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上传人:h****8 文档编号:19267891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1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3年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2023年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2023年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资源描述:

《2023年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精选多篇)(16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3年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计划(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新华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五大领域教学目标 健 康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健康的身体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 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熟,机能不够完善,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各种疾病。 幼儿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易扩散,抑制过程较弱,神经细胞较脆弱、易疲劳,大脑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大。 幼儿肌肉的力量较弱、耐力较差,动作不够平稳、准确、灵敏和协调。 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并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领域

2、目标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引导幼儿形成安全的意识,培养他们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逐步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 三、教育内容 (一)生活卫生 引导幼儿愉快、安静地进餐,养成不挑食、不撒饭的良好习惯,主动饮水。 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将脱下的衣服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地方,并通过主动探索学会整理床铺。 随时关注并引导幼儿学会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嗓子,不大声喊叫。 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

3、、站姿及阅读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维护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废弃物品,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 鼓励幼儿积极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安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记住幼儿园和父母的名字及家庭住址,知道在与成人失散时去找民警帮忙。 在种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注意不碰伤别人。 利用有效时机引导幼儿在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会呼喊求救。 (三)体能 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做简单的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较正确、规范。 引导幼儿走步时上下肢动作协调,有精神。 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跑步时上下肢动作协调,能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

4、速度和方向。 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跳跃时脚蹬地较有力,落地时较轻,能较好地控制跳跃的方向。 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用单手向前上方做用力挥臂掷远动作。 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侧面钻,并积极参加各种爬行、攀登活动,在活动中动作较灵敏、协调。 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较平稳、轻松地在较窄的平衡板上行走,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玩法。 科 学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操作活动进行,它与“玩儿”往往是同一过程,其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性均较差。 幼儿期思维的

5、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岁岁幼儿往往只能直接、简单、表面化地认识事物,他们通过对事物的大量感知积累经验,这些经验是幼儿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基础。 岁岁幼儿在感知大量单个事物的基础上,逐渐能够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且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幼儿对数的感知是从对量的感知开始的。岁左右的幼儿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等量方面的特征,然后学会按量排序,岁岁的幼儿开始理解量的相对性。 岁左右的幼儿能笼统感知元素较少的集合,但多数幼儿还不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岁左右的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至,并说出总数。岁左右的幼儿能正确点数至

6、,并说出总数。部分岁半至岁的幼儿能理解以内的数守恒。 科学教育对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幼儿期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二、领域目标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导幼儿主动关心周围的环境及事物,激发其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导幼儿正确运用感官认识事物,培养其初步的认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幼儿主动获取周围生活中有关自然和量、形、数、时、空的粗浅经验。 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周围世界,为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打下基础。 三、教育内容 (一)态度与兴趣 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探索周围常见事

7、物、现象,并从中体会到愉快。 (二)认知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周围常见事物,能对某些事物进行连续地观察,发现事物或现象存在差异并能发生变化。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比较事物(人、动物、植物等)的不同点或物体间量的差异,会按某些外部特征、发展变化或某一简单规律对某些事物进行排序。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按一个维度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 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用各种常见材料进行简单的实验,并能根据某些现象进行初步的猜想。 (三)基本经验 引导幼儿喜欢参加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在活动中感知动物的生长现象,学习为小动物收集饲料和喂食,和小动物有亲近感。 引导幼儿喜欢

8、参加种植活动,在活动中感知植物有生命、会生长,学习给植物浇水、锄草、知道应爱护植物。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感知四季明显特征,说出四季名称,比较晴、阴、雨、雪等天气现象,体会人们通过增减衣服适应气候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磁铁、石头、泥土、空气等特性及颜色的变化、物体的溶解、沉浮等现象。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长方形、半圆形,体会几何图形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以内物体,说出总数,认读以内数字,区分几个和第几。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正确辨认前

