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与总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19241544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与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与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学: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与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与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与总(6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经济波动导论总需求与总供给长期来看,经济是持续增长的,年平均增长3%-3.5%:解释模型索罗增长模型 短期来年,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经济增长率围绕平均增长率波动,解释模型:AD-AS模型阴影面积表示衰退美国真实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 内容内容一、经济波动及其相关概念二、总需求三、总供给四、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五、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六、政府政策与AD-AS一、一、经济波动及其相关概念经济波动及其相关概念经济波动经济波动:生产力水平或高或低,经济增长率忽上忽下,就不可避免,并构成经济增长的常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经济波动 短期中,GDP的增长呈波动状态:衰退:衰退: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

2、增加的时期 萧条:萧条:严重的衰退 短期的经济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宏观经济中的短期宏观经济中的短期 长期价格是有弹性的,能对供给与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 短期许多价格是“粘性”的,固定在某个既定水平上。由于价格在短期与长期有不同的行为,由于价格在短期与长期有不同的行为,所以,各种经济事件和政策在不同时间所以,各种经济事件和政策在不同时间范围中有不同的效应范围中有不同的效应-4-20246810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真实真实GDP和消费的增长率和消费的增长率前1年的变化率平均增长率真实GDP增长率消费增长率-30-20-100102030401970

3、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真实真实GDP、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率、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率前一年的变化率投资增长率真实GDP增长率消费增长率024681012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失业失业劳动力的百分比奥肯定律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个百分点。也就是: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20世纪6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对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总结时期产出损失平均失业率(%)GDP损失(10亿美元)占总G

4、DP的百分比大危机时期(1930-1939)18.2256027.6石油危机时期(1975-1984)7.715703.0新经济跌落后的时期(2001-2003)5.52200.2高失业时期的经济损失真实GDP变动的百分比失业的改变率-4-20246810-3-2-10123432YuY 19751982199120011984195119662003198720081971回顾:古典宏观理论回顾:古典宏观理论适用于长期运行价格完全弹性,市场可以出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变化只影响价格,不影响数量产出的数量取决于供给产品与服务的能力产品与服务供给的能力取决于资本、劳动及可获得的生产技术。总需求与总

5、供给模型的提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的提出当价格具有粘性时当价格具有粘性时 产出不仅取决于供给,也取决于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需求又受以下因素影响:财策政策(G G 和T T)货币政策(M M)其他因素,如C C 或I I 外生变化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研究经济波动 显示如何确定的价格水平和总产量 说明经济行为在短期和长期运行中的行为是不同的二、总需求二、总需求总需求是产出(或收入)与价格总体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想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本章介绍的AD/AS模型,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基于货币数量论总需求理论回顾Chapter 4,货币交易数量论方程 M V =P

6、Y 对于固定M 和V,该等式意味着P 和 Y 之间 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向下倾斜的AD曲线曲线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的,货币供给决定了经济中所有交易的货币价值;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如果价格水平上升,那么每次交易需要的货币增多,从而交易的产品和服务数量下降Y PAD 在每单位产出对实际货币余额需求k不变的,货币供给M不变,价格水平P越高,实际货币余额水平M/P越低,从而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Y越低Y PAD()dM PkY从货币需求数量方程来说 曲线的斜率曲线的斜率2、AD曲线的经济曲线的经济含义含义斜率反应了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l 斜率越大,收入或产出对

7、价格变动的反应越迟钝。l 由斜率越小,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敏感AD曲线曲线 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成反向变化的关系。三、总供给曲线三、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与劳务总量 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两种1、长期总供给曲线2、短期总供给曲线3、ASAS曲线的经济曲线的经济含义含义三、总供给1、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 宏观生产函数:表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和 都是外生

8、变量LK 是充分就业产量或自然产量率,是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产出。YY PLRAS 与价格水平 P无关,LRAS 是垂直的而是由其充分就业量决定的Y(),YF K L自然产量率充分就业情况下的产出量,取决于经济中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存量。物价水平上升并不影响它们之中的任何一项,因此也不会影响自然产量率 (古典二分法)PYLRASP1P2YN2、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 在短期中很多价格是粘性的。现在,如果我们假设 所有价格在短期内都以预定的水平停留 公司愿意以这种价格水平的价格出售,因为他们的客户愿意购买。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SRAS)短期总供给曲线Y PPSRAS短期总供

9、给曲线是水平的:价格固定在一个预定的水平,而且顾客愿意买多少,企业就卖多少。短期,供给对价格的弹性无限大PYLRASY0SRAS总供给曲线的斜率:长期AS,供给对价格没有弹性3 3、AS AS曲线的经济含义曲线的经济含义AS曲线:(1)AS曲线是一条描述总供给达到宏观均衡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2)AS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某种固定不变的关系。四、AD、AS曲线的移动1、AD曲线 的移动:影响AD曲线移动的因素:AD=C+I+G+NX凡是影响C、I、G、NX的因素都会影响到ADY PAD1AD2例:当C,意味着同样的价格水平下,人们需要购买的产品增多,

10、因此AD增加,右移C、I、G、NX增加,都会导致AD曲线右移影响C变动l 收入变动:边际消费倾向发生变化 收入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l 财政政策:对消费征收的税率影响消费 扩张性的,减少消费税的征收,增加消费影响I的变动l 投资的决定因素:r r上升,投资减少 影响r 因素,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增多,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影响G的变动:l G是政府决定的,影响G的只有政府政策,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NX的变动:l 世界利率:与NX成正相关 世界利率上升,NX上升 世界利率由世界金融市场决定l 汇率:汇率与NX成负相关 汇率上升,NX下降 其它影响:l 货币流通速

