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9144116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比赛规程一、大赛简介(一)大赛主题:励志、成才、就业、创业(二)大赛目的: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的活动形式,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环境中推动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唤醒大学生的就业自助意识,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三)大赛举办单位1、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厅2、承办单位: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 3、联合承办:广东省内各参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4、大赛网站: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5、大赛时间:2009年5月至2009年11月6、参赛对

2、象:广东省内各参赛高校在校学生7、媒体支持: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广州青年报、广东大学生就业指引报等媒体。(四)大赛组织机构1、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和领导工作。组委会 主任:李小鲁 组委会副主任:黄兆团、朱国华组委会 成员:陈大尧、陈韩冬、王自成2、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大赛的执行、宣传、推广、沟通、协调、推进等日常工作。办公室 主任:黄兆团办公室副主任:陈大尧、陈韩冬、陆连国办公室 成员:向丹阳、麦惠南、林秀玲、冯淑婷3、 各参赛高校需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赛区大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二、大赛主要内容(一)职业生涯规划

3、专题讲座组织企业人力资源、毕业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业内专家及优秀学生,在参赛高校里分片区(主要以区域划分,具体视各校参赛情况而定)开设共约30场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职场技能、创业技巧技能培养等专题讲座。(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辅导大赛期间,参赛学生登陆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或直接登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上注册、填写参赛报名表,并利用系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各校初赛,全省决赛,全国总决赛本届大赛将对职业规划设计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参赛选手另行分组比赛。特别提示:本届大赛倡导的“自主创业”是指参赛学生计划在大学毕业后五年内进行“自我雇佣型

4、”的创业。1、高校初赛:每一所参赛高校均为一个独立的初赛分赛区,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评选。各参赛高校按照报名人数比例选送选手晋级省赛(详见第四项第2点晋级比例分配)最多选送本校普通类三名、创业类两名获奖者参加省决赛初评,同时向省决赛组委会报送其参赛作品(A4打印版一份,电子版一份),各校可按实际情况评选校级职业规划之星、校级优胜奖、校级激励奖,其中,校级职业规划之星的奖状可由学校提供,交由中心盖章(每校最多10名)。2、省级决赛:省赛初评晋级选手集中统一进入决赛现场演示环节,最终评选出本科组、高职高专组及创业组的十佳职业规划之星,优胜奖及特别激励奖。3、全国总决赛:具体请参考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

5、务立体化平台()的相关通知。(四)最佳组织奖评选广东省分赛区组委会将从本省各参赛高校的大赛组织者(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具体操办的院系、协会以及参与大赛组织工作的个人)中评选出“最佳组织奖金奖”一名、“组织奖”十五名以及“最佳组织奖(老师)”十六名予以表彰。最佳组织奖主要要求:参赛学生数达到1000人以上,或参赛人数占全体在校生的50%以上的高校,方可选送资料参加竞选,主要资料含:大赛过程中各个阶段(学校启动、校园宣传、学生报名、学校组织、讲座过程、校级评选等)的文本、图片及视频资料汇总制成光盘,于指定时间提交至大赛组委会。最佳组织奖(老师):本校参赛学生数达到1000人以上,并在整个赛事

6、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由高校提交推荐资料,写明推荐理由,盖上校级负责部门章于指定时间提交至大赛组委会。三、 大赛日程大赛阶段主要内容日程安排高校报名参赛阶段发出大赛文件给各校,各校填写回执及大赛执行工作人员联系资料,传真回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2009年5月启动仪式 主办方、承办方、参赛高校代表、各新闻媒体单位出席。 相关媒体播出和发布大赛信息。2009年5月大赛宣传与报名参赛 大赛组委会将指导和协助各参赛高校对大赛进行校内、校外宣传,各高校按大赛要求自行组织实施。 所有报名参赛高校的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登陆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或直接登录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正确填写“参赛

7、报名表”即可获得参赛资格。2009年6月职业规划专题讲座组织企业人力资源、毕业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指导专家等业内人士及优秀学生,在参赛高校中分片区开设讲座,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职场技能、创业技巧技能培养等的专题讲座,各学校需提前申请,讲座需收取一定费用。2009年6月至7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参赛学生按照“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设计”三大步骤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包括职业规划备选方案)。2009年6月至8月参赛作品撰写及提交 参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品完成后,需通过大赛指定网站提交参赛作品电子版。 参赛学生还需同时向所在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交书面参赛作品一份(A4打印稿)。2