9、、后方位。 社 会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岁岁幼儿开始具有最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作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特别是开始喜欢与同伴交往,对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触者都能形成亲近的情感 。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能区分“你”、“我”、“他”,但不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同时,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发生纠纷,需依靠成人的指导以协调交往。 岁岁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道德感;对主要接触者有进一步的亲近情感 ,能关心他人的情感 ,出现最初步的关心、同情反应,友好、助人、合作行

10、为明显增多,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能依赖外在成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自制力开始发展。 在良好的环境、教育影响下,岁岁幼儿能较好地建立起社会规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建立自身行为与他人反应的关系,发展起行为的内在调控系统,并且在与同伴交往中实践、练习着各种积极的交往方式,运用、掌握着为社会和他人所许可的社会行为,发展着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他们能进一步意识到并开始理解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视成人、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被同伴群体接纳,并开始自觉、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

11、程中逐步实现的。由于每个幼儿和所处的家庭背景不同,因此 , 他们社会性的发展既受年龄因素影响,又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他们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因此,它对幼儿的一生都有影响。 二、领域目标 增进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爱亲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良好的社会性情感。 引导幼儿主动关心、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丰富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 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群合作、讲礼貌、守纪律、诚实、谦让、爱护环境等良好的社会行为,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幼儿自信、勇敢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教

12、育内容 (一)社会性情感 引导幼儿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引导幼儿体验和感激他们对自己的爱,并用简单的方式(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周围人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 ,有初步的同情心。 引导幼儿尊重周围的劳动者。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喜爱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 在主要的节日期间,根据幼儿的意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初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二)社会性认知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意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知道应该自觉遵守规则与要求。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

13、为,初步理解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三)社会交往与行为 提供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主动和小朋友及熟悉的人交往,与人友好相处,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有初步的礼貌行为。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爱护公物,不打扰他人活动,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行为。 (四)个性品质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兴趣、需要、情感 。 培养幼儿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诚实、勇敢、合作、爱劳动的品质。 用鼓励、支持的方法引导幼儿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 引导幼儿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用适当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14、 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愿意并能够为自己、他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 艺 术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幼儿期的艺术活动主要有音乐、美术、文学等多种形式。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想象性、活动性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因此,每个幼儿都有参与艺术活动的愿望。 幼儿对鲜明、突出的节奏、音响、律动具有浓厚兴趣。幼儿阶段是音乐感觉能力、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培养幼儿感知、听辨声音的强弱、长短、快慢、高低和音色等,可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由于幼儿的发声器官稚嫩,听觉的分辨能力稍差,他们歌唱时不易唱准音调,且音域较窄。教师应注意保护幼儿的嗓音,逐渐培养其准确歌唱

15、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节奏感。 岁前的幼儿喜欢用笔随意涂划,处于涂鸦期。岁左右的幼儿进入象征期,这时他们开始尝试利用涂鸦时掌握的各种形状表现自己的经验,但他们表现的动机和信心都十分脆弱,教师应精心保护这种尝试活动。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美术方式表现自己的经验和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构思越发丰富、完整,创造的形象越发生动、细致,使用的色彩越发多样化。 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等,看到精彩处,他们会屏气凝神,十分专注,并在游戏和生活中再现他们十分喜欢的对话和动作。 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对幼儿的这一特点给予充分关注。 幼儿

16、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创造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合作、分享、交往力等方面的发展,为他们一生的高质量生活奠定基础。 二、领域目标 培养幼儿对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兴起,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引导幼儿感受并欣赏艺术作品及周转环境中的美。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觉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 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音乐 (一)兴趣 用支持、鼓励的方法引导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活动。 (二)感知和欣赏 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声音的强弱、高低、音色及音乐的渐快、渐慢。 引导幼儿区分节拍与节奏,在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掌握

17、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时值。 鼓励幼儿感知和表现歌谣、歌曲中的节奏,并较好地模仿四拍长度的节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 在游戏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体验和分辨进行曲、舞曲、摇篮曲、劳动音乐的形象和情绪特征,并在歌曲、器乐曲和舞蹈的欣赏中获得美感。 在游戏和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乐曲的情绪变化感知音乐的段落(乐段、乐句)。 (三)表现 歌唱 ()引导幼儿能够基本准确歌唱八度范围内的歌曲。 ()培养幼儿歌唱姿势正确、吐字清楚。 ()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区别和特点。 ()鼓励幼儿感知、发现并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 律动、音乐游戏、

