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19144121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岗“十二五”规划纲要(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7日经龙岗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一月目 录前 言1一、“十一五”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成就2(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2(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2(三)对外经济发展强劲,外向型经济能级全面提升3(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福利明显改善3(五)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区面貌持续改善4(六)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发展瓶颈不断突破4二、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5(一)发展机遇5(二)面临挑战及问题6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目标7(一)指导思想7(

2、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思路8(四)发展目标11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一)完善自主创新体系15(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16(三)提升先进制造业17(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18(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19(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20(七)发展现代农业21(八)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21五、大力推进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23(一)优先发展教育,提升人口素质23(二)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24(三)繁荣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强区26(四)借大运东风,发展体育事业27(五)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28(六)推进“平安龙岗”建设,维护社会稳定29(七)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建

3、设和谐城区30(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服务功能31六、强力推进城市建设32(一)高标准规划现代化新城区32(二)大力推进城市更新33(三)强力打造节能低碳宜居城区33(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6(五)增强供电、供水、供气能力38(六)提高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能力38七、加速发展重点区域40(一)大鹏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40(二)坂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41(三)中心城及大运新城片区41(四)宝龙工业园区42(五)坪新清(高桥)片区42八、保障措施43(一)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43(二)加强作风建设,锤炼执行能力43(三)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43(四)推进财源建设,加强资金

4、保障44(五)加强人才建设,优化人才环境45(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有效实施452 前 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深圳综改方案)及相关工作计划的关键时期。继农村城市化、大运会申办成功后,龙岗区又迎来特区范围扩大这一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这将对龙岗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面深刻影响。全区必须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一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把龙岗区建设成为全市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城市副中心打下坚实基础。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

5、下简称规划纲要)是龙岗区委、区政府根据珠三角规划纲要对深圳“一区四市” 珠三角规划纲要纲要中,深圳被定位为“一区四市”,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国家战略定位和深圳综改方案有关先行先试、建设“六区四中心” 六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四大中心:全球性物流中心、全球性贸易中心、全球性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的战略部署编制的。规划纲要是“十二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纲要,是政府加强和实施经济建设、城市建设、

6、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和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类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一、“十一五”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龙岗区以全面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和深圳综改方案、筹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为契机,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推进“效益龙岗、和谐龙岗、山海龙岗、生态龙岗”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可喜的成就,为“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

7、项经济指标增长良好。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0亿元 “十一五”时期统计数据均包括坪山新区,下同。,同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4.9% 年均增长率均以2005年数据为基数,按可变价计算。;工业增加值1142亿元,年均增长1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年均增长17.3%;外贸出口总额302亿美元,年均增长16.9%;一般预算收入97亿元,年均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5亿元,年均增长18%。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节能降耗成效卓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单位土地面积产值年均增长13.8%;万元GDP水耗为22.5立方米,年均降低10.7%;万元GDP电

8、耗为912.4千瓦时,年均降低4.6%。(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技术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基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建立科技企业库、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导师计划”等举措,全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其中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一直稳居全市之首。在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的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明显提升,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586.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4%,比“十五”期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0.3%。(三)对外经济发展强劲,外向型经济能级全面提升外贸发展不断加快,2010年龙

9、岗区进出口总额450.5亿美元,年均增长16.1%,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139.6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比重为46.2%,比2005年提高2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162.2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比重为53.7%。出口市场有所拓展,2010年龙岗对香港、美国、欧盟和日本四大传统市场出口合计189.2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比重的62.6%,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而对东盟、印度、俄罗斯联邦、中东欧等新兴市场累计出口57.8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比重的19.1%,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福利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龙岗区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入力

10、度,把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全面完成42所村小均衡化改造与升级,南湾学校、坂田新城学校、龙岗区实验学校扩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工程等35个项目竣工。文体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数字图书馆、宝龙社区综合服务站和户外文体广场、大芬美术馆等29个文化项目建成运行。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区中心医院门(急)诊大楼主体工程完工,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中医院开工建设,布吉、平湖、葵涌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社区健康服务实现全覆盖。民生福利水平逐步提升,2010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3万元,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2%以

11、内,1236套保障性住房建成,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人口管理和服务新体制初步确立。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残疾人工作组织架构,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康复服务网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残疾人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五)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区面貌持续改善“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极大改观,地铁3号线(龙岗线)试运营,深惠路改造基本完工,龙翔大道拓宽改建完成,北通道通车。启动快速路及城市主干道建设项目59个(总长度约360公里)、次干道及支路建设项目95个(总长度约82公里),路网密度进一

