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质量管理概述(PPT 82页)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9140333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X 页数:84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质量管理概述(PPT 8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现代质量管理概述(PPT 8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现代质量管理概述(PPT 8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资源描述:

《现代质量管理概述(PPT 8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质量管理概述(PPT 82页)(8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运营视图运营视图本章路线图本章路线图3第八章第八章 现代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8.1 8.1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质量管理基本原理 8.2 8.2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 8.3 8.3 统计过程控制与工序能力分析统计过程控制与工序能力分析8.4 ISO90008.4 ISO9000:20002000系列标准系列标准 8.5 8.5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 质量质量4学习重点学习重点1.1.质量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工具2.ISO90002.ISO9000:20002000族核心标准族核心标准5 质量与质量管理质量与质量管理 1.1.质量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一组固有特

2、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反映了以顾客为关注点的要求。其内核是反映了以顾客为关注点的要求。其内核是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的程度。2.2.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组织为使产品质量能够满足组织为使产品质量能够满足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开不断更新的质量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开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检查、审展的策划、组织、实施、控制、检查、审核和改进等所有相关管理活动的综合。核和改进等所有相关管理活动的综合。8.1 8.1 质量管理基本原理质量管理基本原理6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 1)质量方针(服务业称为服务宗旨)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服务业称为服务宗旨)和

3、质量目标的制定的制定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如:如:“以质量求生存,以产品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产品求发展”,“质量第一,质量第一,服务第一服务第一”,“赶超世界或同行业先进水平赶超世界或同行业先进水平”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即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依据组织即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而制定。的质量方针而制定。质量方针是:开拓创新,可以导出在一定时期内开发质量方针是:开拓创新,可以导出在一定时期内开发多少种新产品;多少种新产品;质量方针是:顾客满意,可以导出顾客投诉率应

4、控制质量方针是:顾客满意,可以导出顾客投诉率应控制在多少在多少。7(2 2)质量策划)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质量策划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其内容之一是编制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其内容之一是编制质量计划。质量计划。(3 3)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为满足质量要求而对产品质量形成全是指为满足质量要求而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的诸因素进行控制,其实质是致力于满足质过程中的诸因素进行控制,其实质是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量要求。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

5、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方面。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组织针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对自是指组织针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对自身在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某些环节的质量控制活身在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中某些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必要的证据,以取得信任。动提供必要的证据,以取得信任。质量保证分为外部质量保证和内部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分为外部质量保证和内部质量保证。8 外部质量保证向组织外部提供保证,以取得用户和外部质量保证向组织外部提供保证,以取得用户和第三方(消协、质监部门等)的信任。第三方(消协、质监部门等)的信任。内部质量保证是使组织的管理者确信组织内部各职内部质量保证是使组织的管理者确信组织内部各职能

6、部门和人员对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能部门和人员对质量控制的有效性。(4 4)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质量改进与持续改进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指组织不断增强在满足质量:质量改进是指组织不断增强在满足质量要求方面的能力。要求方面的能力。持续改进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质量满意,持续改进质量满意,持续改进”9 3.3.从质量管理大师的思想理解质量管理基本原理从质量管理大师的思想理解质量管理基本原理(1 1)朱兰)朱兰“螺旋曲线螺旋曲线”10(2 2)桑德霍姆)桑德霍姆“质量循环质量循环”产品研制服务采购检验生产制定工艺市场研究销售用户供应单位11(3

7、 3)戴明)戴明“PDCAPDCA循环循环”(a)APCDAPCD(b)APCDAPCD12国家质量奖国家质量奖-戴明奖戴明奖 它始创于它始创于19511951年,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威廉年,是为了纪念已故的威廉爱德爱德华华戴明博士,他为日本战后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戴明博士,他为日本战后统计质量控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业界认为,他的教诲帮助日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业界认为,他的教诲帮助日本建立了这样一个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日本建立了这样一个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日本的产品质量才达到了今天这样被世界广泛承认的本的产品质量才达到了今天这样被世界广泛承认的水平。水平。自从自从19511951

8、年创办至今年创办至今4040余年来,已经有超过余年来,已经有超过160160个个日本企业获得戴明运用奖,这些获奖者的产品和服日本企业获得戴明运用奖,这些获奖者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戴明运用奖虽然诞生务质量均获得了大幅度提高。戴明运用奖虽然诞生于日本,但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于日本,但现在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质量奖项。13(4 4)克劳斯比)克劳斯比“零缺陷零缺陷”(1 1)高层管理者必须承担质量管理责任并表达实现)高层管理者必须承担质量管理责任并表达实现最高质量水平的愿望最高质量水平的愿望(2 2)管理者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实现高质量水平)管理者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实现高质量

