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205383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3.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俄罗斯杰出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将艺术视为人与人交流的一种手段,就像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一样,人们也用艺术在交流情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文化的资源,并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艺术和独特价值,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民间文化。关键词:民间文化 地方民俗 美术教育 开发 发扬 中

2、图分类号:G62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161-02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精髓,也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支瑰丽奇葩,它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鲜明的民族精神和独特的艺术审美意味,内容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文化教育越来越爱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美术教育中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3、成部分美术,其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日本西欧等国家极其重视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本土文化教育,小学阶段就开设有关本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小就有一种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这样一代一代很自然地传承下去了,再也不会出现抢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事了。而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曾经辉煌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民间艺术都濒临失传与流散的境况,弘扬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时期艺术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因此,学校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能有效地在学生中传承民族传统

4、文化,让学生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民间美术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感。作为美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美术课程资源观,结合地方实际,充分挖掘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寻找一条体现当地美术特色的教育之路。使学生在地方资源的积极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身边的传统文化进而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四川民风淳朴,有独特的民风民俗习惯,蕴藏着丰润的民族文化:幽默的方言,独特的老茶馆,可口的川菜和小吃,腔调优美的川剧,丰富的各种节庆,离奇的生活习俗和礼仪活动;以及广泛流传的曲艺、杂耍,和叹为观止的工艺。而在我们达州,元九登高、灯影

5、牛肉、石桥火龙、大竹唢呐等等都反应了当地独特的文化底蕴。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尤其是在视觉文化冲击成潮的现实氛围中,少年儿童对待优秀的地方美术文化资源比较漠视,地方美术文化难以得到合理继承。通过挖掘传统美术文化资源,并将其拓展为可资利用的美术教育资源,是适时的和非常必要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地方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地方的美。”一、走近民间艺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俗艺术的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自主地学习。我们可以采取走出去

6、或者请进来的方式让孩子们的民间艺人零距离接触。画糖人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常见的民间工艺,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深受孩童的喜爱。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爱好,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讲解画糖人的制作方法和绘画技巧,学生深受启发,比起在课堂上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多,积极性更高。在此基础上,老师再循循善诱,从情感入手,让孩子们了解和学习更多的祖国的民间工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让他们去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在理解这些民间艺术背景的基础上,学生才

7、能对我们的中华民族文化产生崇敬,建立对民族文化深深的敬仰,从而由心底生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才有可能树立和形成历史责任感。二、挖掘传统美术文化资源,寻找适合的材料,感受不同材质,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趣味性的体验 民俗文化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孕育而成的艺术形式,人们为了满足一切生活需要创造了各种生活艺术品,它伴随着劳动人民从荒漠高远的太古一直走到时现在。我们学习古人的经验,但是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去寻找适合儿童制作的材料。坝坝宴是川东地区民间宴请客人的一种传统方式,因其设宴于农家院坝而得名,是川东地区典型的民间民俗文化。不管哪家结婚、生子、过寿、建房等红白喜事,都要请亲朋好友、左

8、右四邻相聚一堂,大吃大喝,热闹一番,俗称九斗碗,又或八大碗。这样的场面是学生们经常看到的,是他们所熟悉的。如何把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并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探讨的重点。要想让坝坝宴的文化资源走进校园、进入课堂,必须解决好这一核心问题:如何将坝坝宴文化与学校实际和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迎合儿童口味进行创新实践。从中我们又在人物造型表现和菜品设计制作中寻找切入点,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菜品的制作相对他们来说要容易掌握些,而人物在参与坝坝宴这一活动中的动态表现则相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创作。于是我们利用彩泥、彩纸、泡沫、瓶盖等多种材料来制作菜品,利用剪纸、

9、皮影等方式来表现人物动态,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一举两得。三、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儿童制作的民俗作品是他们最淳朴、最稚嫩的对童年生活经验的自由表达。夸张的、不受拘束的造型,艳丽的、对比强烈的色彩以及主观的想象,孩子们的每一份作品都那么特别、创新。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展示作品以及交流创作过程的机会,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并由此生发积极健康的学习热情,促成学生从在学习民俗文化中品尝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还可以举办一次展览,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也能完成这么优秀的作品,这也是一种对民间艺术的宣传。美术教育者有义务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接触优秀的民间艺术,使他们逐渐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与美术学习的能力,努力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本土文化出发,访问民间艺人,寻找当地的艺术品,考察古建筑与民俗风情,收集、归纳和整理原生态的传统美术资源,探索、研究并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从而产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的情感。参考资料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尹少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