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AA道路勘测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1985662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6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AAA道路勘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tAAA道路勘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tAAA道路勘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资源描述:

《tAAA道路勘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AAA道路勘测设计(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参考书:1、道路勘测设计 张雨化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2、道路勘测设计 张金水 张廷楷 主编 同济大 学出版社第一节第一节 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经济中的地位n交通运输业(产业之一)交通运输业(产业之一)n交通运输网(构成)交通运输网(构成)n公路运输(方式之一,网)公路运输(方式之一,网)铁路运输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水水 运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

2、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管道运输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1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现代交通组成)运输量大;迅速;运输量大;迅速;但需转运;装卸费用较高;属线性运输但需转运;装卸费用较高;属线性运输 高速铁路:轮轨高速铁路:轮轨 磁悬浮磁悬浮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迅速;属于平面服务;属于平面服务;可实现库可实现库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库运输,减少中转费用;单车运量小。单车运量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 终端运输终端运输耗能省、运输成本

3、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耗能省、运输成本低;但受自然因素制约大方式:内河方式:内河 海洋(近海、海洋(近海、远洋)远洋)速度最快;费用最高;舒适速度最快;费用最高;舒适 专业性强(专用);连续性强,专业性强(专用);连续性强,运输成本低、损耗少,运输成本低、损耗少,2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势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水水 运运: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管道运输:l古代:古代:l近代:近代:本世纪初(本世纪初(1902年)汽车输入我国。年)汽车输入我国。l 从从1906年在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年在广西友谊关修建第一条公路l 到到1949年底,全国

4、公路通车里程仅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1万公里。万公里。l现代: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l 197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88万公里万公里 第二节 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 一、道路发展史l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结果表明,到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结果表明,到2000年年12月月31日日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67.9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通车里程为1.6万公里。万公里。l98的乡镇和的乡镇和89的行政村通了公路。(不通公路的行政村通了公路。(不通公路的乡镇的乡镇460个,不通公路的村有个,不通公路的村有7.4万个)万

5、个)l除港、澳、台地区外,到除港、澳、台地区外,到2001年底,我国公路总里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程达到169.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l到到200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5.8万公里。万公里。l第二次公路普查信息发布网站:第二次公路普查信息发布网站:l 21世纪公路网世纪公路网www.21cn-l 中国公路网中国公路网www.highay-l 时代公路网时代公路网 1994994年底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万公里,并实现了万公里,并实现了县县通公路,县县通公路,97的乡及的乡及78的行政村通了汽车。的行政村通了汽车。l1

6、990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车;l到到2000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万公里;l到到2001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超过万公里,超过加拿大(加拿大(1.9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万公里)、仅次于美国(8.8万公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里),位居世界第二位;l2002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52万公里,万公里,2002全年新建高速公路全年新建高速公路5583km。l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l 1 1数量少。数量少。l (1)公路

7、通车总里程:)公路通车总里程:l 目前通车里程虽己达目前通车里程虽己达175.8万公里,但与发达万公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差较大。如美国为国家相比,仍然相差较大。如美国为630万公万公里,日本里,日本140万公里,印度万公里,印度160万公里。万公里。l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高速公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与中国差不多,高速公路里程已达路里程已达8.8万公里和万公里和.9万公里,法国国土万公里,法国国土仅为中国的十七分之一,高速公路里程已达仅为中国的十七分之一,高速公路里程已达9000公里;日本国土很小,而高速公路已达近公里;日本国土很小,而高速公路已达近7000公里。公里。l高速

8、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偏低。高速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例偏低。l中国仅为中国仅为0.82,而发达国家已达,而发达国家已达1.5左右,左右,如加拿大为如加拿大为1.88,德国已达,德国已达1.72,美国为,美国为1.37,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高速公路,印度、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高速公路发展也很快。发展也很快。高速公路总量也明显偏少。高速公路总量也明显偏少。l公路密度即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公路密度即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数。从总体上讲,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程数。从总体上讲,我国公路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密度偏低。美国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密度偏低。美国公路密度