9、水平(3 3)管理者必须用质量术语来阐明其目标是什么,)管理者必须用质量术语来阐明其目标是什么,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基层人员必须做什么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基层人员必须做什么(4 4)第一次就做对是最经济的)第一次就做对是最经济的(5 5)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工作职责)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工作职责14(5 5)费根鲍姆)费根鲍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CTQC)”定义:在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在最经济的定义:在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制造、产品销售和售水平上,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制造、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活动,并把企业各部门有关质量管理的活后服务等活

10、动,并把企业各部门有关质量管理的活动构成一种有效的体系。动构成一种有效的体系。核心:核心:“顾客满意,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三全三全一多样一多样”:全员的质量管理全员的质量管理 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工具15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1 1、全员管理、全员管理 实行全员管理,就是组织所有部门人员,通过不实行全员管理,就是组织所有部门人员,通过不同的方式参加质量管理活动,为提高服务质量做同的方式参加质量管理活动,为提高服务质量做出贡献,为质量管理承担责任。出贡献,为质量管理承担责任。由于工作分工

11、不同,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及其人员,由于工作分工不同,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及其人员,大致可划分为领导决策层、组织协调层、贯彻落大致可划分为领导决策层、组织协调层、贯彻落实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担负着服务质量管理的实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担负着服务质量管理的不同职能和任务。不同职能和任务。16 2 2、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管理 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经营决策、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经营决策、经营计划、采购、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经营计划、采购、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市场信息反馈与处理诸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直到市场信息反馈与处理诸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就是要求企业保证每

12、个岗位的工作质量都能使下一就是要求企业保证每个岗位的工作质量都能使下一环节满意。环节满意。3 3、全方位管理、全方位管理 全方位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各部门的各个岗位,都应全方位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各部门的各个岗位,都应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进行并为全面质量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正常进行并为全面质量管理做好工作。管理做好工作。返回返回17 概括起来,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概括起来,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树立榜样树立榜样授权给职员授权给职员发扬团队精神发扬团队精神基于事实的决策基于事实的决策活学活用质量管理工具活学活用质量管理工具供应商的质量保证供应商的质量保证强化强化“源头质量源头质

13、量”观念观念188.2.1 8.2.1 质量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质量管理的几种常用方法1.1.质量功能展开(质量功能展开(QFDQFD)(如质量屋)(如质量屋)2.2.顾客满意度测评顾客满意度测评即针对“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进行测评。8.2 8.2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19 3.QC3.QC小组小组 QCQC小组是来自不同岗位的员工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小组是来自不同岗位的员工围绕组织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

14、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是组织群众性质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是组织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4.4.田口方法田口方法 强调质量管理在源头的理念;三次设计方法,即系强调质量管理在源头的理念;三次设计方法,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注重质量与成本的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注重质量与成本的平衡性。平衡性。20方方 法法 用用 途途核查表法核查表法分分 层层 法法排列图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控制图法相关图法相关图法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资料数据进行收集

15、整理和粗略分析 质量状态的方法质量状态的方法根据质量管理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特性进行分组整根据质量管理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特性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理的分析方法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将质量数据绘制成数据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分析质量分布将质量数据绘制成数据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分析质量分布状态、估算总体不合格品率和评价过程能力的统计方法状态、估算总体不合格品率和评价过程能力的统计方法根据

16、质量分布规律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根据质量分布规律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控制的方法用于分析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用于分析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8.2.2 8.2.2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质量管理七种工具21一、核查表(调查表)一、核查表(调查表)M 8-9 9-10 10-11 11-12 1-2 2-3 3-4天 时间缺陷类型油墨污迹遗漏标签贴偏标签其他脱落和卷曲总计(撕裂)6353168 5 14 10 2 1总计3222二、帕累托图二、帕累托图15105贴偏标签油墨污迹遗漏标签标签脱落其他44%100%97%91%75%023 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排列图法是

17、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方法。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方法。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 或主次因素分析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不合格点排列图不合格点排列图累累计计频频率率频频数数150 100 500100 500影影 响响 因因 素素 项项 目目 A B C A类类: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其其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0 80 B类类:次要因素次要因素,其其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80 90 C类类:一般因素一般因素,其其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90 100 影影 响响 因因 素素 项项 目目24不合格点统计表不合格点统计表1 1预埋设施中心位置预埋设施中心位置7 71 1预留孔洞中心位置预留孔洞中心位置

18、8 87575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6 61515电梯井电梯井5 54545截面尺寸截面尺寸4 44 4标高标高3 38 8垂直度垂直度2 21 1轴线位置轴线位置1 1不合格点数不合格点数检检 查查 项项 目目序号序号【例例】根据某工地现浇混凝土结构尺寸质量检查结根据某工地现浇混凝土结构尺寸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其质量的薄弱环节果进行分析找出其质量的薄弱环节。25混凝土构件不合格点项目频数混凝土构件不合格点项目频数(率率)统计表统计表其他其他标高标高垂直度垂直度电梯井电梯井截面尺寸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100100150150合合 计计100.0100.02.02.03 36 698.

