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霜、冰花是怎样形成的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1632300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露、霜、冰花是怎样形成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露、霜、冰花是怎样形成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露、霜、冰花是怎样形成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露、霜、冰花是怎样形成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霜、冰花是怎样形成的(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露、霜、冰花是怎样形成的雨(rain)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 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 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 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 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雪的概述 水是地球上各种生灵存在的根本,水的变化和运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世界。在地球上, 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

2、着风运动到别的地 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 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大气里以固态形式落到地球表面上 的降水,叫做大气固态降水。雪是大气固态降水中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冬季,我国许多地区 的降水,是以雪的形式出现的。由于降落到地面上的雪花的大小、形状、以及积雪的疏密程度 不同,雪是以雪融化后的水来度量的。气象上一般把雪按24小时内降水量分为4个等级:0.1 一2.4毫米的雪称为小雪;2.5-4.9毫米的雪称为中雪;5.0-9.9毫米的雪称为大雪;10毫米 以上(含10毫米)的雪称为暴雪。从降水量看,即使暴雪的量

3、级也仅仅相当于雨量中的中雨。 粗略地估计,10毫米深的积雪仅能融化为1毫米的水。补充:大气固态降水是多种多样的, 除了雪花以外,还包括能造成很大危害的冰雹,还有我们不经常见到的雪霰和冰粒。由于天空 中气象条件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大气固态降水。这些大气固态降水的叫法因 地而异,因人而异,名目繁多,极不统一。为了方便起见,国际水文协会所属的国际雪冰委员 会,在征求各国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1949年召开了一个专门性的国际会议,会上通过了关 于大气固态降水简明分类的提案。这个简明分类,把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 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

4、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 为雪。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 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 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 冰晶胶体的集合体。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 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 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因为云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 所以云的颜色成灰度色,云层比较薄时成白色,但是当它们变得太厚或浓密而使得阳

5、光不能通 过的话,它们可以看起来是灰色或黑色的。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 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 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 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汽化),再凝结(凝华)下降。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 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 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

6、汽就凝 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 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其它行星的云不一定会由水所组成,如金星的硫 酸云。雾有三种定义:1、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 这种天气现象为雾。2、雾是接近地面的云。3、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 露的成因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 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 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如果温度持续降至0C以下时,露滴冻 结成冰珠

7、,称为冻露。日出之后,地面温度和湿度变成与夜晚完全相反的分布形式,贴近地面 空气的增温也使该空气层的水汽含量欠饱和,各种条件都将有利于地面水分的蒸发,露滴逐渐 消失。露珠是露的别名,它从夜幕降临到阳光初照是降落在花朵上,总是悄然无息。霜 在寒 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 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 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 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 少数情况下,在日

8、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 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 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二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 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 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 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 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 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

9、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 成。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 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 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 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 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 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冰 雹(Hail)也叫“雹二俗称雹子,有的地

10、区叫冷子二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 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 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 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 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能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 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系 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50毫米,最大的可 达10厘米以上。雹的直径越大,破坏力就越大。冰雹常

11、砸坏庄稼,威胁人畜安全,是一种严 重的自然灾害。很多雹灾严重的国家已进行了人工防雹试验。雾淞俗称树挂,在北方很常见, 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 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 构沉积物。因此雾淞现象在我国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 却水滴就可形成。过冷水滴(温度低于零度)碰撞到同样低于冻结温度的物体时,便会形成雾 淞。当水滴小到一碰上物体马上冻结时便会结成雾淞层或雾淞沉积物。雾淞层由小冰粒构成, 在它们之间有气孔,这样便造成典型的白色外表和粒状结构。由于各个

12、过冷水滴的迅速冻结, 相邻冰粒之间的内聚力较差,易于从附着物上脱落。被过冷却云环绕的山顶上最容易形成雾淞, 它也是飞机上常见的冰冻形式,在寒冷的天气里泉水、河流、湖泊或池塘附近的蒸雾也可形成 雾淞。雾淞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是它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的 雾淞有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造成损失。冰花”往往只是形成在玻璃窗的内表面:在寒冷 的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门窗玻璃内表面遇冷直接凝华,形成冰花, 而室外的水蒸气温度较低,不易在玻璃外表面凝华。当冰块结晶体在满天飞舞的雪花中于房檐 上形成冰凌时,那种呈现六角形的罕见雪花,就称为飞雪冰花。这种冰凌十分罕有

13、,大约平均 每10年才有一次!冰花又名未央花,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 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 0.5克。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 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雪花为什么多呈六角形,花样又如此繁多呢?雪花是由 小冰晶增大变来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为最多,因而形成雪花多是六角形的。雪花形状的 多种多样,则与它形成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面上、 边上和角上的弯曲程度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

14、边 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的面、边、角上的饱和水汽压不 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如果云中水汽不太丰富,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 压,水汽只在面上凝华,这时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如果水汽稍多,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 水汽压,水汽在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弯曲程度有关,弯曲程度大的 地方凝华较快,所以在冰晶边上凝华比面上快,这时多形成片状雪花;如果云中水汽非常丰富, 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这样在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 出,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所以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 它所

15、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得冰晶各种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 样的雪花。雪花的形成在天空中运动的水汽怎样才能形成降雪呢?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 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 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饱 和的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的温度时,空气里就有多余的水汽变成水滴或冰晶。因为冰面饱和水 汽含量比水面要低,所以冰晶生长所要求的水汽饱和程度比水滴要低。也就是说,水滴必须在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空气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不小于100%时才能增长;而

16、冰晶呢,往往相对湿度不足100%时也能增长。例如,空气温度为-20C时, 相对湿度只有80%,冰晶就能增长了。气温越低,冰晶增长所需要的湿度越小。因此,在高空 低温环境里,冰晶比水滴更容易产生。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有人做过试验,如 果没有凝结核,空气里的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500%以上的程度,才有可能凝聚成水滴。 但这样大的过饱和现象在自然大气里是不会存在的。所以没有凝结核的话,我们地球上就很难 能见到雨雪。凝结核是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微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 最强的物质微粒。比如说海盐、硫酸、氮和其它一些化学物质的微粒。所以我们有时才会见到 天空中有云,却不见降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采用人工降雪。冰花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 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