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的茶文化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9247850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哈萨克斯坦的茶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哈萨克斯坦的茶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哈萨克斯坦的茶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萨克斯坦的茶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文化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饮茶习俗。从饮茶形式上来看,中国人饮茶一向是香 茗一杯,细品慢饮;哈萨克人喝茶,则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 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从功能上看,中国人饮茶多 为解渴、提神亦或消遣、待客;哈萨克人喝茶则常常为三餐外的垫补或往往 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哈萨克人 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而独自饮茶 则可以给自己一个沉思默想的机会,进行一种“我”与“我”的交流。从饮茶的品种来看,中国人喜喝绿茶,哈萨克人则酷爱红茶。从饮茶的味道 看,哈萨克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

2、牛奶。值得一 提的是俄罗斯人还喜欢喝一种不是加糖而是加蜜的甜茶。哈萨克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哈萨克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 哈萨克人不但喜欢饮茶,而且逐步创造并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哈萨克斯坦人重视饮茶,也就常常赋予饮茶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哈萨克人中 常以向友人发出作客的邀请,同时也是向对方表示友好诚意的一种最佳方式。哈萨克人喜爱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 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季节的田 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在幸福快乐欲与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 慰藉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庆的佳节.在不少哈萨克人家中有

3、两个茶炊,一个在平常日子里用,另一个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启用,后者 一般放在客厅一角处专门用来搁置茶炊的小桌上,还有些人家专门辟出一间 “茶室”,茶室中的主角非茶炊莫属。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 光泽,在用完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 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 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 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

4、历来就有 “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中国茶文化的精神 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 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茶类丰富,比如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花茶,黑茶,黄茶等等绿茶中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 直接下到二三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绿茶具有香高、 味醇、形美等特点。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 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 质文明

5、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 艺术品尝形式。2、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 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 最先流彳丁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3、功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功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 的流风余韵。清代功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 功夫茶讲究品饮功夫。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 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阿雅高级一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