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名词解释汇总144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91215620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5.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生物名词解释汇总14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微生物名词解释汇总14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微生物名词解释汇总14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名词解释汇总14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名词解释汇总14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1 页 微生物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名词解释:Microorganism 微生物:指自然界中许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得见得一类形态微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多细胞、甚至无细胞构造的低等生物的总称。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构造、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等各类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微生物在各个领域应用的科学。第二章名词解释:纯培养: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培养而获得的培养物。培养基:人工配置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消毒:利用理化因素杀死微生物营养体的方法。灭菌:利用理化及生物因素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Colony:菌落,一个单细胞微生物

2、接种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 形态构造的子细胞群体。lawn:菌苔,同种多个单细胞微生物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二元培养物:含有寄主与寄生物二种特定关系的培养物。第三章 第一节 原核微生物名词解释:细菌:菌体为单细胞,以裂殖的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放线菌:菌体为单细胞丝状体,以产生孢子的方式进展繁殖的原核微生物。中体:或间体是一种由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质粒:细菌细胞中除染色体外的具有遗传信息、能有自我复制的小环状 DNA 分子。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在生命运动中分泌的覆盖于细胞壁外表较厚的有一定外形的胶状物质。鞭毛:某些细

3、菌从细胞内伸出着生于菌体外表的、细长、波曲状的丝状物。纤毛:某些细菌从细胞内伸出着生于菌体外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细丝。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第 2 页 蓝藻:含有光合色素,能进展光合作用的原核类微生物。第二节 真核微生物名词解释:真菌:菌体为单细胞或多细胞,有细胞壁而不含光合色素,以产生各种有性或无性孢子繁殖的真核生物。酵母菌:菌体为单细胞,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繁殖的一类真核微生物。芽殖:在成熟酵母细胞上产生一个小芽,芽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脱离母细胞再出芽产生新的个体的繁殖方式。霉菌: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

4、丝状真菌。担子菌: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进展有性繁殖的一类高等真菌。藻类:具有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自养型生物。原生动物:指一类形态微小、构造简单、单细胞或单细胞聚合体的微观低等动物。第三节 病毒名词解释:病毒:超显微的、无细胞构造、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生物,在活体外具有大分子的特征,在寄主体内具有生命的现象。噬菌斑:少量噬菌体与大量敏感细菌混合后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出现的无细菌生长的空斑。卫星病毒:寄生于辅助病毒壳体中,在病毒基因组之外,依附辅助病毒活动,可编码外壳蛋白,由核酸分子组成的亚病毒因子。卫星 RNA:寄生于且必须依附辅助病毒进展复制的小分子单链的RNA 片段。类病毒:在构造组成

5、上比病毒更简单,仅是一个没有蛋白质外壳的游离的环状单链 RNA 分子。朊病毒:只含蛋白质外壳不含核酸的病毒。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将自身基因组整合到细菌细胞染色体上,随寄主细胞分裂而同步复制,不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侵入细菌后,在细菌细胞内大量增殖,导致 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将适量病毒接种于高浓度敏感细胞培养物建立同第 3 页 步感染,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病毒特征繁殖曲线。溶源性:噬菌体与细菌共存的特性。潜伏期:接种病毒开场至受染细胞释放出子代病毒所需的最短时间。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病毒粒子急剧上升的 一段时间。裂解量:每个

6、受染细胞所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的平均数。裂解量=稳定期子代病毒数/潜伏期受染细胞数 第四章名词解释:被动扩散:包括自由扩散:以物质浓度差为动力,营养物质通过膜上小孔,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扩散。以及促进扩散:有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而不需要代谢能量的作用,营养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代谢的作用,营养物质逆浓度运输的方式。基团转位:在代谢能量的作用下和多种酶的参与下,营养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逆浓度运输的方式。寄生性微生物:必须寄生于活的有机物体内,并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的一类微生物。腐生性微生物:只能从死亡的动植物残体或无生命的有机物上获取营养的一类微生物。兼性寄腐生微生

7、物:既能寄生于活的有机体内又能营腐生生活的一类微生物。第五章名词解释:产能代谢:指生物在氧化反响过程中产生,转移能量的全过程 基质磷酸化:指微生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将基质氧化直接形成的过程 氧化磷酸化:指有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物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形成的方式 光合磷酸化:指光合微生物将光能变成 ATP 的过程。发酵:指某些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以有机物作为氧化物,未彻底氧化的中间产物作为最终受氢体的产能代谢。有氧呼吸:好氧微生物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将基质彻底氧化的产能代谢。无氧呼吸:某些微生物在无分子氧气的条件下,以无机氧化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将基质氧化的产能代谢 固氮作用

8、:生物有机体将分子态氮转化为氨气的过程 第 4 页 变构酶:由多步反响组成的代谢途径中,能受目的产物反响抑制的该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共价调节酶:是一类由其他酶对其构造进展可逆共价修饰,使其处于活性和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使其 活性发生改变的酶 次生代谢:微生物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细胞无明显功能的物质的代谢过程。次生代谢产物:微生物在次级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生命活动无明显功能的代谢产物。第六章名词解释:细菌的生长曲线:在一种细菌的分批培养过程中,定时取样测定菌体含量,以细菌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制图而成的曲线。代时时代时间:细菌在对数生长期繁殖一代所

