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一)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193260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公路-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路-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路-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一)(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公路-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一)(总分:8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31.00)1. 水煮法是将沥青裹覆后的集料在蒸馏水中浸煮3min,按沥青膜剥落的情况分为 个等级。A. 3 B. 4 C. 5 D. 6(分数:1.00)A.B.C. VD.解析:2. 可以用作沥青微填料的物质是。A. 炭黑B.高钙粉煤灰C-火山灰D.页岩粉(分数:1.00)A. VB.C.D.解析:3.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规定:夏炎热区(1-4)普通沥青混合料60C时动稳 定度不小于 mm。A. 600 B. 700 C.

2、800 D. 1000(分数:1.00)A.B.C.D. V解析:4. 改善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方法是。A. 掺加高效抗剥剂B.掺加粉煤灰,活化集料表面C.掺加有机酸类,提高沥青活性D.掺加重金属皂类,降低界面张力(分数:1.00)A. VB.C.D.解析:5. 沥青混合料的黏聚力是随着沥青黏度的提高而A. 增加B.减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分数:1.00)A. VB.C.D.解析:6. 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可通过 方法应用莫尔一库仑包络线方程求得。A. 磨耗试验B.三轴试验C.标准黏度计法D.直剪试验(分数:1.00)A.B.C.D. V解析:7. 按胶浆理论,沥青混合料中微分散系的分散介质

3、是A. 水B.沥青胶结物C.填料D.沥青(分数:1.00)A.B.C.D. V解析:8.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较原始沥青混合料在技术性能上有以下 改善。A. 提高了高温时的稳定性B.提高了低温时的变形能力C.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成本D. A和B均正确(分数:1.00)A.B.C.D. V解析:9. 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指标是。A. 稳定度B.动稳定度C.劈裂强度D.残留稳定度(分数:1.00)A.B.C.D. V解析:10. 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是。A. 集料耐磨光性B.沥青用量C.沥青含蜡量D. A、B均是(分数:1.00)A.B.C.D. V解析:11. 矿料配合比例不变,增加沥青用

4、量,混合料的饱和度将A. 增加B.不变C.减小D.先增加后减小(分数:1.00)A. VB.C.D.解析:12. 对水中称重法、表干法、封蜡法、体积法的各自适用条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水中称重法适用于测沥青混合料的密度B. 表干法适合测沥青混凝土的密度C. 封蜡法适合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合料的密度D .体积法与封蜡法适用条件相同(分数:1.00)A.B.C. VD.解析:13. 饱和度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A. 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抗滑性(分数:1.00)A.B.C. VD.解析:14. 沥青混合料试件质量为1200g,高度为65.5mm,成型标准高度(63.5mm

5、)的试件混合料的用量为 g。A. 1152 B. 1163 C. 1171 D. 1182(分数:1.00)A.B. VC.D.解析:15. 若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0%,则沥青含量为A. 4.76% B. 4.56% C. 5.00% D. 5.26%(分数:1.00)A. VB.C.D.解析:16.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在选用石料时,应优先选用 石料。A. 酸性B.碱性C.中性D.无要求(分数:1.00)A.B. VC.D.解析:17. 油石比是指 比值。A. 沥青与矿料的质量B.沥青与矿料的体积C.沥青与混合料总质量D.沥青与混合料总体积(分数:1.00)A. VB.C

6、.D.解析:18. 沥青材料老化后其质量将。A. 减小B.增加C.不变D.有的沥青减小,有的增加(分数:1.00)A.B.C.D. V解析:19. 我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均属 级配。A. 连续B.间断C.开级配D.半开级配(分数:1.00)A. VB.C.D.解析:20. 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 的天然砂、人工砂及石屑。A. 5mm B. 2.36mm C. 4.75mm D. 2.5mm(分数:1.00)A.B.C. VD.解析:21. 在沥青混合料中,既有较多数量的粗集料可形成空间骨架,同时又有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可填充骨架

