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284002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77.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战苏军机械化部队(源自苏联军事大百科全书)苏军机械化兵 苏军在 20 世纪 30-50 年代,由机械化军团、兵团和部队组成的部队;机械化兵编成内包括有摩托化兵、摩托化步兵、坦克兵、炮兵、高射炮兵的兵团和部队以及专业兵部队和分队。机械化兵是汽车装甲坦克兵(1942 年 12 月起称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1954 年称装甲坦克兵)的基本组成部分。机械化兵与步兵的不同之点在于它拥有输送人员和重武器用的汽车和其他机械牵引工具,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在战前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装备军队用的装甲坦克车辆和汽车拖拉机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在质量上有很大提高,因此机械化兵在此基础上得到

2、了较大的发展。1929 年 11 月,苏联成立了工农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管理局,组建了第一个试验降机械化团,该团于 1930 年扩编为独立机械化第 1 旅。1936 年曾以对机械化兵的组织及其战斗使用等军事理论的研究作过重要贡献的 K.B.卡季诺夫斯基的名字命名该旅。机械化团于 1929 年参加了在白俄罗斯军区举行的全军演习,而机械化旅则于 1930 年参加了该军区的演习,在这些演习中探讨了机械化兵团和部队的组织和战役战术使用的问题。1932 年,在独立机械化第 1旅的基础上组建了成为战役兵团的第一个机械化军。1932 年在工农红军机械化兵暂行条令独立机械化兵团的指挥和战斗中固定了“机械化兵”这

3、一名称。机械化兵的战斗使用原则是以苏联军事科学所制定的大纵深战役理论为基础的。根据这一理论,机械化兵团被用作发展突破的梯队(快速集群),以便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1935-1936 年,机械化兵团参加了基辅和白俄罗斯军区的历次大小演习,并利用演习的结果来改进机械化兵的组织机构及其在各种类列的战斗和战役中的战役战术使用。到 1936 年初,苏军有 4 个机械化军和 6 个独立机械化旅以及 15 个属骑兵师的机械化团。1934 年底,工农红军机械化和摩托化管理局改称汽车装甲坦克兵部(从1940 年 6 月起改为汽车装甲坦克兵总部),而在 1942 年 12 月则成立了工农红军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

4、部。苏德战争时期,机械化兵在粉碎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军队中起了很大作用。在进攻战役中,机械化兵团被用来与坦克兵团“想进入突破口、向大纵深发展胜利、围歼敌重兵集团、夺取重要地区和目标、破坏敌后方及其对军队的指挥、阻止敌预备队向突破地域开进,以及用于追击和执行其他任务。在防御战役中,机械化兵提高了防御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主要用以对楔入防御的敌军集团实施反冲击和反突击。为表彰机械化兵全体人员的勇敢精神、英雄主义气概、高超的战斗技能和高度组织性,有 9 个机械化军和 28 个机械化旅被授于近卫称号。机械化兵的许多兵团不止一次地荣获过各种勋章和荣誉称号。战后时期,机械化兵兵团和部队的组织及其战斗使用方

5、法仍在不断改进。1945-1946 年,苏军以机械化师代替了机械化军,以苏德战争期间的坦克集团军为甚础建立了机械化集团军。1956-1957 年,步兵师和机械化师均改编为摩托化步兵师。机械化军 1932-1946 年间苏军汽车装甲坦克兵(从 1942 年 12 月起称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的战役战术兵团。苏德战争之前,机械化军被视为战役兵团,编入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或直接隶属于各边境军区司令员。苏德战争中,机械化军编入坦克集团军,在作战上隶属于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司令员或由方面军司令员支配,主要用以在进攻战役中在方面军或集团军的快速集群编成内发展胜利,亦可单独作战。第一个机械化军是 1932 年在 K.

6、B.卡利诺夫斯基独立机械化第 1 旅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由 2 个机械化旅、1 个步兵机枪旅、1 个高射炮兵营和其他部队组成,按有 500 辆坦克、215 辆装甲车、60 门火炮、200 辆汽车及其他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到 1936 年初,苏军组建了 4 个机械化军,1938 年机械化军改编为坦克军,而在 1939 年,由于从装甲坦克和机械化兵在西班牙的作战经验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当时受战区条件所限和坦克数量不足,只能以坦克团或坦克旅作战),以及过高地估计了反坦克兵器的能力,因此又将坦克军解散。1940年又重建了 9 个机械化军,每军由 2 个坦克师和 1 个摩托化师、1 个摩托车团、1 个摩

7、托化工程兵营以及其他专业部队和分队组成。按战时,1 个军应有 3.608 万人、1031 辆坦克、100 门野战炮、36 门反坦克炮、36 门高射炮、186 门迫击炮、268 辆装甲车。就突击力量和火力而言,新编机械化军大大超过了原来的机械化军。但由于坦克的生产能力有限,修理器材和训练有素的干部不足,大量组建机械化军遇到了困难。1941 年 2-3 月间按上述又组建 20 个机械化军。要使这些机械化军装备齐全,就需要有 1.5 万多辆 T-34 和 KB 式坦克,而工业部门在 1942 年只能生产各类坦克 5500 辆左右;因此,到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大部分机械化军的坦克、火炮、汽车都没有配齐,

