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作业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9222272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作业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作业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作业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作业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后作业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后作业(二十七)一、选择题1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月份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原油100万吨160万吨180万吨210万吨发电量8.7亿千瓦15.3亿千瓦17.5亿千瓦20.8亿千瓦铁路货运量250万吨410万吨474万吨481万吨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解析本题考查文革期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政策。依据材料时间“1975年”及表格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正值文革时期,但原油产量、发电量和铁路货运量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

2、现象出现的原因是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错误;B选项是在1960年纠正“大跃进”“左”倾错误时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错误;D选项是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与材料时间不符,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答案C2邓小平曾说,“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究其原因主要是()A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B文化大革命对经济建设的冲击C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有重大失误D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解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时间不符

3、,排除A。文化大革命正好符合材料的时代特征,冲击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故选B。文化大革命并不是经济政策的失误,而是整个国家统治政策的失误,排除C。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外部因素,不是主要的原因,排除D。答案B3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带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A“抓革命,促生产”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A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方针,B、C两项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方针,D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方针,故A正确,B、C、D项错误。答案A4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中这样报道

4、:“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该社论反映的农业生产情况()A真实,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农业发展B真实,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不真实,体现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D不真实,处于政治动乱破坏农业发展解析根据材料“1958年”“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不真实的,故A、B项错误。这是“大跃进”时期出现的浮夸风现象,故C项正确。政治动乱破坏农业发展是在“文革”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C5阅读“

5、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图”,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的开展B中共八大的正确指引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D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解析根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我国的铁矿石原矿产量的峰值出现在19581962年,结合所学,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其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工业生产部门制定在几年内赶英超美的计划,各地开始大量开采原矿,故选择A选项;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提出盲目扩大生产量的目标,故排除B选项;过渡时期总路线在1952年底提出,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与铁矿

6、石原矿产量在1958年出现峰值无关,故排除C选项;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所有制方面强调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与盲目扩大铁矿石原矿的产量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D选项。答案A6费正清在剑桥中国史中写道:“1958年4月,他(毛泽东)写道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A实现了工业化B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困难C民主法制遭到践踏D逐渐摆脱被帝国主义封锁的局面解析由材料时间“1958年”可知他(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所以选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7、”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排除;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践踏,不是1958年,故C排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逐渐摆脱被帝国主义封锁的局面,不是1958年,故D排除。答案B7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认真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功德,历史上,曾出现的与此理念相悖的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进行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中共八大的召开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大跃进”运动中,为大炼钢铁,生态资源被人为地破坏,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三大改造主要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中共八大召开主要讨

8、论的是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三者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无直接关系,故A、B、D项排除。答案C820世纪70年代,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基辛格秘密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A BC D解析1971年10月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多数票优势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时间为1971年7月,中日建交的时间为1972年9月,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为1979年1月,故答案选择B;A、C、D均不符合时间排序。答案B9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外关系上的主要矛盾日益表现为中

9、苏矛盾,整个六十年代里,苏联军队在中苏、中蒙边境向中国进行挑衅事件达11000余起,中国政府和人民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压力,究其根源,在于()A苏联追随美国反华B中苏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根本差异C苏联领导人的更替D中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苏关系恶化,其根源在于中苏两国的国家利益的冲突,故D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之间争霸,排除A。中苏两国为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为勃列日涅夫主政,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D10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美国兵

10、乓球队代表团访华B基辛格秘密访华C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解析乒乓外交属于民间交往范畴,不能说明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排除A;基辛格秘密访华是秘密进行的外交举动,说明两国关系还不够“正常”,排除B;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标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C;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它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限定不符,排除D。答案C11在总结过渡时期经济建设经验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周恩来提出“既要重工业,又要人民”,工农业要“两条腿走路”。这些认识()A加快了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和

11、分配结构调整B推动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C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D防止了“左”倾错误干扰经济建设解析根据材料“既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结合“一五”计划特点和影响以及中共八大的有关知识,可知这些认识推动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B选项符合题意。国民经济部门结构和分配结构调整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论十大关系并未防止“左”倾错误对经济的干扰,D选项排除。答案B1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A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B确定了“三大改造”的方针政

12、策C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时期是指19531957年,故A项排除;B项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排除;D项是1960年提出的,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1956年1月14日,上海永安公司正式宣布公私合营。合营后

13、,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材料二1962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2%;粮食产量达到3200亿斤,增长8.5%;油料产量达到3684万担,增长10.4%;生猪年末近1亿头,比上年增加了2440多万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5%提高到38.8%,轻工业由27.8%提高到28.9%,重工业由37.7%下降到32.3%。摘编自孙钢、孙东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贯彻材料三有学者经研究后得出如下数据:1967

14、年至1976年的10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正增长。阶段发展指标:1976年与1966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9%,社会总产值增长77.4%,国民收入总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53%。(1)据材料一,谈一谈你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公私合营的认识。(2)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文革”期间经济发展的认识。原因何在?解析(1)关于对上海永安百货公司

15、公私合营的认识,根据材料一“1955年2月,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可供调动的流动资金只有43万元”、“1955年9月起,上海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势头”可从自身经营困难、国家实行公私合营政策的影响方面回答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实行公私合营的背景;根据材料一“合营后,定股保持原来的750万股不变,每股1元。其中,永安系列私股约占82.96%,年息5厘。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永安百货公司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从公私合营的方式、企业性质的转变方面分析即可。(2)关于信息,根据材料二的数据可从国民经济形势好转方面总体概括,再分别从农业、轻工业的发展状况方面来分析即可。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

16、八字”方针的实施方面分析即可。(3)关于认识,根据材料三的数据可从经济发展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方面概括即可。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周恩来和邓小平对经济恢复与整顿措施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上海永安百货公司的公私合营是在自身遇到经营困难及已经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势头的情况下展开的;国家对永安百货公司采取了赎买的方式,公私合营后,公司由资本主义私营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2)信息:到196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农业生产开始回升,工业中的轻工业生产开始出现转机,农、轻、重比例关系有所改善。原因:国家从1960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

17、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3)认识:“文革”初期经济出现负增长,后期的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原因:前期受到“文革”的冲击;1971年起,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经济出现复苏;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思想,促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和发展。14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

18、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明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

19、析(1)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解析(1)根据“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得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根据“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得出日本的竞争;根据“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得出美国国内的呼声;根据“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得出利用中国遏制苏联;根据“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得出维护美国霸主地位。(2)根据“毛泽东多次表明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得出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局面;根据“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得出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根据“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得出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根据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答案(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的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2)影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