8、009年6月至9月各校初赛 各参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自行组织本校参赛作品的初赛评选,按比例选拔选手晋级省决赛。 各高校需同时将参加省赛作品上报省组委会。2009年9月省级决赛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初评及组织全省晋级决赛的选手进行现场决赛,按名额选拔选手晋级全国总决赛,同时将他们的参赛作品上报至全国总决赛组委会。2009年10月颁奖典礼 对大赛评选出的获奖个人、获奖高校进行表彰。 各方代表、各大新闻媒体出席。2009年10月全国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就业训练营培训、参赛选手分组PK。 选拔总决赛优胜选手及用人单位录取。2009年11月四、参赛须知(一)大赛组委会由主、承办方有关人员共同组成,负责大赛

9、的领导、统筹和全省总决赛的组织实施工作。(二)各高校自愿参赛,所有参赛选手必须登陆大赛指定网站报名,晋级进入全省决赛初评的人数以完成作品提交人数为基准(此数据由大赛组委会提供公布),并按以下比例:序号学生报名人数普通组晋级省级决赛初评人数(名)创业组晋级数(组)备注130080011学生晋级人数以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网上公布的各校完成作品提交人数为基准28011800251800以上32(三)各参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本校分赛区的比赛组织和实施工作。(四)本届大赛免费参赛,在大赛指定网站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或直接登录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上报名,填写资料即视为大赛参赛者。(五)所有

10、报名参赛单位、参赛者均被视为同意并自愿遵守本届大赛比赛规程。(六)参赛报名参赛时间:2009年5月28日至8月15日(七)参赛咨询和服务1、各参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登录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或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 化平台()查询3、大赛组委会咨询电话:020-37626351林老师、020-37628805 冯老师4、大赛组委会咨询E-Mail:ds37626351 咨询QQ:ds37626351五、奖项设置赛程奖 项名额奖 励(奖金或同等价值之奖品)备注学校初赛校职业规划之星10名奖状/名各校初赛获奖者的奖状由本校自行提供并颁发(校级职业规划之星的奖状可交由省就业指导中心盖章)

11、校优胜奖15名奖状/名校特别激励奖15名奖状/名省级决赛分本科和高职高专、创业组三个组别省职业规划之星冠军3名本科组、高职高专组、创业组各1名,奖金(1000元 + 奖状)/名每校最多选送普通类三名获奖者,创业类两名晋级省级决赛初评,创业组每组人员最多5名;创业组规划之星奖、优胜奖、激励奖名额按报名组数确定省十佳职业规划之星18名本科及高职高专组各9名,创业组若干名,奖金(500元 + 奖状)/名省优胜奖18名本科及高职高专组各9名,创业组若干名,奖金(200元 + 奖状)/名省特别激励奖20名奖状/名特别激励奖不限组别不分组别最佳组织奖金奖(学校)1名(奖金2000元 + 奖状)/名最佳组织

12、奖(学校)15名(奖金500元 + 奖状)/名最佳组织奖(老师)16名(奖金300元 + 奖状)/名优秀指导老师奖21名(奖金200元+奖状)/名省职业规划之星获得者的指导老师备注1、 本届大赛将对职业规划设计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参赛选手另行分组比赛。2、 上述各校初赛获奖名额、晋级名额是按每一所参赛高校提交参赛作品的参赛学生超过300名的规模而确定的标准。3、 大赛组委会可以根据各校报名参赛的具体情况对获奖名额、奖项、奖励、晋级名额等事项做出相应调整。4、 各参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可自行决定对本校的获奖者给予其他奖励。5、 各校初赛获奖者由本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颁发奖状(校级职业规划之星

