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富硒土地资源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9105187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富硒土地资源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富硒土地资源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富硒土地资源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贵州富硒土地资源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富硒土地资源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富硒土地资源的优势分析与发展对策!1!Study on Se Resources Exploit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GuiZhou Province Abstract: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Se- enriched coal rake rocks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soils Se content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0.0641.326 mg/kg , with an average of 0.369mg/kg,exceede

2、d the soils average Se contents of the whole world (0.200mg/kg ) and the whole country (0.29 mg/kg) ,a part of soils reached Se-enriched level, and fit the exploitation of Se-enriched industry. This paper presented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Se-enriched industry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Guizhou

3、Province, making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specific distribution and building the distribution curve of Se-enriched resources in the whole Province; planning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long-range strategic plan of Se-enriched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outstanding local feature, emphasizing on t

4、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eature competitive industry; increasing brand promotion potency ,forging well-known brand.Keywords:GuiZhou;Se-enriched resources, Se-enrich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loitation countermeasures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 候,冬暖夏凉,全省山地和丘陵占92.5%。贵州独特的地理位置 和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贵州复杂多样的气候和生态条

5、件,农业 生产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贵州广泛出露含硒丰富的石煤层、黑色 页岩,富硒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将硒资源优势转化成 经济优势,成为拉动贵州经济增长的优势产业,是目前贵州发展 循环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贵州硒资源的分布特 征以及富硒产品开发现状,并对贵州硒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 议,为贵州更好地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富硒产业提供 科学依据。1硒的生物学功能自Schwartz提出硒是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以来,硒与 人体的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1973年,我国学者经过大量研究,研究表 明硒缺乏与克山病的发生有明显关系,随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也宣布,硒是维持

6、人类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与人 体的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证实硒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联,硒具有 双重生物学功能,人体缺硒和过量都会引起疾病。硒缺乏会导致 白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 山县发现“克山病”,后证明与环境低硒关系密切;低硒还会引起 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等疾病,如在美国高硒地区心血 管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低硒地区;低硒还与癌症特别是食道癌、 肺癌、直肠癌的发生直接相关。环境中硒过量会导致人和动物中 毒,我国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的高硒地区都曾发生因环境硒含量 过高导致人硒中毒、牲畜死亡的地方性硒中毒事件。此外,硒还 具有防癌抗癌、

7、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肌等其它生物 学功能。2、贵州硒资源的分布及特征2.1贵州基岩中的硒含量贵州分布有广泛出露的二叠系煤层、寒武纪黑色岩系岩石和 磷块岩矿地质资源,这些母岩深刻影响土壤的硒含量,贵州不同 母岩土壤硒含量呈现:页岩第四系冲积母质石灰岩砂岩 的特征。在贵州省广泛分布的煤矿层、碳酸盐岩及砂页岩中的硒 含量呈现:煤矿层碳酸盐岩砂页岩的特征,黄铁矿夹层中的 硒含量更高,例如金沙煤矿中的黄铁矿夹层硒含量为49mg/kg, 贵州西南分布的高砷煤中黄铁矿的硒含量高达200300mg/kg, 贵州遵义寒武系中黄钾铁矶斑岩和钾质斑脱岩中硒平均含量分 别为473.93mg/kg和383.3

8、0mg/kg,富集系数都大于7000,磷块 岩中硒含量范围为531124mg/kg,平均值为290mg/kg,贵州 开阳赋硒地层的硒平均含量范围为0.69215mg/kg,其中黑色 碳质页岩地层硒含量高达15003500mg/kg。可见贵州分布大 量富硒的煤层、岩石和岩矿资源,为富硒土壤及富硒作物的形成 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表1不同基岩土壤硒含量(mg/kg)Table 1. Se contents in soils for different bedrocks基岩土壤硒含量范围砂页岩0.030.19碳酸盐0.060.83煤矿层0.115.10(据王甘露,2003)2.2贵州土壤硒的含量及分

9、布世界绝大数土壤硒含量的范围为0.12.0mg/kg,平均硒含 量为0.2mg/kg,低硒土壤平均硒含量为0.01mg/kg,高硒土壤可 达30324mg/kg。我国土壤硒含量大部分在0.20.3mg/kg, 平均含量为0.29mg/kg,我国既有缺硒引起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的地区,大致分布在从黑龙江到云南、西藏的一条狭长地带,也 有高硒引起的硒中毒地区,如陕西紫阳和湖北恩施。我国存在沿 西北干旱区经中部半干旱地区至东南沿海,呈高-低-高马鞍形分 布的高硒、低硒景观带。从世界范围看,高硒地区分布面积远远 低于缺硒地区,全球缺硒地区高达2/3,中国72%的地区有不同 程度的缺硒或低硒,其中1/3

10、为严重缺硒区。贵州分布广泛出露的富硒二叠系煤层、寒武纪黑色岩系岩石 和磷块岩矿地质资源,富硒土壤及富硒农作物提供了丰富的物质 基础。何亚琳对贵州土壤中的硒进行了大量的采样和分析,结果 表明贵州土壤全硒含量范围为0.064 1.326mg/kg,平均值为 0.369mg/kg,高于世界土壤平均硒含量(0.200mg/kg),也高于 全国土壤平均硒含量(0.29 mg/kg)。与我国其它地区对比,是东 北地区(0.11 mg/kg)和陕西地区土壤硒含量(0.12 mg/kg)的3倍 多,是南京地区土壤硒含量(0.18 mg/kg)的2倍多,是海南地区 土壤硒含量(0.30 mg/kg)的1倍多。由