12、步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34座变电站建成投产,变电容量比“十五”期末增加118%。生态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144座固定式垃圾转运站建设,启动14个市政公园项目,龙城公园和八仙岭公园一期工程已建成并对外开放,龙城公园二期、大运自然公园、回龙埔公园等将于大运会前投入使用。市容环境提升加快推进,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达到级和级空气质量天数359天,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六)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发展瓶颈不断突破无缝隙政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行行政机关卓越绩效管理机制,在全市率先启动政府“效能倍增”计划,在机关单位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政府采购

13、公开招标制度,被确定为全国政府采购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面推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成立区职业训练中心,统筹负责管理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成立医院管理中心,街道医院统一收归区政府管理。城市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展,全面开展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将执法权整合到街道综合执法队,创新解决街道在城市管理中权力和责任相脱节的难题。社会组织发展进一步加快,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加大政府财政的扶持力度,通过购买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孵化器等多种方式,重点扶持了一批与公共管理及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型社会组织。二、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一)发展机遇1.特区一体化有助于提升龙岗的战略地位特

14、区一体化有助于发挥龙岗的土地优势、生态优势、后发优势等潜在优势,有助于龙岗提升在全市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为加快特区一体化,市里明确提出将更多的财力、物力向原特区外倾斜,高标准推进新特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龙岗区在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跨越式发展,促进深度城市化,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推进产业高端化,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地位,提高居民幸福感和福利水平。2.大运会举办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前无论是迎办大运会期间,还是后大运时期,由于龙岗区是大运会主场馆所在区域,区域内及周边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前,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全区通讯、旅游

15、、商业、餐饮、酒店和体育、文化创意等行业都将得到快速发展,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由于大运会的举办,龙岗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将得到较大提升。3.区域合作有助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区域合作,包括深港合作、深莞惠区域合作,龙岗区既是珠江东岸城市圈与香港区域合作的重要区域,又是深圳唯一与东莞、惠州接壤的区域,还是珠三角城市圈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深圳通道,有助于扩大产业发展空间、发挥龙岗的区域枢纽功能。(二)面临挑战及问题1.出口需求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龙岗作为加工贸易大区,出口市场主要是欧盟、美国和香港,外贸依存度较高,受外部需求的影响很大,全区经济发展和外部经济状况直接

16、相关。全球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难以确定,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高失业率将持续较长时间,欧元信心危机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保护势力抬头等因素,将使龙岗区内企业出口成本升高,出口压力加大。2.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龙岗的发展模式仍属粗放,土地综合效益较低。龙岗的劳动密集型、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居多,工业用地的空间效益呈零散、混乱状态,社区“两租经济”模式主要依靠土地增量发展经济,使得地均综合效益比较落后。3.连片土地资源优势弱化从龙岗近年来建设用地的需求速度和发展模式来看,土地资源已非常紧张,土地更新及建设用地清理难度大。龙岗区西部及中部各街道已无大量新增工业用地可供开发,大鹏半岛三个街道产业用地又处

17、于保护性控制,土地资源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整体来看,成片土地资源基本上没有优势。4.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龙岗用于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财政每年用于建设的资金有限,差额部分基本上全部依靠银行贷款。受清理地方政策融资平台的影响,我区建设资金缺口不断加大。“十二五”时期,项目建设必然要加快,而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将直接影响到龙岗经济社会发展。5.公共基础设施及服务较为滞后道路类基础设施缺乏,交通体系不完善,全区规划道路建成率、城市次干道以上等级道路密度远低于宝安区、原特区水平。全区医疗、文体、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建成率均只有规划的1/3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区的水平。龙岗基础设施和教育、医

18、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滞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障碍。6.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发展社区经济整体上存在着发展路径单一、经济组织体制发展滞后、经济效益低、管理人才匮乏、与区内主导产业支柱企业关联度低等问题。社会组织发展依然较慢,行业协会少、群众文化组织机构少,存在门槛过高、缺少扶持政策、管理过严、活动场所不足等问题。城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够精细化,社会治安、道路、交通、环卫、绿化管理问题突出,矛盾纠纷的调解和引导机制不够健全。城市更新进度缓慢,申报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拆迁补偿谈判难,制约着土地整备与城市更新开展。7.产业升级支撑条件不足创新体系不足,全区研发机构和研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极少数大

