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课--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

上传人:张哥 文档编号:19177748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39课--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9课--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9课--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39课--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9课--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39课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一目标导航1、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知道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2、知道断路和短路,并知道产生故障的原因。3、知道如何防雷。二名师引领1触电:一般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人体是导体,阻值一般不变化,由I=U/R可知,电压越高,产生的电流越大,所以越危险。2安全电压:电流对人造成的危害程度跟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和电流的种类有关。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发生触电事故,已知健康的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kW,此时,两端电压为36V,所以说不高于36v的电压是人体的安全电压。3

2、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电,不靠近高压电;不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1)手湿后人体电阻减少,由I=U/R可知,电流变大。(2)水是导体,又会流动,易使人体与电源相连。4高压触电的两种方式:电弧触电和跨步触电。5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6故障:断路和短路。断路:电路没有接通,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而是电源的两极直接相连,这样的电路就说是短路了。防止电路短路的方法:不弄湿用电器,不使用有故障的用电器,不损坏导线绝缘皮,更换老化的电线。7注意防雷:雷电的特性、数据、避雷针。三师生互动 共解难题例1、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

3、大小决定因素是:(1);(2)。解析:根据欧姆定律I=得知,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跟人体两端的电压和人体的电阻有关。答案:(1)人体两端的电压。 (2)人体电阻的大小。例2、经验证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A.一定等于36VB.一定小于36VC.一定大于36VD.等于或小于36V解析:经验表明,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含义是:等于36V或低于36V的电压都是安全的,选项D是正确的。选项A和B错误是因为只提了一个方面,并且很绝对。大于36V的电压是不安全的,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D例3、关于安全用电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A.只有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低压,对人体没有危险C.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D.只要电流通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解析:不高于36V的电压,也就是36V及36V以下的电压都是安全的,而不是36V,故选项A错;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高于安全电压,故选项B错误;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可能会发生高压电弧触电,故选项C正确;微弱的电流通过人体时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也就是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选项D错。答案:C例4、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湿手拨动开关B.把湿衣服晾在室外电线上C.发生电着火,赶紧用水扑火D.保持绝缘部分干燥解析:纯净的水是绝缘体,不纯净的

5、水是导体。潮湿使物体的绝缘能力减弱,导电性能增强,电阻减小,变为导体,所以,选项A、B是错误的,选项D正确。电着火时,带电用水灭火,会把电引到各处,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答案:D例5、阅读材料。人体对电流的反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器设备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被人们所重视。人们往往认为:触电危害的原因是接触了高压,而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人体受到电击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流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有关,当手触及50Hz交变电流时,人体的反应如下表所示:电流(mA)人体反应0.61.5手轻微颤抖23手指强烈颤抖57手部肌肉痉挛810手

6、难摆脱带电体,但还能摆脱,手指尖到手腕剧痛2025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源,手剧痛,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房开始震颤90100呼吸麻痹,延续3 s就会造成心脏麻痹除电流大小的原因外,触电的部位、电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如果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人体电阻会下降,即使电流很小,也是比较危险的。请回答:(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对于同一个人,电压越,电流就越,电流经过人体造成的伤害就越大。通过阅读,在防止人身触电事故方面你还学到了什么?(2)用今天你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认为低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通过阅读,知道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除电流的大小外,触电的部位、电

7、流经过人体的时间也会影响触电的伤害程度。(2)因为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体现出:电流越大,对人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而影响电流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加在人体两端的电压,电压越高,电流越大。低电压不一定是安全的,经验表明,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答案:(1)高 大。例6、一只麻雀停在高压输电线上而不会触电致死,其原因是( )。A.麻雀身体是一种电阻特别大的绝缘体。B.麻雀两脚间的电压很小,通过身体的电流很微弱。C.麻雀的脚是绝缘的,不导电。D.麻雀有适应电流通过的天性。解析:麻雀也是导体,只是麻雀两脚距离短,两脚间的导线电阻很小,U脚=IR线,故两脚间电压很小,通过它身体的电流更小,所以不会触电,因此

8、选项B是正确的。答案:B例7、下面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用湿布擦灯头。B、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C、用铜钩把电线钩开。D、利用输电线晾湿衣物。解析:湿布是导体擦灯头会使人跟火线相连造成触电,铜钩是导体,钩电线时能把人与电线连接成电流通路,湿衣服把电线弄湿后,电线就变成了导体,使人触电,故ACD错。把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这样可以在导线漏电时,把电流引入大地,从而避免人触电。答案:B例8、在照明电路中,下列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可以随意搬动亮着的台灯或工作中的电扇。B、发现有人触电,赶快掰一根树枝把电线挑开。C、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家用电器的开关。D、居民院

9、里突然断电,利用这个机会在家中赶快检修日光灯。解析:正亮着的台灯或工作的电扇搬动时,易造成绝缘皮磨损漏电造成短路,刚掰下的树枝是导体,挑电线能造成触电。突然断电、检修电路,极易在通电时造成触电,故ABD错。答案:C例9、发现电线着火时的处理方法是( )。A用水扑灭。B拉下开关,切断电源。C找电工处理。D用小刀或剪刀切断电源。解析:电线着火通常是火线与零钱短路所致,含杂质的水是导体,用水抢救不但不能把火扑灭,反因水到处流动,人就可能触电,选项A错。选项C找电工处理,易耽误时间会错过灭火时机,选项C错,选项D用小刀或剪刀切断电源,它们是导体,人拿着这些东西切断电源时会造成触电,D也错只有选项B是最

