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A感染治疗新药物和新策略周新教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91770284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MRSA感染治疗新药物和新策略周新教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MRSA感染治疗新药物和新策略周新教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MRSA感染治疗新药物和新策略周新教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MRSA感染治疗新药物和新策略周新教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SA感染治疗新药物和新策略周新教授(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MRSA感染治疗感染治疗新药物和新策略新药物和新策略周周 新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MRSA感染治疗感染治疗-斯沃的临床价值斯沃的临床价值2023-3-43内内 容容 MRSA的危害及高危因素的危害及高危因素 斯沃治疗斯沃治疗MRSA肺炎的国际研究资料肺炎的国际研究资料 斯沃国内注册临床介绍斯沃国内注册临床介绍2023-3-441.摘自摘自CDC.Available at:http:/www.cdc.gov/ncidod/dhqp/ar_mrsa_ca_clinicians.html#1.2.Tambyah PA,et al.Infect Control Ho

2、sp Epidemiol.2003;24:436-8.3.Campbell AL,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3;24:427-30.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通常寄居在皮肤或鼻腔通常寄居在皮肤或鼻腔(25%-30%)1 医源性医源性MRSA感染多发生于医院或医疗机构中感染多发生于医院或医疗机构中1-3,特别特别常见于老年人和危重患者常见于老年人和危重患者1 MRSA感染主要涉及肺炎、皮肤感染主要涉及肺炎、皮肤/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流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及骨感染等感染及骨感染等1 MRSA传播几乎总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与传播几乎总是通过

3、直接或间接与MRSA感染患者感染患者接触所致接触所致1MRSA的基本特点2023-3-45MRSA在在ICU2%46.7%2023-3-46近近2020年来关注年来关注MRSAMRSA的同时,目光开始转向的同时,目光开始转向CA-MRSACA-MRSAPVL+2023-3-47一项一项Cohort study 结果(结果(1100/4612例)例)85%131例12%32例2023-3-48 MRSA感染可能感染可能增加死亡风险增加死亡风险1增加患病率增加患病率2,3延长延长住院时间住院时间2,3增加增加住院费用住院费用1,2,41.Rubin RJ,et al.Emerg Infect Di

4、s.1999;5:9-17.2.Carbon C.J Antimicrob Chemother.1999;44(suppl A):31-36.3.The Brooklyn Antibiotic Resistance Task Force.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2;23:106-108.4.Abramson MA et al.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1999;20:408-411.5.Cosgrove SE et al.Clin Infect Dis.2003;36:53-59.病死率相关性比较病死率相关性比较5:M

5、RSA vs MSSA0.10.5 1510O O d dd ds sr ra at ti i o oMSSA: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MRSA感染的危害感染的危害2023-3-49单中心,单中心,30个月所有金葡菌个月所有金葡菌VAP的前瞻性研究的前瞻性研究38 例例MSSA,11 例例MRSA患者性别,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先前手术治疗,肾功能衰竭,糖尿患者性别,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先前手术治疗,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心脏病,昏迷的分布相似病,心脏病,昏迷的分布相似与与MRSA有关的危险因素有关的危险因素 感染前应用类固醇类

6、药物感染前应用类固醇类药物(RR=3.45)机械通气机械通气 6 d(RR=2.03)COPD(RR=2.76)MSSA 感染病例中头部创伤更常见感染病例中头部创伤更常见(RR=1.94)所有所有MRSA VAP患者先前曾应用患者先前曾应用抗生素抗生素,而,而MSSA感染患者中仅有感染患者中仅有21.1%(p 0.000001)Rello et al.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4;150:1545-9MRSA vs MSSA VAP 危险因素的比较危险因素的比较2023-3-410 MRSA组中,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更为多见组中,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更为多见 肺炎直

7、接相关的病死率在肺炎直接相关的病死率在MRSA VAP患者中明患者中明显增加显增加(RR=20.72)抗生素的使用是发生抗生素的使用是发生MRSA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最重要的危险因素Rello et al.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4;150:1545-9MRSA MRSA vsvs MSSA VAP MSSA VAP 转归转归2023-3-4111.03采集培养前住院时间长采集培养前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使用8.01-左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4.06-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1.95先前住院先前住院2.55肠道营养肠道营养2.24手术手术比数比比数比危险因素危险因素G

