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175208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授课人:朱颖一、教学目的1. 初步学会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2. 初步学会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设计小生态瓶的要求。1在制作完成的小生态瓶中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必须是封闭的。2小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 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既让里面的植物见光,又便于学生进行观察。4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投放的动物数量不 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5生态瓶宜小不宜大。如果设计的是模拟微型池塘生态系统则瓶中的 水量应为容器的4/5。6小生态瓶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日期,然后 将小生

2、态瓶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要注意不能将小生态瓶放在阳光能 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而使水草死亡。另外,在整个实 验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小生态瓶的位置。7. 设计实验对照组。在一个班内,教师可以有意安排设计多种对照实验 由不同的学生来完成。如水质、植物数量、动物数量、基质内容、见光与 否等项目。在分析结果时,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8.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观察方法。(1)让学生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 水质变化(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基质变化。(2)每天观察一次,同时做好观察记录。(3)如果发现小生态瓶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

3、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这时应把从开始观察到停止观察所经历的天数记录下 来。9.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统计一下 全班学生每人所制作的小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时间的长短并引导学 生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10. 实验时间的安排。实验课上先由教师集中讲解设计的要求、方法、 观察的要求等内容。然后,由学生分头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有条件的学校, 可以把小生态瓶集中放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观察。也可以由学生带回家 中进行观察。三、具体实例(_)实验材料及用具材料用具水草(茨藻),椎实螺,凡士林,河水,沙子(洗净),标本瓶(或 其他玻璃瓶)。(二)、方法步骤1. 瓶子的处理。取一个标本

4、瓶并将其洗净,然后用开水烫一下瓶子和瓶 盖。2. 放沙注水。往标本瓶中放入1 cm厚的沙子,再注入河水(占瓶子容 积的4/5)。3. 投放生物。将1根新鲜茨藻和1个小型椎实螺放入标本瓶中。4. 加盖封口。在瓶盖周围涂上凡士林盖紧瓶口,再在瓶口周围涂抹上 一层凡士林。5. 粘贴标签。在制作好的小生态瓶上贴上标签然后放在阳面窗台上 (不要再移动位置)。6.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1次,并做好记录。(三)、实验结果该生态系统保持其相对稳定性的时间为309 d。(四)、实验结果分析制作小生态瓶时,由于使用的是河水,因此,在这个密闭的生态系统中, 除了放入的茨藻、椎实螺以外,水中还有单脆藻、原生动物和其他微

5、生物。 而且河水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所以,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但也是 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茨藻和水中的藻类在光照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 放出氧气,除了供它们自身利用外,还可供椎实螺等其他生物进行呼吸。椎实 螺可以用腹足爬行于瓶壁,并以齿舌刮取茨藻为食,其排出物被微生物分解, 并为茨藻提供养料。茨藻、椎实螺、微生物和浮游生物呼吸时放出的二氧 化碳,可供茨藻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在这个密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中,既 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 量流动。因此,该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五)、结论人工制作的小生态瓶;,其生态系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相对稳定。(六)、说明判别茨藻和椎实螺存活与否的标准如下。茨藻呈绿色,为生活状态。当茨藻变黄、变黑,柔软下沉时,即为死亡。 椎实螺外壳灰绿色,能运动,为生活状态。当椎实螺外壳变白,而且浮起时,即 为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