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含义及作用教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289253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5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标题含义及作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标题含义及作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标题含义及作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标题含义及作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题含义及作用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散文阅读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适用学科 初中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最好市)课时时长(分钟)60 分钟 知识点 体味和推敲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教学目标 1、分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通过鉴赏,思考归纳“分析文章的标题”类题型的答题思路 3、学以致用,通过中考题目,巩固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思路,鉴赏现代散文的标题 教学难点 体味和推敲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整体感知标题的含义【有言在先】导入:纵观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关于“标题”的考题在散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很多同学因为答题要点不清,语言组织混乱,导致失分严重。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如

2、何答好标题类考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考题类型。【考点扫描】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容和情感倾向。中考中,往往会从标题上出题,考查对作品理解的深度。【方法探究】1、揣摩标题的含义 A、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容 B、深层含义:联系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容、结合文章主旨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答案示例】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爸爸的花儿落了【答案示例】表层含义:夹竹桃

3、凋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2、揣摩标题的作用(1)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容。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2)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3)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如 藤野先生 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4)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如二月三十号。(5)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二、复习预习 标题的含义在分析过程中,往往不是单一的回答,必须由浅入深。理解标题的含义要注意:1.理解标题与主题的关系。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主题,所谓标题即主题。近几年的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题没有出现标题含义理解的题目。有的文章标题形象地暗示主题。有的文章标题引导读者对主题进行深思,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后两类文章以散文和小说居多。2.透过表象,善于联想。散文、小说的标题往往不像议论文、说明文那样直截了当,而是很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其标题

5、除了有它的表层意思之外,还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即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3.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阅读文章要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才能提炼文章的涵。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容之外的,而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历年考题展示:A、标题的含义、谈谈你对标题“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2014一把寂寞的锄头、标题“薄暮中的刀锋”中“刀锋”的含义是什么?2013薄暮中的刀锋 B、标题的作用、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标题中的“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2008田野上的白发、说说文

6、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2010天窗 C、对文题的综合考察、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 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2010江南 江南、散文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2010 蒙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题型形式】基本题型:、标题的含义是什么?变化题型:、标题的作用是什么?、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三、知识讲解 知识点 一、标题的含义 题目含义理解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悟作品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类试题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的角度有:标题的深刻含义;拟写标题;分析多义;理解深义;题眼展现等。文章的题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

7、来说,它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我们有所启迪,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二、标题的作用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语文学习中,不仅在写作时要拟定一个好标题,而且在阅读训练中,也应注重培养准确理解题目含义及作用的能力。因为,这是能促进读者更好地领悟作品涵、鉴赏文学作品。就记叙文而言,题目之于文章究竟有哪些作用呢?考点/易错点 1、标题作用记不全,容易混淆。2、死记硬背标题作用,不能够灵活应用。3、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出现一股脑写出“标题所有作用”的情况,造成相关的失分 四、例题精析 标题的含义【答题动向】具体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例 1: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大目标化

8、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例 2: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

9、花的爸爸的辞世。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例 3:变色龙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

10、的沙皇警察。总结:容主旨紧联系。例 4:我的第一本书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联系文中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总结:先“表”后“深”理顺次。方法:答题前,由表及里,首先要推敲该文所表达的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答题时:由浅入深,先答表层含义,再联系文章宗旨,答出深层含义。可用答题格式。如:这个标题不仅指 还 标题如果是比喻义的,但文中不是从标题的字

11、面含义来展开叙述的,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只写比喻义)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这类题只要考生走进文本,细细揣摩,看清要求,相信一定能迎刃而解。题目作用的归类: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1、概括文章的主要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注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

12、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提示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答题动向】1、揣摩标题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 2、分析标题作用:表明写作对象、体现主要容、贯穿全文线索、揭示情感主旨。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例题 1】太 阳 语 方英文 我的书房处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二层楼的底层。这排房子东西走向,阴暗潮湿,尤其是四周的楼房冲天而起之后,这排房子几乎再也见不到了。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倒是个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只是大白天浪费电而已。每天早餐过