18、舞蹈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随音乐做身体运动、模仿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 ()引导幼儿逐步做到动作与音乐合拍、协调、优美,能够表现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和情感 。 打击乐器演奏 ()在活动区游戏中,通过自由探索与尝试 ,引导幼儿认识几种打击乐器、学习敲击方法。 ()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幼儿按照简单节奏谱进行打击乐合奏,并能保持住自己声部的稳定速度和节奏型。 ()鼓励幼儿为熟悉的歌谣、歌曲做固定节奏型伴奏。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并逐步学会集中注意看指挥、反应敏捷。 创造性音乐活动 ()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语言、歌谣即兴表演自编的节奏、旋律短句。 ()在音乐活

19、动中,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创造性地为歌曲、舞蹈做即兴伴奏。 ()在生活和游戏中,鼓励幼儿随音乐做自编的律动、舞蹈动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美术 (一)兴趣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寻找和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 .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活动。 (二)欣赏 在生活中引导幼儿从形象鲜明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节日装饰、环境布置及四季景色中获得美的感受,并用语言、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三)表现 绘画 ()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和简单形状表现观察过的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鼓励幼儿在画面上简单地布局,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 ()

20、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色彩的混合及变化有兴趣,大胆使用多种颜色,逐步做到均匀。 ()在日常生活和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几种绘画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作 画姿势,养成工具、材料摆放有序的习惯。 泥工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塑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引导幼儿学习独立取放泥工材料、工具。 3制作 鼓励幼儿利用自然物或废旧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大胆表现。 其它艺术形式 引导幼儿欣赏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如建筑、园林、摄影等。 引导幼儿欣赏故事、诗歌、木偶剧、动画片、儿童剧、皮影戏、小歌剧等,并 感受其中的美。 在游戏或表演活动中,鼓励幼儿借助简单的道具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语 言 领 域 一、

21、幼儿特点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幼儿语言的发展是随着神经系统和发音器官的成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它既受年龄因素制约,又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 岁岁的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发出的语音有些不够准确和清晰。他们虽然掌握一些常用词,但对词意的理解较肤浅和具体。他们已能听懂简单的句子,并能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基本意思,但语言不够完整,有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 岁岁的幼儿基本上能够听清和发清楚全部语音,已能听懂日常一般句子和一段话的意思。掌握词汇的数量和种类在迅速增加。在使用简单语句的基础上,语言逐渐连贯起来。 岁岁的

22、幼儿在成人正确的教育与引导下,能够发清楚全部语音,并能听懂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掌握表示类概念的词汇以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 ,语言的连续性有所加强。 幼儿时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一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重要作用,而且对幼儿的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领域目标 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态度,喜爱儿童文学作品。 发展幼儿倾听、表达、早期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养成幼儿语言交往的良好习惯。 三、教育内容 (一)倾听 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会根据语言指令连续行动,或完成一项任务。

23、引导幼儿能够听出一段话,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意思,并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想象作品所描述的情景。 (二)表达 鼓励幼儿主动用语言和别人交往,乐于当众讲话,说话时自然大方。 鼓励幼儿较准确地发出难发的和容易混淆的语音,大胆使用各种词汇。 引导幼儿准确地回答问题 ,鼓励他们主动提问。 引导幼儿独立地复述简短故事,朗诵儿歌,仿编儿歌,续编故事。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较细致地描述人物或背景。 在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恰当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简单的评议。 (三)早期阅读 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喜欢看图书,独立看书时,能看懂每幅画的大意。 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知道每本书都有封面

