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9249573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地基土均匀性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土均匀性评价(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从 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论叙,并对在不均匀地基的基 础设计中应采取的结构措施提出建议。关键词:地基;地基均匀性;稳定性;基础设计;1 .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在建筑物的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最关心的是由于地基变形引起 的建筑物的变形(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及局部倾斜)而当前在进行建筑物的变 形设计时多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原则设计,即建筑物的变形是否超过变形允 许范围值,而造成地基变形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基存在不均匀的问题;岩土 工程师在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时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和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

2、范中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可供参考,往往仅一笔带过或者只停留在定 性的评价上,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给岩土工程设计带来诸多不便。1.1地基均匀性的评价范围对天然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时应首先确定其评价的平面范围和深度范围,天然地 基的均匀性评价平面范围与抗震场地评价范围既有相似而又有较大的差异,抗震 的建筑场地评价多以自然村或某一街区为单位进行考虑,而建筑地基的均匀性评 价时多以建筑物水平投影面积范围为标准,也即通常以建筑物角点包络线所占的 面积为评价范围;但地基均匀性的评价深度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评价具有明显 不同的概念,必须有明确的定性概念,假若它的评价范围与抗震覆盖层厚度的评 价范围一致,则将造成过

3、大的投资浪费,建筑抗震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是以地面至 地层界面剪切波速大于500m / s的岩土层顶面距离为准,而地基均匀性评价深 度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地基主要受力层情况:对于条形基础为基底下3b(b为基础底面宽度),对于 独立基础为基底下1 . 5b,且评价深度均不小于5m ;(2)压缩层深度范围:对于天然地基浅基础,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其压缩层深度 按变形比法确定其评价深度:式中符号意义可参考“地基规范”(3)对大面积基础其评价深度范围按下式确定:式中b :基础宽度。且对于大面积基础其评价范围应不小于1倍基础宽度范围。(4)对于桩基础按等效实体深基础的底面积按应力比确定评价深度zn,即z

4、处 的附加应力oz与土的自重应力oc应符合下式要求:2地基均匀性的评价内容地基的均匀性评价是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审核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时,发现大部份岩土工程师对该部份的评价显得空洞无物,或者根本就不涉 及这方面的内容,使得基础设计时对地基土的均匀性难以进行考虑,给建筑物的 安全带来隐患,根据有关规范和基础设计经验,地基的均匀性评价,其实就是地 基土的压缩性不均匀问题,结合场地特征,应首先确场地所在的工程地质单元, 进而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征估算地基压缩层深度范围。2.1工程地质单元的划分。根据现场调绘情况,确定场地是否跨越不同的地貌单 元,再根据钻孔揭露资料,绘制场地纵横工程地质

5、剖面图,分析评价岩土质的成 因、沉积年代、力学性质,分析地基岩土纵横方向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情况, 分析建筑物基础平面是否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和位于同一工程地质单元。2.2地基均匀性评价深度的计算。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特征,结合建筑物拟采用 的基础型式按式(1)(4 )估算地基岩土的压层深度范围,分析评价压缩层范围内 的地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而进行地基均匀性的定性及定量评价。2.3不均匀地基的评价。按下不列要求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定性及定量评价: 建筑物基础平面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在纵横方向上具明 显的差异为不均匀地基; 建筑物所在场地构造破碎带(非全新活动断裂带)发育或构造引起的

6、节理/裂 隙发育导致岩体极为破碎(非风化破碎岩体)为不均匀地基; 场地内有大面积的软弱粘性土和填土分布,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均匀为不均 匀地基; 根据工程地质剖面图,相邻钻孔的压缩层范围内岩土层界面坡度10时为不 均匀地基; 建筑物平面范围内各钻孔压缩摸量厚度加权平均值的最大值Emax与最小值 Emin的比值作为不均匀系数,并结合同一工程地质单位岩土层厚度的统计变异 系数进行分析评价,满足表1条件的可评判为不均匀地基。表一地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同一工程地质单位岩土层厚度统计变异系数6 0.5地基不均匀系数(K=Emax/Emin k 2.50 2.00 1.8 1.56、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的岩土

7、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存在厚度明显不同,层 厚统计变异系数大于等于0.5,并且相邻钻孔间同一工程地质单元的岩土层厚度 差值大于等于0.05b ( b为基础宽度)时,为不均匀地基,即满足下两式要求时为不均匀地基: bM0.50|H1 H2|M0.05b式中:H1、H2 相邻钻孔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岩土层厚度,m ;b 基础宽度。7、在同一钻孔内的地基土压缩层范围内任意相邻两层岩土层的地基地压缩模量 比值满足正式要求为不均匀地基:ES1 /ES23式中:ES1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下层土压缩模量。8、对于桩基础其桩底高差大于等于下式计算结果时应判定为不均匀地基:H=Dtan式中:D桩径;一相邻桩底中点连续