8、即这些军还没有完全建成。尽管如此,许多机械化军仍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各次边境交战中起了很大作用。机械化军强大的反突击打破了法西斯德国统帅部的最初计划。在西部方向上最成功的战斗行动有:1941 年 6 月 24 日机械化第 6 军在格罗德诺地区实施的反突击;7 月 6 日机械化第 5、7 军协同第 20 集团军各步兵兵团在先诺和列佩利方向上的方面军反突击过程中将法西斯德军击退了 30-40 公里。在西南方向上,机械化第 8、9、15、19 军于 6 月 23-29 日参加了卢茨克、罗夫诺和布罗德地域的坦克交战。有些机械化军则积极参加了对重要战役地区和目标的防御,掩护诸兵种合成集

9、团军撤出战斗和退却。1941 年秋,由于坦克、汽车和训练有素的干部极端缺乏,机械化军被解散,其人员和装备转用于补充新建的独立坦克旅和独立坦克营。苏联军事工业特别是坦克工业的成就,使苏联于 1942 年 9 月又有可能重新组建以 T-34 坦克为主要装备的机械化军。根据 1942 年 10 月 16 日国防人民委员会第 325 号命令,机械化军用以在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地带内进入突破口,其任务是在敌防御的战役纵深内迅速发展进攻,粉碎敌浅近预备队前出至敌主要集团后方。机械化军还被用来追击退却之敌,在集团军主力抵达之前扼守战役纵深内的重要地区,在防御时对敌突入的快速兵团实施

10、反突击。到 1943 年底,苏军共有 13 个机械化军,其中多数由 3 个机械化旅、1 个坦克旅、1-2 个自行火炮团、1 个迫击炮团、1 个高射炮兵团、1 个反坦克歼击炮兵团、1 个装备 BM-13 火箭炮的近卫独立火箭炮营以及若干保障和勤务部队组成。按照基本上保持到战争结束时的,1 个机械化军有 1.6369 万人、246 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 T-34 坦克 176 辆,T-70 坦克 21 辆,自行火炮 49 辆)、252 门火炮和迫击炮、1800 多辆汽车。在苏德战争中,许多机械化军因作战有功而获得苏联各种勋章,其中 9 个机械化军被授予近卫称号(维也纳机械化军、基辅-日托米尔机械

11、化军、利沃夫机械化军、尼古拉耶夫-布达佩斯机械化军、喀尔巴阡-柏林机械化军、斯大林格勒机械化军)。1945-1946 年,机械化军先后改编为机械化师。近卫机械化第 1 军:荣获列宁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的近卫维也纳机械化军,1942年 11 月在荣获列宁勋章的近卫步兵第 1 师基础上组速于坦波夫,番号为荣获列宁勋章的近卫机械化第 1 军。编有近卫机械化第 1、2、3 旅,近卫坦克第 16、17 团,近卫炮兵第 116 团和其他部队。1942 年 12 月 17 日,在西南方面军近卫第 3 集团军编成内,参加突破顿河中游地域阿斯塔霍夫村附近德国法西斯军队的防御地带。突破敌防御战术地幅之后,该军军人担

12、负利用已形成的缺口迅速发展进攻的任务。在上述战斗中,近卫坦克第 17 团表现最为突出。团长近卫中校 T.C.波佐洛京,当追击退却之敌时,巧妙地组织迂回和设伏,以断敌退路。第 17 团不失战机,以突然的火力和迅速的冲击歼灭了优势之敌。为表彰这一战功,授予T.C.波佐洛京苏联英雄称号,许多官兵荣获勋章和奖章。1943 年 1-2 月和同年夏季,所属兵团在西南方面军编成内,在顿巴斯作战,1943 年秋季,在扎波罗热方向实施进攻战斗,参加收复扎波罗热(10 月 4 日),尔后调往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4 年末-1945 年初,在乌克兰第 3 方面军编成内作战,在粉碎敌布达佩斯重兵集团和在巴拉顿

13、湖地域抗击德国法西斯军队反攻的战斗中屡建战功。由于在攻占布达佩斯城时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5.4.5)。在夺取维也纳的战斗中,受命攻克坚固设防的欧洲重镇-维也纳。执行此种攻坚任务,该军尚属首次。敌退却时,几乎炸毁了多瑙河上所有桥梁,仅留一座供敌后卫部队撤退之用,桥上并布有地雷。近卫机械化第 1 军近卫第 2 旅的侦察兵和工兵,受命务必保住这个唯一渡口。列兵 H.鲍里索夫、A.M.佐尔金、.M.莫斯卡利丘克、上士 A.M.库利涅夫、M.O.拉斯托夫斯基和.米宁大士因出色完成这一任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由于在攻克维也纳战斗中战功卓著,荣获维也纳军荣誉称号(1

14、945.5.17)。该军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前地带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历程。近卫机械化第 1 军有数千名官兵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 20 余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H.鲁西亚诺夫少将(1943年 6 月晋升为坦克兵中将)。一直任该军军长。近卫机械化第 2 军:荣获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尼古拉耶夫-布达佩斯机械化军,1942 年11 月在近卫步兵第 22 师基础上于坦波夫州组建,番号为近卫机械化第 2 军。最初编有近卫机械化第 4、5、6 旅,坦克第 21、22、23、24、25 团,炮兵第 117 团和其他部队。1942 年12 月中旬,编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近卫第 2 集团军。1942 年 12 月