9、需的时间。缓慢时间:在实际条件下,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从接种到进入对数期所需的时间。比生长速率:每单位数量的细菌或菌体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同步培养:指使细菌群体中不同步的细胞变成能同时生长、同时分裂繁殖的群体细胞的培养方法。连续培养:使微生物以恒定的比生长速率持续生长的培养方法。水的活度: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溶液中的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压之比 防腐:利用物理及化学因素抑制微生物生长,而不杀死任何微生物的方法。化疗:利用具有选择毒性的化学物质杀死机体组织内的病原微生物及病变细胞,对肌体本身无毒害作用的方法。抗代谢类药物:指一类构造上与微生物细胞内必须代谢物相似,并能以竞争的方式取代该类代谢物

10、而干扰微生物正常代谢的化学物质。第七章名词解释:转座子:具有几千个 bp,既含有编码转座酶的基因,又携带有编码宿主某些特性的基因的转座因子。表现型改变: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子代细胞表现出的性状与亲代不同,而环境条件恢复后,改变了的新性状又可恢复正常的现象。自发突变: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基因突变。诱发突变: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处理生物细胞而引起的基第 5 页 因 突变。营养缺陷型:由于某种基因的改变,导致代谢过程中某种酶的丧失而成为必须添加某种营养 成分后才能正常生长的突变类型 条件致死突变型:指在某种条件下具有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不表现致死效应的突变型。第八章名词解释:DNA 连接酶:

11、能将两段 DNA 拼接起来的酶。限制性内切酶:指能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特定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附近切割的一类酶 同裂酶:能识别和切割一样序列,产出一样粘性末端,来源不同的限制酶。同尾酶:能识别和切割不同序列,但产出一样粘性末端,来源不同的限制酶 基因工程:人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设计,对 DNA 分子进展体外操作,在引人受体生物,以改变后者的某些遗传性状,从而培养生物新类型的一种现代的、崭新的、分子水平的生物工程技术 克隆载体:扩增、转运外源基因的载体 插入失活:外源的插入而导致基因失活的现象 穿梭质粒载体:2m DNA 同 pBR322 DNA 构建成双功能质粒,可在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复制

12、,含有两种细胞的复制起点能在两种生物细胞中进展复制的质粒载体。人工微小染色体:人工构建的适合包括人体在内的高等生物基因工程的基因载体 柯斯质粒载体:正常的质粒同噬菌体的粘性末段构成的载体。第九章名词解释: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环境相互作用物质循环、能量循环而构成的综合体系。生物群落:生活在同一特定空间或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种群的聚合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或转换者。生物种群:指生活在同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体 硫化作用:指硫化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 H2S 或元素 S 氧化成SO4=的过程。反硫化作用:指反硫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将 SO4=复原成 H2

13、S 的过程。第 6 页 脱硫作用:微生物分解含 S 蛋白质产生 H2S 的过程。氨化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氮产生氨的过程 硝化作用:指硝化细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分子态氮或氨的过程的过程。土壤生物修复:利用土壤中的天然微生物资源、或人为地有目的地投入某些菌株将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降解转化,使土壤恢复的现象。土壤自净:指土壤自动吸附、分解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恢复正常的净化过程。水体自净:水体中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分解,使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的现象。BIP 指数:指水体中非光合微生物

14、占微生物总数的百分率。饮用水:BIP8。CFU:指每毫升水中所含非肠道传染细菌菌落总数。饮用水:CFU 100。第十章名词解释:传染:指病原微生物突破、克制机体的防御机能而侵入机体内,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的过程。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以后才能侵入机体,引起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腐生性病原微生物:只能在环境中或人工培养基生长,以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侵入机体后 能产生毒害作用的一类微生物。免疫:指机体防御传染、维持自身生理平衡的现象。特异性免疫:指机体在生长过程中承受抗原刺激后,而对该抗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指机体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与进入机体内的异物反响,而逐渐建立

15、地无特异性、可遗传的防御机能的现象。人工自动免疫:通过给机体注射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现象。人工被动免疫:给机体输入现成的抗体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现象。天然自动免疫:指机体患过某种传染性疾病痊愈后,对该传染性疾病产生免疫的现象。天然被动免疫:指新生机体通过胎盘、初乳、蛋黄获得母源抗体,而产生免疫力的现象。第 7 页 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完全抗原:单独存在是,既具有免疫原性,也具有免疫反响性的抗原。半抗原:单独存在是,只具有免疫反响性,不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 抗体:是 B 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免疫功能蛋白质。或免疫球蛋白 Ig 补体:存在于动物血清中的一种正常蛋白质,能补充抗体所不能单独表现的溶解作用。体液免疫: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 B 细胞转变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由抗体执行免疫功能的免疫方式。细胞免疫:指机体受抗刺激后,由 T 细胞转变成致敏淋巴细胞,由致敏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执行免疫功能的免疫方式。免疫学:研究机体对抗原物质反响的发生、开展与转归规律的科学。血清学反响:在机体外进展的抗原抗体特异性可见反响。B 细胞:由干细胞分化成熟,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免疫活性细胞。细胞:由干细胞分化成熟,执行细胞免疫功能免疫活性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