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9249780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挤论st发表专家一 二中国学术期刊网 .qi ka 地栽黑木耳栽培管理技术摘要:地栽黑木耳是把黑木耳的菌袋摆放在室外的田块上进行出 耳管理的一种技术。是近几年来宜君县新兴起的一种栽培方式,该 技术以木屑、秸秆为原料,很好地解决了木耳产业和林业发展的矛 盾,改变了依靠木材生产木耳的历史。通过采取地栽技术,极大地 扩宽了黑木耳栽培原料与栽培区域,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 生物转化率和产品商品性,经济效率高,有利于规模化、机械化、 标准化生产,发展前景广阔。关键词:地栽;黑木耳;栽培技术1季节安排和场所选择1.1季节安排地栽黑木耳也叫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在7月初采收的叫春耳,7-8 月份采收的叫伏耳

2、,9月份采收的叫秋耳。现在我县一般种植春耳, 春耳耳片肥厚,颜色深黑,品质好,实际上秋耳比春耳质量好。采 取地栽,要结合我县冷凉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生产,一般情况下 从12份开始就可以制棒了,翌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催耳,7-8月 出耳。1.2场地选择黑木耳喜欢光线较暗、潮湿的生长环境,最好是林阴地,耳场要 建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清洁卫生、远离污染源、通风良好、空 气新鲜的平缓地方,以前发生恶性杂菌污染,如发生过链孢霉的场论文发表专家- 胆亟中国学术期刊网 Snvvvw rqi ka 地、垃圾场地等都应当远离。另外要能够及时排泄降雨造成的积水。选择的场地一年只使用春秋两季。2产前准备2.1原材

3、料准备黑木耳生产以阔叶硬杂树为主,如柞木、桦木、苹果树、梨树等, 麦麸、豆粉要求新鲜无霉变,最好是大片麦麸,木屑要提前过筛, 筛除掉较大的木块,可以有效防止破袋的发生,石灰、石膏、菌袋、 消毒药剂等都要提前准备。2.2菌种选择木屑袋料栽培黑木耳,首先应选择优良菌种,主要表现在:菌丝 活力旺盛,抗杂能力及抗逆力性强,耳片生长速度快,耳片肥大, 单片,成熟期在15 20天内,耐旱或耐淋。根据菌种特性,可分 为早熟及中晚熟品种,我县栽培一般选择宜研一号、宜研二号等中 晚熟品种。3菌袋配方和制袋3.1配方常用配方有:杂木屑78%,麸皮20%,石灰1%,石膏1%;棉子皮93%,麸皮5%,蔗糖1%,石膏1

4、%;杂木屑93%、 麸皮5%、豆饼粉1%、营养素0.5%、生石灰0.5%。3.2拌料培养料最好用拌料机拌料,如果人工拌料,至少要保证辅料先拌论文发表专家- 胆亟中国学术期刊网 Snvvvw rqi ka 三遍,主料和辅料混合拌三遍,或者先把辅料混合拌匀后,一层主 料,一层辅料,混合后正反方向各拌2-3次就可以了。培养料加水 拌匀后,要堆焖2小时,让其水分浸润湿透,以免影响灭菌效果。 使含水量达63%-65%( 一般用手抓拌好的培养料指缝间有水迹, 但不往下滴为宜),即可装袋。3.3装袋采用机械装袋,可使装袋打孔一次完成,既节省人力,又保证了 质量,袋一定要选用聚乙烯袋,因聚乙烯袋在低温时不易破

5、损,质 地柔软,易收缩,开口出耳时保湿性能好,喷水时不易使菌袋内积 水,减少了出耳的后期污染。装袋时一定要压紧整平,一般填料高 度为1920 cm,每袋重约1.2 kg,装料后套上颈圈,压上盖,盖 和料面应保持3-5 cm空间高度。3.4灭菌装完料的栽培袋应及时进行灭菌,不能放置过久,防止料变酸。 一般多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灭菌要做到“攻头、保尾、控中间”, 既大火攻头,点火后68小时要使温度升至100C,中间保持100C 1012小时,然后再焖锅12小时,待锅内温度降到60C以下时 趁热出锅。出锅时应仔细检查破损料袋,发现后及时用胶布贴好, 雨天出锅应采取防雨措施。3.5接种将灭菌好的菌袋温度

6、降至25C-28C时放入接种箱,接种时要进论文发表专家- 胆亟中国学术婀网 Snvvvw rqi ka 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将准备接菌的菌袋、手套、菌种和接种工具等 也放入接种箱,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消毒30分钟,接种前先用 75%的酒精擦洗手及接种工具,接种时拔出菌棒接入菌种,然后用 灭过菌的棉花堵上孔口,这种办法不但发菌快,还可缩短菌龄,防 止菌袋上部因菌龄长而老化,耳长不大,影响产量。3.6养菌养菌要确保培养室内空气清新、环境清洁,黑木耳在5C-30C之 间菌丝均能生长,但是温度低于15C,菌丝生长缓慢,高于28C 菌丝纤弱,下地后易出红黄水,进而造成杂菌污染。养菌期间,菌 室温度一定要控

