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286144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42.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模板 熟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一起看看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欢迎查阅!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 1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2、通过品读感悟,体会用总分的方法叙述一个场景,并学习老舍先生具体细腻的描写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3、运用总分的方法,写一个片断。教学重点:学习老舍先生具体细腻的描写和总分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围绕一个特点进行多方面细致生动地描写。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老舍先

2、生的北京的春节,知道北京的春节很长,有一个多月,可是老舍先生却只选了六个特殊的日子,谁能说说?(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而在这六个日子中,老舍又只选了其中的几个日子进行第 2 页 共 10 页 了详细的描写,你们看出来是哪几个日子了吗?生答。预设: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请生说说他为什么要这么安排。预设:这是北京的春节中有代表性的日子,是最热闹的日子。师:是呀!老舍就是这样抓住了几个典型的日子,有详有略地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他的文字并不华丽,但是却一下子把北京春节的热闹景象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二、阅读课文 现在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最热闹的(除夕

3、、元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除夕、元宵写热闹的。1、默读第 7、11 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样把两个日子写热闹的?2、小组交流。3、汇报。预设 除夕 开头第一句,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概括出除夕的特点热闹;作者从香味、色彩、声音等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问:还能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提炼写作要由条理、层次性)元宵 总分(先写总貌,再分写它的特点)排比(写出灯的种类多、材料、造型)第 3 页 共 10 页 用词丰富 三、堂上练笔 1、北京的除夕热闹非凡,广州的除夕也毫不逊色。谁知道广州的除夕什么地方最热闹?(花市)2、播放花市的图。3、如果让你写这个场景,你想介绍花市的什么特点

4、呢?出示句子:广州的花市真。问: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特点?4、练笔 5、组织部分学生展示练习片段,相机点评 四、总结全文 教师回顾总结本课内容。板书设计:总 分(条理、层次)除夕 热闹 味觉、视觉、听觉 元宵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 2 教学目标:1.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藏戏的传说及藏戏的特点,体会作 者对藏 戏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第 4 页 共 10 页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体会难理解的字、词、句的意 思,了解各段大意。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的学习,提高分析、感悟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1

5、.知道藏戏的由来及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2.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句段。教学难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习本文,培养阅读能力。教学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1.媒体图片人物的视频和课件。2.录音的戏剧欣赏片段。3.本文朗读录音。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内容:1.播放媒体人物图片。(各种戏剧的人物图片)2.指名说说,图片人物都有哪些民族。3.放录音,听戏剧片段,式说图片中对应的民族人物。4.自由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民族,为什么?第 5 页 共 10 页 二.引入课文,板书课题:藏戏 三.学习课文: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课文范

6、读,边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清除阅读障碍。2.播放藏戏的资料,了解藏戏的由来。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出示阅读要求:(自学或同桌互学)(1)这是一篇略学课文,主要讲的什么民族的什么内容?(2)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特魅力的地方是什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不理 解的词语)4.检查学习情况:(1)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需要同学帮助请提出来?生:“吞噬、奇葩”指生解答:(略)(2)从藏戏方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指生回答:(略)教师板书: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藏戏具有独特的魅力?5.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总结每段的大意。给学生时间思考,指名回答,老师明确。6.

7、全文分为四段:第 6 页 共 10 页 第一段(1-3 自然段):用设问句揭示藏戏的特点。第二段(4-7 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第三段(8-18 自然段):讲的是藏戏的面具特色。第四段(19-21 自然段):藏戏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并一代一代师传身授下去。7.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师:齐读第一段,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是写藏戏的特点?生:(连续的三个排比式句的问句,更能突出藏戏的特点,还含有民族自豪感。)指名朗读这一段。8.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1)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2)指小组代表回答。(略)教师板书:传奇色彩:勇敢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

8、艺术的传奇。(3)教师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 至今日,在每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着他的画像,让他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 几分神圣和肃穆感。(4)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9.有感情的自读第三段,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独特第 7 页 共 10 页 的艺术魅力。(1)出示主题,研读时填空:()的面具()的舞台()的演唱风格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3)指 23 名学生结合具体内容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四.教师板书: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

9、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后,也许同学们已经喜欢上它了。从藏戏可以想象到,许多地区、民 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而藏戏自然、古朴,有神秘的独特魅力,看 戏时的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极美得享受。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9.欣赏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读自己喜欢的片段。(2)同桌交流学习收获。三.布置作业:第 8 页 共 10 页 1.给下列字组词。婀(婀娜)浑(雄浑)俊(俊俏)容(容貌)舞(舞姿)身(身份)唱(唱腔)敦(敦厚)赞(赞叹不已)2.根据课文内

10、容填空。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带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1).(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2)(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3)(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4)(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5)(巫女)的面具是半白半黑的,象征其性格(两面三刀);(6)(妖魔)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三.板书设计 藏 戏 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传奇色彩:勇敢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艺术的传奇。特点: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六年级苏教版上册语文书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

11、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藏戏来历及特点。第 9 页 共 10 页 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及补充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复述。3、情感与态度:了解并认同各民族独特的民风民俗,尊重多元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各地方戏的经典片段视频。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家乡的地方戏剧情况,甚至可以学唱几句。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播放地方戏经典片段。2、板书课题藏戏,解题,走进藏族的传统戏剧文化,激趣阅读。二、初读知意 1、翻开课本,自由地轻声读课文。遇见不熟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熟练为止。2、分层次检查读书情况。学习吃力一些的孩子由教师指名学生一一读一遍,注意正音,并可以带读,再由能力强的同学带读。3、出示本课生字新词,认读过关。4、边读边想,有感受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了解藏戏的传说及特点。三、细读明趣 第 10 页 共 10 页 1、交流你的发现,将课文归结为两个方面:“藏戏的传说”、“藏戏的特点”。2、重点研读其中一部分,交流其中的哪一点让你印象最深品味作者谴此用句的顺心遂意,同时感受藏戏与藏族文化的魅力。3、提出阅读中不明白的地方,相互交流。四、才情展示 1、成语听写大比拼。2、一起哼唱家乡戏。五、作业 扩展阅读,了解有趣的民风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