11、图1可见,贵州土壤硒含 量分布不均匀,全省土壤硒含量由北向东南逐步增加,局部达到 富硒水平,其中黔北、黔中和黔东为低硒区,黔西北、黔中南及 黔东北为中等硒区,黔东南及黔中为高硒区。各地区土壤的平均 含硒量也不相同,其中大方、织金、六枝、安顺、长顺、瓮安、镇 宁、腊隆及遵义等县市含硒比较高,遵义、湄潭、开阳-瓮安、平 塘-独山等可以作为种植富硒作物的基地。据研究,在贵州富硒 地带集中分布在遵义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州、黔 南州等地区,其中贵州开阳土壤硒含量范围为0.122430mg/kg, 均值为0.61mg/kg,是除湖北恩施,陕西紫阳,安徽石台外,全 国又一富硒地带。可见,贵州表层

12、土壤硒含量较高,富硒资源丰富,发展潜力 巨大,存在着可用于种植开发富硒农作物的富硒高硒地区,富硒 特色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图1贵州省土壤含硒量分布图Fig.1 Map of Se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soils of Guizhou Provience(据何亚琳,1996)3、贵州富硒产品开发现状中国72的地区缺硒或低硒,除了少数几个富硒地区,其它 地区的人群约8亿人均需要补充硒,人体所需的硒元素主要来自 人们的日常饮食,通过食用富硒食品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硒元素, 是目前最为安全方便可靠的补硒途径,目前富硒保健食品的开发 已成为硒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在国外

13、已成功开发了纯天然的 富硒产品如富硒牛奶、富硒牛肉干、富硒果汁等产品,国内一系 列富硒产品也成功上市,如湖北恩施的富硒茶、富硒中草药、富 硒反季节蔬菜、富硒萝卜干等富硒产品,陕西紫阳“紫阳翠峰”、 “紫阳毛尖”等富硒茶产品,富硒魔芋、果醋、硒菇、矿泉水等特 色富硒食品市场需求旺盛。硒作为贵州特色经济的新三宝之一(硒、磷、中药),近年 来,贵州依托独特的硒资源,积极开发种植富硒农作物,已发展 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富硒农产品。以有“富硒农产品之乡”的 开阳为代表,目前已建立了 69个无公害富硒农产品基地,形成 了以富硒大米为主,包括富硒面条、富硒茶叶、富硒烟叶等在内 的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其中“开

14、阳”牌天然富硒米、“开阳”牌菜籽 油等系列产品,硒含量为0.050.28mg/kg,荣获“A级绿色食品”、 全国首批“放心食品”称号。贵州六盘水开发出了富硒萝卜干、“水 城春”系列天然富硒茶等富硒产品,其中茶叶有机硒含量在0.8 1.5 mg/kg。贵州凤冈建立了以富硒富锌茶为特色的2万余亩有机茶生产基地,茶叶硒含量高达1.382.08mg/kg,成为贵 州富硒富锌保健品资源开发的龙头。此外,贵州茶科所和中科院 地化所研发出了硒含量为0.63mg/kg的“夜郎”牌贵州天然富硒茶, 是继陕西紫阳富硒茶、湖北恩施富硒茶后的又一特色富硒茶。4、贵州硒资源开发利用建议4.1系统查清全省不同地层硒含量、

15、富硒土地资源及植物资 源的分布情况,建立全省富硒资源分布图。目前贵州土壤硒的含量水平已有学者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但基岩中的硒含量仅在部分地区如开阳、遵义等少数地区有较多 研究,其它地区尚未进行过全面的调查分析,硒矿的储量、富硒 地层的出露面积、富硒土地资源的分布面积、富硒植物资源的种 类也未进行过系统的调查。所以很有必要摸清全省富硒资源的具 体分布情况,建立全省及州市硒资源分布图,因地制宜指导当地 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4.2合理规划,科学制定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省山区的地域优势,制定富硒 特色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计划。以现有发展较为成熟的天然富硒 茶、天然

16、富硒米、富硒菜籽油等产品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筛选出市场前景好的优质富硒作物品种,进行分区种植,推广栽 培,积极培育新品种,进行深度开发加工。同时引进先进技术, 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使富硒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一个 产业链,形成集开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富硒产业。4.3突出地方特色,着重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具备优势和特色的富硒产业。贵州 山区中草药资源丰富,可以加强富硒药用植物的开发,如富硒天 麻、富硒杜仲、富硒灵芝等极具特色的保健食品、富硒药品;贵 州生态环境良好,可以利用地域条件,建立无公害富硒农产品基 地,发展反季节蔬菜;此外,还可以开发富硒林果业,

17、如富硒刺 梨、富硒核桃、富硒杨梅、富硒樱桃等产品。4.4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品牌。首先要立足现有农产品资源,在产品的选种、加工、包装上 保证产品的品质,着力提高富硒米、富硒茶等产品的科技含量, 建立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努力打造极具市 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其次,要加 大广告宣传力度,贵州广为人知的是“避暑之都”、“多彩贵州”等,而特色富硒 资源优势却鲜为人知,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因 此要尽快建立富硒特色农产品网站,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做好 “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包装宣传,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农博 会、展销会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此外,要加快一些 特色农产品商标的注册,部分具有知名度的农产品如富硒米、富 硒水果并未注册,这就造成了市场产品参差不齐、质量不过关, 严重影响产品信誉;还要加强优势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 报,如开阳己着手进行富硒米、富硒茶、富硒腌腊肉制品、富硒 鸡蛋等4个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进行申报,为优势农产品营造良 好的市场氛围。彭祚全.国内硒产品开发现状及恩施硒资源开发前景.中国硒 都网,2006-5-26.吴子铭.贵州凤冈天然富硒富锌茶.茶叶动态,20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