7、制在22C26C之间,防止高温过高。前期预防低 温,接种后的前1015d,室内温度保持26C,有利于菌种萌发和 菌丝封面;中后期防高温,当菌丝全部封面料表面时,要逐渐降温 至22C,可采取在室内设置通风设备,每7-10d倒架一次,互换位 置等办法降温,以免形成高温菌,造成老化,抗逆性差,划口后不 出耳等问题。另外要及时拣出被杂菌污染的菌袋,保持暗光养菌。 菌袋长满后,如果不能立即出摆,要及时下架,放在0 C-5C的室 内储存,或将养菌室温度降至0 C-5C,不然,菌在适温下继续长, 将会老化,老化划口后,木耳长不大就烂,会造成减产,严重时甚 至绝收。4科学地摆4.1选地作床论文发表专家- 胆酿

8、中国学术期刊网 Snvww .qi ka nwang,nel要选择宽阔、平坦、无杂菌的场地,最好是没摆过木耳的林阴地, 另外所选场地要具备良好的水源,通风向阳,排水良好;并要考虑 不能被洪水冲走,尽量避开沙地。作床时,要求南北向或顺地坡作 畦,长不限,宽1. 3-1.6m、深3-3.5cm,畦间留0.5m宽的作业道(雨季可作排水沟),摆棒前,床面撒一层白灰,浇一遍透水,然 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最后在床面铺上编织袋以免浇水、 下雨、接帘时耳片溅上泥沙。4.2割口摆袋(1)割口前先用甲托或来苏尔等消毒溶液对菌袋表面进行消毒, 割口时“口”离菌袋底部(贴地的一头)4 cm,距顶部2 cm

9、,用刀 片或手术刀割“v”形口,划口角度为4555,角的余线长度 为1.8-2 cm,深度0.8 cm,每袋割3层,每层4个,口与口之间呈 品字形排列。(2)将划完口的菌袋摆在潮湿的床面上(摆袋之前如果床面干 燥,一定要喷一遍水)。畦内袋与袋的间距均为20cm。5出耳管理5.1 催芽期(7-20d)即由划口至原基形成(出黑线)。为了保持温度,这期间塑料不 要掀开,也没必要通风。但要注意三点:一是防止高温,床内温度 不得超过32C,遇到高温大要采取加盖草帘或遮阳网等措施;二是论文发表专家- 胆亟中国学术婀网 rqi ka 如果上面盖的是草帘,需要在划口后的前一周内,早晚掀开草帘3 次,让散射光照

10、射菌袋,使划口处重新生长的菌丝尖端接受光线刺 激,形成耳芽,盖遮阳网的,不用掀开;三是要严禁往菌袋上喷水。5.2耳芽生长期(2025d)从原基形成至耳芽长到1 2cm(形状核桃状)。这阶段,要加大 湿度,使刚刚形成的耳芽始终保持湿润生长状态,为此要做到:1. 盖草帘的,要去掉塑料布,昼夜盖着草帘,往草帘上喷水,使草帘 始终保持湿润;2.盖遮阳网的要将塑料布掀开,往菌袋上喷一遍水, 再立即盖上压严,给床内增加湿度,以便使耳芽出的更齐,长得更 快;3.要继续防止高温。5.3子实体分化生长期(710d)从核桃状至成熟。这阶段可以将草帘、遮阳网、塑料布全部收起, 使子实体在全光的条件下分化成长。集中催

11、芽的要进行分床,床面 设铺编织袋,在分床后的菌袋间撒一些碎稻草或树叶等,以防止喷 水或下暴雨时,将泥沙溅在耳片上。大湿度、大通风是黑木耳迅速 成长的关键,但是喷水过量,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耳片虽然伸展较 快,但耳片薄,且容易产生流耳。在水分管理上,要遵循“干长菌 丝,湿长耳”的规律,采用“干干湿湿,干湿交替”的管理方法; 早晚往菌袋、耳片上直接喷水,要喷透,白天气温高时不喷,喷3 天,停1天,这样耳片厚且颜色深。出耳旺盛期,相对湿度要求85% 100%之间,阴雨天少喷,晴燥天多喷,耳片膨胀、湿润、新鲜为论文发表专家- 胆亟中国学术婀网 rqi ka 水分适宜,如耳片积水,说明耳片吸水能力减弱,水分过大。6采收当黑木耳耳片即将展平、边缘变薄、耳根收缩、八分成熟时采收 最合适,此时的耳片品质佳、重量大,如果拖延采收,孢子弹射, 既保证不了质量,耳片无弹性、又会造成减产和流耳。采收前应停 止浇水。要采大留小,小的可留着下茬采收。另外,刚下过雨或喷 过水后,不要马上采耳,让子实体在菌袋上晾晒半天,半干后采收, 可避免出现蜷耳。采摘下来的黑木耳应剪去耳根,撕成片晾晒或者 烘烤,烘干后的木耳,应及时装于密封的塑料袋中保藏或上市出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