15、 24 日,在科捷利尼科沃方向首次投入战斗,担负阻击曼施泰因元帅指挥的坦克集团,该集团企图驰援被苏军合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域之德国法西斯军队,并为其解围。12 月 28 日,该军向新阿克赛斯基和格涅拉罗夫斯基地域变更部署,协同方面军其他兵团,在托尔莫辛附近重创敌军集团。1943 年1-2 月,在南方面军编成内,于罗斯托夫方向顺利进攻。截至 2 月 20 日,所属部队进抵米乌斯河。1943 年下半年,参加顿巴斯和梅利托波尔两次进攻战役。1944 年 1 月,作为乌克兰第 4 方面军预备队,在突击第 5 集团军进攻地带内进入战斗,参加拔除第聂伯河尼科波尔地域敌登陆场的战斗。3-4 月在乌克兰第 3 方

16、面军编成内,参加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古廖夫卡和敖德萨两次进攻战役。该军收复尼古拉耶夫作战有功,荣获尼古拉耶夫军荣誉称号(1944.4.1)。1944 年 5-9 月,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补充。10 月 28 日,在塞格德城以西蒂萨的登陆场集结,并在乌克兰第 2 方面军第 46 集团军(1944 年 12 月 14 日起转隶乌克兰第 3 方面军)编成内,参加布达佩斯进攻战役。所属部队在道路泥泞条件下,挫败敌顽强抵抗,兼程急进,为方面军最先到达布达佩斯西郊的部队之一。该军攻占布达佩斯作战有功,荣获布达佩斯军荣誉称号(1945.4.5)。1945 年维也纳进攻战役中,全军官兵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

17、能。3 月 16 日,该军发起进攻,近抵多瑙河奥尔马什韦济特地域,完成对敌埃斯泰尔戈姆集团 3 个师的合围。第 46 集团军步兵兵团赶到后,继续向杰尔和维也纳发起进攻。4月 6 日所属各兵团与近卫机械化第 1 军和坦克第 23 军协同作战,挫败敌人抵抗,并从东南方向突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战役中,全军官兵作战坚决果敢,受到祖国高度评价。该军突破布达佩斯以西韦尔泰什山区德国法西斯军队防御阵地,并攻占陶陶(3 月 19 日)、奈斯梅伊(3 月 21 日)、杰尔(3 月 28 日)等城镇,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任务,为此荣获红旗勋章和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5.4.26)。4 月,编入近卫坦

18、克第 6 集团军,参加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协同乌克兰第 2 方面军其他兵团,解放捷克斯洛伐克行政、工业重镇-布尔诺(4 月 26 日)。布拉格进攻战役中,该军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场程。卫国战争年代,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军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24394 名官兵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 28 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自该军组建至战争结束,K.B.斯维里多夫少将(1943 年 6 月 7 日晋升为中将)一直任军长。近卫机械化第 6 军:荣获列宁勋章和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利沃夫机械化军,前身为 1932 年在噢尔姆州组建的步兵第 82 师。1939 年,参加了粉碎哈

19、拉哈河一带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为表彰所属步兵第 601 团和榴弹炮兵第 82 团全体人员在战斗中所表现的英勇精神和大无畏气概,授予这两个团红旗勋章(1939.11.17)。全师有 1910 名军人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2 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苏德战争爆发之前,番号为摩托化步兵第 82 师,驻扎在巴彦图门市(蒙古)。1941 年 10 月调至莫斯科附近,编入西方面军第 5 集团军。10 月 26 日在莫扎伊斯克方向首次投入对法西斯德国侵略者的战斗,同集团军所属步兵第 50 师和一些坦克部队一起,为稳定这一方向上的防线起了重要作用。在莫斯科近郊的反攻和在 1941-1942 年间的冬季苏军所发动的总攻

20、中,协同集团军其他兵团,参加解放多罗霍沃、莫扎伊斯克、博罗季诺、维亚济马等城和居民地的战斗。由于全体人员在各次战斗中表现了勇敢顽强和英雄主义气概,改称为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3师(1942.3.17)。1942 年 5 月-1943 年 6 月,在西方面军编成内实施防御战斗。1943 年 6 月,在莫斯科州扎戈尔斯克市和克拉斯诺扎沃茨克市地域,以该师(在此之前已成为红旗师)和机械化第 40 旅为基础,组建了近卫红旗机械化第 6 军,编有近卫机械化第 16、17 旅、机械化第 49 旅、独立坦克第 29、56 团、火箭炮兵第 240 团、近卫自行火炮第 1 团、近卫轻型炮兵第 51 团等部队。194

