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太极拳的作用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0876529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简化太极拳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简化太极拳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简化太极拳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简化太极拳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化太极拳的作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 “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武术家王宗 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 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简化太极拳对推广普及太极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太极书 籍、VCD只讲了形体动作,忽略了意气运动,致使学习者将太极拳理 解为形体动作,将太极拳练成了体操运动。这样练法,虽然也能活动 筋骨,但是,跟太极拳应有的健身功效相比,则大打了折扣,更谈不 上练出太极功夫。24式简化太极拳在套路编排上也有问题。例如,24式简化太极 拳,一开始就是以进步分展势应对前侧之敌的招式一一野

2、马分鬃上 手,违反了先易后难的学练原则。野马分鬃,在技击上是以拗手进按, 进顺步占势,伸顺臂分挑,招式较复杂,还要三式连续进步,对初学 者来说有较大难度。再说意气上,一开始就练分展势,意气上行、下 沉,学者没有基础是不能理解的,无从练起,更谈不上练好。这种套 路编排上违反了 “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的原则,除非将其练成没有 技击意义、没有意气运动的太极操,实际上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练法。 退一步说,如果有人初学就能将左右野马分鬃的意气运动能练好,又 是违反初练意气运动应先降心火,先使心肾相交的原则,于初学疗疾 健身不利。其次是拳式太少,全套仅24式,运动量太小、锻炼时间太短, 演练一趟套路不能进入太

3、极状态。主要拳式重复太少、不足以行气通 经。还有个别拳势的动作,不符合阴阳相济,阳消阴生的原则。不利 于阴阳调和,舒畅经络,调和气血。太极拳套路应满足一些条件。总 的来说是应符合拳理、医理。一寿套拳连续演练的时间长度,应能 满足锻炼需要的运动量,练一趟拳能进入太极状态并练经必要性的时 间;二是一些主要拳式应有足够的重复,以利于练意行气,畅通经络; 三、拳式动作编排应符合太极阴阳原理,即虚实开合,动静进退,收 发蓄放,应符合阴阳消长的原理,练拳行气能调和阴阳,健壮五脏。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拳势动作的开合进退,招式的收发蓄放,不应 成单。阴极而后阳生,动作不应有半途而返。否则,动作不顺,意气 不

4、畅,不利于疗疾健身。不论练那种套路,简化太极拳或者任何太极 拳套路,只要根据这些道理去体悟,发觉不顺,就加以改造,使得套 路动作符合拳理、医理,即符合太极阴阳,经络养生的原理,都可能 按养生练法,而获得较好的疗疾健身效果。拳术是消磨生命和精力的东西。形意拳的一些介绍第一、练头头为全身之主,人的一切行为无不受头脑的指挥。头为六阳之首, 五官百骸,头为总领,所以,在演练形意拳的各种套路时,必须做到 头要上顶、颈项要直、下颏要微收,以利领起全身,上下协调一致, 使呼吸自然,任督二脉畅通,气沉丹田。这样既利于手臂的自然发力, 还可以利于保护喉部,以防不测。不仅如此,头在总领手法、步法、 身法变化的同时

5、,还可以有效地保护面部的五官。拳谱上讲:“五行 真如五道关(这里的五行指眼、鼻、舌、耳、人中)无人把守自遮 拦,蔽住五行克他人,四两可以拨千斤”。由此可知头在拳理拳法中 的重要地位。下面再来研究头部五官在拳理拳法中的作用与地位。眼,拳谱上有:“眼有监察之明”与“眼观六路”之说。无论平 时演练,还是与人交手,双目要全神贯注,紧盯攻击目标,做到无人 似有人,攻防意识逼真,久而久之,可使双目炯炯有神,不怒神自威, 敏锐如猴鹰。特别是与人交手时,必须注意对方的眼,预察机宜,手 脚未动眼先行。拳谱上有“眼无神,拳无魂”之论,充分说明了眼睛 在练功和交手中的地位。车永宏宗师把“猴相”列为“四象”之一, 取

