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沉降监测实施细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9273096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3.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京沪高铁沉降监测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京沪高铁沉降监测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京沪高铁沉降监测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京沪高铁沉降监测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沪高铁沉降监测实施细则(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土建工程三标段五工区 14 局泗河特大桥变形观测实施细则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土建工程三标段项目经部五工区 14 局二00八一、 工程概况 .1二、 细则编制依 .1三、 变形观测目的及原则1四、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桥涵变形控制标准2五、 变形观测网的建立及技术要求.2六、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4七、 变形戸观测要点 10八、 变形戸观测数据分析斤/评估10九、 沉降变形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11泗河特大桥沉监测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我单位负责进中国水电集团公司中标承建的三标段(JHTJ-3)五工区 的泗河特大桥测任务,施工桩号为:DK514+786.04DK531+971.43,全

2、长17.185公, 位于山东曲阜市的平原地区, 本段建筑物全部为泗河特大桥, 变形观测主要内容是桥沉观测和体徐变。沉观测工作主要由下面 几个部分组成: 、京方桥台沉标 6个,沪方桥台沉标 6个; 、承台沉标 268台共536个(单号墩设置,含明挖基础标8台16 个); 、墩身沉标 268台共536个(单号墩设置); 、体徐变观测标前三片连续观测,每片6个,以后每30片选择一片进观测。二、细则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建2006158号);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施工技术指南 (TZ216-2007);3) 客运专线铁无碴轨道铁工程测暂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4)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规范 GB/T 12897-2006;5)京沪高速铁线下工程沉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6)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速铁土建工程三标段五工区三、沉变形监测的目的及原则1、沉变形监测的目的京沪高速铁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要求构筑物应具有足够的强、刚、 稳定,满足耐久性要求,并强调与相邻构筑的变形与刚协调、统一,满 足高速车平稳、安全运营,以及客乘坐的舒适要求。针对以上客运专 线的特点,无碴轨道对基、桥涵、隧道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要求十分严 格、标准高,虽然设计中对土质基、桥墩台基础等均进沉变形计 算,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 但设计的沉分析、 计算受勘测、设计、施工、 质监测等众多环节的影响, 其

4、仅能达到估算的程, 足以控制无碴 轨道工后沉和差异沉。 为确保线下土建工程满足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要 求,施工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系统的沉变形动态观测。 通过对沉观测 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基、桥涵、隧道工程达 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和工后沉,合确定无 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质。同时,观测数 据还可作为竣工验交时控制工后沉的依据。2、沉变形监测的原则为确保最终沉和工后沉受控, 合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 我 单位通过对泗河特大桥的沉观测点的密测, 进沉观测数据全面收 集,系统、综合分析沉变形规,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泗河特大桥工 程

5、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四、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桥涵变形控制标准1、桥墩台 对于高速铁桥基础的工后沉控制,墩台基础沉按恒载计算,其工后沉得超过下指标:无砟桥面墩台均匀沉W20mm ; 无砟桥面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之差 W5mm ;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多种因素 影响,必须进实测验证,积观测数据。2、部 部变形以预应混凝土的徐变为主, 轨道铺设后无砟桥面的徐变 上供直宜10mm。五、变形观测网的建及技术要求 变形观测网可根据需要独建网, 充分用原设计院提供的二级水准点 和基岩水准点作为变形观测水准基点,用靠近线、于保护和进观测 的施工控制网二等水准加密点作为工作基点,全网按国家二等水准测 和技术要求进施测。

6、1 、变形观测水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的布设 变形测点由水准基准点、 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组成。每个独的监 测网设置少于 3 个稳固可靠的水准基准点,基准点选用在变形影响范围 以外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以稳定或相 对稳定的点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基准点的间距控制在1km左右。工作基 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本测区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大部分区域属于耕地, 因此工作基点布设在受施工干扰、 地势相对坚实、长期保存和使用的稳 定土层内,点间距平土均约240m左右。采用20mm长150cm顶端平的钢筋打入土中,桩周60cmx60cmx90c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并编号,点