10、好的方法。答案:B例10、站在高压输电线上的小鸟不会触电的原因是( )。A鸟是绝缘体不会触电。B鸟的耐压性强不会触电。C高压线外层有绝缘层。D鸟只站在一根电线上,两爪间电压很小 。解析:鸟不是绝缘体,事实上鸟和人一样也是导体,它的耐压性也不强,高压线外面设有绝缘层,鸟在高压线上不触电是因为鸟的双爪在一根电线上,鸟的身体很小,两爪间的距离很近,加在鸟身体上的电压很小,通过鸟的电流也极小,因此不会触电。答案 D例11、为了用电安全,下列注意点中不正确的是( )。A不准用剪刀或绝缘柄破损的钳子剪带电的导线。B不准在电线上晾衣服。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电源。D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在地上,不

11、要走近,更不准去拾。 解析:人体是导体,救护者如果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会使救护者也触电正确选项为C。答案:C四积累运用 举一反三1、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了。经验证明,只有的电压才是安全的。2、对于人体来说,皮肤干燥的时候电阻,潮湿的时候电阻,如果带电体接触的是潮湿的皮肤,通过人体的电流会;湿的手与干的手比较,电阻值会,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流,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触摸用电器。3、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高达,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如果通过人体会立即致人,

12、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会使它们受到,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人们在高大建筑的顶端都装上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相连,可以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4、在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是:不直接接触线路,不靠近线路。5、使用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要重视防雷,这是因为,雷电是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的雷电路径上有强大的流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6、欧姆定律告诉我们: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成正比;人体也是导体,通过人体的电流也会随着的增大而增大。7、(多选)当你接触到下面所述的电压时,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 )。A.家庭照明线路的电压。B.10节干电池串联后的电压。C.建筑工地使用

13、的电动机线路的电压。D.汽车所用的蓄电池的电压。8、关于安全用电,下面几位同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不要靠近电源。B.可以接触低压电源,不能接触高压电源。C.日常生活中不要接触电源。D.不接触低压电源,不靠近高压电源。9、有几位同学讨论关于安全用电的问题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见解,不正确的是( )。A.经验证明,不高于36 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B.下雨天,不能用手触摸电线杆的拉线。C.日常生活中,不要靠近高压输电线路。D.空气潮湿时,换灯泡时不用切断电源。10、(多选)有几位同学学习了关于“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以后,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遇到雷雨天,不要到

14、大树下面避雨,在野外时,要尽量降低身高。B.遇到雷雨天,要将门窗关闭,并远离门窗。C.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是用来输送电能的。D.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可避免雷电造成的危害。11、下列几种情况,可能会引起触电的是( )。A.用12V蓄电池做实验。B.无意中碰到36V电压的两根导线。C.站在干燥的木凳上触到家庭电路中的一根火线。D.站在地上触到家庭电路中的一根火线。12、一个灯泡灯光暗淡,下列原因不可能的是( )。A.电源电压过低。B.灯泡陈旧,灯丝升华变细,使灯丝电阻变大,电流变小。C.电源电压过高。D.线路因潮湿或绝缘线损坏有漏电现象。13、有下面几种做法:

15、同时用手接触三节串联着的铅蓄电池组;用手去捡落在地上的高压输电线;用湿布去擦亮着的电灯泡;站在地上用手碰到了家庭电路中的火线;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同时接触家庭中的火线和零线。其中会发生触电事故的做法是( )。A.只有。B.只有。C.。D.。14、小严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到了机床车间,经过实践增长了不少知识,他经过观察发现机床上的工作照明灯的额定电压都不高于36V,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设计的道理。15、你上高楼顶上安装过太阳能吗?到上边时你会发现,在高大的楼房顶上,四周建有一圈较粗的金属棍,并且通到了地下,你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吗?如果有人要将它给拆除,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向他解释会发生什么后

16、果,并予以制止。16、星期天,有几位同学到野外游玩,看到路边不知名的小花含苞欲放,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他们的心情无比欢畅。突然,他们发现小鸟向输电线上落去,几位同学不由得发出惊呼,“不好,小鸟要触电了!”可是,眼前发生的情况却令他们张口结舌,原来小鸟停在输电线上,并没有发生触电事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7、小红家中有一个电熨斗,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200,通过的电流是0.5A,她想在家庭照明电路中使用,请你帮她想想办法(要有物理依据)。18、如果在离某人不远的地方断了一根高压线,电线触及地面,立刻有大量电流从电线着地面流向四面八方。问这时是地面干燥的情况下人的危险性小呢?还是地面潮湿的情况下

17、人的危险性小呢?答案:1、正比,大,不高于36V。2、较大,较小,很大,很小,相连,湿手。3、几百万伏至几亿伏,几万安至十几万安,死亡,严重的破坏,大地。4、低压,高压。5、放电、电流。6、导体两端的电压、电压。7、AC 8、D 9、D 10、ABD 11、D 12、C 13、C14、不高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电压,避免发生触电事故。15、避免雷击造成的危害。16.小鸟的两只爪子落在同一根电线上,两爪之间的电压很低,所以没有电流从小鸟身上通过。17.可串联一个220 的电阻。18地面潮湿时的危险性对人来说要小些。原因是假定人的两脚分别站在危险区的A、B两点上,若地面干燥,A、B间的电阻就大,UAB也大;反之,地面潮湿时,A、B两点间的电压较小。电流从A到B有两条通路,一条是从A经人体至B,一条是从A经地面到B,这两条路径是并联,地面干燥时人体的电阻比地面小得多,而UAB较大,这样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大些,危险性也就大;反之,地面潮湿时,其危险性相对要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