9、每百平方公里为67公里,公里,英国为英国为160公里,法国为公里,法国为147公里,日本为公里,日本为303公里,公里,印度为印度为61公里,而我国只有公里,而我国只有17.5公里。公里。l每万人拥有公路长度,美国为每万人拥有公路长度,美国为242公里,英国为公里,英国为63公里,法国为公里,法国为140公里,日本为公里,日本为91.5公里,印度为公里,印度为22公里,而我国只有公里,而我国只有11公里。公里。(2)公路密度:)公路密度:l在通车里程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公路总里在通车里程中,二级以上的公路,只占公路总里程的程的13.1%多,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多,等级以上公路所占比重为7

10、8.3%,还有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等外公路还有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等外公路36.4万公里,占万公里,占22左右。左右。l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38.9%。无路面里程无路面里程15.4万公里万公里,占占9。2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路面质量差、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路面质量差、标准低。标准低。l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到东西部差距较大,平原区与山区差别大。到2000年年底全国仍有底全国仍有353个乡(个乡(0.8%),),6.9万个村(万个村(9.2%)不通公路。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上海不通公路。公路密度各省市差距大。上海95.4km

11、,天津天津85.1km,北京北京81.0km,海南海南61km,广东广东58km,江苏江苏56.6km。10km以下的省有以下的省有5个,西藏、青海、个,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省新疆、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省13.8km,排位倒数排位倒数六。六。l4通行能力低。通行能力低。l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形成。通行能力大、运营效益高的公路主骨架未形成。l5服务水平低。公路运输服务不满足要求。服务水平低。公路运输服务不满足要求。3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平衡。l1发展方向发展方向l(1)提高等级与加大密度并举。)提高等级与加大密度并举。l 新建公路,沟通断头路。新建公路,沟通断头路

12、。l 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l(2)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l 大型车、小型车发展,控制中型车大型车、小型车发展,控制中型车l(3)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l(4)管理信息化发展。)管理信息化发展。l (1)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l (3.5万公里)万公里)l 19902020年,总长年,总长3.5万公里国道主干线公路万公里国道主干线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全部建成高速公路。l 2003年,完成年,完成“两纵两横两纵两横”;l 2020年,完成年,完成“五纵七横五纵七横”

13、。2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两纵:(1)从同江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深圳、广州、湛江、海口至三亚。(2)由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至珠海。两横:(1)由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2)由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两纵两横”国道主干线五纵:五纵:(1)从同江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从同江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深圳、广州、湛江、海口至三亚。波、福州、深圳、广州、湛江、海口至三亚。(2)由北京经天津、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至福州。)由北京

14、经天津、济南、徐州、合肥、南昌至福州。(3)由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至珠海。)由北京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至珠海。(4)由二连浩特经集宁、大同、太原、西安、成都、内江、昆明、至河口。)由二连浩特经集宁、大同、太原、西安、成都、内江、昆明、至河口。(5)由重庆经贵阳、南宁、至湛江。)由重庆经贵阳、南宁、至湛江。七横:七横:(1)由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州里。)由绥芬河经哈尔滨至满州里。(2)由丹东经沈阳、唐山、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西宁、格尔木至)由丹东经沈阳、唐山、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西宁、格尔木至拉萨。拉萨。(3)由青岛经济南、石家庄、太原至银川。)由青岛经

15、济南、石家庄、太原至银川。(4)由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由连云港经徐州、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至霍尔果斯。(5)由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由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6)由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至瑞丽。)由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至瑞丽。(7)由衡阳经南宁至昆明。)由衡阳经南宁至昆明。“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国道主干线国道主干线规划线l国道:国道:G102,G222,G301l省道:省道:S105l县道:县道:X101l乡道乡道l村道村道(2)省道干线道路网形成。)省道干线道路网形成。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的

16、情况,规划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的情况,规划修建省级干线网。修建省级干线网。我国公路网管理层次:我国公路网管理层次:国道网分类:国道网分类:首都放射线:编号首都放射线:编号1南北纵线:南北纵线:编号编号2东西横线:东西横线:编号编号3l(3)2030年实现智能化公路运输系统。年实现智能化公路运输系统。l(4)2040年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形成。年智能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形成。l 一、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一、公路分级与技术标准l 1公路分级公路分级l交通部交通部1997年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年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一一97 (现行)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现行)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l高速