19、企业,华为一家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就占全区的2/3以上,大部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较弱。人才资源支撑不足,劳动力短缺现象较严重,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技术性工人短缺、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比较缺乏的现象,同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严重不足,总体发展滞后。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集约发展、高端发展、低碳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改造、

20、公共服务配套、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龙岗由加工制造向自主创造转变、由单一工业主导向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由经济单项突进向城市功能与公共服务同步提升、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转变,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努力把龙岗打造成为全市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城市副中心。(二)基本原则民生优先原则。把民生福利提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力向民生倾斜,政策以民生为本,工作以民生为纲,集中力量抓好教育、医疗、交通、文体、污染治理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大力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宜居水平,确保平安和谐。综合效益原则。龙岗的发展要做到

21、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相结合、速度和质量相结合、局部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决策。创新带动原则。以创新为基本动力,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以土地空间管理创新带动城市更新,以环境管理体制创新带动环境提升,以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带动人文社会发展。统筹兼顾原则。统筹兼顾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合理平衡居民、外来劳工和投资者利益;统筹兼顾区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经济发展项目要均衡布局;统筹兼顾不同生活水平阶层的利益,充分考虑和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彰显特色原则。充分发挥龙岗的山海、客家文化等特色,实现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化

22、发展。(三)发展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产业转型和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力争在重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建设三大方面实现突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产业高端化、城市功能提升、创新驱动、低碳发展、民生优先五大战略,经过5年努力,大幅缩小与原特区内在产业素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差距,显著改善龙岗城区面貌,初步实现与原特区内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努力把龙岗建设成为全市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区、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城市副中心。1.深入实施产业高端化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推动信息产业、新

23、能源、新材料、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四轮驱动”,积极推进比亚迪铁电池、中广核新能源基地、华大基因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规划建设。积极发展以金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会展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加快以高科技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层次和水平向高端化优化升级。强力淘汰落后产业,促进单位产出水平的明显提升。着力打造高端化产业体系,建设好华为科技城新一代信息产业基地、大运新城商务产业基地、宝龙新能源产业基地、高桥产业合作示范区、平湖金融产业基地、坝光新兴产业基地、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李朗现代物流产业基地、西部文化创意圈、东部现代农业基地等“十大产业基地”。2.深

24、入实施城市功能提升战略,加快推进特区一体化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城区建设水准,全面提升规划水准和档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美化,调整优化龙岗空间布局,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打造龙岗区现代化、生态化、人居化新形象,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加大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力度,探索减量和零增量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存量调整促进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高水准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体育文化会展中心、物流信息枢纽、研发检测中心、中央商务区、大型商贸城、高等级酒店等区域性服务平台。强化城市管理,全面提升龙岗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两线五区”规划建设,即加快深惠路沿线和地铁16号线

25、沿线规划建设,高起点规划建设大鹏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坂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中心城及大运新城片区、宝龙工业园区、坪新清(高桥)片区。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完善创新政策的推动、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华为、比亚迪、中广核、华大基因等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扶持和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校和研发机构在我区的布局,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分支机构,加速推进产学研合作;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等多种模式,新增一批高

26、水准的创新企业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加速器,建成5个市级以上技术、服务平台,全力争取国家级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落户我区,推动龙岗成为“深港创新圈”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中小上市企业总部基地,大力吸引国内外风险资本、天使基金投资龙岗中小企业,培育百家自主创新型企业。4.深入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打造宜居绿色城区充分利用龙岗丰富的生态资源,促进保护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引导开发低碳新产品,实行低碳产品认证,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通过采取排污许可证管理、强制清洁生产等措施,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监管,加速淘汰污染企业。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的多种形式,对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域实行补贴支持。倡导

27、低碳生活方式,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强力打造宜居绿色城区。5.深入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建设幸福和谐城区以交通、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档次和水平,快速缩短与原特区的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保障,狠抓社会综合治理,重视信访工作,妥善处理旧城、旧村改造中的利益纠纷,努力保持社会稳定。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生活与情感,增加活动场所,丰富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切实加强基层民主,保障和鼓励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和行政决策,全面促进社区经

28、济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探索多元化的社会福利服务供给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全力推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专栏一:“十二五”龙岗区发展思路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个抓手: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三大重点:重点建设“两线五区十大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民生建设四大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数字化医疗五大战略:产业高端化战略、城市功能提升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低碳发展战略、民生优先战略(四)发展目标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