24、和书名,会按顺序从前向后一页一页地看。 推荐第2篇: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方案 艺术领域 音乐教案小蚂蚁躲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指导幼儿分配角色,合作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有情感的歌唱,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一群小蚂蚁、两个蘑菇。 2、小蚂蚁、蘑菇头饰,雨伞两把。 3、录音机、雨声的磁带、歌曲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小蚂蚁,引起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景,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一群蚂蚁正在搬东西,(伴磁带中的雨声),忽然天上怎样? (2)这可怎么办?(操

25、作蘑菇)两个小蘑菇,呼唤小蚂蚁,“快快快,到我伞下避一避。” (3)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说声“谢谢你”。出示小蘑菇说声“不客气”。 (4)教师唱: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最美丽。 2、小朋友,刚刚歌曲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样? 3、教幼儿做发声练习。 4、教师完整范唱。 5、教幼儿学唱新歌。 (1)幼儿听老师弹琴一次。 (2)完整教幼儿演唱歌曲。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随琴练习演唱。 (4)集体一起演唱。 6、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逐句创编表演动作。 准备:扮蘑菇的幼儿蹲在地上,扮蚂蚁的幼儿扛食物。 第一段(1)(11)小节,小蚂蚁做搬食物

26、的动作。 第二段(1)(11)小节,蘑菇做呼吸、邀请的动作。 (12)(21)小节。 2)、完整的进行歌表演。 7、幼儿自选角色头饰,听音乐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和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集体听音乐进行歌表演小蚂蚁避雨。 三、结束部分: 欣赏故事录音小蚂蚁做火车。 四、活动延伸: 组织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绘画小蚂蚁。 科学领域 科学活动气象预报教学设计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

27、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

28、判断。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出看一看听一听小小气象员延伸 一、引出课题 1.老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 “小朋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呢?”幼儿回答,老师点击图片。 2.老师:“气象员能根据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可是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器,有时也能知道明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幼儿充分讨论。 二、一看 1.播放蚂蚁上树 老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听听小蚂蚁自己来解释。”点击蚂蚁 “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2.点击选择 “ 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特殊的

29、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知道它是怎样来预报天气的吗?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 “请你来说说,谁能预报气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点击四幅图片(鱼儿上浮/蜻蜓低飞/燕子低飞/乌龟“冒汗”)。“它是怎样来预报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动物的头部,检验幼儿的回答。 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那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三、听一听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气象,他们还能通过听小

30、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气象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青蛙知了 “知了青蛙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教师用儿歌小结图片内容。点击知了学念儿歌。“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天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塘边呱呱叫。” 2、播放蜜蜂学学小蜜蜂的歌“蜜蜂晴天去采蜜,早出晚归忙得欢;阴雨天气不出门,在家酿蜜不停工。” 3、播放鸡“天要下雨,鸡不进窝” 四、小小气象员 1、介绍游戏的题目 2、介绍晴雨牌的用法。 3、教师操作课件判断,幼儿翻牌。电脑给予判断对错。教师快速口述,幼儿翻牌。 五、活动延伸: 请你回去看看、仔细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语言领域 语言活动春风在哪里

31、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散文诗,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2、理解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进一步体验春风的特点; 3、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树、花、草场景(其中枝叶、花、草可拿下来)、风的头饰、香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春风吹来了,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做放风筝的动作进教室。)提问:是谁让风筝飞上天的?春风在哪里? 评析: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活动开始,老师用放风筝的形式导入,不仅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把整节课所蕴的春风扑面,带来勃勃生机的情感基调渲染得恰到好处。 二、

32、学习散文诗: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提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散文诗里说了什么? 散文诗里问春风在哪里?有谁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们是怎么说的? 评析:让幼儿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后,围绕几个小问题进行问答,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好散文诗的简单内容,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散文诗的“纲”。 2、分段理解、学习(观看多媒体课件) (1)、看画面,理解学习第一部分。提问: A、春风在哪里?树儿说了什么?理解:“翩翩起舞”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是谁让树儿的枝叶翩翩起舞的? B、春风在哪里?花儿是怎么说的?理解:“频频点头”花儿是怎样频频点头的?(用动作表现) C、春风在哪里?草儿是怎样说的?草儿是怎

