诗均以“秋景为描写对象,但景物特点、绘景方式、抒情方式等有较大差别。王维把山间秋天的月夜写得则宁静而又富有生气。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等等,都给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全诗的语言清丽。诗人把秋天写得很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风格。而杜诗那么相反。分析略 5、译诗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痛,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

5、,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6、分析 ?登高一诗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回旋,悲凉沉郁之感。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 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顶风飞翔、不住盘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 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

6、浑绵邈。此联已成为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根底上引发出来的感叹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那么说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出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

7、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一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低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诗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前两联的写景为后两联的抒情张本,写秋景,物象含蓄,极富特征,特别是在颈联才点出“秋字,说明诗人构思用字的精妙。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现实和诗人遭遇联系起来

8、,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力。 二、?锦瑟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资料链接名诗对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傍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作者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

9、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 ,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 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辈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盛,格调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拟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 解。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 1、教你办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2、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缺乏或错

10、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3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把戏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

11、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辨;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梦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鼓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参考】“沧海月明

12、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答复人生价值的规范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

13、诘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2小结诗歌内容: 明确: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3探究主旨。 :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 明确:惘然 :作者为什么而“惘然? 明确:为“此情。 :“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明确: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4、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现在让我们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 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 明确: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5、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表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五、布置作业: 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 附板书: 登高 杜甫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 后四句依景抒情,写诗人常年飘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锦瑟 李商隐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