17、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四级公路。l 划分等级目的:按需求建设公路划分等级目的:按需求建设公路l 依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依据:公路使用任务、功能l 交通量(远景设计)交通量(远景设计)l高速公路分为四个等级:高速公路分为四个等级:l (1)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辆;l (2)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六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

18、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辆;l (3)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八车道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辆。l功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功能: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制出入的干线公路。l功能:一级公路是连接高速公路或是某些大城市的功能:一级公路是连接高速公路或是某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开发

19、区经济带及人烟稀少地区的干线城乡结合部、开发区经济带及人烟稀少地区的干线公路。公路。l 具有两种不同的任务和功能:具有两种不同的任务和功能:l (1)干线功能,部分控制出入;)干线功能,部分控制出入;l (2)可以采用平交的距离不长的连接线等。)可以采用平交的距离不长的连接线等。l一级公路强调必须分向、分车道行驶,标准规一级公路强调必须分向、分车道行驶,标准规定一级公路一般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当受特殊条件定一级公路一般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当受特殊条件限制时,必须设置分隔设施,不允许用画线代替。限制时,必须设置分隔设施,不允许用画线代替。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为供汽车

20、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辆。l功能:功能:二级公路为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二级公路为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者是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l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辆。l功能:功能:为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为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l四级公路:四级公路

21、: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以下;单车道辆以下;单车道200辆以下。辆以下。l功能:功能:为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为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辆。l 2公路技术标准公路技术标准l 定义: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定义: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

22、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行车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汇总表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汇总表l 地形分类可参考地形特征划分为:地形分类可参考地形特征划分为:l 平原、微丘地形平原、微丘地形l 山岭、重丘地形山岭、重丘地形l平原地形:平原地形: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高平原)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高平原)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等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以内;l微丘地形: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以

23、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对于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形限制;对于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在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在5以下,地面自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也属平原微丘地形。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也属平原微丘地形。3地形分类(适用于一、二、三、四级公路):地形分类(适用于一、二、三、四级公路):l重丘地形:重丘地形:指连续起伏的山丘,且有深谷和较高的指连续起伏的山丘,且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以上,

24、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区的深浸蚀沟,以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区的深浸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在多在2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l山岭地形: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l 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局出发,公路等级应根据公路网的规划,从全

25、局出发,按按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照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l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各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l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年l 二级公路为二级公路为15年年l 三级公路为三级公路为10年年l 四级公路一般为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年。l设计路段长度:设计路段长度:l 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不宜过短。按不同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的各路段不宜过短。l 高速公路不宜小于高速公路不宜小于15kml 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小于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小于10km。4公路等级的选用公路等级的选用l城市道路分类:城市道路分类:l 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

26、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按照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l 1快速路快速路l 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行车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快速路对向行车道之间应设中间分车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l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建筑物的进出口,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在进出口较多时,宜在两侧另

27、建辅道。控制。在进出口较多时,宜在两侧另建辅道。l 主干路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主干路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力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宣采用机动车与非功能力主。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宣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l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建筑物的进出口。l3次干路次干路l 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城市道路网,起集散交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城市道路网,起集散交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通作用,兼有服务功能。l4支路支路l 支路为次于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

28、,解决局部地区支路为次于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2主干路主干路l 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级。级。l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级标准;级标准;l中等城市应采用中等城市应采用级标准;级标准;l小城市应采用小城市应采用级标准。级标准。城市道路分级:城市道路分级:一、公路勘察设计阶段一、公路勘察设计阶段 n 一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对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可采用,即一阶段施工图设

29、计;设项目,可采用,即一阶段施工图设计;n 两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n 三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殊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体交叉、隧道等,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第四节 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 l一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路线视察路线视察设计任务书设

30、计任务书一一次定测次定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l两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计划任务书计划任务书初步测量初步测量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定线测定线测量量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l三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预可研预可研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计划计划任务书任务书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施工图设计计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程序: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程序: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二、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目的是对某项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对某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