8、raffunder&Venezia.J Antimicrobial Chemother 2002;49:999-1005医院获得医院获得MRSAMRSA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MRSA MRSA vsvs MSSA MSSACollateral Damage2023-3-412大环内酯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消耗量总和和氟喹诺酮类消耗量总和MRSA 流行率流行率滞后时间滞后时间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 13月月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 4 7 月月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 4 5月月Aberdeen,UK 1996-2000

9、 Monnet et al.Emerg Infect Dis 2004;10:1432-41抗菌药物使用与抗菌药物使用与 MRSAMRSA2023-3-413 2003年年3月至月至5月,月,SARS暴发期间,香港一个暴发期间,香港一个22张床的张床的ICU(仅收治仅收治 SARS 患者患者)提升了感染控制级别提升了感染控制级别所有时间穿戴手套和隔离衣所有时间穿戴手套和隔离衣 大量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大量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使用 MRSA分离率上升:分离率上升:3.5%vs 25.3%(P0.001)47%VAP的病原菌为的病原菌为MRSA是否所有时间均穿戴手套和隔离衣使是否所有时间均

10、穿戴手套和隔离衣使MRSA的交叉传播上升了的交叉传播上升了?Yap et al.Clin Infect Dis 2004;39:511-6 MRSA VAP MRSA VAP SARS!SARS!2023-3-414 先前先前90天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天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住院住院5天或以上天或以上 社区社区/医院科室中抗生素耐药率高医院科室中抗生素耐药率高 有出现有出现HCAP的危险因素的危险因素 先前先前90天内,住院天内,住院2天或天或2天以上天以上 居住于护理院或长期护理机构居住于护理院或长期护理机构 家庭静脉输液治疗家庭静脉输液治疗(包括抗生素包括抗生素)30天内慢性透析天内慢性透析

11、家庭创伤护理家庭创伤护理 家庭成员携带多重耐药菌家庭成员携带多重耐药菌 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免疫抑制性治疗免疫抑制性治疗ATS HAP/VAPATS HAP/VAP指南指南MDRMDR病原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感染的危险因素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2023-3-415ATSATS成人成人 HAP/VAPHAP/VAP治疗指南治疗指南 经验性治疗经验性治疗:早期发病早期发病&没有没有MDRMDR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可能病原菌可能病原菌推荐的抗菌药物推荐的抗菌药物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头孢曲松头孢曲松流感嗜血杆菌流

12、感嗜血杆菌 或或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抗生素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菌抗生素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菌或或 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 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舒巴坦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 或或 肠杆菌属肠杆菌属厄他培南厄他培南 变形杆菌变形杆菌 粘质沙雷菌粘质沙雷菌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2023-3-416ATSATS成人成人 HAP/VAPHAP/VAP治疗指南治疗指南 经验性治疗经验性治疗:晚期发病或存在晚期发病或存在MDRMDR病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病

13、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可能的病原菌可能的病原菌联合抗菌治疗联合抗菌治疗表表3列出的病原菌和列出的病原菌和MDR病原菌病原菌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头孢菌素(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定),头孢他定)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或或肺炎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阳性)阳性)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不动杆菌不动杆菌或或-内酰胺内酰胺/-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内酰胺酶抑制剂(哌拉西林-舒巴坦)舒巴坦)有抗绿脓杆菌活性的有抗绿脓杆菌活性的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

14、或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嗜肺军团菌嗜肺军团菌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2023-3-4171.ATS/IDSA.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5;171:388-416.面对面对MRSAMRSA的挑战的挑战ATS/IDSA(2005)ATS/IDSA(2005)指南推荐指南推荐1 1 指南推荐首选适当的初始抗生素治疗指南推荐首选适当的初始抗生素治疗 对院内严重感染患

