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章-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四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 一、判断题 1. 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 2. 在河流的托马斯修正模型中增加了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修正。 3. 环境污染后,后导致被污染水体生物种群内总的生物种类下降,而耐污型种类的个体数增加。 4. S-P模型用于描述一维稳态河流中的 BOD- DO 的变化规律,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降解等多种运动模式。 5. S-P模型用于描述湖泊水库中的 BOD- DO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二、问答题 1. 常见的水环境质量指数有哪些? 2. 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污染恶化过程
2、包括那几个过程? 3. 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运动变化 4. 试列出一维河流的水质模型方程及河流处于静态时方程的解。 5. 何谓湖泊(水库)的分层的箱式模型? 6. 何谓湖泊(水库)的“翻池”现象? 7. 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那些内容? 8. 简要说明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和调查时间要求。 9. 如何确定水环境影响的等级? 10. 说明污染物在水体自净机理? 11.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有那些内容? 三、计算题 1. 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5km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Qh=0.10m3/s,含酚浓度为Ch=5mg,/L,上游河水流量为Qp=9m3/s,河
3、水含酚浓度为Cp=0,河流的平均流速为v=40km/d,酚的衰减速率系数为k=2 d-1,求河段出口处的含酚浓度为多少? 2. 有一条河段长7.5km,河段起点BOD5的浓度为7mg/L,河段末端BOD5的浓度为5mg/L,河水平均流速为15km/d,求该河段的自净系数k1为多少? 3. 一河段的K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水QP=6.0m3/s,BOD5(P)=6.16mg/l,u=0.1m/s,K1=0.5/d。 ①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
4、km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5浓度是多少? ②如果CODCr(E)=100 mg/l,CODCr(P)=12 mg/l,KC=0.3/d,其它数据同上,计算CODCr浓度。 4. 已知某一个工厂的排污断面上为30mg/L,DO为7mg/L,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20km.d-1,河水的k1=0.75 d,k2=1.15 d-1,试求: (1)距离为5km处的BOD5和DO的浓度。 (2)若沿途没有其他的污染源排污,何处河水BOD5恢复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地表Ⅲ类水质中BOD5=4mg/L、氧气的饱和溶解度Ds=10 mg/L) 5. 在忽略污染物的降解,污水在河岸边排入河流,河流
5、二为均匀流场的稳定态方程的解为: ①若某断面上河对岸浓度达到同一断面最大浓度的5%,定义为污染物到达对岸,求解此段这一距离Lb。 ②若断面上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之差不超过5%,可认为污染物均匀混合。地段面与由排放点的距离称为完全混合距离Lm,求解Lm。 第四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习题解 一、判断题 6. 地面水水体的概念不仅包括水,而且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Y) 7. 在河流的托马斯修正模型中增加了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修正。(N)杜宾斯—坎普修正模型 8. 环境污染后,后导致被污染水体生物种群内总的生物种类下降,而耐污型种类的个体数增加。(Y)
6、 9. S-P模型用于描述一维稳态河流中的 BOD- DO 的变化规律,它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降解等多种运动模式。(N)忽略了污染物的扩散模式 10. S-P模型用于描述湖泊水库中的 BOD- DO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N)描述河流的 二、问答题 12. 常见的水环境质量指数有哪些? ①内梅罗污染指数 ②分级评分法 ③布朗水质指数 ④罗斯水质指数 ⑤W值水质评价 13. 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包括那几个过程? (1)溶解氧下降过程 (2)水生生态平衡破坏过程 (3)低毒变高毒过程 (4)低浓度向高浓度转化过程 14. 简述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
7、运动变化 环境介质是指在环境中能够传递物质和能量的物质。典型的环境介质是大气和水,它们都是流体。污染物在大气和水中的运动具有相似的特征。污染物进入环境之后,作着复杂的运动,随着介质的迁移运动,污染物的分散运动以及污染物质的衰减转化运动。 15. 试列出一维河流的水质模型方程及河流处于静态时方程的解。 一维河流静态水质模型基本方程可得: 一维河流静态水质模型方程: 当忽略扩散效应时: C=C0exp(-k1x/u) 符号说明:(略) 16. 何谓湖泊(水库)的分层的箱式模型? 湖泊的分层的箱式模型用以近似描述湖水水质分层状况下污染物的变化规律的模型。分层箱式模型把湖泊的上层和下
8、层各视为完全混合模型。 分层箱式模型分为分层期(夏季)模型和非分层期(冬季)模型,分层期考虑上、下分层现象,非分层期不考虑分层。 17. 何谓湖泊(水库)的“翻池”现象? 湖泊在湖深的铅直方向上还存在着水温和水质的分层。夏季的气温高,整个湖泊处于稳定状态。到了秋末冬初,由于气温的急剧下降,会出现表层水下沉,导致上下层水的对流。湖泊的这种现象称为“翻池”。翻池的结果使水温飞水质在水深方向上分布均匀。 18. 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那些内容? 湖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质评价、底质评价、生物评价。 在以上湖泊环境质量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在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湖泊的环境质