31、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推荐最佳方案,进行投资估算并作出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并作出经济评价,为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审批提供科学的依据。学的依据。预可研:预可研:(预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三、设计任务书三、设计任务书 (1)建设依据和意义;)建设依据和意义;(2)路线的建设规模和修建性质;)路线的建设规模和修建性质;(3)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路线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调;(5)按几阶段设

32、计,各阶段的完成时间;)按几阶段设计,各阶段的完成时间;(6)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分期修建应提出每期)建设期限和投资估算,分期修建应提出每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7)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施工力量的原则安排;(8)附路线示意图)附路线示意图 l1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l(1 1)方格网式:)方格网式:呈方格棋盘形状,是最常见的一呈方格棋盘形状,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种形式,即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之间再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合适在干道之间再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合适的街坊。的

33、街坊。l(2)环形放射式:)环形放射式:一般由旧城中心区逐渐向外发一般由旧城中心区逐渐向外发展,由旧城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干道的放射式道路展,由旧城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干道的放射式道路网演变而来。网演变而来。l(3 3)自由式:)自由式:以结合地形为主,路线弯曲无一定以结合地形为主,路线弯曲无一定几何图形。几何图形。l(4 4)混合式:)混合式:为上述三种形式的组合,如规划得为上述三种形式的组合,如规划得合理,能发扬上述各式的优点,又避免了它们的缺合理,能发扬上述各式的优点,又避免了它们的缺点,是一种扬长避短较合理的形式。点,是一种扬长避短较合理的形式。四、城市道路网和红线规划l道路红线:道路红线

34、: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红线之间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亦可称道路的总宽之间宽度即道路用地范围,亦可称道路的总宽度或称规划路幅。度或称规划路幅。l道路红线宽度确定:道路红线宽度确定:根据道路的功能与性质,根据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考虑适当的横断面型式和定出机动车道、非机考虑适当的横断面型式和定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等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宽动车道、人行道、绿带等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宽度,从而确定道路的总宽度,即红线宽度。度,从而确定道路的总宽度,即红线宽度。2城市道路红线规则城市道路红线规则l一、设计车辆一、设计车辆l按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分成各种类型,按

35、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分成各种类型,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可分为四类,即:而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汽车可分为四类,即:l 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l 铰接车(城市道路铰接车(城市道路)。l 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汽车外廓尺寸限界即对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用限制规定,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运输用的汽车及汽车列车。的汽车及汽车列车。l 汽车最大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如下限制规定:汽车最大外廓尺寸应不超过如下限制规定:l 1.总高:总高:4.0m;l 2.总宽(不包括后视镜):总宽(不包括后视镜):2.

36、5m;l 3.总长:总长:16m;l (1)载重汽车(包括越野载重汽车)载重汽车(包括越野载重汽车)12.0m;l (2)客车客车12.0m;铰接式客车铰接式客车18.0m;l (3)牵引车拖半挂车牵引车拖半挂车 16.5m;l (4)汽车全挂汽车列车汽车全挂汽车列车 20.0m。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158989对汽车的外廓尺寸限界的规定对汽车的外廓尺寸限界的规定l1.计算行车速度定义:计算行车速度定义:l计算行车速度是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车计算行车速度是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的道路条件的影响时,具有中辆行驶只受公路本身的道路条件的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驾

37、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速等驾驶技术的驾驶人员能安全顺适地驾驶车辆的速度。度。l设计车速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曲线半设计车速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都起着决定的作用,同径、超高、视距等技术指标都起着决定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车道的尺寸和数目以及路肩宽度等指标时也影响着车道的尺寸和数目以及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其他如车道宽度、路肩宽度等虽与设计车的确定。其他如车道宽度、路肩宽度等虽与设计车速无直接关系,但他们影响行车速度。速无直接关系,但他们影响行车速度。二、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二、设计车速(计算行车速度)l计算行车速度较低时,平均行车速度大约为

38、计算计算行车速度较低时,平均行车速度大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行车速度的90%95%;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时,;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时,其平均行车速度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其平均行车速度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80%。l3计算行车速度的拟定计算行车速度的拟定l 计算行车速度的最大值:计算行车速度的最大值:120km/hl 根据汽车性能,并参考国内外的实际经验,从根据汽车性能,并参考国内外的实际经验,从节约能源以及人在感官上的感觉出发,计算行车节约能源以及人在感官上的感觉出发,计算行车速度的最大值采用速度的最大值采用120km/h是适宜的。是适宜的。l 计算行车速度的最低值:计算行车速度的最低值:20km/h。2.

