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之应用解剖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9117345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3.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股骨颈骨折之应用解剖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股骨颈骨折之应用解剖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股骨颈骨折之应用解剖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股骨颈骨折之应用解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颈骨折之应用解剖(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股骨颈骨折背景资料西医病名定义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为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最常见的骨 折之一。与其他骨折相比,股骨颈骨折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是患者平均年龄在60岁以 上。部分人在伤前即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偏瘫等全身疾患,伤后常卧床不起, 较易发生肺炎、褥疮和静脉炎等合并症,因而其死亡常较一般骨折患者为高。二是由于功能 解剖上的特点,骨折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影响骨折复位或复位后的稳定性。从而影响 内固定的效果,尽管内固定方式屡经改变,骨折不愈合率仍较一般为高,约为10%20%。 三是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时易使主要供血来源阻断,不但影响骨折愈合,且有可能发 生股

2、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的不良后果,发生率约20%40%。中医释名股骨头颈又名髀杵,俗称胯骨轴,其形呈大半个圆球形,以股骨颈与股骨干相连, 使股骨干远离髋日,以适应髋关节大X围的活动。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形成一角质、称为 颈干角,正常X围在110140之间。平均为127,儿童可达150。颈干角大于正常X围为 髋外翻,小于正常X围为髋内翻。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大多发生于老年人,平均年龄在 60岁以上,这种骨折治疗较复杂,预后亦欠佳。一、萌芽时期商代:商代时期的金属刀针逐渐取代了砭石。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当时已经把刀做为骨科手术工具。商代已懂得用器官定病名,骨伤科疾病有“疾手”、“疾肘”、“疾

3、胫”、“疾止等。二、基础理论形成期(1) 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方水至捣生地黄熬之。以裹折伤处,以竹片夹裹之。令遍病上,急缚勿令转动,一日可十易, 三日即差。(2)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书)凡皮破骨出差爻(yao),拔伸不人,搏捺(na )相近,争一二分,用快刀割些捺人骨。不须制 肉,肉自烂碎了可以人骨。骨人之后,用黑龙散贴疮之四周;肿处留疮口,别用风流散填。 所用刀,都要快,剜刀皆可。(3) 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救急疗骨折,接令如故,不限人畜也方:取钻锛铜错取未,仍捣,以捐筛,和少、酒 服之;亦可食物和服之。不过两方

4、寸匕,以来任意斟酌之O(X氏用铜屑治疗骨折,可能来 自民间治牛马骨折的经验,然后已用于人。此后,铜类药物在接骨处方中被广泛应用,成为 接骨方剂中必不可少的药物。经现代研究,铜类药物在骨折修复中的作用是显著的。)三、诊疗技术进步期清代(1) 江考卿江氏伤科学凡人骨跌出,内外折肉中,用二十号宝麻药一服。再将肉破开取膏,整换。用二十四号止血散,十八号贴膏,外以笋箸包好,内服大号接骨丹。(2) 赵濂跌打秘方伤腿用两头尖膏,再服活血补血药。(3)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若素受风寒湿气,再调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 能直行,筋短者,脚尖着地,骨错者,臀努斜行。宜手法推按

5、胯骨复位,将所翻之筋向前归 之,其患乃除。宜服加味健步虎潜丸,熏洗海桐皮汤,灸熨定痛散。加味健步虎潜丸专治跌打损伤,气血虚衰,下部腰、胯、膝、腿疼痛,酸软无力,步履艰难。服此药至一百日,舒筋止痛,活血补气,健旺精神。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蛤粉炒成珠)虎胫骨(酥油炙)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九 次)川牛膝(酒洗晒干)杜仲(姜汁炒断丝)锁阳当归(酒洗炒干,各二两)威灵仙(酒洗) 黄柏(酒洗晒干,小盐少、许酒炒)人参(去芦)羌活干姜白芍药(微炒)云白术(土炒,各 一两)熟地黄(三两)大川附子(童便盐水各一碗,生姜二两;切片同煮一整日,令极熟, 水干再添,盐水煮毕取出,剥皮切薄片,又换净水,人川黄连

6、五钱,甘草五钱,同煮长香三 炷,取出晒干,如琥珀明亮色方用,一两五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加梧桐子大,每服三 钱,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日淡黄酒送下。(总结:中医古籍中没有将股骨颈骨折从髋部骨折中分离开来,大多包含在髋部骨折,髋 部脱骱之中。近代医学才有细致的分为股骨颈骨折。古籍中关于股骨颈的骨折治疗一般是采 用取开捺正也就是我们现代医学所说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并配合草药、铜类药物治疗,以加 快破损骨折处的修复)股骨颈骨折之应用解剖前ffiftzFiajfe略头随Jft(-骨内静脉瞄湖脉瞅囊樟脉股骨近端血流动力学JKW*SI 分布勖曜脉期圈脉)股骨颈处的骨性结构子也噌内愤昧怫同寓 股骨前面观股骨后而