19、098.02.72.74 45 595.395.35.35.38 84 490.090.010.010.015153 380.080.030.030.045452 250.050.050.050.075751 1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频频 率率 频频 数数检检 查查 项项 目目序号序号解解:(:(1)收集收集整理数据整理数据将各项目按不合格点出现次数顺序排列将各项目按不合格点出现次数顺序排列;次数较少项目考虑合并为次数较少项目考虑合并为“其他其他”项项;“其他其他”项排在最后;项排在最后;计算各项的频率和累计频率计算各项的频率和累计频率。26混凝土构件不合格点项目频数混凝土构件不合格点项目频数(率

20、率)统计表统计表其他其他标高标高垂直度垂直度电梯井电梯井截面尺寸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100100150150合合 计计100.0100.02.02.03 36 698.098.02.72.74 45 595.395.35.35.38 84 490.090.010.010.015153 380.080.030.030.045452 250.050.050.050.075751 1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频频 率率 频频 数数检检 查查 项项 目目序号序号其其他他标标高高垂垂直直度度截截面面尺尺寸寸表表面面平平整整度度混凝土构件不合格点排列图混凝土构件不合格点排列图电电梯梯井井150 150 1

21、00 100 50500 0100 100 50500 0累累计计频频率率频频数数(2)画排列图画排列图A A 类类(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表面平整度表面平整度 截面尺寸截面尺寸B B 类类(次要因素次要因素):):电梯井电梯井C C 类类(一般因素一般因素):):垂直度垂直度 标高等标高等27 二、因果分析图法二、因果分析图法 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题(结果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称为树枝

22、图或鱼刺图。因果分析图组成因果分析图组成:质量特性质量特性(质量结果或某个质量问题质量结果或某个质量问题)要因要因(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主干主干(较粗的直接指向质量结果的水平箭线较粗的直接指向质量结果的水平箭线)枝干枝干(一系列箭线表示不同层次的原因一系列箭线表示不同层次的原因)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主干主干中原因中原因 小小 原原 因因 更更原原小小 因因原原大大 因因中枝中枝小小枝枝大大枝枝28混混凝凝土土强强度度不不足足砂石含泥量大砂石含泥量大水泥过期水泥过期未未筛筛洗洗料料搅拌机失修搅拌机失修振捣器振捣器 常坏常坏机机技术水平低技术水平低分工分工 不明确不明确责任心

23、差责任心差未未培培训训新新工工人人人人环境环境气温低气温低场地太窄场地太窄方法方法养护差养护差水灰比不准水灰比不准 配合比不当配合比不当 振捣差振捣差 称称不不准准量量未未盖盖覆覆 提出对策计划表提出对策计划表 找出影响较大因素找出影响较大因素 29项目项目序序产产 生生 问问 题题 原原 因因 对对 策策执行执行时间时间 人人1 1分工不明确分工不明确确定每道工序负责人及操作人员职责,挂牌示出确定每道工序负责人及操作人员职责,挂牌示出2 2缺乏基本知识缺乏基本知识组织学习操作规程组织学习操作规程 搞好技术交底搞好技术交底工艺工艺3 3配比不当配比不当根据数理统计结果按施工实际水平计算配比根据

24、数理统计结果按施工实际水平计算配比进行实验进行实验4 4水灰比控制不严水灰比控制不严制作水箱制作水箱 每半天测砂石含水率一次每半天测砂石含水率一次控制塌落度在控制塌落度在5 5cmcm以下以下5 5计量不准计量不准校正磅秤校正磅秤材料材料6 6水泥重量不够水泥重量不够进行水泥重量统计进行水泥重量统计7 7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对砂、石、水泥进行各项指标试验对砂、石、水泥进行各项指标试验8 8石子含泥量大石子含泥量大用搅拌机洗、过筛用搅拌机洗、过筛机械机械9 9振捣器常坏振捣器常坏使用前检修一次使用前检修一次 施工时配备电工施工时配备电工准备铁插杆准备铁插杆1010搅拌机常坏搅拌机常坏使用前检

25、修一次使用前检修一次 配备检修工人配备检修工人环境环境1111场地乱场地乱认真清理认真清理 搞好平面布置,现场实行分片制搞好平面布置,现场实行分片制121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准备防寒防晒覆盖,养护落实到人准备防寒防晒覆盖,养护落实到人混凝土强度不足对策计划表混凝土强度不足对策计划表30四、直方图四、直方图601020304050036912151821242730组数:组数:8 8组距:组距:3 331例、某建筑施工工地浇筑例、某建筑施工工地浇筑C30C30混凝土,为对其抗压强度进行质混凝土,为对其抗压强度进行质量分析,共收集了量分析,共收集了5050份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份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

