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9168977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丽水市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七)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阅读理解。 (共5题;共56分)1. (23分) 我爱阅读,还会做后面的练习呢!吃过晚饭,爸爸端着砂锅走出家门,他又去医院给唐叔叔送汤了。我站在阳台上,看着爸爸小心翼翼地把砂锅放进汽车里,然后钻了进去,关上车门,发动了汽车,缓缓地驶出了院门。“爸爸,早点儿回来!”望着爸爸开车消失在夜色中,我在心里默默地呼唤。这几天,我从爸爸身上深深懂得了“朋友”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上个星期,爸爸的同学也是好朋友唐叔叔,到北京来看病,被确诊为肺癌,前几天刚刚

2、在301医院做了手术。唐叔叔今年才38岁,就得了这样让人恐惧的病,他非常绝望。我们全家听说以后非常吃惊,也非常难受。唐叔叔到北京那天,爸爸亲自开车到机场去接他。晚上请他吃饭,还陪他住了一夜。爸爸不停地安慰他、鼓励他,让他放下思想包袱,振作精神,战胜病魔。手术那天,爸爸开会没能去医院,就让妈妈一直陪到手术结束。手术前一天,爸爸陪唐叔叔聊天时,听他说起喝鸽子汤对伤口愈合有好处,而且鸽子一定要用水呛死,不能用刀杀死,这样才能保证炖出来的汤营养丰富。这可忙坏了爸爸和妈妈。每天妈妈负责买鸽子,爸爸回家后就抓紧时间用砂锅炖汤,每次要炖两个小时。炖好后,就赶紧开车送到医院,好让唐叔叔趁热喝。爸爸白天工作非常

3、忙,晚上还要干这些事,真是太辛苦了。我问爸爸:“你们北京不是有其他同学吗,为什么非要你做这些事呢?”爸爸只说了一句:“。”我懂了,在患难的时候,能见到朋友的真心。(1)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难受_ 恐惧_振作_ 辛苦_(2)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3) 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8分) 阅读理解。 与其恨,不如爱地处瓦拉纳西东部的瓦拉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只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瓦拉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

4、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爬满了复仇的蜜蜂。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命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依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列车。灾难就此发生,5节车厢倾覆,

5、300多人非死即伤。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战队”,以最快的速度发动猛攻。得出结论不重要,重要的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拉纳西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论来论去,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

6、下来。就在瓦拉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拉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每年夏天,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过往的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1)

7、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切实可行:_永绝后患:_(2) 瓦拉纳西火车站的事故是怎么发生的?请简要概括。 (3) 文中下划线的词语“这些方案”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具体列出“这些方案”? (4)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男孩最可爱的地方。 (5) 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6)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与其恨,不如爱”的理解。 3.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8、。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型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度地集中在脸上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上一副墨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肩总是耸得高高的,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一摸他常穿的是一件灰色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我没有赶得上看,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它已油渍斑斓。他

9、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发在我的头上。他在讲台上来回踱着,吸溜一

10、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1) 用文中原句回答。 “我”至今不能忘记先生的原因是_。(2) 先生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从_、_、_、_、_等方面来刻画的。 (3) 用横线画出描写先

11、生外貌的句子。 (4) 眼镜成了先生最显著的特征,这说明( ) A . 先生知识渊博B . 形象滑稽,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C . 突出先生的“凶”D . 既点明先生的特征,又说明其知识的渊博(5) 先生说的“一眼望到底”的意思是_,加引号的作用是_。 4. (9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与萧红林贤治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

12、,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的家。鲁迅先生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上,也

13、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是的,没有鲁迅先生在荆棘满地的前面为青年们开路,萧红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生龙活虎的青年作家,有谁没有受过鲁迅的哺育呢?在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方面,鲁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对青年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1) 解释下面的下划线的字。 举目无亲:_一见如故:_(2)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心里的冰块”是指_;“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_。“健步地奔跑”是指_;

14、“汗珠”喻指_。(3) 用“/”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写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4) 文章歌颂的是( )。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萧红才华出众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5) 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 (4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选自百年新诗代表作现代卷)(1) 诗歌中鸟儿

15、歌唱土地、_、_和黎明,其中“土地”象征_“黎明”象征着_。 (2) 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破折号表示_。 (3) 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诗歌用“嘶哑”来形容鸟的喉咙,让人体味到其中经历的坎坷和辛酸。“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中的“我”指鸟。(4) 诗歌中写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 这种诗歌流露了作者怎样一种感情?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阅读理解。 (共5题;共56分)1-1、1-2、1-3、2-1、2-2、2-3、2-4、2-5、2-6、3-1、3-2、3-3、3-4、3-5、4-1、4-2、4-3、4-4、4-5、5-1、5-2、5-3、5-4、5-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