39、计算行车速度与平均行车速度的关系计算行车速度与平均行车速度的关系l 高速公路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上与一般公路高速公路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上与一般公路有所不同,本次修订按高速公路的运营要求和交通需有所不同,本次修订按高速公路的运营要求和交通需要的变化把计算行车速度分为四档,即要的变化把计算行车速度分为四档,即120km/h、100km/h、80km/h和和60km/h。l 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不与地形直接挂钩,设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不与地形直接挂钩,设计时设计人员应结合交通需求的变化,考虑技术经济计时设计人员应结合交通需求的变化,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性,更好地与地形景观相配合,作出更合理的

40、的合理性,更好地与地形景观相配合,作出更合理的设计。设计。l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一般情况下应选用12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当受的计算行车速度,当受地形、地物、工程造价等条件限制时,交通量又相对地形、地物、工程造价等条件限制时,交通量又相对的小一些,可选用的小一些,可选用100km/h甚至是甚至是80km/h的计算行车的计算行车速度。对于条件特殊困难地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速度。对于条件特殊困难地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选用选用60km/h的计算行车速度。的计算行车速度。(1)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高速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l 为了使汽车在各级公路上都能充分发挥其技术性为了使汽车在各级公路上都能充

41、分发挥其技术性能,达到应有的运输经济效益,并结合已有公路汽能,达到应有的运输经济效益,并结合已有公路汽车行驶的实际情况,一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在车行驶的实际情况,一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在60km/h以上,二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大于以上,二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应大于50km/h,三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采用三级公路的平均行车速度采用40km/h45km/h,四级公路采用四级公路采用35km/h。l根据上述计算行车速度和平均行车速度的关系,拟根据上述计算行车速度和平均行车速度的关系,拟定计算行车速度如表定计算行车速度如表5。(2)平原、微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平原、微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表表5 5

42、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表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表 公路等级公路等级平均运行速平均运行速度度(km/h)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km/h)平均运行速度平均运行速度/计算行车计算行车速度速度计算值计算值采用值采用值一级公路一级公路600.6100100二级公路二级公路500.60.7837180三级公路三级公路40500.70.8645060四级公路四级公路35左右左右0.80.9433940(3)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在山岭、重丘区,计算行车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在山岭、重丘区,计算行车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量大小和工程的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公路工程量大小和工程的难

43、易程度。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比平原、微丘区的要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比平原、微丘区的要小一些。考虑到山岭、重丘区公路的工程量要求和小一些。考虑到山岭、重丘区公路的工程量要求和施工难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各级道路条件下行车施工难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到各级道路条件下行车安全顺适的要求,利用极限最小半径的实践经验,安全顺适的要求,利用极限最小半径的实践经验,确定了各级道路在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值。确定了各级道路在山岭重丘区的计算行车速度值。见表见表6。表6山岭重丘区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公路等级公路等级控制速度的控制速度的极限最小极限最小半径半径(m)计算行车速计算行车速度度(km

44、/h)备备 注注一级公路一级公路10060根据计算和实测资料,根据计算和实测资料,100m半半径时运行速度可达径时运行速度可达60km/h二级公路二级公路6040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60m半径半径时运行速度可达时运行速度可达40km/h三级公路三级公路3030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30m半径半径时运行速度可达时运行速度可达30km/h四级公路四级公路1520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根据计算和实测燃料,15m半径半径时运行速度可达达时运行速度可达达20km/hl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