26、序号序号抗抗 压压 强强 度度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值139.837.733.831.536.1237.238.033.139.036.0335.835.231.837.134.0439.934.333.240.441.2539.235.434.438.140.3642.337.535.539.337.3735.942.441.836.336.2846.237.638.339.738.0936.438.343.438.238.01044.442.037.938.439.5混混 凝凝 土土 抗抗 压压 强强 度度 统统 计计 表表 N/mm21 计算极差计算极差R极差极差R是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

27、之差是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R xmax xmin 46.231.514.7 N/mm2 39.8 31.5 39.0 33.1 37.1 31.8 41.2 33.2 40.3 34.4 42.3 35.5 42.4 35.9 46.2 37.6 42.4 36.4 44.4 37.9322 对数据分组对数据分组(1)确定组数确定组数k 确定组数的原则是确定组数的原则是:分组的结果能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分组的结果能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应根据数据多少来确定组数应根据数据多少来确定组数;组数过少会掩盖数据的分布规律;组数过少会掩盖数据的分布规律;组数过多会使数据过于零乱分散组数过多会使数据过

28、于零乱分散,也不能显示出质量分布状也不能显示出质量分布状况。况。本例中取本例中取 k=8组数组数 k k组距组距 h h组限组限数据分组参考值数据分组参考值数据总数数据总数 n n 分组数分组数 k k 50 100 50 100610610100 250100 250712712250 250 以上以上 1020 102033(2)确定组距确定组距h 组距是组的区间长度,即一个组数值的范围。组距是组的区间长度,即一个组数值的范围。各组距应相等,为了使分组结果能覆盖全部变量值,各组距应相等,为了使分组结果能覆盖全部变量值,应有:应有:(组距(组距组数)稍大于极差组数)稍大于极差 组数、组距的确

29、定应结合组数、组距的确定应结合R R、n n 综合考虑,适当调整,综合考虑,适当调整,还要注意数值尽量取整,便于以后的计算分析。还要注意数值尽量取整,便于以后的计算分析。本例中:本例中:)/(.2mmN2818714kRh 34(3 3)确定组限)确定组限 每组数值的极限值,大者为上限,小者为下限,统称组限。每组数值的极限值,大者为上限,小者为下限,统称组限。确定组限时应注意使各组之间连续,即较低组上限应为相确定组限时应注意使各组之间连续,即较低组上限应为相邻较高组下限,这样才不致遗漏组间数据。邻较高组下限,这样才不致遗漏组间数据。对恰恰处于组限值上的数据,其解决的办法有二:对恰恰处于组限值上

30、的数据,其解决的办法有二:一是规定每组的其中一个组限为极限,极限值对应数值一是规定每组的其中一个组限为极限,极限值对应数值不含在该组内,如上组限对应数值不计在该组内,而应计入相不含在该组内,如上组限对应数值不计在该组内,而应计入相邻较高组内,即左连续邻较高组内,即左连续 );或者是下组限对应数值不计在或者是下组限对应数值不计在该组内,而应计入相邻较低组内,即右连续该组内,而应计入相邻较低组内,即右连续 (。二是将组限值较原始数据精度提高半个最小测量单位。二是将组限值较原始数据精度提高半个最小测量单位。35 现采取第一种办法现采取第一种办法:):)划分组限划分组限,即每组上限不计入该即每组上限不

31、计入该组内。组内。首先确定第首先确定第1 1组下限:组下限:第第1 1组上限组上限:30.5+h=30.5+2=32.5第第2 2组下限组下限=第第1 1组上限组上限=32.5第第2 2组上限组上限:32.5+h=32.5+2=34.5 最高组限为最高组限为44.5 46.5,分组结果覆盖了全部数据分组结果覆盖了全部数据。5302025312hx.min 363 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 抗压强度数据各不相同,其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性。抗压强度数据各不相同,其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性。数据分布有一定规律数据分布有一定规律:其数值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变化其数值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变化;数据变化有集中趋

32、势数据变化有集中趋势:即在即在36.538.5范围内的强度值最多,范围内的强度值最多,可将第可将第4组视为该样本质量数据的分布中心组视为该样本质量数据的分布中心;随着强度逐渐增大和减小,即远离分布中心,数据逐渐减少。随着强度逐渐增大和减小,即远离分布中心,数据逐渐减少。组号组号组组 限限 N/mmN/mm2 2频频 数数 统统 计计频频 数数1 130.5 30.5 32.5 32.5 2 232.5 32.5 34.534.53 334.5 34.5 36.536.54 436.5 36.5 38.538.55 538.5 38.5 40.540.56 640.5 40.5 42.542.5