13、后,我会走进书房,读一读,写一写,累了困了,就泡杯清茶,在氤氲的茶香中点上一支烟,抬头看看窗外的世界。那逼仄的一线天空偶尔也会飞过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那时,我自以为没有比这更快活的事情了。一天早晨,我正写到妙处,窗纱外忽然穿进一束,如探照灯般绕来绕去,把个宁静的斗室照得一片明亮。我刚站起来,那束就钉在我的脸上,一动也不动,使我无法睁开眼睛。我有点气恼,猛地举起拳头,那束一下子不见了。我睁开眼睛,却是一团黑洞。过了一阵才隐约发现,那是个孩子,晃着小圆镜,在玩太阳呢。我也不去计较,坐下来继续写作。可是刚写了一句,那束又跑进来了,在我的额头上锯过来,锯过去的。我有点愤怒了,就起身出了

14、门,快步上完几十级台阶。我想教训教训那个顽童。然而,一见我来了,那孩子却一脸愉快的表情。我也不好发作,因为他坐在轮椅上我从此知道了这个孩子名叫瓦片,今年 8 岁了,父母都是工人,工作很忙。他们早晨上班时,就把轮椅推到外面,让孩子晒太阳,自己玩。我冲他笑了笑,依然回到书房写作,以免灵感走失。可是,一连几天的早晨,只要我一坐到书桌前,那束便跳跃进来,如小猫捕鼠,东闪西蹦的。它虽然悄无声息,却扰人心绪。我想我应该跟那个孩子谈谈,告诉他有意打扰别人的工作是不礼貌的,是缺乏教养的表现。“瓦片,”我叫他,“你干吗老往我的房间里照太阳呢?”“我跟你说话呀,叔叔。”我惊讶不已。“我天天看你,好长好长时间了。人

15、家都是一伙一伙儿地上班去了,只有你一个人在黑房子里。我天天看你的头,头低着你在里面哭吧?可怜的,又没有人和你说话。我让妈妈给我买个小镜子,可她说:男孩子照镜子,多丢人!爷爷从乡下来了,才给我买了一个叔叔,你干吗哭呢?你别哭了,只要出太阳,我天天早上都和你说话,你不会急死的。”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还有一种语言功能,而告诉我这一知识的,竟是一个这样的孩子!以后,我每天清晨都在小男孩那束时断时续的的陪伴下写作,它激发了我的灵感,我终于写出了一部成功的作品。又是一个天朗风清的早晨,电视台来了两个人采访我,问我是怎么写出了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的。“走,到我的书房后,你们就明白了。”我领着客人下到我那个黑

16、乎乎的房间,然后我坐到书桌前,请他们欣赏那束定时出现的。可是,十几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一点动静。我忍不住了,就跑出去找那个可爱的孩子。只见他手里拿着小圆镜,所不同的是,小圆镜被一块小手帕包得严严实实的。“瓦片,你今天干吗不跟我说话呢?”“哦,我今天不了,”孩子露出灿烂的微笑,“今天有他们跟你说话,我就用不着照太阳啦。”后来,电视台播放了对我的专题访谈,题目就叫做“太阳语”【题干】1、谈谈标题“太阳语”的含义。【答案】表面指小男孩用照太阳的方式和我说话;实际是指小男孩对我的真诚问候,像太阳一样温暖。【解析】解题步骤: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明确文章的对象及主要容,再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例题

17、 2】薄暮下的刀锋 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 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知道我在注视着他,便朝我一笑:“磨剪子磨刀不?”平时并不弄刀切菜的我竟说:“磨。”至楼口,我说:“你且等一等。”他笑笑:“好,不急。”我住的是一楼,出门来时,见他已骑在窄凳上,工具整齐地摆在脚下。一大一小,两把刀,因勤于擦拭,刀面光洁,心想,其实是无须磨的,不过是照顾一下你的生