45、过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目)。其具(即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车辆数目)。其具体数值由交通调查和交通预测确定。体数值由交通调查和交通预测确定。l交通调查、分析和交通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交通调查、分析和交通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研究阶段进行现状评价、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等级、工程设施、经济效益评价及公路规模、技术等级、工程设施、经济效益评价及公路几何线形设计的主要依据。几何线形设计的主要依据。l定义:日交通量定义:日交通量 (单向(单向/双向,汽车双向

46、,汽车/混合交通)混合交通)l 小时交通量小时交通量l 年累计交通量年累计交通量三、交通量三、交通量l 1设计日交通量设计日交通量l 一条公路交通量的普遍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通一条公路交通量的普遍计量单位是年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量(简写为AADT),),用全年总交通量除以用全年总交通量除以365而得。而得。l 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远景设计年限时能设计交通量是指欲建公路到达远景设计年限时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l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依道路使用任务及性质,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依道路使用任务及性质,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目前一般按年平根据历年

47、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目前一般按年平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一)设计交通量(一)设计交通量l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依道路使用任务及性质,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依道路使用任务及性质,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目前一般按年平根据历年交通观测资料推算求得。目前一般按年平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l NdN0(1+)n-1l式中:式中:N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l N0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包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包括现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从其它道路吸引过来的括现有交通量和道路建成后从其它道路吸引过来的交

48、通量:交通量:l 年平均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l n远景设计年限。远景设计年限。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计算:l 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小时交通量(辆小时)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和车道宽度或评价服务水平时的依据。平时的依据。l第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位小时交通量:l设计小时交通量一般采用第设计小时交通量一般采用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位小时交通量。l意味着在一年中有意味着在一年中有29个小时超过设计值,将发生拥个小时超过设计值,将发生拥挤,占全年小时数的挤,占全年小时数的0.37,也就是说能

49、顺利通过,也就是说能顺利通过的保证率达的保证率达9967。2设计小时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l NhNd kDl式中:式中:Nh主要方向高峰小时设计交通量主要方向高峰小时设计交通量l (辆小时):(辆小时):l Nd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日);l D方向系数,即高峰小时期间主要方向与方向系数,即高峰小时期间主要方向与两个方向总交通量之比(两个方向总交通量之比(NhNh),),可采用可采用0.6;l Nh高峰小时两个方向的总交通量高峰小时两个方向的总交通量l (辆小时);(辆小时);l Nd 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l (辆日);(辆日)

50、;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公式: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公式:l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NhNh):):平时平时有观测资料,仿图有观测资料,仿图1-5绘制关系图求得;无资料:可绘制关系图求得;无资料:可按如下近似式计算按如下近似式计算l K=18(1十十A)X-0.08+l式中:式中:A地区气候修正系数:地区气候修正系数:l X设计小时时位:设计小时时位:l 设计年限的日交通量修正系数,按下式设计年限的日交通量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计算:l 0.2-0.0002Ndl我国的城市道路和一般公路(即二、三、四级公路)我国的城市道路和一般公路(即二、三、四级公路)都是混合交通,非机动车占较

51、大比重。在机动车和都是混合交通,非机动车占较大比重。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公路上,其交通量是将公路上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公路上,其交通量是将公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的数量来表示:行驶的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车的数量来表示:在设置慢车道实行分道行驶的道路或路段上,其交在设置慢车道实行分道行驶的道路或路段上,其交通量应按汽车交通量和非汽车交通量分别计算。通量应按汽车交通量和非汽车交通量分别计算。l 各种车辆的折算系数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该车种各种车辆的折算系数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该车种行车时占用道路净空有关,目前仍暂沿用行车时占用道路净空有关,目前仍暂沿用1972年的年的规定,以载重汽

52、车为标准的折算系数。规定,以载重汽车为标准的折算系数。(二)交通量折算(二)交通量折算车型车型中型中型汽车汽车小客小客车车拖挂拖挂车车摩托摩托车车大中小型大中小型拖拉机拖拉机畜力畜力车车人力人力车车自行自行车车换算换算系数系数1.00.501.50.51.02.00.50.1l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以小时计(辆小最大车辆数表示。单位时间通常以小时计(辆小时)。时)。l 1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l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