33、7 742.5 42.5 44.544.58 844.5 44.5 46.546.5合合 计计26101595215037 4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组号组号组组 限限 N/mm2频频 数数130.5 32.5 2232.5 34.56334.5 36.510436.5 38.515538.5 40.59640.5 42.55742.5 44.52844.5 46.51 合合 计计50频频数数15105030.5 34.5 38.5 42.5 46.5强度强度 N/mm2 直方图能够更直观形象地表现质量特征值的分布规律。直方图能够更直观形象地表现质量特征值的分布规律。38五、五、

34、控制图控制图39 六、相关图法六、相关图法 相关图又称散点图。在质量管理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相关图又称散点图。在质量管理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可以用可以用Y和和X表示质量特性值和影响因素,通过表示质量特性值和影响因素,通过绘制散点图绘制散点图,计算相关系数计算相关系数等,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等,分析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密切程度如何密切程度如何,进而对相关程度密切的两个变,进而对相关程度密切的两个变量,通过对其中一个变量的观察控制,去估计控制另一个变量,通过对其中一个变量的观察控制,去估计控

35、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量的数值,以达到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这种统计分析方法,称为相关图法。这种统计分析方法,称为相关图法。40 1相关图的绘制方法相关图的绘制方法【例例】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水灰比之间的关系。分析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水灰比之间的关系。(1)搜集数据搜集数据 要成对地搜集两种质量数据,数据不得过少。要成对地搜集两种质量数据,数据不得过少。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统计资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统计资料 (2)绘制相关图绘制相关图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般在直角坐标系中,一般x轴用来轴用来代表原因的量或较易控制的量,代表原因的量或较易控制的量,y轴用来代表结果的量或不易

36、控制轴用来代表结果的量或不易控制的量,然后描数据点,得到散布图。的量,然后描数据点,得到散布图。本例本例x轴表示水灰比,轴表示水灰比,y轴表示强度。轴表示强度。序序 号号12345678 X水灰比水灰比(W/C)0.40.450.500.550.600.650.700.75 Y强度强度(N/mm2)36.335.328.224.023.020.618.415.041 相关图中的数据点的集合,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相关图中的数据点的集合,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根据散布状况我们可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散布状况我们可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关图的类型相关图的类型:yx正相

37、关正相关yx弱负相关弱负相关yx负相关负相关yx不相关不相关yx弱正相关弱正相关yx非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2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42yx正相关正相关yx弱正相关弱正相关(1)正相关:散布点基本形成由左至右向正相关:散布点基本形成由左至右向上分布的较集中的一条直线带上分布的较集中的一条直线带,即随即随 x 增增加加 y 值也相应增加。值也相应增加。说明说明x与与y有较强的制约关系,可通过对有较强的制约关系,可通过对 x 控制而有效控制控制而有效控制 y 的变化。的变化。(2)弱正相关弱正相关: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上较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上较分散的直线带。随分散的直线带。随x值的增加

38、值的增加,y 值也有增加值也有增加趋势,但趋势,但x、y的关系不像正相关那么明显。的关系不像正相关那么明显。说明说明y除受除受x影响外,还受其他更重要的因影响外,还受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影响。需进一步利用因果分析图法分析其素影响。需进一步利用因果分析图法分析其他的影响因素。他的影响因素。43yx弱负相关弱负相关yx负相关负相关(3)负相关: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下分负相关: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下分布的较集中的一条直线带,即布的较集中的一条直线带,即y随随 x 增加相增加相应减小。应减小。说明说明x与与y有较强的制约关系,但有较强的制约关系,但x对对y的的影响与正相关恰恰相反,可通过对影响与正相关恰恰

39、相反,可通过对 x 控制控制而有效反向控制而有效反向控制 y 的变化的变化。(4)弱负相关弱负相关: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下: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下分布的较分散的直线带。分布的较分散的直线带。说明说明x与与y的相关关系较弱,且变化趋势相的相关关系较弱,且变化趋势相反,应考虑寻找影响反,应考虑寻找影响y的其他更重要的因素。的其他更重要的因素。44yx不相关不相关yx非线性相关非线性相关(5)不相关:散布点分布形成一团或平行不相关:散布点分布形成一团或平行于于x轴的直线带。说明轴的直线带。说明x变化不会引起变化不会引起y的变的变化或其变化无规律,分析质量原因时可排除化或其变化无规律,分析质量原因时可

40、排除x因素。因素。(6)非线性相关:散布点分布呈一曲线带,非线性相关:散布点分布呈一曲线带,即在一定范围内即在一定范围内x增加,增加,y也增加;超过这个也增加;超过这个范围,范围,x增加,增加,y则有下降趋势。则有下降趋势。本例水灰比对强度影响是属于负相关。本例水灰比对强度影响是属于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混凝土强度随着水灰比增大有逐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混凝土强度随着水灰比增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渐降低的趋势。45 3.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通过绘制并观察散布图,可定性分析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通过绘制并观察散布图,可定性分析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而用相关系数则可定量地度量两个变量之间