21、3 年 6 月末,编入坦克第 4 集团军(1945 年 3 月 17 日改称近卫坦克第 4 集团军)直至战争结束。该军组建后首先参加了奥廖尔进攻战役中布良斯克战线的一系列战斗。7 月 26 日-8 月 20 日,在卡拉切夫方向上胜利实施的进攻中,该军解放居民地100 多个,歼敌官兵 5500 多人,击毁了敌人许多武器装备并缴获了大量战利品。1943 年 8 月末,随集团军编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4 年 1 月中旬转隶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在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进攻战役中,于 3 月 3 日夜间在扬波尔市以北第 60 集团军地带内进入了交战。在春季道路泥泞难行的条件下,该军各兵团粉碎

22、了法西斯德军的顽强抵抗,协同集团军其他部队解放了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市(3 月 26 日)。机械化第 40 旅和独立坦克第 56 团因战功卓著分别获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旅和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团荣誉称号(1944.4.3)。在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中,该军及其所属近卫机械化第 16 旅、近卫自行火炮第 1 团和高射炮兵第 306 团,由于在解放利沃夫市的战斗中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分别被授予利沃夫荣誉称号(1944.8.10),其他兵团和部队均获勋章。1944 年 8 月中旬,调桑多梅日登陆场,进行坚守和扩大登陆场的战斗。所属各兵团和部队在 1945 年桑多梅日-西里西亚进攻战役中行动迅速,

23、协同坦克第 4集团军、近卫第 3、13 集团军的诸兵团,粉碎了凯尔采市地域的敌军集团,并于1 月 24 日夜间强渡奥得河,进行坚守和扩大在施泰瑙(希齐纳瓦)以北该河左岸登陆场的战斗。近卫机械化第 17 旅的侦察兵首批强渡该河。1945 年 2-3 月,在西里西亚进行了顽强的战斗。由于在上西里西亚进攻战役中出色完成指挥部交给的任务,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5.4.26)。在柏林进攻战役中,于 4 月 17日在近卫第 5 集团军地带内进入突破口,尔后在沿卢考和贝利茨(贝利采)方向顺利发展进攻中,协同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其他兵团攻占了波茨坦(4 月 27 日)和勃兰登堡(5

24、 月 1 日),完成了对法西斯德军柏林集团的合围。在战役过程中,歼敌官兵 1 万众人,俘敌 1500 余人,击毁击伤敌坦克和自行火炮(强击炮)247 辆以及其他大量武器装备,从法西斯集中营里解放出 5500多名各国囚徒。由于在合围敌柏林集团和攻占凯钦和马克瓦尔特两城的战斗中战功卓著,荣获列宁勋章(1945.5.28)。参加布拉格进攻战役是其战斗历程的最后阶段。全军官兵在解放了的布拉格欢庆胜利日。苏德战争期间,28245 名军人获得各种勋章和奖章,48 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历任军长:1943 年 6 月-1944 年 12 月 A.阿基莫夫少将(1943 年 12月 15 日晋升为中将)、194

25、4 年 12 月-1945 年 3 月 B.奥尔洛夫上校、1945年 3-4 月 B.科列茨基上校、1945 年 4 月至战争结束 C.普什卡廖上校。近卫机械化第 8 军:荣获苏沃洛夫勋章的近卫红旗喀尔巴阡-柏林机械化军:1942年 9-10 月在加里宁组建,番号为机械化第 3 军。编有机械化第 1、3、10 旅,近卫坦克第 1 旅、坦克第 49 旅等直属部队,编入加里宁方面军第22 集团军。1942 年 11 月 26 日,在对勒热夫方向德军防御集团进攻中首次投入战斗。1943 年 1 月,实施防御战斗,2 月初调奥斯塔什科夫地域,就地纳入西北方面军坦克第 1 集团军。在该集团军(1944

26、年 4 月 25 日改称为近卫坦克第 1 集团军)作战直至战争结束。1943 年夏参加库尔斯克会战。7 月 5 日,以部分兵力,而 7月6日起则全军投入对在奥博扬方向转入进攻的德军第 4装甲集团军各兵团的交战。所属兵团和部队与沃罗涅日方面军其他兵团协同作战,以顽强的阻击和巧妙的反冲击阻止了敌优势兵力的进攻,并迫使其转入防御。1943 年 8 月至 9 月上半月,参加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和收复左岸乌克兰的战斗,尔后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全军官兵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军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并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因而改称近卫机械化第 8 军(1943.10.23)。11

27、 月底,编入乌克兰第 1 方面军。12 月 24 日起,参加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收复了卡扎京(12 月 28 日)。1944 年 3-4 月,参加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进攻战役。3 月 21 日,所属各兵团和部队从捷尔诺波尔以东地域进入战斗,迅速向大博尔基、斯卡拉特以西方向发展进攻,并于 3 月 22 日,解放特列姆博夫利(捷列博夫利),3 月 23日解放切尔特科夫(乔尔特科夫),3 月 24 日,解放扎列希基,3 月 28 日,解放科洛梅亚。尔后,爱命进攻特卢马奇。3 月 29 日收复该城,尔后至 1944 年 5月,在斯坦尼斯拉夫(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方向进行防御战