29、济效益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650亿元 “十二五”时期目标数据均不包括坪山新区,下同。,年均增长11%左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1:59.9:40;一般预算收入15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780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外贸出口总额4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实际外商直接投资5年累计25亿美元。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明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推动和低附加值加工工业为主,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消费为主,努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降低能耗水耗,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万元GD

30、P水耗低于21立方米;万元GDP电耗低于800千瓦时。社会事业发展更加均衡。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改革力度,努力实现社会事业均衡化发展,显著缩小与原特区内在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到2015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个百分点,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新增中小学学位44000个以上,户籍适龄人口(18-22岁)高等教育入学率60%以上,常住劳动人口继续教育率达80%以上,职工培训人均学时数达8小时;新增病床位数3000张以上,万人医生数超过26人,人均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达2册,社工人数达500人,万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00张。城市面貌大大改善。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

31、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轨道及快线、干线路网建设,力争建成由轨道交通、快速道路、干线道路、支线共同构成的畅顺路网体系;按照特区一体化标准,抓好供水、供电、排水、燃气、消防、环卫、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到2015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47%,轨道交通初步建成;人均公共文化活动设施超过0.25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设施达到1.5平方米。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大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住房供应能力和供给结构显著改善,狠抓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5年期间,新建保障性住房30000套,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其中建设人才公寓数量占40%以上,改善优秀人才生活条件,居民人均居住面

32、积达到25平方米;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达到4.1万元左右;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超标率低于3.2%,药品安全抽样合格率不低于95%,城区空气优良率稳定在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平米左右;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在80件以下,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高于180人,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在0.16以下;全区各社区基本达到国家和省级示范社区标准。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户数“归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例达92%;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养老保

33、险参保率达95%,来深建设者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5%;社会捐赠规模逐年递增。专栏二:两线五区十大产业基地两线:深惠路沿线、地铁16号线沿线五区:大鹏半岛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坂田特区一体化先行示范区、中心城及大运新城片区、宝龙工业园区、坪新清(高桥)片区十大产业基地:华为科技城新一代信息产业基地:依托华为基地,重点发展现代通讯、3G产业软硬件、云计算、液晶电视模组等新一代信息产业,建设星河雅宝低碳创新企业总部基地、天安岗头数码新城。大运新城商务产业基地:以大运场馆为中心,在南区及场馆周围发展软件、互联网、体育和创意产业,在大运新城北区(天

34、安龙岗数码新城、龙岗留学生创业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宝龙新能源产业基地:依托深圳市新能源(核电)产业基地和比亚迪铁电池等重大项目,重点发展新型清洁能源、新型储能材料,把宝龙高新园区打造成为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示范园区。高桥产业合作示范区:以坪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联合东莞清溪镇和惠州新圩镇,合作构建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化的坪新清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平湖金融产业基地:依托良好的生态和交通优势,吸引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服务企业。坝光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生物、新材料等产业,积极引进华大基因等国内外著名生物企业,建设大鹏半岛生物谷。下沙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集高端会

35、议、商务、航海运动、海洋生物、海上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海滨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李朗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国际采购、中转、分拨以及配送业务,加快形成以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服务企业群。西部文化创意圈:以大芬油画村、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坂田雅园手造街等为依托,打造龙岗西部文化创意集聚区。东部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大鹏生态创意农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物育种等。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发展

36、现代服务业,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社区经济转型发展,将龙岗建设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主片区、新兴产业支撑区、现代制造业基地,逐步由产业大区发展为产业强区,成为全市产业重要支撑区。(一)完善自主创新体系1.以企业为主体,全面提升自主创新整体水平到2015年,龙岗区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5.5%。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搭建科技投融资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加大技术平台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通过引进、合作等形式,引进和建设一批大学研究院、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孵化基地。完善以企

37、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支持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建立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联盟。大力引进和培育重点优势产业创新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人才以及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团队,通过生活补助、住房补贴等多种形式,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生活水平。鼓励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向自主创新产品企业倾斜。2.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提升居民科技素质抓好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进一步拓展科普渠道、完善科普手段、丰富科普内容,增强居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公共科技活动场所,重点建设龙岗科技馆和科普教育基地。积极举办科技节、科技活动周、科普日

38、、科技博览会等大型科技活动。广泛开展科教进社区、科普进机关、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企业活动,支持各种公益性科技讲座、科技论坛、创新比赛等活动,丰富居民的科技生活,提高居民的科技素养。3.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发展和提升软件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确保

