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课堂PPT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1774274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课堂PPT(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急救仪器使用与保养荔湾区二院 林翠敏2危机意识?抢救用品 状态?管理?3急救仪器管理制度l定位放置:监护仪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l定人保管:专人负责管理,每周检查仪器的数量、性能、定点位置、检测使用维护状况,并登记在册。l定期检查:(1)每天由值班护士开机检查,保证仪器处于良好应急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记录检测状况4急救仪器管理制度l仪器使用后及时清理,消毒,专责护士每周做好清洁保养。l使用者须了解仪器的性能和操作规程,安全使用设备,在主管护士或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新护士、实习生培训。l设仪器检测维护登记簿记录使用及维修维护情况。l仪器出现故

2、障时及时送修,协调各方准备替代品。5心电监护除颤仪心电监护除颤仪内容内容6心电除颤监护仪心电除颤监护仪目的: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消除心律失常,使之使之恢复窦性心律。何时用?如何用?7双相除颤仪双相除颤仪单相除颤仪单相除颤仪8心电监护五线监测导联连接方法:正极(黑色):左侧锁骨下,外1/3处。LA负极(白色):右侧锁骨下,外1/3处。RA地线(绿色):右锁骨中线下方,第6-7肋间。RL正极(红色):左锁骨中线下方,第6-7肋间。LL探查电极(棕色):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9电除颤时机电除颤时机室扑室颤10早期除颤的重要性早期除颤的重要性早期除颤对心脏骤停存活率极为重要(1)心脏骤停早期最

3、常见的心律是室颤(VF)(2)终止VF的根本措施是除颤(3)VF持续时间越短,除颤成功可能性越大(4)VF可能在几分钟内恶化为心脏停搏。1112l病人平卧,检查并去除导电物质,松解衣扣,暴露胸部。l若正在进行心电监测,电极板要避免接触监测电极。l若室颤为细颤时,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适量静脉注射,使细颤转为粗颤。13l若患者在无心电监控的状况下电除颤,仪器必须调至“心脏除颤”档。l用干纱布将电击部位皮肤擦干,电极板涂上导电凝胶。14l电极板放置位置:1、前侧位:左侧电极板(APEX):左腋中线第五肋间 右侧电极板(STERNUM):胸骨右缘第二肋间152、前后位:APEX 左背肩胛下面 STERN

4、UM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16l非同步除颤非同步除颤,能量选择:(:(VFVF)单向波除颤器 成人360J,儿童:首次2J/kg,以后4J/kg双向波除颤器 200J,300J,360J l同步除颤同步除颤:房扑 50100J 房颤、室上速 100150J17l按“充电键”,等待提示充电完成,操作者离床,确认电击板安放位置和施加压力合适,双手按“放电键”除颤,无效时可间隔35min重复除颤。l除颤后VF未纠正,立即心肺复苏(5个循环)l随时观察显示屏心电活动,听诊心音,描记心电图。l使用完毕后,将开关设定在“OFF”状态,以确保除颤动仪自动释放储存的能量。18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1、试机时,应

5、将电极板放置在固定座上,禁止取出电极板空放电,否则会导致严重电击和设备损坏。2、放电测试:2min内放电次数不能超过3次。3、除颤时,两电极板相距要大于10cm;佩带起搏器时,电极板绝不可放其上,最少要隔8 cm。19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4、除颤时施压的力度:电极板紧贴皮肤,并施加1012kg的压力。5、正常成人的电阻约70-80。当跨胸电阻太高,不能产生有效的电流达到除颤目的20操作注意事项操作注意事项21除颤着火风险除颤着火风险l除颤电极板使用不当引起火花。l尽量确保不要在氧气丰富的环境中除颤。当通气管道脱落,除颤者尽量确保氧气流不要吹向病人胸壁。l减少除颤火花引起着火的风险自带胶的电

6、极帖l不要用电传导性很差的医用胶如超声用的凝胶。22清洁与保养清洁与保养l 1、清洁前,将除颤器关闭,拔除电源。l2、日常的清洁:清水l3、污染的情况下:(1)电极板的处理:用75%酒精纱擦去电极板的导电膏,然后用干净的干布擦拭。(2)机体表面及ECG连接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3清洁与保养清洁与保养l4、除颤机不使用时,保持仪器在充电状态,确认交流电源指示灯亮灯。l5、每天进行基本检查:放电检查、电池检查、记录器检查、报警检查。24面罩面罩球体球体储氧袋储氧袋连接管及单向阀连接管及单向阀氧气连接管氧气连接管氧气储氧阀氧气储氧阀简易呼吸器简易呼吸器 25面罩充气阀充气阀26单向阀单

7、向阀出气阀出气阀鸭嘴阀鸭嘴阀进气阀进气阀27安全阀安全阀储气安全阀作用:释放出过量气体,保持低压的氧气供应,保障患者的安全。安全阀装置,自动提供调节肺部的压力,使其维持在40cmH2O5cmH2O安全阀安全阀28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及禁忌症适应症: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的适应症: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病人的紧急抢救紧急抢救禁忌证:如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禁忌证:如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腔积液等29操作流程操作流程选择合适的面罩及简易呼吸气囊至病人身边选择合适的面罩及简易呼吸气囊至病人身边评估:呼吸情况及气道是否通畅评估:呼吸情况及气道是否通畅连接面罩、呼吸气囊连接面