15、者相当重要对院内严重感染患者相当重要 延迟治疗将导致患者死亡率增高延迟治疗将导致患者死亡率增高 指南推荐需适当抗生素、恰当剂量、早期治疗指南推荐需适当抗生素、恰当剂量、早期治疗HAP,VAP及及HCAP2023-3-4181.Kollef MH,et al.Chest.1998;113:412-20.2.Kollef MH,et al.Chest.1999;115:462-74.42.017.7P 0.001 危重危重患者患者 2 2病死率病死率(%)60.833.3010203040506070P 0.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71/169)(86/486)(31/51)(1

16、7/51)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导致病死率显著提高不适当初始抗生素治疗导致病死率显著提高2023-3-419 Wunderink于于2003年发表在年发表在Chest杂志上关于斯沃治疗院内杂志上关于斯沃治疗院内MRSA肺炎疗效的研究肺炎疗效的研究 对对2项随机、双盲试验的组合数据进行分析项随机、双盲试验的组合数据进行分析(48/48A)多中心研究,共多中心研究,共134个研究点个研究点 患者:共患者:共1,019例例;123例可评价患者基线时分离

17、到例可评价患者基线时分离到 MRSA 治疗治疗:利奈唑胺利奈唑胺 600 mg 静滴静滴 q12h,对照组:,对照组: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1 g 静滴静滴 q12h(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疗程,疗程7-21天天 可加用氨曲南覆盖革兰阴性菌可加用氨曲南覆盖革兰阴性菌 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2-28天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天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照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照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 Wunderink R,et al.Chest 2003;124:1789-972023-3-420患者随机患者随机分组分组(N=1030)金葡菌

18、金葡菌NP(n=171)出院治愈未愈出院治愈未愈(n=136)MRSA NP(n=85)出院治愈未愈出院治愈未愈(n=62)未用药未用药(n=11)MRSA NP(n=75)出院治愈未愈出院治愈未愈(n=61)金葡菌金葡菌NP(n=168)出院治愈未愈出院治愈未愈(n=136)斯沃斯沃600mg IV q12h(n=524)出院治愈未愈出院治愈未愈(n=417)万古霉素万古霉素1g IV 12h(n=495)出院治愈未愈出院治愈未愈(n=136)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治愈治愈:接受接受5天治疗以上的患者天治疗以上的患者;未愈未愈:接受不足接受不足2天治疗的患者天治疗的患者Wunderink RG,

19、et al.Clin Ther.2003;25:980-92.2023-3-42151.559.053.035.543.452.201020304050607080 意向性治疗人群意向性治疗人群(n=804)金葡菌金葡菌 医院肺炎医院肺炎 (n=272)MRSA 医院肺炎医院肺炎 (n=123)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氨曲南氨曲南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氨曲南氨曲南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照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照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 ITT ITT 结果结果 临床治愈临床治愈P=0.18P=0.009临床治愈率临床治愈率(%)P=0.82Wunderink R,et al.Chest 2003

20、;124:1789-972023-3-422MRSAMRSA NPNP患者意向性治疗人群中临床患者意向性治疗人群中临床治愈率的重要预测指标治愈率的重要预测指标(n=123)(n=123)OR 2.9,p=0.03OR 21.7,p=0.0007OR 16.4,p=0.0007OR 3.7,p=.006OR 3.3,p=0.01Wunderink R,et al.Chest 2003;124:1789-97利奈唑胺治疗利奈唑胺治疗2023-3-423P=0.025接受斯沃治疗的院内接受斯沃治疗的院内MRSA肺炎患者的肺炎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生存率显著高于万古霉素斯沃治疗组生存率提高斯沃治

21、疗组生存率提高1611.Wunderink R,et al.Chest.2003;124:1789-97.Wunderink R,et al.Chest 2003;124:1789-97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比较医院获得性肺炎比较结结 论论利奈唑胺作为利奈唑胺作为MRSA所致所致HAP患者的初始治患者的初始治疗疗,与万古霉素相比,与万古霉素相比,生存率和临床治愈率生存率和临床治愈率可获得明显改善可获得明显改善2023-3-425 Kollef于于2004年发表在年发表在Intentensive Care Med杂志上关于杂志上关于斯沃治疗斯沃治疗MRSA所致