39、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产业。重点发展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软件等领域。重点发展三网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应用服务,发展综合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联合征信平台等。提升物联网关键技术应用水平,重点发展射频技术及设备,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物联信息交换平台、现代物流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软件在线服务、金融证券保险软件、社区电子信息化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核电技术、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和储能电站。加快核电配套装备设计、制造以及核电信息化集成等

40、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系统与关键零部件等。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光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重点发展风电控制装备,风力发电设备关键部件,新型风机设备等。加快储能电站的建设。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绿色节能电子材料等电子信息材料。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材料、高能储氢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新型储能材料。支持发展汽车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积极拓展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市场前景好、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新材料产业新兴领域。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疗、生物医药、海洋生物、

41、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产业。发展新型生物医疗设备、诊断检测仪器、临床诊断治疗康复设备、新型生物体外诊断检测产品。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制药。培育生物转基因育种、海洋生物新品种,建设海洋生物产业研究和开发平台,超级杂交水稻以及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发展生物环保产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环境监测、废弃物处理技术等。(三)提升先进制造业1.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培育自主创新型龙头企业为核心,重点完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外设、集成电路等产业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的地位。重点推动上游企业品牌升级、中游企业产品功能升级、下游企业制造流程升级,打造完备的具有国际竞争力

42、的产业链。大力推进新型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和制造,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2.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结合全区资源条件和现有产业优势,积极发展数控机床、塑料机械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数字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与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积极发展精密机电零配件、精密发电机、自动装配设备、大型复杂精密模具设计制造设备等,重点研究开发相关核心技术。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系统集成技术和应用软件、应用数控技术等基础装备工业。积极发展发动机、轴承、输出电子系统、自动导航、安全控制系统等汽车关键部件生产和研制,积极发展环保豪华大型客车与轻型客车等整车生产。(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1.推进

43、传统优势产业的集群发展突出区域产业特色优势,促进企业聚集,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我区家电、家具、眼镜、珠宝、皮具等传统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加大产业品牌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介特色产品、特色产业、特色园区。创办有显著区域特色的大型会展活动,不断提高区域特色产业中优秀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加快传统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研发中心和公共检测中心的建设。2.引导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整合工业园区,改善传统制造业经营环境,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完善园区周边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提升配套水平。鼓励和扶持工业项目入园,引导企业从产业链低

44、端的制造加工环节,向前端的研发设计,以及后端的产品营销和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高附加值环节项目的聚集。3.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础,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大技术改造扶持投入,鼓励企业引入信息技术,实施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化管理。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支持企业建立与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对节能、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太阳能、LED等技术节约资源,提高产业的社会效

45、益。(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期间,特区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快,龙岗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步伐不断加快,服务业将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驶入快速发展通道。1.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与产业密切结合的研发创意、工业设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以及酒店经营业,集聚一批投资咨询、评估、认证、法律、审计、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机构,大力引进中外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重点推动中心区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积极鼓励龙头和骨干工业企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拓展延伸,稳步推进工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龙岗区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制造与服务联动发展。积极规划建设天

46、安数码城、深圳星河科技创新园、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深港中海信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基地。2.着力发展专业会展业充分利用大运新城体育场馆、义乌小商品交易市场、华南国际工业原料交易会展场馆,借助周边发达制造业优势,举办工博会、商交会等专业会展,提升区域影响力,促进产品与产业要素集散地的形成。3.建设区域性综合商贸购物中心在龙岗中心城、布吉、横岗和平湖等核心地带,规划建设规模宏大、水平超前的现代化商业综合体、高档公寓酒店等设施,打造高端商务区。在地铁3号线沿线,抓住改造机遇,推动沿线商业开发,以地铁沿线开发带动旧城商业升级换代。在大运新城建设档次高、规模大的新型购物中心,在龙岗中心城大力

47、引进高档次的百货店、品牌连锁店、专卖店以及大型商贸综合体,提升商业服务能力。4.打造金融服务业集群加快推进平湖金融产业基地建设,吸引大金融机构进驻。鼓励金融创新,促进中小银行、金融中介、保险、投资机构和金融科技、金融服务企业聚集。重点引进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服务产业化项目以及跨国公司的财务中心。加强深港合作,以网络化、信息化、高端化推动金融业现代化,鼓励创建网上银行机构。(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度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催生文化创意产业活力,探索将文化与科技、创意、金融、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促进创意

