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9222355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1.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答案:D2.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这一措施()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解析:材料中的“桑麻木棉”属于经济作物,政府推广经济作物种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B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选C项。答案:C3

2、.下图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按照图中所示,当地工场工人占到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工场手工业在当地的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故A项正确。答案:A4.明清时期山西外出经商者众多,达到“挟轻资牵车四方者,则十室九空”的地步,但是依旧“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主要说明()A.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重商主义观念盛行C.重农抑商观念影响深远D.社会逐利风气不断增长解析:从题干可以看出,经商现象虽然非常普遍,但“壮者服贾,老者归田”,这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思想的深远影响,故选C项。明清

3、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自然经济,A项错误;明清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逐利之风,D项错误。答案:C5.明宣宗实录中记载:“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解析:从材料“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之半”可知明朝政府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答案:B6.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某个时期的政策,它表明()

4、A.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古代民间手工业受到严格的限制C.封建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政策D.我国古代一直实行该项经济政策解析:图中的信息为“造船厂”“皇上不让造船了”以及紧闭的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明清时期的统治者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C项。答案:C7.学习完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解析:将明清史纳入世界史的范围内分析,才能形成对这一时期的总体认识。这一时期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强大,但当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和逐渐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因循守旧,闭关锁国,导致近代中国最终

5、沦为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因此用“曙光”“荣耀”“振兴”等词语都不能正确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故选A项。答案:A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黄启臣文集材料二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经商致富的动机中,其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清末民初的“中国意识”与文学中的“国家形象”材

6、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明神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并说明其影响。(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关系:因果关系。(2)因素:商人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培养后代科举入仕。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政策:海禁政策。影响:使中国丧失了利用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阻碍

7、了中西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江南市镇”的经济现象,故排除A项;B、D两项说法错误;由“江南市镇”“农村专业经济发展”可知,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C2.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

8、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解析:题干材料中的数据反映出在1820年,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是远胜于欧美国家的,A、B、D三项本身说法错误,且在题干中无从体现。答案:C3.据明清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描述:康熙年间鲁西南曹县,木棉之利“几与九谷平分轻重”,乾隆间,鲁北沾化县“通县所赖惟小麦、棉花二种”。材料反映了当时山东()A.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B.对外贸易发达,棉花出口增加迅猛C.商品经济发展,经济作物广泛种植D.棉布开始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料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生产技术提高

9、及棉花出口的信息,故A、B两项错误;根据“木棉之利几与九谷平分轻重”可知,商品经济获得发展,根据“惟小麦、棉花二种”可知,经济作物种植广泛,故C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棉花的种植和销售情况,并没有反映棉布的用途,故排除D项。答案:C4.据统计,道光以前佛山共有商业会馆25所,手工业会馆26所。全镇的工商店号在3 000家以上,铺户贸易和转运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这反映出()A.清代国内的长途贸易较为发达B.清朝前期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C.清朝前期的商业活动发生质变D.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发达解析:题干材料说明,道光以前佛山的商业规模较大、贸易形式多样,这说明当时佛山的商贸经济发达,故D项正确。A

10、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不符合史实;C项错在“质变”。答案:D5.明清小说拍案惊奇中描写的一位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其“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C.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D.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解析:题干材料中“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反映了当时商人通过经商致富,而后把入仕作为重要的人生目标,这种传统观念严重制约了商人在工商业上的扩大再生产。故选B项。答案:B6.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与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或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

11、客观上()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有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解析:由材料“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采矿淘金”可知,部分流民成为雇佣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故B项正确。答案:B7.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的前夜”指的应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阶段,明中叶以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

12、这种生产方式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不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表现,排除A项;“白银流入中国”说明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货币经济发展,但与设问不符,排除B项;“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不具备向近代转变的特征,排除C项。答案:D8.明清之际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显露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指()A.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B.资本主义萌芽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综合国力空前强大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明清”“新的经济因素”入手,结合资本主义的萌芽进行思考。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雇

13、佣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兴起。答案:B9.明代晋商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清代乾隆时期,山西浑源、榆次两个地方的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当时,这一社会现象()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C.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积聚解析:题干信息“占良田数百亩”“多置买田地”说明当时已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但是资金不是投入到商品的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购买田地,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案:A10.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导致这一

14、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海禁政策的实施B.社会矛盾尖锐C.倭寇为患D.土地兼并严重解析: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沿海居民“生理无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入海为盗,A项符合题意。答案:A11.“推动这个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大约最初半个世纪里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马克思)这一政策是指()A.重农政策B.抑商政策C.农商并重D.闭关政策解析:从“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一句分析可知,这是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答案:D12.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盛衰”一文中作出如下

15、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下列对于“衰机”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而丧失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机会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解析:A、B两项均错在“开始”,重农抑商政策始于春秋战国、闭关锁国政策始于明朝;D项军机处建立于雍正年间。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

16、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时间占世界GDP份额(世界=100)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中国西欧中国西欧1500年2517.96007741600年29.219.96008941820年32.923.66001 232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参考答案:(1)全国商业市场相当发达;大量市镇兴起;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出现。(2)态势:经济总量领先于西欧,但人均GDP落后于西欧。认识:明清

17、时期农业文明高度发展;相对于西欧工业文明的日益兴起,明清社会经济出现迟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嘉靖四年又规定,凡是双桅海船,统统扣留,即使不是贩卖番物(外国货物),也“以番物论,俱发戍边卫”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材料二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哥孛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的贸易政策。该政策对明清时期产生的“新的生产方式”有何影响?(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同意:抑商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不同意:重农政策促进农耕经济持续发展;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两种观点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