7、现股骨头大粗隆股骨图L是正常慌关节,图2是戢关节X光照片。图3 是股骨头和酸臼分开后的图片,图中色色区为股骨 头,绿色区是股骨颈口股骨颈比较细又是斜行向 内上方和前方.所以受到撞击晖容易发生骨折。股 骨致只有后面下外方一小部分在美节囊外.绝大部 分都在关节囊内大部分骨折都是曩内骨虬头下 型骨折就是发生在股骨颈上部,靠近股骨头部位的 骨折。从图4中可以看出,一旦跌倒,两个箭头之间的股 骨颂特别容易发生骨折美节唇圆韧带小粗隆丁1颈干角:颈干角由在冠状面的股骨干和股骨颈轴线相交构成,婴幼儿此角150,成人一般在125135之间,如果颈干角140为髋外翻,如果颈干角110称为髋内翻。2前倾角:前倾角是

8、由股骨颈的轴线与股骨内外侧髁连线间的夹角, 在婴儿时期,前倾角较大,约2030,成年后此角为1215。注意:股骨颈颈干角成前倾角的异常均会造成股骨近 端负荷加大,应力集中,功能障碍。3骨小梁排列:将股骨头颈沿冠状面剖开后可见有两种不同排列的 骨小梁系统 一系统起自股骨干上端内侧骨皮质,向股骨颈上侧呈 放射状分布,最后终于股骨头外上方1/4的软骨下方,此为承受压力 的内侧骨小梁系统;另一系统起自股骨颈外侧皮质,沿股骨颈外侧上 行与内侧骨小梁系统交叉,止于股骨头内下方1/4处软骨下方,此为 承受X力的外侧骨小梁系统。在上述两种骨小梁系统在股骨颈交叉的 中心区形成一个三角形脆弱区域,即Ward三角区

9、。在老年人骨质稀疏时,该处仅有脂肪充填其间,更加脆弱。4股骨距:股骨距(calcar femorale)是位于小转子深部股骨颈、体连 接部的内后方的致密骨板,是股骨体后内侧皮质向松质内的延伸。有 人把他描述为真正的股骨颈。向外放射达臀肌粗隆。为连续性螺旋 状板层状结构。是股骨上端偏心性受载的着力点,相当与起重机基梁 的基础。直立时承受巨大的压引力。其下极与小转子下方的股骨体后 内侧骨皮质融合,沿小转子前外侧垂直向上,上极与股骨颈的后侧皮质融合。Transverse sectionII liF JI矢状断Sagitta I section额状断Frontal section(二)股骨颈处的血运:

10、股骨头圆韧带动脉:起源于闭孔动脉,为股骨头四附近骨质 提供血供,老年人此动脉多已闭塞。支持带血管:来自旋 股内、外侧动脉,由股动脉或股深动脉发出,其中旋股内侧 动脉支配股骨头绝大部分血供;它在股骨颈关节囊外形成基 底动脉环,再分别发出四条颈升动脉,穿过关节囊在滑膜的深层沿股骨颈上行,分布到股骨头部。股骨颈囊外动脉环紧 贴股骨颈表面,因此在股骨颈骨折移位时易发生损伤。其中, 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股骨干滋养动脉:股骨干中部有12小孔,其中有滋养动脉 进入,此路血运仅达股骨颈基底部,小部分与关节囊的小动 脉有吻合支脉,该动脉供应股骨头小部分血运。从上面可以看出殳骨头的

11、血运主要来源于关节囊动脉 和圆韧带动脉。如果重要血管遭到破坏,可通过另一组血管吻合 代偿维持股骨头血运,如果吻合不好,代偿不完全或多组血管同 时遭到破坏,异或生活护理上的不注意,也是将发生并且加重股 骨头缺血性坏死,也就是说,股骨头这种特殊血管结构既易损伤, 又不易恢复血运,所以较其他骨骼容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1.美节囊的小动脉:分外,内、 前三支紧贴股骨颈进入,是 股骨头、颈血运的主要来源质2 .股骨干滋养动脉:仅供给股 骨颈基底部血运.3.圆韧带的小动脉*仅能提供 股骨头凹周围小部分股骨头 血运口iah:; pi ki;mrmm-Inf.幽,,度:i角:面艮,幅就蚌瓣1 林 jntafs tancik oi tor即称游 ,Uli血。.如1由/Eiaial 3.位却海潸/ iLeri 询m阪血司1-股席:技A : - iP.nis XTjaris%*履! :1, - ir iiil的而(1)前面戒扫)岳丽现(三)股骨颈处的韧带肌肉和神经:后面观靛关节囊起止点L起点:髓关节囊起于髓臼边 缘口2一止点:前面止于转于间线, 后面止于股骨颈中下1/3处 股骨颈的前面全在关节囊 内,后面2/3在关节囊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