9、量等级。 19. 简要说明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和调查时间要求。 水环境现状调查内容包括:①环境水文条件;②水污染源;③水环境质量。 调查时间由评价地方确定: ①一级评价: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 ②二级评价:枯水期、平水期; ③三级评价:枯水期。 20. 如何确定水环境影响的等级? 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具体判据: ⑴项目污水排放量; ⑵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将污染因子分为①持久性污染物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水体酸碱度④热效应等四个类型,污水包含的污染类型越多污染物就越复杂。 ⑶受纳水体规模; ⑷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评等级划分原则为 ①污水量大、水质复杂,等级高;②水域规
10、模小、水质要求严,等级高。 21. 说明污染物在水体自净机理? 水中污染物浓度自然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机制有三种。 (1)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由于水体的稀释、混合、扩散、沉积、冲刷、再悬浮等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是由于化学吸附、化学沉淀、氧化还原、水解等过程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3)生物净化:生物净化是由于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22.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有那些内容? ⑴明确工程项目性质 ⑵划分评价等级; ⑶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⑷建设项目工程污染分析; ⑸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11、; ⑹提出控制方案和环保措施。 三、计算题 6. 有一条比较浅而窄的河流,有一段长5km的河段,稳定排放含酚废水Qh=0.10m3/s,含酚浓度为Ch=5mg,/L,上游河水流量为Qp=9m3/s,河水含酚浓度为Cp=0,河流的平均流速为v=40km/d,酚的衰减速率系数为k=2 d-1,求河段出口处的含酚浓度为多少? 解:较浅而窄的河流可以按照一维河流模型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污水与河水可迅速地混合均匀,排放点的酚浓度就等于: 对于一维河流模型,在忽略扩散时,可降解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可表示为: 将各量数值带入得 =0.0428 (mg/l) 河段出口处的含酚浓度为0.0428mg/
12、l。 7. 有一条河段长7.5km,河段起点BOD5的浓度为7mg/L,河段末端BOD5的浓度为5mg/L,河水平均流速为15km/d,求该河段的自净系数k1为多少? 解:按照一维河流模型S-P模型进行分析。河流中的 BOD- DO 的变化规律为: 由第一方程可得: ,将各量的数值带入方程式,得: 8. 一河段的K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E=19440m3/d,BOD5(E)=81.4mg/l,河水QP=6.0m3/s,BOD5(P)=6.16mg/l,u=0.1m/s,K1=0.5/d。 ①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混合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
13、,在距完全混合断面10km的下游某段处,河流中BOD5浓度是多少? ②如果CODCr(E)=100 mg/l,CODCr(P)=12 mg/l,KC=0.3/d,其它数据同上,计算CODCr浓度。 解:①混合均匀后,水中的BOD浓度 =8.88 (mg/l) 在忽略扩散时,一维河流模型有: =4.98 (mg/l) 河段混合断面10km处的BOD浓度为4.98mg/l。 ②混合均匀后,水中的COD浓度 =15.2 (mg/l) 在忽略扩散时,一维河流模型有: =10.7 (mg/l) 河段混合断面10km处的COD浓度为10.7mg/l。 9. 已知某一个工厂的排污
14、断面上为30mg/L,DO为7mg/L,受纳废水的河流平均流速为20km.d-1,河水的k1=0.75 d,k2=1.15 d-1,试求: (1)距离为5km处的BOD5和DO的浓度。 (2)若沿途没有其他的污染源排污,何处河水BOD5恢复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地表Ⅲ类水质中BOD5=4mg/L、氧气的饱和溶解度Ds=10 mg/L) 解:按照一维河流模型S-P模型进行分析。河流中的 BOD- DO 的变化规律为: (1)距离为5km处的BOD5和DO的浓度。 将各量的数值带入方程式,得距离为5km处的BOD5=24.9mg/l 和DO=3.31 mg/l (2)根据第一方程式,当L
15、=4mg/l时,带入上式 计算获得,距离排污口53.7km处,河水的BOD5恢复到地表Ⅲ类水水质。 10. 在忽略污染物的降解,污水在河岸边排入河流,河流二为均匀流场的稳定态方程的解为: ①若某断面上河对岸浓度达到同一断面最大浓度的5%,定义为污染物到达对岸,求解此段这一距离Lb。 ②若断面上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之差不超过5%,可认为污染物均匀混合。地段面与由排放点的距离称为完全混合距离Lm,求解Lm。 解:①污染物到达对岸前,计算本岸C(Lb,0) 时可不计对岸的反射项。而污染物到达对岸C(Lb,B),只需要考虑一次反射。 对岸浓度为最小浓度,将y=B带入的 本岸浓度为最大浓度,将y=)带入的 使用上式计算浓度,并按定义C(Lb,B)/C(Lb,0)=0.05 带入 利用迭代法计算得出:f=0.025 ②同理,只需要考虑一次反射计算本岸浓度C(Lb,0)和对岸浓度C(Lb,B),并按定义C(Lb,B)/C(Lb,0)=0.9,解出的混合距离Lm为: 利用迭代法计算得出:f=0.47241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党建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 廉政党课讲稿材料: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在新录用选调生公务员座谈会上和基层单位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 总工会关于2025年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的工作汇报材料
- 基层党建工作交流研讨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粮食和物资储备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
- 市工业园区、市直机关单位、市纪委监委2025年工作计划
- 检察院政治部关于2025年工作计划
- 办公室主任2025年现实表现材料
- 2025年~村农村保洁员规范管理工作方案
- 在深入贯彻中央8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4篇
- 开展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3篇
- 在司法党组中心学习组学习会上的发言材料
- 国企党委关于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情况的报告材料
- 副书记在2025年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