41、线相关关系。而用相关系数则可定量地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1)相关系数的计算相关系数的计算 相关系数用相关系数用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表示,其计算公式为:2222yynxxnyxxynr)()(46序序 号号水灰比水灰比x强度强度yx2y2xy10.4036.320.4535.330.5028.240.5524.050.6023.060.6520.670.7018.480.7515.0 4.60200.81317.691246.09 795.24 576.00 529.00 424.36 338.65 225.00 5451.9414.5215.8914

42、.1013.2013.8013.3912.8811.25109.03相相 关关 系系 数数 计计 算算 表表936708200945451860475288200604031098r22.0.16000.20250.25000.30250.36000.42250.49000.56252.750047 (2)相关系数的意义相关系数的意义 r 可定量说明可定量说明x、y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变化方向。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变化方向。r 是一个无量纲数值,变化范围是:是一个无量纲数值,变化范围是:-1r1 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示,表示x、y之间线性相关程度高;之间线

43、性相关程度高;r 越接近于越接近于0,表示线性相关程度低;,表示线性相关程度低;当当 r=0 ,有非线性相关,或者是不相关两种可能。,有非线性相关,或者是不相关两种可能。-1r0,表示变量间为负相关;,表示变量间为负相关;0r1,表示变量间为正相关。,表示变量间为正相关。48 七、分层法七、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将调查搜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将调查搜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分层的结果使数据各层间的差异突出地显示出来,层内分层的结果使数据各层间的差异突出地显示出来,层内的数

44、据差异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层间、层内的比较分析,的数据差异减少。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层间、层内的比较分析,可以更深刻地发现和认识质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可以更深刻地发现和认识质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常用的分层标志有:常用的分层标志有: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按机械设备型号、功能分层;按机械设备型号、功能分层;按工艺、操作方法分层;按工艺、操作方法分层;按原材料产地或等级分层;按原材料产地或等级分层;按时间顺序分层。按时间顺序分层。49505152533.3.计量特性值控制图:均值控制图计量特性值控制图:均值控制图kxxCLkjjx1RAxRndxndRxnxxUCLxx222

45、3333RAxxLCLxx23n2345678910A21.8801.0230.7290.5770.4830.4190.3730.3370.308D43.2672.5752.2822.1152.0041.9241.8641.8161.777D30.0000.0000.0000.0000.0000.0760.1360.1840.223中心线:中心线:上下界限:上下界限:54计量特性值控制图:极差控制图计量特性值控制图:极差控制图kxRCLkjjR1RDRUCLRR43RDRUCLRR33中心线:上下界限:55【例例】用用 对钢筋生产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对钢筋生产过程质量进行控制Rx 控制图控制图 3

46、8.342.240.742.439.41043.141.338.136.935.8939.735.143.740.938.6837.835.533.936.733.1734.436.338.539.336.4632.835.337.434.037.7537.934.237.047.041.1439.937.136.833.437.5340.330.841.838.936.7234.934.735.644.632.5154321 组组 号号 i强强 度度 x 收集数据并分组收集数据并分组 按时间顺序排列,每组按时间顺序排列,每组5个数据个数据(n=5),共分为,共分为10组组(k=10)56 3

47、8.342.240.742.439.41043.141.338.136.935.8939.735.143.740.938.6837.835.533.936.733.1734.436.338.539.336.4632.835.337.434.037.7537.934.237.047.041.1439.937.136.833.437.5340.330.841.838.936.7234.934.735.644.632.5154321组号组号i合计合计强强 度度 x182.3 188.5 184.5 197.2 177.2 184.9 177.0 198.0 195.2 203.036.46 37.7

48、0 36.94 39.44 35.44 36.98 35.40 39.60 39.04 40.60 377.6012.1011.006.50 12.804.90 4.90 4.708.60 7.30 4.10 76.90 xiRix i(2)确定中心线和控制界限确定中心线和控制界限ix1)计算每组的平均值计算每组的平均值 和极差和极差Ri,精度较测定单位高一级。,精度较测定单位高一级。57ixixiR2)计算各组平均值计算各组平均值 的平均值的平均值 和各组极差和各组极差Ri的平均值的平均值 。76371060377kxxk1ii.69710976kRRk1iii.58R 控制图控制图kRRR

49、ECLKii/)()(1 RDUCL4 RDLCL3=76.90/10=7.69=2.11 7.69=16.23 n 小于小于 6 不考虑不考虑RAxLCL2 RAxUCL2 kxxxECLKii/)()(1 x控制图控制图3)确定中心线和控制界限确定中心线和控制界限=377.60/10=37.76=37.76+0.58 7.69=42.22=37.760.58 7.69=33.3059(3)绘图描点与分析绘图描点与分析x控控制制图图UCL=42.22CL=37.76LCL=33.30样本号样本号 1 2 3 4 5 6 7 8 9 1043 41 39 37 35 33x36.46 37.7