33、样轻轻晃动的?(用动作表现) D、为什么说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把这一部分连起来朗诵一遍 (2)看画面理解学习第二部分。提问: A、春风吹来,大地变得怎样了? B、春风送来了什么?还有谁也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 C、春风飘来了什么?(喷香水)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 D、春风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说春风带来了希望? 把这一部分连起来朗诵一遍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向幼儿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视、听、讲的高度统一,在词语的学习上,老师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一方面达到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的效果,同时又做到了教学活动的动静交替,为幼儿全面掌握散文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完整欣赏散文诗。 4、

34、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5、一边做动作,一边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评析:通过有重点地分段学习,幼儿已初步能进行朗诵,不难看出,以上三个环节的安排,体现了要求上的层次性,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尝试分角色表演散文诗。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并从场景中取下枝叶、花草戴在头上,边朗诵边表演。 1、请个别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和造型,并大胆表演。 2、全体幼儿自愿选择角色表演。 评析:让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朗诵表演,又把孩子们带到了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真正达到了玩中学的目的,同时老师请小朋友从大背景上取下枝叶、花儿、草儿戴在头上做头

35、饰,使幼儿兴趣倍增,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这也是本活动设计的新颖独到之处。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散文诗春风在哪里,知道了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春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许多现在,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到外面去向春风问声好! 资料附录: 1、散文诗: 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树儿说: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晨,春风在哪里?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风送来了温暖。春风飘来了花香。春风带来了希望。 2、多媒体课件 推荐第3篇:幼儿园五大

36、领域教学方案 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方案范文 健康领域 健康活动身体的秘密 一、活动设计思路: 当我们说起男女小朋友入厕的情景,立即的炸开了锅。同时,他们对两性问题表现出的早熟倾向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有的孩子在课后拉住我提了很多他关于成人生活的话题;还有的孩子在大便、小便的时候竟忍不住好奇,偷偷看对方于是,我们决定对孩子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话题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应,同时对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开展启蒙“性教育”进行探索,生成了本次活动“身体的秘密”。 二、活动目标: 1、带领幼儿科学、正确地面对性话题,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基本的防卫方法。 3、引导幼儿积极地思维,自由

37、地表达。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的准备:活动前的调查记录,对两性的区别有了初步的认识 2、教师的准备: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资料,以应对课堂上孩子们的突发提问;角色分工、互助协调;布置有关两性知识的活动区角(包括人物、动物),提供较为丰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四、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五、活动过程: ( 一)、谈话引入,讲解什么是“性”。 1、请小朋友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两名老师明确分工。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阐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区别”,请幼儿充分讨论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 3、提问引发思考:什么是“性”? 教师小结:“性”是和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不关是从头发的长短就能判断性别

38、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别差异的。是哪些部位呢?就是我们穿衣服遮起来的部位。 (二)、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1、请幼儿观看蜡笔小新,对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行为进行讨论。 2、出示洋娃娃,请幼儿指出什么部位是要保护的,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用“游泳”讲解) 小结: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因为那是我们的隐私,随便暴露自己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 3、游戏“找朋友”,体验与朋友的亲密接触,讨论哪些接触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触? 小结: 除了妈妈,我们的隐私部位别人不能碰,如果有人叫你单独一人去没人的角落或屋

39、子,千万不要去 ( 三)、案例分析,幼儿分组开展“参与式讨论”,老师做好引导和记录。 1、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进行案例讲述,组织幼儿开展讨论。 2、分组“参与式讨论”,提出自我防卫的策略。 (打电话给父母、报警、向可信任的成人求助、大声呼叫求救) (四)、教师小结: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活动建议: 1、此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需求来进行。 2、活动在开展之前,教师要搞好充分的调查,了解幼儿对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 3、自主选择活动区,丰富有关身体的知识。 4、了解幼儿关注的热点,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素材,继续生成、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40、。 5、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提出的一些关于“性”知识的问题,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解答的准备。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结束以后,孩子们对自己身体中的小秘密都基本了解,知道了保护自己身体的简单方法。特别是讨论小新随便脱裤子这一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知道随便脱裤子是不对的,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尊重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别人的身体。在玩游戏“找朋友”时,个别幼儿不遵守纪律,还是有不友好现象,通过讲解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我觉得在活动开展之前,对幼儿对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还不是很充分,形式还应该再丰富些,要力求与各个领域相结合,可以配上