6、意猴子的目光敏锐,这是对形意拳拳理拳法的重大发展和完善。耳,有“耳听八方”之论。我国的中医理论以为耳通肾,肾气充 盈则听觉灵敏,遇敌必先觉,尤其是夜间,耳可闻风而趋避。历代武 林高手都非常注重听觉的修炼,所以,平时演练要养成悉心用耳,凝 神静听的好习惯,日久天长,可使听觉灵敏。口中有舌,口舌一家,无论行功演练,还是静坐养神,口要自然 闭合,以利呼吸。舌要顶住上腭,以利津液生出,随时下咽,以防口 干舌燥,更利于接通任脉,使周身气血运行畅通,所以拳谱上有“舌 有鹊桥”之说。第二、练身人之身躯,以腰为主宰,无论进退转侧,吞吐化泄,侧身调膀, 均由腰来协调。身法,身躯变化之法。车氏形意拳拳理拳法中对身

7、法 的要求是:看正似斜,看斜似正,不俯不仰,不偏不倚,身之一动, 腹实含胸,腰活背圆,提肛敛臀,尾闾中正。身法,有十二法要,即 纵横、高低、进退、反侧、吞吐、趋避,这十二法皆有其具体的含义 和要求:纵则放其势,其勇如猛虎;横则裹其力,开拓无阻拦;高则 扬其身,九天摘星辰;低则俯其身,刁拿显其能;进则乘其隙,出招 不留情;退则领其气,回转伏敛身;反则顾其后,后面变前迎;侧则 要调膀,左右皆顾及;吞则身未退,胸腹向里含;吐则身向拥;单双 手推击;趋左也避右,避实击虚隙。此身法十二法之要义,凡学练形 意拳者,不可不知,拳谱讲:“上法以手为妙,进法以足为奇,而总 以身法为要”。“机关在眼,变通在心(即

8、脑)而把握其要者则在身。 身进则四肢不令而行,身退则百骸莫不冥然而逝”,由此可见身法在 演练和与人较技时的重要性。第三、练手手有拨转之能,两手打遍全身,其为攻防之本,故谱有“手如刀 枪”之说。在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中,就手而论,有单手、双手、出手、 拎手、起手、截手、顾手,此为“手之七法”何谓单手:“起前手如 鹞子入林,束身束翅而起,推后手如燕子取水,望上一翻,藏身而落, 此单手之法也”。何谓双手,谱曰:“两手交互并起并落,起如举鼎, 落如分砖,此双手之法也”。“当胸直出者,谓之出手。筋梢发,起而 未落者,谓之拎手。筋梢发,有起有落,屈而非屈,直而非直者,谓 之起手。顺起顺落,参以拎搓者,谓之截手

9、。筋梢不发,起而未落者, 谓之顾手。此手之七法,不可不知”。无论平时演练,还是与人交手, 要求肩垂肘坠,腕塌手灵,两臂似屈非屈,似直非直,这样可保持两 臂的伸缩弹力,利于变换手法。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心、口) 出洞入洞紧随心;手高不过头,肘高不过口; 一手攻击,一手顾破, 拧裹而发,包裹严密;手之一发,打有目标,招不虚发;手之一回, 肘护两肋,手护心前,各归其所,手起撩阴,拳从心出,起如猛虎扑 食,落如鹰抓猎物;肩催肘、肘催手,力达筋梢如钢钩。第四、练步步,即步法,也就是腿脚上的功夫。步为一身之根基和运动之枢 纽。拳谚讲:心是统帅(心、即大脑),眼是先行,腿是战马,手是兵 刃,无论攻防进退