22、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疗效的研究所致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疗效的研究 对对2项随机、双盲试验的组合数据进行分析项随机、双盲试验的组合数据进行分析 患者:共患者:共1,030例例;91例可评价患者基线时分离到例可评价患者基线时分离到 MRSA 治疗治疗:利奈唑胺利奈唑胺 600 mg 静滴静滴 q12h,对照组:,对照组: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1 g 静滴静滴 q12h(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疗程,疗程7-21天天 可加用氨曲南覆盖革兰阴性菌可加用氨曲南覆盖革兰阴性菌 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2-28天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天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Kollef MH,et al

23、.Intensive Care Med.2004;30:388-94.斯沃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说明斯沃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研究说明2023-3-426患者随机分组患者随机分组(N=1030)MRSA VAP(n=47)出院出院治愈未愈治愈未愈(n=33)未用药未用药 (n=11)MRSA VAP(n=44)出院出院治愈未愈治愈未愈(n=37)金葡菌金葡菌VAP(n=111)出院出院治愈未愈治愈未愈(n=91)金葡菌金葡菌VAP(n=110)出院出院治愈未愈治愈未愈(n=88)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VAP(n=130)出院出院治愈未愈治愈未愈(n=106)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VAP(n=134

24、)出院出院治愈未愈治愈未愈(n=108)VAP(n=262)出院出院治愈治愈/未愈未愈(n=207)VAP(n=282)出院出院治愈未愈治愈未愈(n=227)万古霉素万古霉素1g IV 12h(n=495)斯沃斯沃600mg IV q12h(n=524)研究设计研究设计 Kollef MH,et al.Intensive Care Med.2004;30:388-94.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剂研究药物治疗,诊断为院内肺炎并给予机械通气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剂研究药物治疗,诊断为院内肺炎并给予机械通气2023-3-427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VAPVAP比较比较ITT ITT 结果结果

25、Kollef M,et al.Intensive Care Med 2004;30:388-9448.945.421.236.735.2010203040506070意向性治疗人群意向性治疗人群 VAP(n=434)金葡菌金葡菌 VAP(n=179)MRSA VAP (n=70)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氨曲南氨曲南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氨曲南氨曲南临床治愈率临床治愈率(%)P=0.07P=0.06P=0.00162.22023-3-428采用采用KMKM分析时间分析时间-生存曲线生存曲线 ITT VAP MRSA ITT VAP MRSA 患者患者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生存率生存率(意向

26、性治疗意向性治疗,ITT)79.1%73.7%P=0.15生存率生存率(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80.6%70.8%P=0.07生存率生存率(SA)78.2%70.3%P=0.19生存率生存率(MRSA)84.1%61.7%P=0.02P=0.02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万古霉素Kollef M,et al.Intensive Care Med 2004;30:388-942023-3-429临床治愈率的重要预测指标临床治愈率的重要预测指标ITT VAP ITT VAP 患者患者 (n=434)(n=434)0123456利奈唑胺治疗利奈唑胺治疗APACHE II 评分评分单肺叶肺炎单肺叶肺炎年

27、龄年龄 65y血肌酐血肌酐 2.6 mg/dl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daysOR 1.6,p=0.048OR 5.6,p=0.02OR 2.0,p=0.001OR 1.6,p=0.04OR 2.8,p=30 mg/L骨骨 8.5 mg/kgPharmacia;data on file*Boselli et al.Crit Care Med 2005;33:1529-33*平均平均(SD)峰浓度峰浓度和谷浓度为和谷浓度为 14.4(5.6)mg/L&2.6(1.7)mg/L2023-3-432利奈唑胺利奈唑胺组织浓度与血浆浓度的比例组织浓度与血浆浓度的比例40%1040%1177%1010%

28、950-60%8替考拉宁替考拉宁 20%730%611-17%4,50-18%2,37-13%1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55%61%1594%12104%14450%1370%1360%12利奈唑胺利奈唑胺腹透液腹透液 汗液汗液肌肉肌肉 炎性渗出液炎性渗出液 上皮细胞衬液上皮细胞衬液 脑脊液脑脊液 骨骨 组织组织 1.Graziani 1988;2.Matzke 1986;3.Albanese 2000;4.Georges 1997;5.Lamer 1993;6.Daschner 1987;7.Blevins 1984;8.Wilson 2000;9.Stahl 1987;10.Wise 1986;