48、与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努力打造西部文化创意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改善大芬油画村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加快规划建设大芬油画产业园,支持组建大芬油画产业集团,将大芬周边区域打造成以油画产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园区。重点推进坂田雅园手造街、葡萄酒文化产业城、中国酒店用品文化村、中新国际创意设计产业园、龙岗创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中国工艺礼品产业聚集基地。加强古村落保护性开发力度,加快推动以鹤湖新居为代表的客家民居、客家文化和大鹏所城保护性开发,加快俄公古村、高岭、鹤斗旧村等项目的开发建设。2.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产业园规划建设,实现旅游产业集聚

49、化、基地化发展。率先启动下沙片区的开发建设,推进大鹏半岛高星级酒店群建设,把大鹏半岛打造成为集高端会议、商务、航海运动、海洋生物、影视文化、海上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绿道旅游,利用绿道网发展新的旅游业态,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高端生态旅游,积极推进文博宫建设,利用高铁带来的机遇,积极拓展泛珠三角客源市场,引导和组织生态田园旅游、文化特色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产业与本地文化资源、产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融合。(七)发展现代农业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目标,加大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力度,完善科研配套设施建设,推进袁隆平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科研项目实现新突破,提高培育农业新

50、品种和新技术的能力,加快推进大鹏生态创意农业园建设,积极引入最新的基因技术、太空育种技术等,培育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农业服务产品,打造东部现代农业基地。积极做好补充耕地与空间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强基本农田改造项目的监管。保护全区现有果林土地,提供技术支持,丰富果品市场。合理规划布局海洋养殖资源,防止无序开发、过度开发,促进海洋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度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庄、农家乐等特色农业。(八)促进社区集体经济转型发展1.推动社区经济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力促社区经济逐步从单一物业租赁型向投资型、服务型、管理型转变。支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兴办社区服务实体,为区内企业提供生活配套服务,参股村镇银行或成长

51、性较好的企业,参与并购区属国有企业、街属企业改制退出的股权或资产,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项目。积极引导社区内来料加工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商贸、旅游产业,提升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水平。2.紧抓城市更新的政策机遇抓好城市更新工作,引导社区按照城市区域规划,通过转让、置换、土地物业入股等方式,整合社区土地,形成连片可开发土地。提高社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高效、集约利用社区土地特别是重点产业园区内的土地。将旧厂房转化为优质物业,持续增加社区经济收入。3.探索股份合作公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吸纳人才、资本、知识等要素参与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运营,允许经营管理人才、技术骨干、企业高管入股,引导封闭式的

52、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改制为开放式的股份制企业。鼓励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通过奖励或期权激励方式,通过市场化方式,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营利能力。专栏三:重点园区科技创新园区:龙岗留学生创业园、深圳市新能源(核电)产业基地、天安龙岗数码新城、高桥工业园、星河雅宝低碳创新企业总部基地、鹅公岭物联网产业园、坝光生物谷、宝龙储能材料产业园、深港中海信科技产业园、龙岗海洋生物产业园、阿波罗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天安岗头数码新城、新木盛低碳产业园、东平兴科技企业孵化器、精华中科技企业孵化器。现代服务业园区:大运新城商务区、大鹏半岛下沙休闲度假旅游区、平湖金融产业基地、珠江广场商务圈、李朗现

53、代物流基地、坂田宝吉商务区、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二期。文化创意园区:大芬油画产业园、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南岭中国丝绸文化产业创意园、中国(深圳龙园)观赏石基地、深圳宝福李朗珠宝文化产业园、深圳陶瓷文化产业园、深圳(龙岗)动漫创意产业园、玫瑰海岸婚庆文化产业基地、东方(国际)茶都、坂田雅园手造街、葡萄酒文化产业城、中国酒店用品文化村、中新国际创意设计产业园、龙岗创意文化产业园。现代农业园区: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大鹏生态创意农业园。五、大力推进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龙岗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54、的位置,更加突出改善民生,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进和谐社会共建共享,打造和谐幸福新龙岗。(一)优先发展教育,提升人口素质1.不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教育活力,落实教育发展“三个优先”,不断探索与完善建设龙岗和谐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城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探索实行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强化民办学校公益导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