11、度外生性地下降 如果货币供应量保持不变,流通速度下降,意味着人们的钱只能进行更少的交易,导致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l 其他国家经济的变化 美国经济繁荣,会增加对中国的进品,导致中国AD增加2、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的移动LOGO任何改变决定自然产量率因素的事件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PYLRAS1YNLRAS2YN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物价水平:物价上升,AS向上移,物价下降,AS下移Y PSRAS1SRAS2P1 P2 影响一:劳动或自然失业率变动引起的移动 移民 生于婴儿潮时期的工人的退休 政府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政策 影响二:物质资

12、本或人力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 工厂,设备投资 更多人获得大学文凭 飓风损坏工厂 工人成立工会,提高工资 影响三: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 新矿藏资源的发现 进口石油供给的减少 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模式变化 影响四:技术知识变动引起的移动 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五、AD-AS的均衡 长期均衡长期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Y PADLRASYPY PADSRASY 短期均衡短期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Y PADLRASYSRASY1 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统一PY PADLRASYP2SRAS1P1Y1 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不统一Y PADLRASYP2SRAS1P1Y1 AD0A B C 是初始均衡状态的受到外来冲击后

13、变动的短期均衡状态PSRASLRASAD2需求下降的冲击影响Y PAD1YP2Y2AD 左移,在短期中减少产出和就业ABC长期中,就业减少,工资下降,价格下降,经济沿着需求曲线向充分就业滑动,产量和失业回到初始状态,物价水平下降大萧条(1929-1933年)由于银行体系出现问题,货币供给量下降 28%股价价格下降90%,消费与投资减少 Y下降27%P下降22%失业率从3%上升到25%美国真实美国真实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练 习请问:货币流通速度突然提高,对AD-AS曲线造成了什么影响Y PADLRASYP2SRAS1P1Y1 AD0C B A P2需求增加的冲击影响长期中

14、,产出增加,需要雇佣的工人增加,工资上涨,物价上升,经济沿着需求曲线向充分就业滑动,产出回到初始状态,物价水平上升。AD 右移,在短期中产出和就业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4年)政府支出从91亿美元上升到913亿美元 Y增加90%P上升20%失业率从17%下降到1%美国真实美国真实 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练 习请问:工资上涨会对AD-AD曲线造成什么影响Y PADLRASYP2SRAS1P1Y1 A B SRAS 上移,在短期中减少产出和就业长期中,价格下降,经济沿着需求曲线向充分就业滑动,产量、失业和物价回到初始水平。不利供给的冲击影响不利供给的冲击影响SRA

15、S2案例研究:1970s 石油冲击石油冲击的预测结果:通货膨胀产出失业然后逐渐恢复。1970s 末:随着经济的复苏,油价再次上涨,造成了另一个巨大的供应冲击!Y PADLRASYP2SRAS1P1Y1 B A P1长期中,产出增加,对工人需求增加,工资上升,物价上升,经济沿着需求曲线向充分就业滑动SRAS 下移,在短期中产出和就业增加有利供给的冲击影响有利供给的冲击影响SRAS21980s:有利供给的冲击-油价大幅下跌。正如模型预测,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下降从短期到长期从短期到长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逐渐变得“无粘性”,YYYYYY上升下降保持不变在短期均衡时,如果那么随时时间的推移,价格P将变得

16、价格调整使经济走向长期均衡价格调整使经济走向长期均衡总需求与总供给59LRAS1980长期增长与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的描述:通货膨胀的描述:AD、AS在长期中,技术进步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PYAD1990LRAS1990AD1980Y1990货币供给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Y1980AD2000LRAS2000Y2000P1980结果:产量增长和持续的通货膨胀P1990P2000六、政策和AD-AS稳定政策:也称反周期政策,指政府为减少经济中周期性波动的严重性而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的总称。在繁荣时期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和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在萧条时期采取

17、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j和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逆经济风向行事”的政策PSRASLRASAD2需求下降时所采用的政策Y PAD1YP2Y2均衡点原在A,随着AD减少,均衡点变到B,之后价格逐渐下降,并尚着AD2曲线向下滑动到CABC要减少需求下降的影响,只有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回到AD1,均衡点回到A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C和G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I 增加总需求Y PAD2LRASYP2SRAS1P1Y1 AD1C B A P2均衡点原在A,随着AD增加,均衡点变到B,之后价格逐渐上升,并尚着AD2曲线向上滑动到C要减少需求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只有减

18、少总需求,使总需求回到AD1,均衡点回到A需求上升时所采用的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C和G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I 减少总需求1PY PAD1BACY2LRASY可以通过提高总需求来应对冲击结果:P对永久性的提高,但Y仍保持在充分就业水平.2PSRAS2AD2不利供给时所采用的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C和G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I 增加总需求问 题 总供给发生有利的影响,政府应该采取什么相应的应对措施?有利供给和不利供给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作 业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采取了“4万亿财政政策”的刺激需求措施,请用AD-AS模型分析这种政策措施的提出背景、政策机理、政策效果(可以适当采用图形分析),以及这种政策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下的适用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