41、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有趣的谜语等,来唤起幼儿对自己身体的了解欲望 ,效果会更好。 社会领域 社会活动可不可以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分辨友善和不友善的接触; 2、了解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准备: 洋娃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小朋友们边唱找朋友歌边互相握手,让小朋友体验握手的感觉; 2)请幼儿说说和小朋友握手的感觉;(暖和、舒服); 二、基本部分: 1)谈话:可以和什么人握手、搭胳膊、拥抱、亲脸?(和小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亲人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和接触的;) 2)论:遇到不友善的接触时,可以怎么做?(让孩子知道遇到不友善的接触时,要立刻避开

42、,并告诉可以相信的成年人) 3)出示洋娃娃,手一边摸洋娃娃的身体各部位,一边问问:“摸摸(头、脚、胳膊)可不可以?为什么?”(可以先让幼儿考虑一会儿,然后回答) 三、活动延伸: 讨论:如果自己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时/在公共场所走失时应该怎么做? 艺术领域 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指导幼儿分配角色,合作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有情感的歌唱,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活动准备: 1、桌面教具:一群小蚂蚁、两个蘑菇。 2、小蚂蚁、蘑菇头饰,雨伞两把。 3、录音机、雨声的磁带、歌曲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小蚂蚁,引起课题。 二、基本部分:

43、 1、创设情景,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一群蚂蚁正在搬东西,(伴磁带中的雨声),忽然天上怎样? (2)这可怎么办?(操作蘑菇)两个小蘑菇,呼唤小蚂蚁,“快快快,到我伞下避一避。” (3)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说声“谢谢你”。出示小蘑菇说声“不客气”。 (4)教师唱: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最美丽。 2、小朋友,刚刚歌曲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样? 3、教幼儿做发声练习。 4、教师完整范唱。 5、教幼儿学唱新歌。 (1)幼儿听老师弹琴一次。 (2)完整教幼儿演唱歌曲。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随琴练习演唱。 (4)集体一起演唱。 6

44、、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逐句创编表演动作。 准备:扮蘑菇的幼儿蹲在地上,扮蚂蚁的幼儿扛食物。 第一段(1)(11)小节,小蚂蚁做搬食物的动作。 第二段(1)(11)小节,蘑菇做呼吸、邀请的动作。 (12)(21)小节。 2)、完整的进行歌表演。 7、幼儿自选角色头饰,听音乐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和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集体听音乐进行歌表演小蚂蚁避雨。 三、结束部分: 欣赏故事录音小蚂蚁做火车。 四、活动延伸: 组织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绘画小蚂蚁。 科学领域 科学活动气象预报教学设计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

45、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重点: 激发幼儿的

46、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出看一看听一听小小气象员延伸 一、引出课题 1.老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 “小朋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她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呢?”幼儿回答,老师点击图片。 2.老师:“气象员能根据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可是农民伯伯不用气象仪器,有时也能知道明后天的天气如何。他们是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他们的呢?”幼儿充分讨论。 二、一看 1.播放蚂蚁上树 老师:“它们是谁?在干

47、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听听小蚂蚁自己来解释。”点击蚂蚁 “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2.点击选择 “ 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知道它是怎样来预报天气的吗?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幼儿讨论。 “请你来说说,谁能预报气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点击四幅图片(鱼儿上浮/蜻蜓低飞/燕子低飞/乌龟“冒汗”)。“它是怎样来预报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动物的头部,检验幼儿的回答。 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那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一些动物能感受到

