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及优缺点

上传人:ta****u 文档编号:19267679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2.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及优缺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及优缺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及优缺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及优缺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污水处理工艺及优缺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污水处理各种工艺优缺点对比一、A/0工艺1. 基本原理A/O: Anoxic/Oxic,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是改进的活性 污泥法。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在一起,A段DO不大于 0.2mg/L, 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 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 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 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 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 NH4

2、+),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 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 分子态氮(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2. A/O内循环生物脱氮工艺特点 根据以上对生物脱氮基本流程的叙述,结合多年的焦化废水脱氮的经验,我们总 结出(A/O)生物脱氮流程具有以下优点:(1) 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当总停留 时间大于54h,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再经过混凝沉淀,可将COD值降至100mg/L 以下,其他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2) 流程简单,投资省

3、,操作费用低。该工艺是以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 的碳源,故不需要再另加甲醇等昂贵的碳源。尤其,在蒸氨塔设置有脱固定氨的 装置后,碳氮比有所提高,在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碱度相应地降低了硝化过程需 要的碱耗.(3) 缺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在缺 氧段中去除率在67、 38%、 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 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4) 容积负荷高。由于硝化阶段采用了强化生化,反硝化阶段又采用了高浓度 污泥的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硝化及反硝化的污泥浓度,与国外同类工艺相比, 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5) 缺氧/好氧工艺的耐

4、负荷冲击能力强。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 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通过以上流程的比较, 不难看出,生物脱氮工艺本身就是脱氮的同时,也降解酚、氰、COD等有机物。结合水量、水质特点,我们推荐采用缺氧/好氧(A/O)的生物脱氮(内循环)工艺 流程,使污水处理装置不但能达到脱氮的要求,而且其它指标也达到排放标准.3。A/0工艺的缺点1、由于没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特功能的污泥,难降解 物质的降解率较低;2、若要提高脱氮效率,必须加大内循环比,因而加大了运行费用。另外,内循 环液来自曝气池,含有一定的DO,使A段难以保持理想的缺氧状态,影响反硝化

5、效果,脱氮率很难达到90。3、影响因素水力停留时间(硝化6h,反硝化V2h )污泥浓度MLSS(3000mg/L)污泥龄(30d ) N/MLSS 负荷率(V0。03 )进水总氮浓度(V30mg/L)二、A2/O工艺1。基本原理A2/O: Anaerobic一Anoxic一Oxic,它是厌氧一缺氧一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 简称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 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 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 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

6、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 源时,才采用该工艺。2. A2/O 工艺特点:(1) 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2) 污泥沉降性能好.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 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 DO 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 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6) 在厌氧-缺氧一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 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7) 污泥中磷含量高

7、,一般为2。5以上。3. A2/O 工艺的缺点。反应池容积比 A/O 脱氮工艺还要大;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三、氧化沟1 氧化沟技术氧化沟(oxidation ditch)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tinuous loop reactor),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氧化沟工艺分类:帕斯韦尔(Pasveer)氧化沟、卡鲁塞尔(Carrousel)氧化沟、 奥尔伯(Orbal)氧化沟、T型氧化沟(三沟式氧化沟)、DE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 化沟.2,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从理论上讲,氧化沟既具有推流反应的特征,又具有完

8、全混合反应的优势;前者 使其具有出水优良的条件,后者使其具有抗冲击负荷的能力。正是因为有这个环 流,且有能量分区的缘故,使它具有其它许多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所拥有的众多优 势,其中最为显著的优势是工作稳定可靠。由于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 理方便以及区别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系列技术特征。处理对象也发展到既能处 理城市污水又能处理石油废水、化工废水、造纸废水、印染废水及食品加工废水 等工业废水3。2改良氧化沟池型按上述构建原则,提出了如图2所示改良型氧化沟模型。污水流入外沟经回流调 节闸板后流经中沟和内沟,在各沟道内循环数十次到数百次,最终由固液分离器 进行泥水分离出水。外一中一内沟道分别为好氧

9、/缺氧交替区、厌氧区和好氧区, 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同时脱氮除磷。该模型着重在保留奥贝尔氧化沟硝化反硝化 优势,同时克服该工艺占地面积大的缺点借鉴卡罗塞尔氧化沟跑道型沟道的构 型和水力内回流方式,减少了大回流比的机械设备;考虑将奥贝尔氧化沟的同心 圆型沟道展开,去掉中心岛的无效占地,同时又保留其三沟道串连、层层推进的流态特点。另外,将一体化氧化沟中的侧沟固液分离 器技术也揉合了进来,不设置单独的二沉池并实现污泥的无泵自动回流。以下为几种常见氧化沟的类型结构示意图:多沟交替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1. 基本原理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

10、一 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 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 属于延时曝气系统。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 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2. 氧化沟工艺特点(1)构造形式多样性基本形式氧化沟的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而沟渠的形状和构造则多种多样,沟 渠可以呈圆形和椭圆形等形状。可以是单沟系统或多沟系统;多沟系统可以是一 组同心的互相连通的沟渠,也可以是相互平行,尺寸相同的一组沟渠。有与二次 沉淀池分建的氧化沟也有

