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91033376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学习目标通过诵读,品词明意,体会词的文学美,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设计意图:古诗词重点是背诵和默写,难点是赏析,而赏析必须是在理解诗意 的基础上才能赏析,而理解诗意的基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有助理解诗意,所以 制定通过来理解诗意,进而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的学习目标。)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通过重点是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意,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也 就是这节课朗读是基础,但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比较害羞,朗读时会出现不好意思 读的现象,在这方面要正面引导,只要有一个观众,也要做最好的自己。在品词 明意这个环节,去年天气、旧亭台、徘徊等词中等生可能不能理解,所以通过小 组讨论来

2、解决。三、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词明意,体会词的文学美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四、知识网路浣溪沙(晏殊)词牌名节奏重音诗意感情赏析五、教学过程(一)流程一1. 诗词导入2000多年前,孔子站在大河边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000多年前,李 白面对黄河疾呼:“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 朱自清也曾急切地寻找答案,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 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返呢?面对时光流逝,“宰相词人”晏殊又有怎样的感慨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 习他的浣溪沙(板书题目和作者)(设计意图:以学过的名家惜时的诗句来导入,

3、不仅是对旧知识的复习与整理,而 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很快带入情境。)2. 投影出示,作者简介 请同学结合课下注释谈谈作者。谁来说作者的字?朝代?家?做过什么官?他 的成就?咱们把作者情况汇总一下。投影出示晏殊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今江西临 川)人。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仁宗庆 历中,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为官清廉, 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 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尤

4、擅小令。风格婉约,历有“此 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欧阳修,范仲淹皆出于其门下。(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说有关作者的知识,然后教师通过出示投影的方式进行汇 总,既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主 人翁意识。)3. 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学生齐读:通过诵读,品词明意,体会词的文学美,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设计意图:通过齐读,强化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来学习。)4. 解题:关于这首词的相关资料,我请一名学生来读。(投影出示解题。)这首词选自全 宋词。“浣溪沙”是词牌名。这首词写了晚春薄暮

5、之时的景象,感叹光阴的流逝 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怅惘。(设计意图:通过对题目的解释,使学生明白这首诗的主题。)很好,接下来我们 将穿越时空,回到北宋,一起感受晏殊的留恋与怅惘。(二)流程二1. 朗读一一读出音乐美评论(1)整体把握,感知内容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朗读一一读出音乐美(投影出示)先来听读录音,要求听清字的读音,注意诗的朗读节拍和重音。(2)最后一个词的读音是 。这首词的上下片节奏一样吗?(强调读音:徘 徊。节奏:上片2/2/3下片4/3,词中上下片划分节奏的方法不一定一样, 词不像诗歌,诗歌比如是2/2/3的结构,那么通篇都是2/2/3,因为诗歌讲

6、 究对仗,每一句和每一句都对仗,整首诗都对仗,而词讲究长短句,这是一种新 诗体,长短句就是每句和每句词不需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对,它淡化了对仗这种 修辞在词中的用法,所以在词中就有可能上片和下片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所以 大家不用纠结上片是2/2/3,下片要不要在“无可”和“似曾”后边也划一划, 4/3的结构完全可以。另外,下片的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本身就是一个词,不 要把词读破。)(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首读一读。(4)师:好,停。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点评)(5)师:读古诗,除了注意节奏,还要注意应该重读的词,大家请看大屏幕, 绿色的字是要重读的,谁来试试。指名读(点评)(6)要想把一首词读好

7、,除了字音,注意节奏和重音外,还要读出感情来,而 感情必须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才能读好,接下来咱们进入第二个环节。(设计意图:听、读古诗,初步感受诗的内容,通过读准字音、节拍、重音等体会诗的 音乐美,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练习朗读,以朗读古诗来促进理解诗 意。)2. 研读 读出诗意美(投影出示)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这首词,可以和小组交流。(小组活动,质疑,解答。)师: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举手。生:学生发言,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解师:接下来,咱们来一起来品词明意(投影出示:品词明意)师:“ 一曲新词” 的一曲是什么意思?(生:一首)师:为什么说这首词要用“一曲”呢(生: 不知