55、优惠措施,支持社会资本兴办公益性中小学和各类培训机构,全面提升民办教育发展水平。2.大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通过新建中小学校、扩大现有学校规模,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的标准化配置,实行统一的日常运行经费生均拨款制度,切实缩小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44000个以上学位。鼓励与支持高中学校特色发展。普及学前3年教育,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探索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合理控制公办幼儿园学费水平,规范和引导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现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

56、量,积极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化职业教育专科学院,创造条件兴办新的高等职业学院,加快推进龙岗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开展“2311”(2所职业学院,3所高端职业培训中心,11个职业教育训练基地)建设工程,打造无缝隙职业教育联盟。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基地,加强对新生代来深建设者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数量和素质。着力改变思想观念,探索将有条件的公办高中转为职高的模式,减轻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4.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采取土地、政策等相应配套和优惠措施,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来龙岗办学或设立分校,积极引进理工类高等院校,努力提高龙岗高等教育水平。5.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大社区教育设施建设力度,整合

57、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便的学习条件。6.健全特殊教育服务平台建立区级特殊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服务平台,新建1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机制和政策,积极推进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探索推行学校教育、医疗康复和职业训练相结合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二)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加大卫生事业投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保障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经费。通过新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改扩建区级医院和街道医院,规范化建设公共卫生机构和社康中心等,建立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全区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力争“十二五”期

58、间全区新增3000张以上床位,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提高到26人,每万人执业注册护士提高到31人。2.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运营机制和监管机制,确保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社康中心管理体制,推动社区健康服务管理架构的调整。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防保所与社康中心的协作,整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办医,创新办医模式,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医格局。3.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公共卫生资源,进一步健全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

59、慢性病管理等专业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做好应急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重点设备购置及演练,提高医疗急救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抓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强化艾滋病情防控。加快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职业病防治,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切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4.完善社区、产业园区医疗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社区、产业园区健康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加快社康中心内涵建设,加快推进社康中心业务用房购置,加强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协作,打造无缝隙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建设,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医

60、疗安全督导,加强服务水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加大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减少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三)繁荣文化事业,打造文化强区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平湖、坂田、南湾、龙城、南澳5个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创建成为省特级文化站,启动建设区博物馆(三馆合一)和龙岗书城项目,新建1座现代化电影院,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全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总量达到45万平方米。2.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确定1个主题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扩大文化活动覆盖面,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文化需求.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超过420万册,人均藏书超过2册,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作取得新成效。每年送

61、公益电影进社区、进企业等放映5000场次以上。转换完成数字电视用户终端65万,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功能,筹建一个高清数字电视播出频道。全面落实区文化中心演出运营模式改革,区业余艺术学校创办开班。3.繁荣文化创作和文艺演出活动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建立文艺创作扶持机制,鼓励文艺团体和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加强原创性作品的创作生产,积极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创办龙岗区艺术团,提升重大节庆展演水平,辅导培育基层文艺创作人才,加强客家人文遗产的挖掘整理与保护,传承发展客家文化。4.强化文化市场的审批和监管工作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创新文化市场审批制度,探索有效的文化市场监

62、管长效机制,加强对文化市场重大隐患的监管,促进监管工作科学有序、严格到位。5.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科学构建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启动建设咸头岭遗址公园一期和大鹏所城二期项目,完成鹤湖新居、茂盛世居等大型客家围屋的整体修缮与合理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四)借大运东风,发展体育事业1.配合做好大运场馆运营建设全力配合市里做好大运中心场馆以及其他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加快组建龙岗赛区大运场馆运行团队,落实到位设施和设备,为大运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大运会圆满成功。同时,积极探索引入专业机构运营管理大运场馆,提高后大运时期场馆利用效率。2.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完善街道、社

63、区的体育设施,科学配置功能项目,全力推动部分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部分场馆实行低标准收费,全面更新户外体育活动设施,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四级公共体育设施总量达到270万平方米。3.开展体育活动继续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办好2014年龙岗区第四届运动会,推动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行业运动会及体育比赛的开展。科学指导居民健身,解决居民亚健康问题,大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积极发展太极拳运动。不断创新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扩大体育活动的参与面、覆盖率,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4.完善体育协会通过政策倾斜、经费支持、业务指导等方式,积极推动单项体育协会及行业体育协会的建设,大力支持体育协会组织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促进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5.抓好体育培训依托各级体育设施,提高业余体育培训水平,吸引群众参加体育活动,重点扶持并加强龙岗体育传统优势项目训练点(学校)的培训,组建各项目运动队。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展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