18、意而已。接过刀,他顺刀刃斜睨了一下,笑着说:“您这刀,虽光亮唬人,却还没有开刃呢。”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您看,这刀身与刀刃一样厚薄,手指头放在刀刃上用力摁一下,也不过是一道白印。”一试,果然。他将其中的一把抵在窄凳一端的匝柄之上,再用皮环缚住刀尾并蹬在脚下,使其牢靠,然后施以锉刀,一点一点地锉去刀刃上多余的部分。窄凳的一端就安着一盘砂轮,手柄一转,火星一闪,刀刃立现,但他居然舍轻就重,用手。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有些不耐烦:“干吗不用砂轮,不过是把切菜刀。”他说:“您这把是合金做的,一上砂轮,会崩出豁口。”我还是不能信服,便问:“你们磨刀是论件数,还是论工时?”他说:“论件,一把

19、四块。”说完,他似乎明白了我问话背后的含义,脸红了。脸红的应该是我,他却先红了,让我心生一丝惭愧。刃开过之后,他从工具袋里拿出一块中间凹陷的磨刀石,不紧不慢地磨了起来,磨过一个光景,他便斜眼看一看刃口,并用手指在刃上试一试,再接着磨,不断反复。其间,他点燃了长杆烟袋,衔在嘴上,因为温长,烟火竟断了数次。他那个样子,让我惊疑:他这是出来做买卖的吗?这把刀好了,竟用了近半个小时,看了一眼那另一把刀,我不禁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笑着摇了摇头:“还是一把合金做的。”我说:“这一把就不磨了,凑合着用吧。”他说:“那可不成,刀既然到了我手里,就属于我。”他把刀固定,然后再点燃了烟袋,重复着既有的程序和动作。我

20、不耐烦地进了屋,把刀和人遗弃在那里。不知为何,我总不时到临街的阳台看一眼那人。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脸色很黄,一如土地。到了后来,余晕晖收敛,已看不见他的脸色,只有身姿还在,一如剪纸。知他快完成工作了,走出去,掏出十元纸币给他付工钱,“不用找了。”他坚决把两元毛币塞进我兜里,说:“八块钱是我的手艺,十块钱就是贪心了。”他表情严正,我心欢悦,望着匠人,突然想起一句台词,情不自禁喊了一句:“磨剪子来戗菜刀磨剪子来戗菜刀”真有数邻人拿刀出户,没想到他却推车欲走。我说:“到手的生意都不做,您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天黑,看不清物件了。”我说:“不是有路灯吗?”他说:“眼神不济,灯光下看东西模糊,会磨

21、不好。”见来人近了,他说一声“再见您哪”,便仓皇骑远,一如逃。最先来到的是教历史的老师,他满疑惑,听我言说后,他唏嘘不已:“这就是小人物的可爱了这叫什么,这叫轻贱者往往品重,位卑者往往德高。”(摘自散文2013 年第 2 期,有删改)【题干】1、标题“薄暮中的刀锋”中“刀锋”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明指匠人在薄暮中为“我”磨的刀刃;暗含解剖自我,探求人和事的本质的寓意。【解析】解题步骤: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明确文章的对象及主要容,再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五、课堂运用【基础】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

22、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

23、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我惊

24、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题干】1、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答案】以“长在岩石小面的小花”为题作用有两点:一是象征了在艰难环境中,奋发向

25、上的人,二是表达作者对这一类人的崇敬之情。【解析】分析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饱含“物”-岩石和小花,根据“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结合课文,可以得知“岩石和小花”分别象征困难和奋斗的人,通过这个标题也写出了作者对于奋斗的人的崇敬之情。由于文章没有反复出现“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只是在第小节提到,所以不能简单的说是文章的线索。【巩固】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吕 麦 去年冬天,我的工作、婚姻相继出了问题。我带着满心的颓废和落寞,回到乡下老家。像一只冬眠的丑蛤蟆,整日蛰伏在房里,回避邻人关切的询问和眼光,躲避着世俗的热闹和喧嚣,沉湎在惆怅和忧伤里,一