29、11.Frank 1997;12.Lovering 2002;13.SmPC;14.Gee 2001;15.Gendjar 2001.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注射液注射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2023-3-434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Linezolid,商品名斯沃,商品名斯沃)为美国辉瑞制药公司为美国辉瑞制药公司新近研制开发的恶唑烷酮类抗菌药。该药对新近研制开发的恶唑烷酮类抗菌药。该药对包括包括MRSA在在内的临床常见革兰阳性内的临床常见革兰阳性菌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SFDA批准辉瑞公司于批准辉瑞公司于2001年年4月月2005年年3月以注射用月以注射用万古霉素

30、作为对照药,在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万古霉素作为对照药,在肺炎和皮肤软组织感染(SSTI)患患者中进行双盲、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进一步者中进行双盲、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进一步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3-3-4352023-3-436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 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以注射用万古霉素为对照药,以注射用万古霉素为对照药,1:1分组分组 随机对照

31、治疗肺炎和随机对照治疗肺炎和SSTI患者患者 研究人数研究人数 SFDA批准研究病例数至少为批准研究病例数至少为60对对2023-3-437 临床表现符合肺炎诊断临床表现符合肺炎诊断 咳嗽咳嗽 痰量增多或痰的性质变化痰量增多或痰的性质变化(恶化恶化)肺部听诊有啰音和肺部听诊有啰音和/或肺实变变化或肺实变变化 呼吸困难、气急或底氧血症呼吸困难、气急或底氧血症 至少具备一项与感染有关的表现至少具备一项与感染有关的表现 发热发热(口表体温口表体温37.3);或体温降低;或体温降低(口表口表35.5)低血压、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动过速 白细胞计数增多白细胞计数增多(WBC)10000/mm3或中性白细胞

32、或中性白细胞75%筛选时或治疗前筛选时或治疗前48小时的胸片符合肺炎诊断小时的胸片符合肺炎诊断 革兰阳性菌的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革兰阳性菌的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至少具有一项与病原菌有关的表现:至少具有一项与病原菌有关的表现:发热发热(口表体温口表体温37.3);或体温降低;或体温降低(口表口表35.5)白细胞计数增多白细胞计数增多(WBC)10000/mm3或中性白细胞或中性白细胞75%肺炎肺炎SSTI1875岁已知或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岁已知或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2023-3-4382023-3-439 利奈唑胺组利奈唑胺组1g/次次(60岁以上岁以上0.75g/次次)q12h单一革兰

33、阳性菌感染单一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单用利奈唑胺者单用利奈唑胺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混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混合感染者,联合氨曲合感染者,联合氨曲南治疗南治疗单一革兰阳性菌感染单一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单用万古霉素者单用万古霉素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混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混合感染者,联合氨曲合感染者,联合氨曲南治疗南治疗万古霉素组万古霉素组 600mg/次次 q12h 2023-3-440 主要和次要疗效指标主要和次要疗效指标 主要指标:停药访视时或停药后随访主要指标:停药访视时或停药后随访(治疗结束后第治疗结束后第7-287-28天天)时,时,评价利奈唑胺的临床有效性评价利奈唑胺的临床有效性 (痊愈痊愈/显效显效/进步进步/

34、无效无效)次要指标:停药后随访时,评价利奈唑胺的微生物学有效性次要指标:停药后随访时,评价利奈唑胺的微生物学有效性 (清清 除、未清除、不明除、未清除、不明)安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临床不良事件临床不良事件(轻、中、重轻、中、重),严重不良事件及实验室异常的例次,严重不良事件及实验室异常的例次和发生率和发生率2023-3-4412023-3-442 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利奈唑胺组利奈唑胺组万古霉素组万古霉素组p值值进入研究例数进入研究例数7171性别性别(女女/男男)25/4629/420.4893年龄年龄(岁岁)56.316.6659.613.320.1979发热例数发热例数(口温口温37.3)6

