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277982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19.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大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大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大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大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附中: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和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一年级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天空中的云 B.陨石 C.山顶坠落的巨大石块 D.星际空间的气体 2.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D.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 3.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D.火星 4.下列有关地球自转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纬度愈高,线速度愈快 B.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

2、针方向旋转 C.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D.地球自转过程中,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5下列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6圣诞节这天,下列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A.广州 B.哈尔滨 C.北京 D.上海 读右图,回答 79 题 7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 8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 水平气压梯度力 B.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C.地转偏向力 D.摩擦力 9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压线越稀疏,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B.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 C.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相同 D.水平气

3、压梯度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 10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B 运动方向和线速度相同 C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 运动方向和角速度相同 11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昏线的东边是昼半球,晨线的西边是夜半球 C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D昼夜交替周期为 23 时 56 分 4 秒 1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地壳 B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地壳和上地幔 13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大西洋 1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速度的变

4、化 B 温度的垂直变化 C 内部压力的变化 D 物质密度的变化 读下图回答 1516 题 15.四种大气环流模式图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 16.形成上图四个环流的原因是 ()A 风的影响 B 海拔不同 C 地面冷热不均 D 地转偏向力 17.全球只有一个的气压带是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 世纪的末期将没有冬天。”据此回答 1819 题 18.造成全球变暖的的原因是 ()SO2、NO2大量排放 CO2大量排放 水土流失 酸雨 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森林遭破坏 A B C D

5、19.下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D 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规模 20.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天气的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准静止锋 D 反气旋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 2 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 1 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 21-22 题:21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日期为()A.3 月 21 日前后 B.6 月 22 日前后 C.

6、9 月 23 日前后 D.12 月 22 日前后 22当太阳直射点由 b 向 c 移动时,无锡地区 ()A.正午太阳高度角由高低 B.白昼时间由长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低高低 D.白昼时间由短长短 23.下列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影响形成的有 ()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的短暂中断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大气中 CO2含量近年来增长很快 D.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 24.关于形成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六 A.海陆间的热力差异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 B.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C.在城市与近郊的环流中近地面的风由城市吹向郊区 D.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

7、,形成了风 25.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A.23 小时 56 分 4 秒 B.24 小时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日 26.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 C 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 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27.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的特殊行星,是因为 ()A 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时刻不变 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 C.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表具有适宜的温度 读下图,回答 2829 题 28.有关上图表示的天

8、气系统,正确的说法是 ()A.图是南半球的反气旋 B.图是南半球的气旋 C.图是北半球的气旋 D.图是北半球的反气旋 29.四幅图所代表的天气系统中,易形成降水天气的是 ()A.B.C.D.30.下列气候类型中,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形成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卷 非选择题(共 60 分)三、综合题 3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地点是()a b c d 66034N 23026N 0A.20N,30E B.25N,25E C.2326N,60W D.

9、40S,120W (2)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3)写出点的节气名称。(4)画出位置时昼半球、夜半球的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5)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A.B.C.D.(6)当地球位于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段。(7)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8)当地球运行到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B.北半球昼夜等长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南极圈内为极昼(9)当地球运行至位置时,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A.

10、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32 读东亚地区季风图,完成下列各题:(13 分)(1)A 图是 月的季风图,B 图是 月的季风图(1 月或 7 月)。(2)夏季,东亚主要盛行 (季风);冬季,东亚主要盛行 (季风)。分析东亚季风在干湿、冷暖性质上有什么不同,写出你的判断依据。冬季风性质 你的判断依据是 。夏季风性质 你的判断依据是 。(3)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的原因是位处 和 之间,差异最明显。3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1 分)(1)锋面的移动方向自 向 ,在 A 处形成的锋是 。(2)就降水类型来说,A 地的降水属于 。(3)如果冷气团以每小时 50 千米的速度移动,其前

11、缘将在 小时后到达乙地上空。在未来 48 小时内,乙地的天气状况:先是 天气,然后出现 天气,最后是 天气。(4)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出冷气团、暖气团。(5)目前甲地和乙地相比,气压较高的是 。34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 12 分)(1)在 B、D 两处标出风向(2)A 处气压带名称是 ,B 处风带的名称是 。(3)图中 E 处有一副极地上升气流,其成因是 风带和 风带的气流交汇形成的。(4)11 月期间,C 气压带的移动规律是:。(5)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 气压切断,只保存在 上,而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 状分布,原因是 。35读下图。回答问题:(10 分)

12、(1)图 示 为 极 为 中 心 的 半 球 日 照 图,判 断 的 依 据是 。(2)A、B、C、D 中正值日出的是 点,正值日落的是 点。(3)这一天,B 地昼长 小时,C 地昼长 小时。(4)A 点处于五带中的 带。(5)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从 向 递减。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源-于-网-络-收-集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A B B D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A C A B D C 二、双项选择题 21 22

13、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C AB AD BD AD AB CD BC BC AD 三、综合题 31(每空 1 分,共 14 分)(1)A (2)略(3)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4)略(5)C (6)a(7)昼短夜长 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8)2326N A (9)B 32(共 13 分)(1)1 月 7 月 (各 1 分)(2)东南风(偏南风)(1 分)西北风(偏北风)(1 分)寒冷干燥(1 分)冬季风来自高纬度地区的陆地内部(2 分)高温湿润(1 分)夏季风来自低纬度地区的海洋上(2 分)(3)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1 分)最大的大洋太平洋(1 分)海陆(热力性

14、质差异)33(每空 1 分,共 11 分)(1)北 南 冷锋 (2)锋面雨 (3)14 晴朗 云雨(大风)晴朗 (4)略 (5)甲 34(共 12 分)(1)B D (各 1 分)(2)赤道低气压带(1 分)东北信风带(1 分)(3)极地东风带(1 分)中纬西风带(1 分)(4)向南移动(1 分)(5)陆地高气压(高气压)(1 分)海洋(1 分)带状(1 分)北半球有大面积的陆地和海洋,海陆差异明显,而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为海洋,地表物理性质较为单一(2 分)35(每空 1 分,共 10 分)=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源-于-网-络-收-集(1)北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B AD (3)12 小时 24 小时 (4)北温带 (5)北回归线 南北两侧 昼短夜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