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题讲稿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91133558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一师一题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师一题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师一题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一师一题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师一题讲稿(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教学学科的整合教学时阳小学 王竞春n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的一种教育技术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并且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概念,复杂、曲折的思维过程以直观形象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收集、感知多媒体展示出来的教学息,n主动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改造和重组,构建起对新知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真正为学习的主体,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因此,加强

2、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实现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呢?我认为教学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v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趣。v 兴趣是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最好动力。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喜欢多变的教学环境。如果利用好信息技术创设的集声音、图象、动画于一体的信息展示形式,学生喜闻乐见,其亮丽的色彩、动态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置身于多媒体展示的故事情意或生

3、活情意之中,不断接受新信息的刺激,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从而激发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v例如:教学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课时,用信息技术课件逐一展示西游记中悟空和猪八戒平分4个、2个、1 个桃子的画面,结合教师的讲述,给学生呈现出一个鲜活的故事情景,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去观察、思考每次怎么分,分得的结果怎样,从而一步步进入怎么用分数平均分的结果的问题情景,引起学生了解、认识分数的欲望。2、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化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化,帮助帮助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跃。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跃。v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形象思 维为主的阶段,这与数学学科内容的抽象性开成

4、了矛盾。利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通过观察轻松地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3、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v 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利用知识和迁移、转化等方法实现的,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开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能够使学生体会转化这种数学思考方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新知识。v 如:在教学平等四边行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将准备好的纸想办法剪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待学生将平行四边约剪拼成长方形后,教师用多媒体将剪拼的过程用动画进行演示一遍,并将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同时保留在屏幕上,让学生

5、观察对比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发现它们的面积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v四边形的高,引导学生利用转化、代换等数学思考方法,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工式:平行四过形的面积等于底高。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的探索、发现过程,作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4、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式多样的变式练习,拓展了练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v 数学新知识由学习到掌握,要经历一定数量的练习,但简单重复、形式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式多样的练习,

6、拓展练习内容,能够以不同的题目“面孔”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练习兴趣,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v 如:教学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课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像学生平时玩的电脑游戏一样,只有过了本关,才能进入下一关.关关有鼓励的程序。这样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变式的练习便于保存和展示,又可以在增加练习量的同时,用其新颖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不易厌烦,更会积极地投身到练习之中去,体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愉悦。5、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正确、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v 首先,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许多的方便,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并

7、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该用的就用,可以不用的不要勉强地使用它。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进,学生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实物:书本、文具盒等,学生观察一目了然。其次,信息技术课件不要太花哨了,而要主次分明。另外用多媒体教学,不要丢了课堂板书。因板书不是无情物,板书可以简明扼要的展示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直观地传递教学信息,还可以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使所学内容在学生大脑中进一步得到吸收。二、二、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常见问题:常见问题:v1、教师过分追求和使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认为用一些课件进行讲解,或让学生欣赏就完成了教学任务。v2、教学往往时忽视了师生之

8、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多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讲课时,是逐一进行展现,忽略了跟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调整教学等方面。v3、课件利用作用、效果及教学时使用时机的把握不够科学。课件的内容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简化重难点,突出思维过程;展示时机要恰到好处。三、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几三、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几点建议:点建议:v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并非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为运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要避免多媒体“声、光、电”的冲击,课堂看似很热闹,可学

9、生除了记住电脑上眼花缭乱的信息外一无所获,教学目标没有完成,本末倒置。v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能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更新,既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经验,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整合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习管理,加强课外辅导,重视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例如在语文学科的写字教学中,就不太适宜使用信息技术演示。v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的处理、学生的特点、教法的变革要能准确把握,同时,要积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

10、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即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由于信息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使课堂无法调控,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更强的协作交流能力等。v 4、信息技术使用要避免影响教师、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受课件的束缚,形成思维定势。由于课件都是安排按照一定顺序制作的,如果教师被动地使用信息技术,就会被它牵住鼻子,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学生思维的发散、扩展。因此,多使用课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v 5、要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人文教育,注意学生思想品质的养成。教育是一门活生生的艺术,学生从教师那儿不光学到了知识,还要学习怎样做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任何机器代替不了的。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正在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