11、合建的氧化沟,合建的氧化沟又有体内式和体外式之分, 等等。多种多样的构造形式,赋予了氧化沟灵活机动的运行性能,使他可以按照 任意一种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运行,并结合其他工艺单元,以满足不同的出水水 质要求。(2)曝气设备的多样性常用的曝气设备有转刷、转盘、表面曝气器和射流曝气等。不同的曝气装置导致 了不同的氧化沟型式,如采用表曝气机的卡鲁塞尔氧化沟,采用转刷的帕斯维尔 氧化沟等等,与其他活性污泥法不同的是,曝气装置只在沟渠的某一处或者几处 安设,数目应按处理场规模、原污水水质及氧化沟构造决定,曝气装置的作用除 供应足够的氧气外,还要提供沟渠内不小于0.3m/s的水流速度,以维持循环及 活性污泥的

12、悬浮状态。(3)曝气强度可调节 氧化沟的曝气强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一是通过出水溢流堰调节:通过调节 溢流堰的高度改变沟渠内水深,进而改变曝气装置的淹没深度,使其充氧量适应 运行的需要。淹没深度的变化对曝气设备的推动力也会产生影响,从而可以对进 水流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二是通过直接调节曝气器的转速:由于机电设备 和自控技术的发展,目前氧化沟内的曝气器的转速时可以调节的,从而可以调节 曝气强度的推动力。(4)简化了预处理和污泥处理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都比一般生物处理法长,悬浮装有机物与溶解性 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稳定,姑氧化沟可以不设初沉池。由于氧化沟工艺污泥 龄长,负荷低,排

13、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剩余污泥量也较少。因此不再 需要厌氧消化,而只需进行浓缩和脱水.3. 氧化沟工艺的缺点:(1)污泥膨胀问题当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非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微生物的负荷 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的 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VI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2)泡沫问题 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 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

14、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 也易产生泡沫。(3)污泥上浮问题当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整个系统泥质变轻,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控制其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易造成缺氧,产生腐化污泥上浮;当曝气时 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盐浓度高,在二沉池易发生反硝化作 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4) 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问题 在氧化沟中,为了获得其独特的混合和处理效果, 混合液必须以一定的流速在沟内循环流动。一般认为,最低流速应为015m/s, 不发生沉积的平均流速应达到0。30.5m/s。氧化沟的曝气设备一般为曝气转刷 和曝气转盘,转刷的浸没深度为250300m

15、m,转盘的浸没深度为480 530mm。与 氧化沟水深(3.03.6m)相比,转刷只占了水深的1/101/12,转盘也只占了 1/61/7,因此造成氧化沟上部流速较大(约为0.81.2m,甚至更大),而底 部流速很小(特别是在水深的2/3 或3/4以下,混合液几乎没有流速),致使沟 底大量积泥(有时积泥厚度达1.0m),大大减少了氧化沟的有效容积,降低了 处理效果,影响了出水水质.四、SBR工艺1. 工艺原理 在反应器内预先培养驯化一定量的活性污泥,当废水进入反应器与活性污泥混合 接触并有氧存在时,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将有机物降解并 同时使微生物细胞增殖。将微生物细胞物质与水

16、沉淀分离,废水即得到处理。其 处理过程主要由初期的去除与吸附作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絮凝体的形成与絮 凝沉淀性能几个净化过程完成。2。SBR工艺特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内厌氧、好氧处于 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 水质好。(3)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 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6)反应池内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7)SB

17、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 的脱氮除磷效果.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 污泥回流系统,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3. SBR工艺的缺点(1)间歇周期运行,对自控要求高;(2)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3)脱氮除磷效率不太高;(4)污泥稳定性不如厌氧硝化好.五、CAST工艺1、CAST工艺原理CASS生物处理法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CASS池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 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

18、大部分可溶性有 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 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 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 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 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 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2、CAST工艺特点(1)运行灵活可靠 生物选择器可以根据污水水质情况,以好氧、缺氧和厌氧三种方式运行。选 择器可以恒定容积也可以可变容积运行 可任意调节状态,发挥不同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选择器容积可变,避免产生污泥膨胀,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处理都适用(2)处理构筑物少,流程简单 池子总容积减少,土建工程费用低 不需设二次沉淀池及其刮泥设备,也不用设回流污泥泵站(3)可实现除磷脱氮 调节生物选择器可变容积的曝气和非曝气顺序,提高了生物除磷脱氮效果(4)节省投资 构筑物少,占地面积省 设备及控制系统简单 曝气强度小,不须大气量的供气设备 运行费用低3。工艺缺点(1)间歇周期运行,对自控要求较高;(2)变水位运行,电耗增大;(3)容积利用率较低;(4)污泥稳定性不如厌氧硝化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