7、位与施工 控制网平面点位共桩。工作基点引出采用附合水准或闭合闭合水准。对观测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 布设位置根据铁道部京沪高速铁建设总指挥部 京沪高速铁线下工程沉 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中观测点布置位置进设置。观测网中,工作 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校核。 当对沉观测成果发生怀疑时, 应随时进 复测校核。2、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高差 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 差(mm)往返较差附 合或环线闭 合差(mm)监测已测高 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的要求三等1.00.30.6 Jn0.8DS05或 DS1型仪器,按客运 专线铁无砟轨道测技术

8、 暂规定二等水准测的技 术要求施测3、沉变形观测点的要求和观测方法等级高程中误差(mm)相邻点高差 中误差(mm)观测方法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mm)三等土 1土 0.5按国家二等密 水准测14111129930114W142222303305151422223073776.514W143636363637939514.516.51499993974071213.5W14666640941114.51514222241341713.514W14333341943714.51814101010104395354.514W1449494949(2)、变形观测方法 承台及墩身沉观测 变形观测

9、点的水准线宜布设为闭合形式, 也可在多个工作基点之间构 成附和形式。采用 Trimble Dini03 电子水准仪,按国家二等水准技术 要求施测。 体徐变观测由于体徐变变形是观测相对高差, 因此需要引入绝对高程。 为保 证, 仪器的架设位置应尽固定, 可将水准仪架设到体顶部的中间位置,用“间视法一次性观测完所有点,每个变形点读数两次,两次读数的互差得大于 0.4mm,然后将两次读数取平均作为最终结果。5、变形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所谓“五定 ,即通常所说的沉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 测物上的沉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 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10、观测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 上措施在客观上尽减少观测误差的定性, 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 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一致, 使所观测的沉 真实。6、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检测校正, 必须经正规计单位予以鉴定。 连续使用 36 个月重新-寸所用仪器、设备进检校。每次测前要对仪器进检验 校正,检查i角W15,并做好记录。每次观测前,仪器标尺应晾晒 30 分钟以上,以适应周围观测环境。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 步步有校核。7、变形观测的要求桥涵基础沉和体徐变变形的观

11、测为lmm,读数取位至0.1mm。七、变形观测要点沉监测网的建、 要求等应符合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工程测 技术暂规定 的要求。沉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建 , 按二等水准测的和测方法进施测。施工高程控制网点间距一般宜大于 200m,以寸沿线桥和基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沉观测。 在沉监测网建后, 应做好保护工作,同时,定期寸沉监测网进复测, 周期一般长于个月。沉降监测使用Trimble Dini03电子水准仪,采用的水准标尺是带有两排 分划的线条式铟瓦合金条码标尺。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2006)有关规定.,且经过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12、鉴定。沉降观测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一 般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严格按照观测频次进行观测。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会同建设、勘 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 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八、变形观测数据分析评估1 .桥涵基础沉降分析评估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桥梁,基础沉降应 按墩台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架梁后三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 涵洞基础沉降应根据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多个阶段。 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多阶段的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

13、的趋势,曲线回归相关系数不低于0.92 ,观测期不应少于桥 涵主体工程完工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不应少于1个 月。 利q用两次回归结果预测的最终沉降的差直不应大于8mm 两侧预测的时间间隔不少于3个月:对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不应少于1个月。 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碴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S ( t )/ S ( t=R ) 75 %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直S ( t二8 ) 预测的最终沉降直2. 设计预测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之差值不宜大于10mm3. 处于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的桥涵,当墩台沉降值趋于稳定且设计及实测沉降总量不大于5mm时

14、,可判定冗降满足无碴轨道铺设条件。4. 预应力砼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应符合以下规定:终拉完成时,梁体跨 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直的1.05 倍0扣除各项变形,终拉60d后,LW50m 的梁体跨中须边上拱度实测直不应大于7mm ; L50m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 大余L/7000或14m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 确定梁体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按下式估算无碴轨道最早铺设时间0C(8) $( t )* 弹性 W 允许。C(8)根据实测结果确定的砼徐变系数终极直$( t )一根据实测结果确定的铺设轨道无碴轨道时砼徐变系数 弹性实测梁体终张拉后的弹性变形允许L W 50m 为

