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说明方法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102640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说明文说明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说明文说明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说明文说明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说明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说明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一说明方法补充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 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 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 等。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 图表、引用说明。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佃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

2、条理性。 、作比较:才 和 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 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 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引用 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一一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

3、用具 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 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 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佃事理,像这样

4、的例 子文章中还有很多。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 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 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 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五、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 (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

5、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 形象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 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充满感情。六、说明语段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刃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 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6、)。说明文的 语言特点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 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 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 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 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 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 文的

7、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 文。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简洁性。说 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二. 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 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 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三. 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四. 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 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

8、到严密。五. 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 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 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 趣味性。元大鹰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 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 采用生动的说明。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 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

9、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二) 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 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 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也可从两个方面 入手: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 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 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

10、出 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 的物质”一句点明了 “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 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 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 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 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又如苏州园

11、林 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 林的特点“图画美”。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 炼。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例如:拿两岸的河堤常 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事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 的修辞方法描写柱头上石

12、刻狮于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三)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 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 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 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 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 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

13、一般来 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 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 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一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 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 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 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 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

14、说明中 心也就不难了。(六)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 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编辑本段说明文整体分 析说明文的结构1、说明文的结构: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 种结构综合运用的。2、把握结构的意义。 说明的顺序1、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也可称事实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也可称逻辑顺序)。 说明文中也会出现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象。2、弄清顺序的意义。说明的 方法1.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2. 作比较:

15、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 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3.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 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4. 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 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5.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6.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 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 是

16、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 宜使用。7.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8. 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 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10. 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 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

17、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 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的 语言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 象性。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 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3、说明文语言要点:表约数、表消息来源、表程度、表频率、表范围、表猜测。编辑本段分析说明文第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从而区分事理说 明文和事物说明文,进一步理解说明内容。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

18、一 篇说明文的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 进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要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必须认真阅读、理解 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仔细揣摩关键词句(中心句、过渡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 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第二,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 式、“总一一分一一总”式、“分一一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说明顺序是多种多样的。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19、有时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 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 定的标志。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总之,说明 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分析时可同步进行。第三,分析说明方法。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 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阅读说明文, 了解它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 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 来的,这样分析才透彻

20、、扎实。第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当然,说明文的语 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以此为据,可 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 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 注意摘取原文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 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 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 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