28、斗。该军和所属一些部队在喀尔巴阡山前地带粉碎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历次战斗中战功卓著,为此荣获喀尔巴阡荣誉称号(1944.4.16)。1944 年 7-8 月,参加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战役进程中,7 月 19 日,在索卡利、多布拉钦地域从行进间强渡西布格河,7 月 22 日强渡桑河,并协同近卫步兵第 121 师攻占雅罗斯瓦夫(7月 27 日)。7 月底。在巴拉努夫地域强渡纹斯瓦河,8 月 20 日前在桑多梅日登陆场作战。9 月初,随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1 月底,纳入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1945 年华沙-泣兹南进攻战役中,各兵团和部队在近卫第 8 集团军地带内的马格努谢夫登陆

29、场进入突破口,14 天中转战约 650 公里。参加解放科沃(1月 20 日)、科宁(1 月 21R)、凯布尼茨(1 月 27 日)等城的战斗。到 2 月 1日,该军先道部队进抵法兰克福东南奥得河。全军官兵在粉碎波境德国法西斯占领军进程中,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表现英勇顽强,为此荣获红旗勋章(1945.2.19)。所属近卫机械化第 19 旅荣获罗兹旅荣誉称号(2 月 19日)和列宁勋章(1945.4.5)。1945 年 2 月-4 月初,全军官兵对解放东波美拉尼亚作出了重大贡献。3 月 12 日,在解放诺伊施塔特(韦伊海罗沃)战斗中战功卓著,因而荣获二级苏沃格夫勋章(1945.4.2

30、6)。柏林进攻战役中,在近卫第 8 集团军地带内由屈斯特林登陆场进入交战。该军与近卫第 8 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 1 集团军各兵团协同作战,经顽强激烈战斗,突破敌塞洛高地纵深梯次防御,于 4 月 25 日渡过泰尔托运河进入柏林市区,开始巷战。5 月 2 日,该军先遣部队在法西斯德国首都中心和动物园火车站附近同近卫坦克第 2 集团军部队会师。在攻克柏林战斗中功勋卓著,为此获得柏林军荣誉称号(1945.6.11)。战争年代,全军有 34550 名官兵在对德国法西斯侵略军战斗中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 45 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历任军长:1942 年 9 月

31、-1943 年 1 月 M.E.卡图科夫坦克兵少将(1943 年1 月 18 日晋升为坦克兵中将)、1943 年 2 月-1944 年 1 月 C.M.克里沃舍因坦克兵少将(1943 年 8 月 21 日晋升为坦克兵中将)、1944 年 1 月至战争结束.德廖莫夫坦克兵少将。机械化第 9 军:荣获苏沃洛夫勋章和库图佐夫勋章的红旗基辅-日托米尔机械化军,1943 年9 月在图拉城组建,番号为机械化第 9 军。编有机械化第 69、70、71 旅,坦克第 47 团和近卫坦克第 59 团,自行火炮第 1823 团,火箭炮兵第 616 团,反坦克歼击炮兵第 386 团以及其他部队。1943 年 9 月编

32、入沃罗涅日方面军近卫坦克第 3 集团军,在其编成内(除短暂脱离建制外)一直战斗到战争结束。所属各兵团在左岸乌克兰地区迅速发展进攻于 9 月 22-29 日强渡第聂伯河并为夺取布克林登陆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M.巴拉扬大尉指挥的机械化第69 旅摩托化步兵营是在扎鲁边齐(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城西南 15 公里)地域首批渡河的部队之一。该营在战胜了故人顽强抵抗之后,向前推进了 4 公里并战领控制渡口的制高点。保证了旅主力强渡第聂伯河。在夺取登陆场的战斗中,.M.巴拉扬阵亡。由于成功地强渡了第聂伯河,在夺取布克林登陆场的战斗中表现了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32 名军人被授予(.M.巴拉

33、扬为追授)苏联英雄称号。10 月下半月,与近卫坦克第 3集团军其他兵团一起被隐蔽地从布克林登陆场调到柳捷日登陆场。11 月 4 日在第 38 集团军进攻地带内进入突破口,尔后协同近卫坦克第 3 集团军和第 38 集团军所属其他各兵团参加了解放基辅的战斗(1943.11.6)。由于在解放乌克兰首都的战斗中战功卓著,荣获基辅军荣誉称号(1944.3.10)。1943 年 11 月-1944 年 1 月,先后参加乌克兰第 1 方面军抗击基辅西南德国法西斯军队集团的反攻和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进攻战役。由于该军实施了灵活的迂回机动,近卫第 1 集团军和第 18 集团军部队解放了日托米尔城,为此荣获日托米

34、尔军荣誉称号任务,荣获红旗勋章(1944.4.3),所属各机械化旅荣获普罗斯库罗夫旅荣誉称号(1944.4.3)。1944 年夏,参加了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在此战役中,在近卫坦克第 3 集团军编成内从北面对利沃夫城实施了神速的迂回机动,切断了敌人利沃夫集团向西的退路,所属机械化第 71 旅则参加了解放利沃夫城的战斗。祖国对兵团的战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授予该军二级苏沃洛夫勋章,授予所属 3 个机械化旅则授予红旗勋章(1944.8.10)。在 1943 年 9 月-1944年 7 月的进攻和防御战役中,所属各兵团歼敌官兵 3 万余人,击毁坦克和强击炮约 500 辆,火炮和迫击炮 450 余门