7、的孔 隙,这种结构形式称之为 结构。A. 骨架一空隙B.密实一骨架C悬浮一密实D骨架一密实(分数:1.00)A.B. VC.D.解析:22. 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A. 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抗滑性(分数:1.00)A. VB.C.D.解析:23. 测定沥青碎石混合料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为A.水中重法B.表干法C.蜡封法D.体积法(分数:1.00)A.B.C.D. V解析:24. 采用表干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毛体积密度的正确步骤是。a.在天平上称取试件干燥状态时的质量。b.擦干试件表面的水分,在天平上称取试件的表干重。c.将试 件放入浸水天平中,称取试件水中重。d计算

8、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e量取水温,对毛体积密度进行 修正。A. abcde B. acbde C. abced D. bcade(分数:1.00)A.B. VC.D.解析:25. 采用蜡封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毛体积密度的正确步骤是。a.在天平上称取试件干燥状态时的质量。b.将试件放入浸水天平的吊篮中,称取试件的水中重。c.将试 件放入70C左右的液体蜡中,迅速取出,待冷却后称取试件重。d.计算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e.量取 水温,对毛体积密度进行修正。f.预先测定蜡的密度。A. abcdef B. facbde C. abcefd D. bcadfe(分数:1.00)A.B. VC.D.解析:

9、26. 在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程中,正确地步骤是。a.测定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与流值。b.测定试件的体积指标。c.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各指标所对 应的油石比范围。d.确定所有指标满足要求的油石比公共范围。e.根据气候条件及交通量确定最佳油石 比。A. bacde B.acbde C.abced D.bcade(分数:1.00)A. VB.C.D.解析:27.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不超过A. 15% B. 10% C. 5% D. 3%(分数:1.00)A.B.C. VD.解析:28. 混凝土拌和物发生分层、离析,说明其A.

10、 黏聚性差B.保水性差C.流动性差D. ABC(分数:1.00)A. VB.C.D.解析:29. 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30MPa,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水饱水后的抗压 强度为28.9MPa,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32.5MPa,该混凝土的软化系数为。A. 0.89 B. 0.92 C. 0.96 D. 0.11(分数:1.00)A. VB.C.D.解析:30. 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小于,采用维勃稠度法测其和易性。A. 20mm B. 15mm C. 10mm D. 5mm(分数:1.00)A.B.C. VD.解析:31. 完整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确步骤是。a.根据

11、设计强度等级计算配制强度。b.根据和易性选定单位水泥用量c.计算水灰比并进行耐久性复核。d.根据和易性选定单位用水量。e.计算水泥用量并进行耐久性复核。f.选定砂率。g.计算砂石材料用 量。h.确定试验室配合比。i.确定基准配合比。j.根据现场砂石材料含水率计算施工配合比。A. acdefgihj B. abdcefgh C. badefghD. fgdeabch E. fagbcdeh(分数:1.00)A. VB.C.D.E.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32. 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方法有。(分数:2.00)A. 马歇尔试验B. 浸水马歇尔实验 VC. 冻融劈裂试

12、验 VD. 浸水车辙试验 V解析:33.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有(分数:2.00)A. 沥青种类及沥青用量VB. 矿料级配 VC. 压实度 VD. 温度 V解析:34. 下列影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的因素中,与矿料间隙率不相关的是(分数:2.00)A. 集料最大粒径B. 细砂用量C. 石粉用量D. 沥青针入度 V解析:35.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矿料间隙率包括(分数:2.00)A. 空隙率 VB. 沥青体积百分率 VC. 混合料间隙率D. 集料空隙率解析:36. 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油时,要通过试洒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分数:2.00)A. 渗透深度 VB. 稠度(黏度)C. 破乳速度D. 单位

13、面积洒布量 V解析:37.25C,测得比重瓶充满水时的质量为55.0622g,瓶加沥青再充满水时的质量为55.1892g,其中沥青质 量为15g,沥青的相对密度为,密度为(保留三位小数,25C时水的密度修正系数为0.99098)。(分数:2.00)A.1.009 VB. 0.999 VC. 0.012D. 1.015 解析:38.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式中的YY 2、Y n的物理含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 粗集料对水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VB. 各矿料的表观密度C. 各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D. 细集料用表观相对密度 V解析:39. 沥青混合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单位表观体积混合