50、0 36.94 39.44 35.44 36.98 35.40 39.60 39.04 40.60R 控控制制 图图UCL=16.23CL=7.69样本号样本号 1 2 3 4 5 6 7 8 9 10R 16 14 12 10 8 6 4 12.10 11.00 6.5 12.80 4.9 4.9 4.7 8.6 7.3 4.160 6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稳定状态下生产过程控制图上的点子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稳定状态下生产过程控制图上的点子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否则否则,应判断生产过程为异常。应判断生产过程为异常。点子几乎全部落在上下控制界限之间点子几乎全部落在上下控制界限之

51、间 点子的排列没有缺陷点子的排列没有缺陷 连续连续25点以上落在控制界限之间;点以上落在控制界限之间;连续连续35点中仅有点中仅有1个点超出控制界限;个点超出控制界限;连续连续100点中不多于点中不多于2个点超出控制界限。个点超出控制界限。是指点子随机地分布在控制界限之内,没有出现是指点子随机地分布在控制界限之内,没有出现 “倾向倾向”、“链链”、“多次同侧多次同侧”、“接近控制界限接近控制界限”、“周期性变动周期性变动”情况。情况。61 点子排列缺陷的表现点子排列缺陷的表现 链链: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的现象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的现象。应加关注应加关注 5点链点链UCLCLLCL 7点链点链UCL

52、CLLCL 6点链点链UCLCLLCL调查原因调查原因异常状态异常状态62 多次同侧多次同侧 :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连续连续11点至少有点至少有10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连续连续14点至少有点至少有12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连续连续17点至少有点至少有14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连续连续20点至少有点至少有16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点出现在中心线同侧。UCLCLLCL 点子排列缺陷的表现点子排列缺陷的表现63 趋势或倾向趋势或倾向:出现连续出现连续7点以上呈上升或下降的情况点以上呈上升或下降的情况 判断为异常状态判

53、断为异常状态UCLCLLCLUCLCLLCL 判断为异常状态判断为异常状态 周期性变动周期性变动 点子排列缺陷的表现点子排列缺陷的表现644.4.计数特性值控制图计数特性值控制图计数特性值控制图主要以不合格品数、不合格率、缺陷数等质量特性来控制产品质量。p-图:用于控制产品的不合格品率,如:好或坏、通过或失败、工作或不工作。中心线:上下界限:总体不合格率平均值n样本大小 pCLpnpppUCLp)1(3npppLCLp)1(3p65 工序能力:工序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工序能力:工序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是衡量工序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力,是衡量工序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工序能力指

54、数(工序能力指数(C Cp p):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简称公差。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值;或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值;或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差代数差的绝对值。8.3.3 8.3.3 工序能力分析与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分析与工序能力指数STTTCLUp666TCp66算例算例011.20XS=0.005,求工序能力指数。,求工序能力指数。某零件

55、内径尺寸公差为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025.0010.020通过对通过对100件零件检测后,计算得到件零件检测后,计算得到 解:因为,公差中心解:因为,公差中心M=(20.025+19.990)/2=20.0075 所以,所以,Cpk=0.025-(-0.010)/6S*(1-k)=1.2*1-|20.0075-20.011|/(20.025-19.990)/2 =0.93367从从8787版到版到9494版,再到版,再到20002000版版87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ISO热94版:三个保证模式2000版:质量管理概念的全面更新8.4 ISO90008.4 ISO9000:20002000系列标准

56、系列标准688.4.1 ISO 90008.4.1 ISO 9000:20002000系列标准的体系结构系列标准的体系结构核心标准核心标准ISO 9000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基础和术语ISO 9001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要求ISO 9004 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业绩改进指南ISO 19011 ISO 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南其它标准其它标准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小册子小册子698.4.2 ISO 90008.4.2 ISO 9000:20002000质量

57、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基基础和术语础和术语8 8项基本原则项基本原则1212个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个质量管理体系基础8080条术语条术语708.4.3 ISO 90018.4.3 ISO 9001:2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要求是管理标准而非产品标准提供一个基础性要求,而非统一的质量管理结构或文件在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对组织所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最低要求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提供了基准适用于所有行业或经济领域的所有组织强调有效运用这一体系,使产品和服务得到持续改进71ISO 9001ISO 9001:20002000主要条文主要条文4 4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4

58、.14.1总要求总要求4.24.2文件要求文件要求5 5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5.15.1管理承诺管理承诺5.2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5.3质量方针质量方针5.45.4策划策划5.55.5职责、权限与沟通职责、权限与沟通5.65.6管理评审管理评审6 6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6.16.1资源提供资源提供6.26.2人力资源人力资源6.36.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6.46.4工作环境工作环境7 7 产品实现产品实现7.17.1产品实现的策划产品实现的策划7.2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7.3设计和开发设计和开发7.47.4采购采购7.57.5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和服务提