53、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个车道或一条车道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l理想条件:包括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两个方面,理想条件:包括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两个方面,四、通行能力四、通行能力l(1)车头时距:指连续两车通过车道或道路上同)车头时距:指连续两车通过车道或道路上同一地点的间间隔。一地点的间间隔。l以车头时距计算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以车头时距计算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l C=3600tl式中:式中:t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

54、s),),可可通过观测求得。通过观测求得。l(2)车头间距:是指交通流中连续两车之间的距)车头间距:是指交通流中连续两车之间的距离。离。l以车头间距计算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以车头间距计算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l C=1000Vll式中:式中:l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距离(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距离(s),),可可通过观测求得。通过观测求得。基本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基本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l 可能通行能力是由于通常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可能通行能力是由于通常现实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件与理想条件有较大差距,考虑了影响通行能力的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

55、诸多因素如车道宽、侧向净宽和大型车混入后,对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进行修正后的通行能力。l 3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l 1)服务水平及服务交通量:)服务水平及服务交通量:l 我国按照车流运行状态,把从小交通量自由流我国按照车流运行状态,把从小交通量自由流至交通量达到可能状态的受限制车流这一运行条件至交通量达到可能状态的受限制车流这一运行条件范围分为四级服务水平。范围分为四级服务水平。l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一一94 (以后简称(以后简称规范)规定了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等规范)规定了各级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等级。级。2可能通行能力可能通行

56、能力l 高速公路:二级服务水平高速公路:二级服务水平l 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匝道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匝道主线连接处以主线连接处以及交织区可降低要求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及交织区可降低要求采用三级服务水平。l一级公路:平原微丘区采用二级服务水平,在重丘一级公路:平原微丘区采用二级服务水平,在重丘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三级服务水平。山岭地形及在近郊采用三级服务水平。l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二、三、四级公路:采用三级服务水平。l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

57、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l设计通行能力是实际道路可能接受的通过能力,考设计通行能力是实际道路可能接受的通过能力,考虑了人为主观对道路的要求,按照道路运行质量要虑了人为主观对道路的要求,按照道路运行质量要求及经济、安全、出人口交通条件等因素而确定作求及经济、安全、出人口交通条件等因素而确定作为设计依据的。为设计依据的。l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V/Cl(VC)比是在理想条件下,各级服务水平最大比是在理想条件下,各级服务水平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2)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l(1)高速公路的适应交

58、通量高速公路的适应交通量l在进行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时,要保证必要的交通服在进行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时,要保证必要的交通服务水平和车辆运行质量,同时要考虑我国的经济水务水平和车辆运行质量,同时要考虑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公路建设投资力量,并要避免高速公路不入因平和公路建设投资力量,并要避免高速公路不入因交通量不适应造成交通阻塞。交通量不适应造成交通阻塞。l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规定我国公路服规定我国公路服务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务水平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l根据我国国情,高速公路的适应交通量宜按二级根据我国国情,高速公路的适应交通量宜按二级(相当于美国的(相当于美

59、国的C级)来考虑,即计算行车速度为级)来考虑,即计算行车速度为120km/h时,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时,高速公路服务水平V/C比为比为0.8;计算;计算行车速度为行车速度为100km/h、80km/h和和60km/h时,其时,其V/C比应为比应为0.72、0.68、0.64。最大服务交通量。最大服务交通量1600,1400,1300,1150。l按照美国最近研究结果,高速公路上每车道以小客按照美国最近研究结果,高速公路上每车道以小客车计的基本通行能力大约为车计的基本通行能力大约为2200辆辆/h。l我国交通状况下的通行能力按每车道我国交通状况下的通行能力按每车道2000辆辆/h计计(120100k