35、,飞机 50 余架以及许多其他技术装备和武器。在 1945 年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中,所属各兵团实施了高速度进攻。他们向赫德利尼克、拉多姆斯科方向实施突击,迅速地克服或迂回了敌人的抵抗基点,攻占了纵深内予有准备的防御地区,粉碎了敌军迟滞苏军进攻的企图。2 月 23 日,所属各部队在奥波伦(奥波莱)城东南强渡奥得河。尔后参加下西里西亚进攻战役。由于在攻占栋布罗瓦煤矿区和西里西亚工业区南部地域时战绩卓著,所辖各旅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5.4.5)。在柏林战役中,全军官兵表现了高度的军人技能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柏林东南,所属各部队在集团军右翼实施进攻过程中,在邦斯多夫地域与白俄罗斯第 1 方

36、面军近卫坦克第 1 集团军和近卫第 8 集团军的部队会合,完成了对德国法西斯军队法兰克福-古本集团的合围。由于在攻占柏林战斗中出色完成指挥部所赋予的任务并且在战斗中表现了英勇精神,该军及其所属各机械化旅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坦克第 91 旅荣获列宁勋章(1945.6.4)。参加布拉格进攻战役是该军战斗历程的最后阶段。在苏德战争期间,全军有 2.3 万众名军人荣获勋章和奖章,60 名军人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历任军长:1943 年 8 月-1944 年 4 月 K.A.马雷金坦克兵少将、1944 年 4 月至战争结束.苏霍夫坦克兵中将 近卫机械化第 10 旅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

37、和波格斗.赫梅利尼茨基勋章的近卫红旗利沃夫机械化旅,1943 年 7 月在近卫红旗摩托化步兵第 5 团基础于莫斯科州组建,番号为近卫红旗机械化第 10 旅。编有坦克第 28团和 3 个独立摩托化步兵营。该旅从组建至苏德战争结束,始终隶属坦克第 4集团军(1945 年 3 月 17 日起为近卫坦克第 4 集团军)近卫机械化第 6 军。该集团军先后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乌克兰第 1 方面军编成内作战。奥廖尔进攻战役期间,该旅于 1943 年 7 月 26 日在博尔霍夫以西地域首次投入战斗,战役进程中,经卡拉切夫方向进行激战,且战且进,前进 70 余公里,收复居民地 44 处。8 月末,随坦克第 4 集

38、团军近卫机械化第 6 军调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1944 年 1 月,转隶乌克兰第 1 方面军。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进攻战役冲,担任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方向的进攻,控败敌人顽抗,协同集团军其他兵团一举收复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1944.3.20)。坦克第 28 团连长、共产党员 B.A.多罗宁上尉,指挥全连在沃洛奇斯克车站地域切断铁路线,英勇阻击敌优势兵力的疯狂反扑,激战数小时,牢固控制已占地区,直至本旅主力到达。B.A.多罗宁由于出色完成这次战斗任务,表现了大无畏精神,为此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944 年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破役中,参加收复利沃夫战斗。因攻克利沃夫有功,荣获利沃夫旅荣誉称

39、号(1944.8.10)。8 月中旬,渡过维斯瓦河进至桑多梅日登陆场,进行了坚守和扩大登陆场的战斗。1945 年桑多梅日-西里西亚进攻战役中,协同其他兵团,在凯尔采地域歼灭德军集团有功,为此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5.2.19)。坦克第 28 团.T.贝科夫中尉身兼 T-34 坦克车长,凯尔采地域的战斗中表现机智果敢。1945 年 1 月3 日,他在凯尔采接近地连续击毁敌”豹”式重型坦克 4 辆,烧毁装甲输送车数辆。夜间,贝科夫奉命驾驶坦克前往军部呈送紧急报告,途中恰好赶上敌退却之坦克和步兵纵队,但未被发现。一段时间内,他与该纵队驱车并行,尔后,突然开火,击毁敌坦克 2 辆,装甲输送车 1

40、 辆及汽车数辆。这位勇敢的军官趁敌慌乱之机,驾驶坦克撤出战斗,按时将报告送至军部。.T.贝科夫荣获苏联英雄称号。1945 年 1 月 18 日强渡皮利察河,并协同近卫坦克第 3 集团军近卫坦克第 52 旅,解放彼得库夫(彼得罗库夫)。1 月 25 日夜间,该旅强渡奥得河并占领施泰玛瑙(希齐纳瓦)以北登陆场。由于强渡奥得河战斗有功,11 名官兵,其中包括旅长 B.E 雷夫日上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2-3 月在西里西亚进行顽强战斗,战斗进程中,于 2 月 13 日、16 日强渡博伯尔河(布布尔河)和尼斯河,上西里西亚进攻战役中,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因而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5.4

41、.26)。柏林进攻战役中,该旅在第 6 军编成内,于 4 月 17 日在近卫第 5 集团军进攻地带进入战斗,参加歼灭柏林以南及东南的希特勒军队。全旅官兵在突破敌尼斯河坚固筑垒防御阵地,继续发展进攻和攻占贝利茨(贝利采)等战斗中,作战英勇顽强并发挥了高超的军人技能,因而荣获二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1945.5.28)。4 月 24 日起,与集团军其他兵团共同实施勃兰登堡攻坚战斗,战斗进程中进至哈弗尔河,在此与白俄罗斯第 1 方面军部队会师。因在柏林进攻战役中战功卓著,荣获列宁勋章(1945.5.28)。在布拉格进攻战役中,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历程。所属近卫坦克第 114 团原第 28 团在解放