8、)师:因为词是可以配上谱子唱出来的。所以说一曲新词。师:第一句的 意思就是听着新词谱成的歌,喝着酒,可见诗人的生活多么的惬意。师:来看第二句,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天气”的意思是生:去年这个时节的 天气师:第二句的意思是,生:去年这个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旧存在师:第三句。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写景,那么多的景物,作者为什么选择夕阳西下呢?咱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夕阳西下,就是太阳落山,太阳落山说明这一天就要过完了,所以在上片作 者通过新词旧景的对比,以及夕阳西下的景物描写抒发昨是今非的惆怅,感叹时 光流逝。师:谁来说说上片的意思。师:来看下片,“花落”是什么意思?生:花谢,师

9、:花谢,点名了季节,说明这是暮春,这么美好的春天就要结束了,真是可惜 呀!这是作者在感伤春天的离去,心情一定很低落。师:下一句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归”的意思是?生:燕子飞回来了。师:对,燕子飞回来了,说明又是一年过去了,花落是自然现象,谁也没办法, “燕归”是自然规律,所以作者把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感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来表达春光易逝,怀旧伤春之情。师:谁来翻译下片。师:好,现在,咱们理解了词意,就可以带着感情读这首词。咱们一起来看屏幕 (投影出示下一张)师:第一句听着歌,喝着酒,生活和惬意,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读?生:轻松。师:第二句写去年的天气和旧亭台,应该以什么样的口吻读。生:回忆的口吻

10、师:第三句呢?夕阳什么时候再回来?用什么语气?生:怀疑的语气师:第四句,花落了,春天要过去了,谁也无可奈何,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表达这 中无可奈何呢?生:降调师:第五句,似曾相识燕归来,作者一定在想,这燕子是不是去年的那只燕子呢? 作者说似曾相识,所以要用怀疑思考的语气来读。师:最后一句,作者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来来回回的走。他肯定不是单 纯的走,一定是一边走,一边思考。应该用什么语调来读?生:低沉而缓慢。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这首词。师:接下来,咱们先分小组读。一会咱们比一比谁读的好!师:谁来展示(点 评)配乐师:请大家用散文的语言写出这首词的画面。(5分钟)生:指名读师:写不好

11、,是因为没有注意这首诗的意象,咱们来欣赏一篇范文,看看,名家 是怎么写的?(投影出示)师:谁来读一读。师:一首词,除了会读,还要会赏,接下来咱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集体解决的方式来完成目标。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 翻译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自己结合课下注释也不 能翻译的字词,提高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最后,小组也解决不了的由全班共同解决,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 能力!)3. 赏读一一欣赏文学美(投影出示)师:请大家选取其中一个角度,进行赏析,用这样的方式写“从()中,赏析 到()美。理由是()”(3分钟)温馨提示:炼字之美、炼句之美、对比之美

12、、景物之美、哲理之美、画面之美、 修辞之美、内容之美、情感之美、语言之美师:诗词注重积累,这首词背过的举手师:指名背师:齐背师:默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师:指派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判卷并改错,满分10分,错一减1,减完为止,给 到黑板前默写的同学判完卷后,指令同桌交换判卷,错一改三。(设计意图:古诗赏析是学习古诗的难点,所以通过提示学生赏析古诗的角度来 让学生赏析古诗,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这个环节在答题模式上,我们把赏 析和仿写综合在一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流程三 1.小结 师:今后咱们学诗词时,也要像今天这样,先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重音,理解 诗意后有感情的读,来体会古诗词的魅

13、力。2.结束语让我们以一篇浣溪沙的扩写,作为今天的结束语吧!绿蚁新醅酒,我小酌着, 染着醇香的一阕新词,在宣纸上开出娴静的花来。又是一年暮春时节,又是桃雨 柳风的旧天气,又是枕霞撷月的小亭台,只那情怀、不似旧家时。夕阳如血,已 薄西山,夕阳啊,你几时又会重回碧落?我伸出手,却怎么也握不紧匆匆的时光。人生如梦,匆匆如白驹过隙,这般无可奈何。繁花落尽,那质朴而孤独的枝干, 难道就是生命的本来吗?燕语呢哝,我顿生似曾相识之感,但花落仍再生,燕去 春又回,光阴荏苒,逝去的,却再也唤不回。曲径通幽处,我漫步在落英缤纷之 中,任凭思绪在脑海发酵着,踱入庭院深深。(设计意图:通过对这首古诗的扩写,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和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