60、m/h););80km/h1900,60km/h1800。l目前世界上高速公路基本按单向单车道的设计小时目前世界上高速公路基本按单向单车道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来考虑,但一方面因我国对某些参数尚待进交通量来考虑,但一方面因我国对某些参数尚待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为便于进行公路规划设计并与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为便于进行公路规划设计并与我国一直延用的适应交通量指标相衔接。因而用适我国一直延用的适应交通量指标相衔接。因而用适应交通量作为高速公路选用的指标。其值按下式计应交通量作为高速公路选用的指标。其值按下式计算:算:l式中:式中:AADT远景年限的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远景年限的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61、;日);l CD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小客车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小客车/每车道每车道/小时);小时);l CD=CB(V/C)l CB理想备件下一个车道的基本能行能力,计算行车理想备件下一个车道的基本能行能力,计算行车速度速度120km/h为为2000小客车小客车/小时;小时;l N单向车道数;单向车道数;l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值大约在值大约在0.0950.135之之间,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当地的交通量观测资料作适当调整;间,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当地的交通量观测资料作适当调整;lD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根据我国实际交通调查情况,交通量方向分布系数,根据我国实际交通调查情况,交通

62、流方向分布系数交通流方向分布系数D一般取一般取0.6,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当地的,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当地的交通量预测资料确定。交通量预测资料确定。高速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计算公式:高速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计算公式:KDNCAADTD高速公路远景年限的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范围高速公路远景年限的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范围 单位:小客车辆单位:小客车辆/日日 计算行车计算行车速度速度四车道四车道六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八车道120km/h4000055000600008000075000100000以上以上100km/h35000500005500070000700009000080km/h300004500050000

63、65000650008500060km/h250004000045000600006000080000l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相比,主要差别在于未排除横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相比,主要差别在于未排除横向干扰,车辆要经常变换车道及侧向余宽不足,其向干扰,车辆要经常变换车道及侧向余宽不足,其运行质量不及控制进入的高速公路。因此其通行能运行质量不及控制进入的高速公路。因此其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较高速公路有一定的折减。力和服务水平较高速公路有一定的折减。l参考日本公路技术标准中关于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参考日本公路技术标准中关于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及有关侧向余宽,沿途条件和车道折减等修正系数,及有关侧向余宽,沿途条件

64、和车道折减等修正系数,则可由高速公路公路通行能力推算出一级公路远景则可由高速公路公路通行能力推算出一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一级公路的适应交通量一级公路的适应交通量l AADT=(CDR1R22)/(KD)l =(0.60.76)CD2/(KD)l式中:式中:AADT一级公路多车道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一级公路多车道公路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日);lCD计算行车速度为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和和100km/h的高的高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其值为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其值为10001300小客车小客车/每每车道车道/小时;

65、(二级服务水平)小时;(二级服务水平)l R1侧向余宽修正系数,取值为侧向余宽修正系数,取值为0.850.95;lR2横向干扰修正系数,取值为横向干扰修正系数,取值为0.70.8;l由上式计算出四车道一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由上式计算出四车道一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约为日交通量约为15000辆辆30000辆小客车。辆小客车。由高速公路公路通行能力推算一级公路远景设计年由高速公路公路通行能力推算一级公路远景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l 根据国内研究结果,首先确定二、三、四级公路各项根据国内研究结果,首先确定二、三、四级公路各项技术指标的平原微丘公路为基准条件,

66、在一定服务水技术指标的平原微丘公路为基准条件,在一定服务水平下(以平均运行速度作为服务水平的指标)得出各平下(以平均运行速度作为服务水平的指标)得出各级公路在平原微丘区下的允许通行能力,然后考虑高级公路在平原微丘区下的允许通行能力,然后考虑高峰小时交通量(即容许通行能力)与年平均适应交通峰小时交通量(即容许通行能力)与年平均适应交通量之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基本路段的适应交通量。量之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基本路段的适应交通量。l根据我国交通量调查情况和研究结果,根据我国交通量调查情况和研究结果,l基准路段基准路段AADT=容许通行能力容许通行能力/K=Ca/K。l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变化在变化在0.100.115之间,至于之间,至于各级公路基准路段的容许通行能力各级公路基准路段的容许通行能力Ca,按照交通部公按照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取值。路科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取值。(3)双车道公路的适应交通量双车道公路的适应交通量l山岭重丘二、三、四级公路应作相应的纵坡折减,山岭重丘二、三、四级公路应作相应的纵坡折减,平均纵坡分别按平均纵坡分别按4.5%、5%和和5.5%考虑,对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