13、的奖状由省中心盖章);省级决赛获奖者由大赛主办单位颁发奖状。6、 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将按比赛阶段对获奖者名单进行公布。六、大赛评选规则及说明(一)大赛的比赛内容和形式:全省决赛以“职业规划书面作品”和“现场展示”为评选标的。各校区决赛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评选标。(二)参赛作品基本要求:参赛选手可根据自己的个人职业素质测评报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按照“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设计”三大步骤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包括职业规划备选方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品可自行设计,或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自助平台”提供的模板制作)。本届大赛暂不指定测评系统。(三

14、)各高校参赛学生提交作品时间: 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15日(四)参赛作品提交方式(需同时提交书面文档和电子文档):1、书面文档:各参赛学生向各参赛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指定地点提交参赛作品一份(A4打印稿,黑白、彩色均可,大赛组委会不提倡对参赛作品进行豪华包装)。晋级省决赛的获奖者需要向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再次提交一份参赛作品(A4打印稿、黑白、彩色均可),用于学校上报省级决赛评选。2、电子文档:登陆网站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或直接登录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根据平台要求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品。晋级省赛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可以选用Microsoft Word、 Mi

15、crosoft Excel、 Microsoft PPT文档格式进行制作。(五)参赛作品评选规则:1、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真实姓名、性别、学校、班级、联系电话、E-MAIL等相关信息。参赛作品要求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格式清晰,版面美观大方,创意新颖,能充分体现个性而不落俗套,文如其人,能充分展现参赛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能充分展现当代青年人的职业新人形象。2、本次大赛评选活动将邀请资深的职业咨询专家、企业人力资源总监等专业人士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将以合适性、合理性、真实性、逻辑性、创新性、可行性为主要评选标准,淡化文学性和艺术性。特别提示:本

16、次大赛参赛作品的评选将以近期目标规划为评选重点,近期目标规划指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职业生涯规划。3、选择“自主创业”的参赛选手,需提交一份“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参加此类竞赛选手的另一项评选标的。4、全省决赛增加现场展示并回答提问的环节。评分标准:满分100分,其中“书面作品”的权重占60%,“现场展示”的权重占40%。评分标准另发通知。5、大赛组委会有权根据各高校实际参赛情况对本省决赛评选规则进行相应调整。七、注意事项(一)所有参赛者均需准确、完整填写“参赛报名表”及网上注册信息,填写不完整或填写错误、内容虚假等将不被接纳,由此而发生的任何争议将由参赛者自行负责。(二)所有参赛作

17、品概不退稿,请自行保留底稿。(三)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并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四)获奖作品如发现有抄袭、盗用、作弊等不法手段,或有出售、商业推广及直接或间接商业目的,或不符合规定及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即予取消其参赛资格、追回奖励,且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负责。(五)所有参赛作品的著作权、版权归参赛者和主、承办方共同所有,主、承办方有权将所有入选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发行等。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参赛作品均需征得主、承办方书面同意。(六)所有参赛作品均不得涉及暴力、色情、非法宗教宣传等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如遇此类投稿,主、承办方有权自行决定对其采取不予评审、不予发表或删

18、除等措施。(七)参赛者若违反本比赛规程的任何条款,主、承办方有权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或取消其已获得的奖项并要求返还奖品,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损害赔偿的权利。(八)由于病毒、黑客攻击及其他人为干扰、突发事件或其它主办方、承办方无法控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的管理、安全、评审或公正性的情况下,主办方有权单方面推迟或取消大赛部分或全部的比赛。(九)所有获奖选手的奖金、奖品的个人所得税由获奖者自行申报缴纳。(十)大赛主、承办方保留进一步补充本比赛规程的权利。如参赛者对此有异议,可选择退出大赛,并应及时通知大赛主、承办方、联合承办方,但无权要求大赛主、承办方、联合承办方返还因参赛发生的任何费用或承担任何责任。(十一)大赛主、承办方不承担因参赛作品所致的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十二)所有报名参赛单位、参赛者均被视为同意并自愿遵守本届大赛比赛规程。除非另行规定,本比赛规程为参赛者和主、承办方就大赛的相关事宜达成的书面协议,受法律保护。(十三)本届大赛的比赛规程如有未尽事宜,将及时修订,请参赛选手及时留意大赛网站广东大学生就业在线()及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的相关报道,恕不一一通知。(十四)大赛组委会拥有本届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组委会 二00九年五月二十七日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