42、布拉格战斗中出色完成各项战斗任务,因而荣获布拉格团荣誉称号(1945.6.11)。苏德战争年代,全旅有 6 千余名官兵获得勋章和奖章,15 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历任旅长 1943 年 6-7 月.尤拉索夫少校、1943 年 7-8 月 B.C.阿尔乔缅科上校、1943 年 8 月-1945 年 1 月 B.E.雷夫日上校、1945 年 1-3 月 E.K.马赫诺中校、1945 年 3 月至战争结束.M.谢尔巴克中校。近卫机械化第 17 旅荣获两枚红旗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和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的近卫红旗彼得罗库夫机械化旅,前身为 1939 年 5、6 月间在彼尔姆组建的步兵第

43、 82 师第 210 团。1939 年 8 月,在哈拉哈河参加对日本侵略军作战。1940 年 3 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第 210 团。苏德战争前,编入摩托化步兵第 82 师,该师驻防蒙古人民共和国巴彦土门。1941 年 10 月,与师其它部队一起调莫斯科地域,在西方面军第 5 集团军编成内,于 1941 年 10 月 26 日在莫斯科州多罗霍沃地域首次投入战斗。在莫斯科城下反攻和 1941-1942 年间的冬季苏军总攻进程中,参加了收复多罗霍沃、博罗季诺和莫扎伊斯克等居民地的战斗。尔后至 1942 年 6 月,在格扎茨克方向,斯塔里科沃地域(莫扎伊斯克以西55 公里)战斗。全团官兵在对德国法西

44、斯侵略军战斗中表现坚韧不拔,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因而荣获近卫称号(1942.3.17),并改称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6 团,不久又荣获红旗勋章(1942.5.3)。8 月,在第 5 集团军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3(原摩托化步兵第 82)师编成内,参加勒热夫-瑟乔夫卡进攻战役,1942 年 10 月-1943 年 3 月,先后在第 29、5 集团军编成由于卡尔马诺沃(格扎茨克两北 35 公里)地域进行战斗。1943 年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中,该团是全师首批进入维亚济马(3 月 12 日)的部队之一。1943 年 6 月,近卫机械化第 17 旅在该团基础上组建,编省 3 个摩托化步兵营和近

45、卫坦克第 126 团。该旅随近卫摩托化步兵第 3 师编入坦克第 4 集团军(1945 年 3 月 17 日起为近卫坦克第 4 集团军)近卫机械化第 6 军。在坦克第 4集团军机械化第 6 军作战直至战争结束。1943 年 7-8 月,参加奥廖尔进攻战役。1944 年 1 月中旬,经补充后,调斯拉武塔地域,3-4 月,在乌克兰第 1 方面军部队编成内参加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进攻战役。1944 年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中,该旅连战连捷。7 月 13 日-9 月 3日,边打边走,推进 300 余公里。此次战役中,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因而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8.10)。

46、1945 年 1-3 月,参加解放波兰的战斗。桑多梅日-西里西亚进攻战役中,在彼得库夫(彼得罗库夫)城下作战有功,为此获得彼得罗库夫旅荣誉称号(1945.2.19)。该所属各部队继续发展进攻,于 1 月 25 日在克本地域(拉维奇以西 35 公里)从行进间强渡奥得河,并在河左岸夺取登陆场。1945 年 2-3 月,在西里西亚作战。在此期间,全旅官兵发挥了高超的战斗技能,因而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5.4.26)。柏林进攻战役中,该旅连续强渡尼斯河和施普雷河,继续发展进攻,从南方迂回柏林。4 月 26 日,协同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其它兵团,参加波茨坦攻坚战斗。此次战役中,全旅官兵出色完成指挥

47、部赋予的各项战斗任务,表现英勇顽强,因而荣获二级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1945.5.28)和红旗勋章(1945.6.4)。该旅参加布拉格进攻战役,并前出到布拉格地域,从而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历程。战争时期,全旅有 7 千余名官兵团战功卓著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 30 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苏德战争年代历任旅(团)长 1941 年 6 月-1942 年 1 月 H.H.索洛维约夫上校、1942 年 1-10 月 M.库兹明少校(1942 年 7 月 15 日晋升为中校)、1942年 10 月-1943 年 6 月 B.E.雷夫日少校、1943 年 6-10 月 H.E.谢尔巴科夫上校、1943

48、年 10 月-1944 年 4 月 B.M.梅德韦杰夫上校、1944 年 5-11 月 A.B.普里维津采夫上校、1944 年 11 月-1945 年 3 月.丘里洛夫中校、1945 年 4-5 月 H.谢利万奇科上校。近卫机械化第 20 旅荣获列宁勋章、苏沃洛夫勋章、库图佐夫勋章和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的近卫红旗扎列希基机械化旅,前身为 1942 年 4 月在加里宁城组建的摩托化步兵第 3 旅。下辖摩托化步兵第 451、452、453 营,炮兵第 463 营和其他部队。先后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预备队坦克第 3 军和第 61 集团军,1942 年6 月末,随该集团军转隶西方面军。1942 年