15、10 mm,L 50m 为 L / 5000m 或 20mm。5. 预测的桥梁基础冗降和梁体徐变变形应满足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 设计指南的要求0墩台基础沉降量:有碴桥面桥梁:30mm,无碴桥面桥梁20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有碴桥面桥梁:15mm,无碴桥面桥梁5mm。九、冗降变形监测质量保证体系1、冗降变形监测仪器及人员配置 根据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冗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及客运专线 无碴轨道铁路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和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 2007)的要求,泗河特大桥桥梁、承台及墩身的冗降变形观测所使用仪器 设备及人员见下表:三标五工区(1)冗降变形监测仪器设备一览

16、表序号仪器型号规格标称精度生产厂家检定情况数量1电子水准仪Dini03DS0.3美国天宝合格二套2铟瓦条码尺3m条码检验合格河北珠峰合格二对三标五工区(1)沉变形监测人员一览表序号姓名岗位从事测工作限备注1段俊主任(工程师)122孙章军副主任(助工)53国坤一组组长(技术员)14刘备二组组长(技术员)14田栋伟技术员15徐广果技术员16郭永芳技术员17张永军技术员48甘勇助工82、沉变形监测数据整、分析按照观测频次与时间要求,及时进沉观测,观测数据按照统一表格 填写,所有采集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得造假;记录必须清晰,得涂改; 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及时将采集的数据进整,填写统一表格,以 书面

17、及 Excel 电子表格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资整 标石、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仪器检测及校正资; 工作基点水准观测原始记录手簿(电子手簿输出); 沉变形观测点(桥、墩身及承台观测点)观测原始记录手簿(电子手簿输出);水准点布置示意图; 观测点计算资; 平差计算、测成果质评定资。提交资 桥墩(台)沉观测汇总表 桥墩、台荷载时间沉曲线 沉观测记录表桥墩(台)沉记录表 沉观测记录表桥墩(台)沉记录汇总表 工程沉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 沉变形观测技术总结与分析报告3、沉变形监测数据上报 每月一期,特殊情况及时上报。内容包含简报说明和建议,观测点布置及位 移成果。位移成果包含首次观测值及时间,上次

18、观测值及时间,本次观测值 及时间,相邻两期位移,计位移,荷载时间沉曲线。观测期内, 基础沉实测值超过设计值 20及以上时,应及时会同建设、设计等单位查 明原因,必要时进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 沉进修正或采取沉控制措施。附表 1、桥墩(台)沉观测汇总表 附表 2、沉观测记录表桥墩(台)沉记录表 附表 3、沉观测记录表桥墩(台)沉记录汇总表 附表 4、工程沉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附表1桥墩(台)沉观测汇总表桥名称 桥起止程观测标高、台、墩号、观测点1时沉 直月日月日月日标高(m)本次 沉(mm)计沉(mm)标高(m)本次 沉(mm)计沉(mm)标高(m)本次 沉(mm

19、)计沉(mm)京台 0号承台标1承台标2墩身标XX号墩承台标1承台标2墩身标填表复核附表2沉观测记录表桥墩(台)沉记录表桥名称:观测日期:第 页 共 页单位:测: 记录:月日ii轟亦车:畀鱼:S:刁耳(UIIU)(UIUI)孚(P/UIUI)(UIUI)(UIUI)孚(P/UIUI)(UIUI)(UIUI)孚(士)【瀝捡 孚6?(士) 辱Y耀d【瀝捡:纟 M:纟 M:纟 M:茶(J )省:纟 ( J )省:号日舛貝H遽巳皿()幽嵯遽巳S华朝附表4京沪高速铁工程沉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标段名称单位(项)工程名称工程部位工程位置(程)观测开工日期观测完成日期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质负责人序号评估项目评估情况记录评估结论123附件材 1.2.加V 评 估 验 收 人施工单位监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建设单位注:本表一式 5 份,施工、设计、监、咨询和建设单位各 1 份。体徐变变形观测记录表体徐变变形记录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