14、料的质量,表观体积包括(分数:2.00)A. 实体体积 VB. 不吸水的内部闭口孔隙体积 VC. 开口孔隙体积D. 部分开口孔隙体积解析:40.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和残留稳定度的单位分别是(分数:2.00)A. MPaB. kN VC. % VD. mm解析:41. 若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采用表干法,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中粗、细集料分别采用(分数:2.00)A. 表观密度 VB. 毛体积相对密度 VC. 表干相对密度D. 表观相对密度解析:42. 在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初始值OAC1时,取三个沥青用量的平均值,它们分别是(分数:2.00)A. 最大密度对应的沥青用量 VB. 最大稳定度对应的沥青用量

15、 VC. 空隙率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VD. 饱和度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 解析:43.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括 阶段。(分数:2.00)A. 初步配比B. 目标配比 VC. 生产配比 VD. 生产配比验证 V解析:44. 通过配合比设计,可以决定沥青混合料的(分数:2.00)A. 材料品种 VB. 矿料级配 VC. 沥青用量 VD. 碾压温度解析:45. 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质指标是(分数:2.00)A. 稳定度和流值B. 沥青饱和度 VC. 密度 VD. 空隙率 V解析:46.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材料的标号应根据 等因素选择。(分数:2.00)A. 路面类型 VB. 矿料级配C. 气候条件 VD

16、. 施工方法解析:47. 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分数:2.00)A. 沥青用量 VB. 矿料级配 VC. 沥青的标号D. 矿料与沥青的黏附性解析:48. 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选择可依据A. 工程结构物的断面尺寸 VB. 钢筋配置的疏密程度VC. 捣实的机械类型VD. 施工方法和施工水平解析:49.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分数:2.00)A. 砂率B. 单位水泥用量 VC. 浆集比D. 水灰比 V解析:50. 在混凝土中掺入,对混凝土抗冻性有明显改善。(分数:2.00)A. 引气剂 VB. 减水剂 VC. 缓凝剂D. 早强剂解析:5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

17、计的基本要求包括(分数:2.00)A. 强度 VB. 和易性VC. 耐久性VD. 安全性VE. 经济性解析:52.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抗压强度代表值可能的结果为(分数:2.00)A. 最大值B. 最小值C. 平均值 VD. 中间值 V解析:53. 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贯入阻力仪由 三个部分组成。(分数:2.00)A. 装置B.测针C VB. 筛E.维卡仪 V 解析:54. 混凝土抗折试件的(标准的和非标准的)规格为(分数:2.00)A. 150mmX150mmX550mm VB. 100mmX100mmX400mm VC. 150mmX150mmX600mmD. 100mmX100mm

18、X600mm解析:55. 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的“三大参数”是(分数:2.00)A. 比B.坍落度 VB. 率E.用水量解析:56. 配制公路桥涵高强度混凝土的要求是(分数:2.00)A. 水胶比0.240.38 VB. (水泥+掺和料)W550600kg/m3 VC. 砂率40%45%D. 坍落度220mm250mm解析:57.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推荐的混凝土强度快速试验方法为(分数:2.00)A. 1h促凝蒸压法B. 4h压蒸养护法 VC. 3d强度推算法 VD. 80P沸水法解析:58. 混凝土减水剂的技术指标包括 两个方面。(分数:2.00)A.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 VB. 匀质性指标 VC. 抗冻性指标D. 抗渗性指标解析:59. 采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应符合 条件。(分数:2.00)A. 在温度为205C环境中静置12昼夜 VB. 拆摸后放入温度202C,相对湿度95%以上标养室中 VC. 或放在温度202C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D. 经常用水直接冲淋其表面以保持湿润解析:6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 三项技术要求。(分数:2.00)A. 弯拉强度 VB. 抗压强度C. 工作性 VD. 抗拉拔力 VE. 耐久性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