49、7 月初,在别廖夫方向防御战斗中获得初战经验。7 月下半月和 8 月,继续在这一方向进行防御战斗,顺利抗击敌军猛烈冲击。1942 年 9 月,移防加里宁地域,改编为机械化第 3 旅,编入机械化第 3 军。10 月,随机械化第 3 军编入加里宁方面军第 22 集团军,参加对勒热夫-瑟乔夫卡敌集团的进攻。1943 年 2 月,向奥斯塔什科夫以西地域挺进,在此编入西北方面军坦克第 1 集团军。该旅在坦克第 1 集团军(1944 年 4 月改称为近卫坦克第 1 集团军)编成内,与机械化第 3 军(1943 年 10 月起为近卫机械化第8 军)其他兵团共同作战,直至战争结束。3 月,随集团军调最高统帅部

50、大本营预备队。4 月,转隶沃罗涅日方面军。1943 年 7-8 月,参加库尔斯克会战。防御交战期间,在奥博扬以南阻击敌坦克部队进攻。在上述战斗中,全旅官兵发扬了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他们连续打退放猛烈冲击,击毁坦克 100 余辆,装甲车约 30 辆,汽车 58 辆,并歼敌大批有生力量。反攻一开始,该旅就参加粉碎当面之敌,攻占托马罗夫卡地战败坚固防御枢纽,并在博戈杜霍夫方向继续扩大突破口的战斗。全旅官兵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因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战斗任务,并发扬了英勇顽强和英雄主义的战斗精神,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称号(1943.10.23),改称为近卫红旗机械化第 20 旅。1943 年 12 月末

51、-1944 年 1月初,参加乌克兰第 1 方面军实施的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进攻战役,作战顺利,从而加速了卡扎京城的解放和歼灭日梅林卡方向敌军集团的进程。1944 年 3-4月,参加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进攻战役,战役中,于 1944 年 3 月 24 日因收复扎列希基城有功获得扎列希基旅荣誉称号(1944.4.3)。尔后,顺利完成歼灭喀尔巴阡山前地带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任务,并在切尔诺维策西南地域进至苏罗国境,为此,荣获列宁勋章(1944.4.18)。全旅官兵在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中英勇作战。全旅官兵在攻占佩列梅什利和雅罗斯瓦夫战斗中,因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并发挥了军人技能,荣获二级波格丹.

52、赫梅利尼茨基勋章(1944.8.10)。在上述战斗中,摩托化步兵第 2 营副营长.A 拉片科夫上尉指挥的自动枪战斗组,表现特别突出,在敌猛烈火力的拦阻下,利用就便器材首批连续强渡西布格河和桑河,并坚守两河登陆场,直至该旅主力到达。1944 年 7 月 30 日,自动枪战斗组在巴兰努夫地域,勇猛冲击,歼放官兵约 40 人,夺船数只,冒者猛烈炮火强渡维斯瓦河,并在河对岸就地固守。拉宾科夫指挥的战斗组坚守登陆场达 6小时之久,击退敌多次猛烈反扑,保障全营顺利渡过维斯瓦河。.A 拉片科夫上尉对全组战斗行动指挥机动灵活,作战英勇顽强,为此架获苏联英雄称号。1945年 1 月-2 月初,参加白俄罗斯第 1

53、 方面军实施的华沙-波兹南战役。近卫坦克第1 集团军进入突破口后,所属部队于 1 月 15 日在新米亚斯托地域,从行进间强渡皮利察河并追击退却之放。仅 1 月 14-20 日,就歼敌官兵达 2 千人,击毁坦克12 辆,也落敌机 10 架,缴获大量战利品。1 月 22 日,因在攻占格涅津(格涅兹诺)战斗中出色完成指挥部赋予的战斗任务荣获二级苏沃洛夫勋章(1945.2.19)。在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中,向贝尔加德(比亚沃加特)、科尔贝格(科沃布热格)方向顺利发展进攻。因在此次战役中作战英勇果敢,攻占克尔林(卡尔林诺)有功,荣获二级库图佐夫勋章(1945.4.26)。全旅官兵在柏林战役中,顽强战斗,挫败

54、希特勒德军在塞洛高地的抵抗,在菲尔斯滕瓦尔德以西强渡施普雷河并于 5 月 2 日攻占动物园(蒂尔加藤公园)所在街区,胜利结束了自己的战斗历程。全旅近 7 千名官兵在苏德战争时期,因表现英勇顽强,并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获得勋章和奖章,其中 10 名军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历任旅长 1942 年 4-8 月 C.B.拉济维尔科上校、1942 年 8-9 月 A.巴拉诺夫少校、1942 年 9 月-1944 年 4 月 A.X.巴巴贾尼扬上校、1944 年 5 月,1944年 7-8 月和 1945 年 4-5 月 H.B.博戈莫洛夫上校、1944 年 6-7 月 C.贡塔列夫上校、1944 年 9 月-1945 年 4 月 A.安非莫夫上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