35、157主要基础疾病主要基础疾病(例数例数)4655两组合并使用氨曲南人数两组合并使用氨曲南人数2319治疗前分离菌种类比较治疗前分离菌种类比较(株数株数)肺炎肺炎2832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424 肠球菌属肠球菌属28 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3127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519 肠球菌属肠球菌属45研究药物疗程研究药物疗程(均数均数标准差标准差)(天天)12.25.4210.75.060.11192023-3-443利奈唑胺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万古霉素组利奈唑胺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万古霉素组 *停药访视时:最后一次用药后停药访视时:最后一次用药后72小时内小时

36、内 停药后随访时:治疗结束后的停药后随访时:治疗结束后的7至至28天内天内62.70%86.90%83.10%42.60%43.90%61.70%64.90%26.70%0%20%40%60%80%100%有效率有效率痊愈率痊愈率有效率有效率痊愈率痊愈率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百分比百分比(%)P=0.0015P=0.0353/6126/6137/6016/6049/5937/5937/5725/57停药访视时停药访视时*停药后随访时停药后随访时2023-3-444P=0.0913P=0.018524/3810/3819/3813/3819/415/4118/4111/41停药访视停药

37、访视停药后随访停药后随访百分比百分比(%)百分比百分比(%)停药时,利奈唑胺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万古霉素组停药时,利奈唑胺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万古霉素组 2023-3-445治疗后阳性例数治疗后阳性例数基线阳性例数基线阳性例数510152025305101520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咳嗽咳嗽肺部啰音肺部啰音发热发热气急气急2023-3-446细菌清除率细菌清除率()P=0.046742/5332/5233/4323/375/67/122023-3-447细菌清除率细菌清除率(%)14例例11例例2例例4例例P=0.0830P=0.099315/2817/222023-3-448停药后

38、随访结果显示停药后随访结果显示利奈唑胺组利奈唑胺组万古霉素组万古霉素组例次例次痊愈痊愈显效显效进步进步无效无效例次例次痊愈痊愈显效显效进步进步无效无效金黄色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188631215565肠肠 球球 菌菌2100164101合合 计计209632279666痊痊 愈愈 率率45%(9/20)33.3%(9/27)有有 效效 率率94.4%(18/20)77.8%(21/27)2023-3-449临床试验中发生率临床试验中发生率 1%的不良事件的不良事件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万古霉素0246810肝肾综合症肝肾综合症恶心恶心呕吐呕吐咳嗽咳嗽便秘便秘皮疹皮疹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发热

39、发热发生率发生率(%)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红人综合征红人综合征)1214腹泻腹泻2023-3-45025.40%16.90%5.60%11.30%010%20%30%40%50%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因不良反应停药因不良反应停药百分比百分比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万古霉素P=0.21742023-3-4512023-3-452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 停药访视时,利奈唑胺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停药访视时,利奈唑胺临床疗效优于万古霉素;停药后随访时利奈唑胺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仿停药后随访时利奈唑胺的疗效与万古霉素相仿 利奈唑胺对常见革兰阳性菌均显示良好的抗菌活性利奈唑胺对常见革兰阳性菌均显示良好的抗菌活性 与万

40、古霉素相比较,利奈唑胺患者耐受性好,不良与万古霉素相比较,利奈唑胺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反应发生率相仿利奈唑胺注射液每日利奈唑胺注射液每日600mg,每,每12小时给药一次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确切小时给药一次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疗效确切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建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建议2023-3-4531.French G.Int J Clin Pract.2001;55:59-63.2.斯沃斯沃(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产品特性概述。产品特性概述。New York,NY:Pfizer Inc;August 2005.2023-3-4541.Swaney GM,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8;42:3251-5.2.French G.Int J Clin Pract.2001;55:59-63.3.斯沃斯沃(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产品特性概述。产品特性概述。New York,NY:Pfizer Inc;August 2005.4.斯沃斯沃美国产品使用说明书美国产品使用说明书.New York,NY:Pfizer Inc;November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