59、供7.6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 8 测量、分析和改进测量、分析和改进8.18.1总则总则8.28.2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8.38.3不合格品控制不合格品控制8.48.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8.58.5改进改进728.4.4 ISO 90048.4.4 ISO 9004:2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业业绩改进指南绩改进指南目的:为组织提供业绩改进指南,为组织更好地理解、构目的:为组织提供业绩改进指南,为组织更好地理解、构筑、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提筑、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供强有力的支持特点:特点:是否

60、采用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组织的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是否采用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组织的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根据实际建立质量体系根据实际建立质量体系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编制本标准的重要依据和理论基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编制本标准的重要依据和理论基础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不仅可为组织带来直接利益,而且质量管理原则的应用不仅可为组织带来直接利益,而且也能为成本和风险的管理作出贡献也能为成本和风险的管理作出贡献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采用过程方法的模式738.4.5 ISO 190118.4.5 ISO 19011:20002000质量和(或)环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前言前言ISOISO前言前言ISO

61、ISO引言引言范围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审核原则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审核方案的管理审核活动审核活动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748.5.1 68.5.1 6的兴起及在世界级公司的实践的兴起及在世界级公司的实践19871987年,年,George FischerGeorge Fischer提出了一种革新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提出了一种革新性的质量管理方法,即即66随后,摩托罗拉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随后,摩托罗拉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66方法,方法,Bob GalvinBob Galvin提出了初始目标:未来提出了初始目标:未来5 5年中,使质量提高年中,使质量提高

62、1010倍,并最终倍,并最终66质量水平质量水平19961996年初,年初,Jack WelchJack Welch领导的领导的GEGE实施三大战略举措:实施三大战略举措:66、全球化和服务全球化和服务GEGE首创并培养了首创并培养了“冠军冠军”、“黑带大师黑带大师”、“黑带黑带”、“绿带绿带”等不同层次的骨干等不同层次的骨干8.5 8.5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758.5.2 6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理念6追求的是最完美的质量水准:百万分3点4,即3.4DPMO6是一种回报丰厚的投资,依照6配置资源,企业将获得如下成就:质量水准每提高1,产量提高12%18%、资产增加10%36%,利

63、润提高20%左右6管理通过“以顾客为中心,超越顾客期望”的理念使商家与顾客利益达到高度统一Six sigma7677单位缺陷数单位缺陷数(DPU)与百万机会缺陷数与百万机会缺陷数通过该检查的单位数单位数陷数在所有检查点发现的缺缺陷数DPU每单位出错机会1000000DPUDPMO78单位缺陷数单位缺陷数(DPU)与百万机会缺陷数与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DPMO DPMODPMO DPMODPMO DPMODPMO 274 253.1 241 963.7 211 855.4 184 060.1 158 655.3 135 666.1 115 069.7 96 800.5 80 756.7 66

64、807.2 54 799.3 44 565.5 35 930.3 31 442.8 30 054.0 22 750.1 21 691.7 19 226.2 17 429.2 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363.383.503.523.573.6115 386.3 13 552.6 12 224.5 9 641.9 6 755.7 6 209.7 5 867.7 5 703.1 5 386.1 5 084.9 4 798.8 4 661.2 4 269.2 4 145.3 3 792.6 3 681.1 3 567.

65、0 3 364.2 3 166.7 3.663.713.753.843.974.004.024.034.054.074.094.104.134.144.174.184.204.214.233 072.0 2 717.9 2 477.1 2 186.0 1 988.4 1 807.1 1 588.9 1 489.0 1 394.9 1 144.2 935.4 762.2 597.6 375.8 232.6 224.1 207.8 192.6 178.5 4.244.284.314.354.384.414.454.474.494.554.614.674.744.875.005.015.035.05

66、5.07171.8 159.1 147.3 141.7 131.1 121.3 116.6 107.8 99.6 92.0 85.0 72.4 59.1 50.1 37.5 29.1 17.4 9.8 3.4 5.085.105.125.135.155.175.185.205.225.245.265.305.355.395.455.525.645.776.0079808.5.4 8.5.4 实施实施66项目的项目的DMAICDMAIC模式模式定义(定义(DefineDefine)。界定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顾客,从)。界定核心业务流程和关键顾客,从顾客角度出发,识别出关键业务流程顾客角度出发,识别出关键业务流程测量(测量(MeasureMeasure)。确定关键业务流程的出错机会,)。确定关键业务流程的出错机会,分析测算关键业务流程的质量水平分析测算关键业务流程的质量水平分析(分析(AnalyzeAnalyze)。综合应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分)。综合应用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改进(改进(ImproveImprove)。针对质量问题,特别是关键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