8、与水平线的夹角。2、不均匀地基的稳定性评价对于被判为不均匀地基的场地,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变形的验算评价,以免地 基变形失效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地基变形一般包括地基的压缩变形,通常采 用规范建议的等效分层总和法进行,而地基失效验算即通常所说的地基稳定性验 算;当规范不要求进行地基变形验算的建筑,在基础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结构加 强措施。(1)不均匀地基岩土层承载力取值。众所周知,建筑物设计时,最为常用的是 简化计算方法,即通常将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三个完整的静力平衡结构体系人为地分为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三部分进行独立求解,假定上部结构的柱是嵌固 在基础上的,求解出的结构内力(柱的轴力、弯矩、剪

9、力、转角),这些内力作 用在基础梁或基础底板上,基础梁或基础底板同时承受地基反力,地基反力与上 部结构荷载(含基础自重及其县挑部分以上的土自重)保持静力平衡,并假定地 基反力是按直线分布,即此时假定基础是绝对刚性,而计算地基变形时又把基础 看作是柔 性的,即地基反力是均匀分布的,在对地基上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 时,所采用的荷载组合也不同,进行承载力验算时采用的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而在进行地基的变形验算时,采用的荷载效应的标准永久组合,表明基础刚度的 不同地基土的发挥度也不同,也即地基土的承载力非定值,其随基础的刚度不同 而变化根据上述简化计算方法,仅仅考虑了总荷载与总反力之间的静力平衡条 件

10、,而忽略了上部结构与基础以及基础与地基土之间的变形的连续性质,使得在 利用地基土承载力取值时把地基土独立看待,承载力取定值,导致地基土承载力 取值偏高或偏低,给建筑物留下安全隐患或造成投资浪费,根据多年的设计经验 和地基反力观测,地基土反力由于基础刚度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集中现象, 故基础设计时地基土的承载力可根据基础刚度和基础型式的不同作如下调整:1、当基础刚度较大时地基土承载力可采用偏高值;2、当基础刚度较小时地基土的承载力可取偏低值;3、对独立基础,地基土承载力可取低值;4、而对于条形基础或其它大面积基础地基土承载力取高值。(2)不均匀地基的稳定性计算。对于被判为不均匀的地基,除应按有

11、关规范要 求进行建筑物的沉降、差异沉降、倾斜等特征分析(具体分析计算方法可参照“地 基规范”)外,更为重要的是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文献记录较少,岩土工程师对这一重要内容往往均以对地基稳定性 “有利”与“不利”泛泛带过,显得空洞无物,设计人员无所适从,笔者依据多年基 础设计经验及收集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一简略介绍。Terzaghi等国外学者根据地基整体破坏原理,运用刚体平衡理论,假设塑性区 展开浓度为1/3或1/4的基础宽度进行地基承载力分析,这对地基整体稳定性分 析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地基规范”建议地基稳定性分析采用圆弧法进行验算(图 1),即最危险的滑动面上诸

12、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抗滑力矩MR与滑动力矩MR 应符合下式:K=MR/MSM1.2根据图1所示,其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K=式中:P-PC一基底附加压力平均值;X附加压力重心到滑弧圆心的水平距离;W1土条重量;Li土条内滑弧长度;H水平外力;C1 1土的抗剪强度;R圆弧半径。运用该式进行整体稳定性计算时,仅适用于小偏心荷载的建筑物,其关键是 滑弧浓度的确定,滑弧浓度确定了其地基土整体破坏范围也就确定了,根据 多项工程地基土圆弧滑动稳定性验算及塑性区展形范围,认为基础外角点底 面以下1/4基础宽度范围浓度内,且该点与地面的连线呈45 /2夹角的 验算范围可满足建筑物安全使用要求;若经上式验算

13、所得地基稳定性安全系 数小于1.2,则应加大基础埋深,继续验算直至满足要求止;或采用增强滑 带土抗剪强度的办法重新验算地基稳定性安全系数。地基持力层地层坡度小于10%,视为均匀性地基土。(2)持力层及第一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差值小于0.05b,为均 匀性地基土。(3)地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各钻孔当量模量smax/smin的比值K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第8.2.4条规 定smax/sminK=1.8时视为均匀地基。1)同一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介于0-0.1可认为土质均匀,0.1-0.3可认为土质较均匀,0.3以上可认为土质不均匀。2)同一土层厚度和层顶的变化。一般可按坡度控制,以不大于10度为限。一般评价可参照以上两点。Down-oad 一=籽商sTa- s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