8、罩、呼吸气囊病人呈去枕仰卧位,操作者位于病人的头侧病人呈去枕仰卧位,操作者位于病人的头侧开放气道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将面罩紧扣病人的口鼻部,操作者一手以将面罩紧扣病人的口鼻部,操作者一手以CE手,保持气道打开手,保持气道打开 及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气囊及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气囊评价效果评价效果30操作程序操作程序1 1、评估:、评估: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症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指征和适应症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节氧气流量 使储气袋充盈使储气袋充盈

9、312 2、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连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8-108-10升升/分,使贮气袋充盈分,使贮气袋充盈操作程序操作程序323、开通气道、开通气道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轴垂直长轴垂直儿童(儿童(1-8岁):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岁):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轴成体长轴成60角角婴儿(婴儿(1岁以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岁以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轴成身体长轴成30角角操作程序操作程序334、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贴紧不漏气。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痰液吸净,气囊充气后再应用。操作程序操作

10、程序345 5、CE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患者口鼻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方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人耳垂下方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用右手挤压气囊。用右手挤压气囊。操作程序操作程序35E-C手法手法36E-CE-C手法手法37E-C手法手法38操作程序操作程序6 6、规律挤压呼吸气囊规律挤压呼吸气囊l成人:以成人:以10-1210-12次次/分钟,即分钟,即5-65-6秒送气一次秒送气一次l儿童:儿童:12-2012-20次次/分钟,即分钟,即3-53-5秒一次秒一次l新生儿:新生儿:40-60

11、40-60次次/分分。每次送气时间为。每次送气时间为1S 1S l吸呼比为吸呼比为1:1.51:1.52 2。39l潮气量潮气量成人:成人:8-10ml/kg ,一般,一般400 600ml见见胸廓抬起即可胸廓抬起即可儿童:儿童:10ml/kg,有条件时测定,有条件时测定Paco2分分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压以调节通气量,避免通气过度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呼比为慢阻肺、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呼比为1:2-3,呼吸频率、潮气量均可适当少些呼吸频率、潮气量均可适当少些 操作程序操作程序40 7、挤压气囊时,应注意气囊的频次数和患者呼吸的协调性。防止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监测胸廓起伏、皮肤颜色、听

12、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等。操作程序操作程序41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操作要点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手法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42、使用简易呼吸囊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由于活瓣漏 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2、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 1/32/3为宜,亦不可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织,造成呼吸中枢紊乱,影响呼吸功能恢复3.、发现病人有自主呼吸时,应按病人的呼吸动作加以辅助,以免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43注意事项注意事项4.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果.5.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氧气储气袋充满氧气

13、鼓起.(氧流量810升/分)-有无发绀的情况 -适当的呼吸频率 -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6.-接氧气时,注意氧气管是否接实44注意事项:注意事项:7.确认患者处于正常的换气.-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压缩球体而起伏)-经由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经由透明盖,观察单向阀是否适当运用.-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45注意事项注意事项8、无氧源时:应该取下储氧袋及氧气连接管 有氧源时:要使用储氧袋,并且氧流量要 10L/分储氧袋作用:提高氧浓度,可使氧浓度达99%;无储氧袋氧浓度为45%;如无氧源时,氧浓度为大气氧浓度21%46 8、呼吸器使用后,各部件要分离,用清

14、水冲洗干净,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装配好备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储氧袋禁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47 1 1 气囊的测试气囊的测试 2 2 进气阀测试进气阀测试 3 3 储氧袋测试储氧袋测试 4 4 储氧安全阀测试储氧安全阀测试简易呼吸器测试简易呼吸器测试注意注意:使用简易呼吸器容易发生的问题活瓣漏气,使病人得不到有效通气。所以一定要定时检查、测试、维修和保养。气囊不宜挤压变形后放置,以免影响弹性。48球体、进气阀测试球体、进气阀测试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挤压球体,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

15、体时,将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49储氧袋测试储氧袋测试l 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鱼嘴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膨胀,请检查是否组装正确、或储气袋漏气。50储氧安全阀测试储氧安全阀测试l 将储氧阀和储氧袋接在一起,将气体吹入储氧阀,使储氧袋膨胀,将接头堵住,压缩储氧袋气体自储氧阀溢出。如未能觉到溢出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51检测简易呼吸器的方法检测简易呼吸器的方法525354便携式呼吸机便携式呼吸机55便携式呼吸机便携式呼吸机操作程序:操作程序:开机:储氧瓶 减压阀 开呼吸机 设通气模式、参数 检查呼吸机运送情况 将

16、呼吸机与患者的人工气道连接(无创通气接面罩)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和呼吸机监测指标,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关机:撤面罩或分离气管导管 关呼吸机 关氧瓶 关减压阀 开呼吸机放余气56参数调节参数调节吸呼比:1:1.52呼吸频率:1218次/min潮气量:68ml/kgFiO2:50100%(CPR时100%)触发灵敏度:-22KPa气道压力调节:06KPa气道压力监测范围:-26KPa57清洁与保养清洁与保养:1、每天用清水擦拭,污染的情况下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机体表面2、呼吸管道使用后用的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吹干,或送供应室消毒3、每天检测仪器性能,氧气瓶压力5KPa及时充氧4、呼吸机使用后充电23小时5、每月充电12小时58麻醉喉镜麻醉喉镜日常检测:1、查气管插管用物是否齐全,应急状态如何2、连接手柄与镜片,检查灯泡的亮度59消毒拆除灯泡,手柄和灯泡用75%酒精擦拭消毒镜片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后单独密封放置,注明消毒日期手柄取出电池存放注意灯泡及电池的备用配备注意灯泡及电池的备用配备6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