26、天天地委靡、凋敝。三月的一个清晨,春寒料峭,父亲破天荒地把我从昏睡中叫醒,逼着我吃完热乎乎的早饭。然后,塞给我一把小锄头,让我跟他一块儿下地干活。父亲领我来到院外的一块麦地边。我望着被薄霜打蔫的麦苗,心头的哀伤挥之不去,眉毛绞成一个难解的结。父亲弯着腰,在田埂上刨出藏在土里的茅草茎,再把地面归置平整,一锄一锄地凿出一个一个的小坑。我皱眉问父亲:“你这是准备种啥?”父亲直起腰,笑着却答非所问地说:“别看庄稼这会儿被霜打蔫了,等会儿太阳一出来,就又精神了。”我和父亲忙了一天,麦地四周的田埂两侧,有了无 数个间距齐整的小坑,一眼看上去颇为壮观。翌日,父亲从镇上种子站买回一小袋葵花子儿。他在前头一个坑

27、一个坑地点肥,我在后头往坑里丢一粒葵花子,然后用脚轻轻拨些土盖上。几天后,麦地四周就冒出了一株一株娇嫩的新绿。向日葵苗在春风、的抚慰下,一天天地长高、茂盛。五月,已长到半人多高,蒲扇似的叶片婆娑有声,摇曳着一片葱郁和繁茂。父亲却用一把剪刀,把向日葵茎上多余的新枝、杈头,全部剪除掉。看着向日葵身上,一个一个正滴“泪”的创口,我抑郁地问父亲:“它们 会受伤死掉吧?”父亲笑说:“不会!它们会因这伤,一心一意地向上长,变得更加粗壮、结实。”我狐疑地看着父亲。很快,梅雨季节来临。连续半个月的阴霾,暴风时常夹着骤雨,肆虐着。许多庄稼、小树,都被大风吹歪、刮倒,有的受不了雨水的冲刷衰竭死亡。而田埂上的一排排

28、向日葵,虽然被吹淋得摇摇晃晃,却依旧挺立着、茁壮着、生长着,头顶上无声地孕育出一个一个拳头大小的花盘。七月,向日葵一朵朵地盛开了,金黄金黄,娇艳灿烂,在田野四周燃烧、蔓延、铺展,形成力量强大的花潮,涌动着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和朝气。我的眉结逐渐舒展,心头有莫名的喜悦。清晨,父亲和我坐在向日葵的花海里。父亲掏出一支烟点上,惬意地吸一口,对我说:“丫头,天会出太阳,也会刮风、下雨,但风雨并不是天天有。你看这向日葵 ”突然间,我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是的,向日葵的灿烂经历了伤痛、风雨和等待。如果人在困境中,亦能一点点地努力,一步步坚持,坚强隐忍,勇于面对,人生就会像向日葵一样傲立挺拔,绽放美丽,灿烂如

29、锦。【题干】1、文章题目有什么含义及作用是什么?【答案】文章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文章中向日葵遭受不幸后的茁壮成长,又指自己经历了人生变革后心情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文章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中心。【解析】解题步骤: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明确文章的对象及主要容,再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拔高】一把寂寞的锄头 (1)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 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

30、诉,把一把锄头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2)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3)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 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 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 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

31、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 怅。(4)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5)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6)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7)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32、8)“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9)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10)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 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11)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12)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

33、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13)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 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 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14)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

34、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 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 和秀美。因为有爱,村庄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意继续 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15)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选自2013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长江文艺 2014 年 1 月版有删改)【题干】请你谈谈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答案】(1)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2)用拟人手法,写锄头的寂寞

35、,反映了大批农人逃离农村进城谋生,农村变得寂寞、荒芜的景况。(3)借锄头的寂寞,写出作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注。【解析】解题步骤: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明确文章的对象及主要容,再考虑文章的中心思想。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课程小结 在分析标题含义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到标题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得分点。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通读全文,理清容,把握主旨的前提下,按照“关键词语含哲理。人物同一象征义。容主旨紧联系。先表后深理顺次。”的解题思路,能保证相关 题目不丢分。注意: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写出表层,再表达深层,最后联系主旨。标题作用题目具有常考易得分,但是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由于害怕失分,经常把所有的作用的都写出来,反而画蛇添足,造成失分。在解析标题的作用时,首先要根据标题包含的容,接着进行分类,找到相关的作用,最后要还是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或者作者感情。一般的标题作用为2个,最多3个。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主要方法:第一步:明确文章的写作对象 第二步: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由浅入深,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