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9261118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下面是有查字典小编分享的?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希望能够帮忙到大家。导学目标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2、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3、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导学重点难点 1、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我的优秀品格。2、品味关键句子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导学过程预习导学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峰巅( ) bin( )骨 崔巍( ) bng( )发滞留( ) zh( )息 p f( ) 养精x( )锐回绕( ) l( )践 耸立( ) 斩钉截( )铁回绕(lio ro) 回环旋转。“缭与“潦有别。颤动(chn du)

2、哆嗦,发抖。“颤是多音字。滞留(zh) 停留不动。窒(zh)息 因外界氧气缺乏或其他气体过多,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匍匐(p f) 爬行。轮廓(ln ku)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养精蓄锐(x ru)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斩(zhn )钉截(ji) 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定果决,毫不犹豫。2、背景材料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加入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

3、,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600米的高度-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3、文章脉络在艰难的登顶过程中,作者抓住了年轻的队员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伟大的集体主义精神、科学探索精神来描写。写作思路是:出发登山过“第二台阶继续前进刘连满同志留守三位队员向高峰冲击,胜利登顶。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复述这一个冲动人心的过程。(1)5月24日9时30分,海拔8500米以

4、上的冰雪世界,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出发。(2)岩壁陡滑,第二台阶挡住了去路。他们冒着严寒,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忙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用了五个多小时。(3)天渐黑,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5)夜已黑,在8830米左右的地方无氧攀登。(6)凌晨,登顶成功。2、默读全文,请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遇到三大困难:寒冷,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黑夜,山上山下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天空闪耀;缺氧,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他们之所以能战胜困难,主要靠下列几点: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

5、力、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3、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要概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事件有什么好处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依次写出这里的岩壁极其陡滑危险,队员们用“人梯翻越的办法,在黑夜中攀登的艰险,以及想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是详尽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这样详写有助于突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4、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观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5、阅读第15自然段。这段文字真实地描述了刘连满同志在险境中复杂的心理变化历程。他在死神扑来之际,对生命是多么的珍惜。但为了同志,为了党和祖国,为了自己的事业,毅然留下短信,把救命的氧气无私地贡献给肩负光彩而艰巨使命的同志们。这种无私贡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将鼓励我们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分享的?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的全部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