48、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三、听一听 “农民伯伯不仅能通过看小动物的表现来判断气象,他们还能通过听小动物的叫声来判断气象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青蛙知了 “知了青蛙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教师用儿歌小结图片内容。点击知了学念儿歌。“天晴青蛙捉虫静悄悄,树上知了声声叫。天雨知了无声响,青蛙塘边呱呱叫。” 2、播放蜜蜂学学小蜜蜂的歌“蜜蜂晴天去采蜜,早出晚归忙得欢;阴雨天气不出门,在家酿蜜不停工。” 3、播放鸡“天要下雨,鸡不进窝” 四、小小气象员 1、介绍游戏的题目 2、介绍晴雨牌的用法。 3、教师操作课件判断,幼儿翻牌。电脑给

49、予判断对错。教师快速口述,幼儿翻牌。 五、活动延伸: 请你回去看看、仔细观察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在天气变化以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语言领域 语言活动春风在哪里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散文诗,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2、理解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进一步体验春风的特点; 3、培养幼儿对文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树、花、草场景(其中枝叶、花、草可拿下来)、风的头饰、香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春风吹来了,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做放风筝的动作进教室。)提问:是谁让风筝飞上天的?春风在哪里? 评析:

50、游戏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活动开始,老师用放风筝的形式导入,不仅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把整节课所蕴的春风扑面,带来勃勃生机的情感基调渲染得恰到好处。 二、学习散文诗: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提问:散文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散文诗里说了什么? 散文诗里问春风在哪里?有谁回答了这个问题?它们是怎么说的? 评析:让幼儿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后,围绕几个小问题进行问答,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好散文诗的简单内容,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散文诗的“纲”。 2、分段理解、学习(观看多媒体课件) (1)、看画面,理解学习第一部分。提问: A、春风在哪里?树儿说了什么?理解:“翩翩起舞”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

51、是谁让树儿的枝叶翩翩起舞的? B、春风在哪里?花儿是怎么说的?理解:“频频点头”花儿是怎样频频点头的?(用动作表现) C、春风在哪里?草儿是怎样说的?草儿是怎样轻轻晃动的?(用动作表现) D、为什么说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把这一部分连起来朗诵一遍 (2)看画面理解学习第二部分。提问: A、春风吹来,大地变得怎样了? B、春风送来了什么?还有谁也感受到了春风的温暖? C、春风飘来了什么?(喷香水)让幼儿用鼻子闻一闻。 D、春风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说春风带来了希望? 把这一部分连起来朗诵一遍评析: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向幼儿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视、听、讲的高度统一,在词语的学习上,老师启

52、发幼儿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一方面达到帮助理解加深印象的效果,同时又做到了教学活动的动静交替,为幼儿全面掌握散文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完整欣赏散文诗。 4、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5、一边做动作,一边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评析:通过有重点地分段学习,幼儿已初步能进行朗诵,不难看出,以上三个环节的安排,体现了要求上的层次性,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尝试分角色表演散文诗。让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并从场景中取下枝叶、花草戴在头上,边朗诵边表演。 1、请个别幼儿尝试分角色表演。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和造型,并大胆表演。 2、全体幼儿自愿选择角色表演

53、。 评析:让幼儿选择角色进行朗诵表演,又把孩子们带到了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真正达到了玩中学的目的,同时老师请小朋友从大背景上取下枝叶、花儿、草儿戴在头上做头饰,使幼儿兴趣倍增,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这也是本活动设计的新颖独到之处。 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散文诗春风在哪里,知道了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春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许多现在,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到外面去向春风问声好! 资料附录: 1、散文诗: 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树儿说: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里,春风在哪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

54、春风在吹过。春风在哪晨,春风在哪里?春风就在我们身边。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风送来了温暖。春风飘来了花香。春风带来了希望。 2、多媒体课件 推荐第4篇:幼儿园五大领域 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我说课的内容主要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目标、重难点、说活动准备、说教法和说学法、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七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说教材内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其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 注: 根据自己所抽课程内容简要分析本节课的意义根据纲要中指出*班幼儿能够* (一)、健康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

55、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语言 指南中明确指出:学前语言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活动、讲述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 纲要中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能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三)、社会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