10、,全凭腿脚之力。谱曰:“脚去手不去为无主,手 去脚不去为无根”。“身为主宰,而形之于步”。足见步法的重要。车永宏宗师所传形意拳的步法有:半马步、立马步、立叉步、寸 步、垫步、虚步、箭穿步、践步、迂回步、盘根步等多种步法。这些 步法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进步要低,退步要高。进步时,以前带后, 以后促前,行如槐虫;退步时,以后带前,以前促后,前后相随。出 入磨胫,快而敏捷,谨防敌手从中门而入。前后两脚,有虚有实,可 起可落,可进可退;进中有退,退中有进,以退为进,可守可攻,虚 实变化需见机而作。落步时,要做到胯塌、裆圆、膝扣,脚趾抓地, 犹如大树生根,上下束身如一,防护严密,下盘稳固。拳谱上讲得好:

11、 “学拳先学步,看拳先看步,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而拳慢,步不合 则拳散”。“机关在眼,变通在心(大脑),应变在手,而千变万化不 至于窘迫者则为步”。第五、练梢在车氏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中,称人体的血、肉、筋、骨之末端为 梢,总称为“四梢”。发为血梢,舌为肉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 四梢用力,人可变其常态。常言道,怒发冲冠,虎须倒竖,是指人在 极端愤怒下的外在表现,而在拳理拳法中更讲究心一颤而四梢齐,内 劲出。毛孔的开合,可使血液循环畅通而力量充实,舌顶上腭,可使 津液生盈而不气浮,不口干;手指脚趾扣,可使气注于筋而四脚有力, 齿叩可使精神贯骨,而身坚力发。所以在行功时,要做到发欲冲冠、 舌欲催齿、

12、甲欲透骨、牙欲断筋,有推山倒海之力,有吞狼咽虎之势, 四梢齐一,气聚力实,下盘稳固,勇猛外宣,使敌胆寒。四梢之重要, 由此可知。第六、练精精,指人体内维持生命的高级物质精液。我国的中医理论和 历代武林高手都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为生气之源,气 为养神之所,神乃生命之主宰。精足则气足,气足则神充,神充则阳 刚外溢;若精枯则气竭,气竭则神无,神无则命休。可见人生有精则 生,无精则死,充分说明了精对维持生命的重要作用。精,难生易 耗,明知是宝而珍惜锻炼者极少。故车氏历代先师谆谆告诫门人: “要节欲,以保精养精”。形意古谱上讲“精养实根气养神,元阳不 走得其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13、”。要练形意真功,必 须节制性欲,若性欲无度,必造成精元气虚,身体衰弱,抵抗力下降, 易发疾病,这就失去了“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基本条 件,欲达上乘功夫则可望而不可及。第七、练意意,即人的大脑之思维过程。拳谱上讲:“心、(指大脑)所发为 之意,意之所向为之拳”。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指挥人的一切活 动,习武也不例外。意在形意拳的拳理拳法中的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1、意动身随。无论是演练套路,还是与人较技,一举一动,都 是以意领先。攻防进退,吞吐趋避,动作规范,凡一举一动,都在意 识指导下进行。2、以意领气。形意拳的拳理拳法要求内三合与外三合,动作与 呼吸相配合,一呼一吸,一出一入,形

14、随意转,以意领气。意到、气 到、手到、足到,方显功夫为妙。3、以意显形。形意拳的一大特色就是象形取意。如劈拳有似斧 劈物之意,崩拳似箭有射物之意,虎形有猛虎扑食之勇,蛇形似草上 飞,有拨草之能等等,无论何种技法,都是在意的指导下来完成的。 通过意的活动,可以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刺激,进一步强化大 脑的思维反应功能,从而大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第八、练气气,乃生命之本,人活一口气,有气则存,无气则亡。气是力的 源泉,无气则无力。气可分为内气和外气,练形意真功讲究养气和练 气。所谓养气,即指在意念的指导下,将全身之气凝聚于丹田,长期 养气,可使元气充盈,精神旺盛。所谓练气,是指在意念的导引之下,

15、气从丹田出,通于四梢,达于全身,凝于两肋,冲于脑顶,上下鼓荡, 左右开合,劲力充足,而后发为绝技。所谓内气,是指人体内的肺腑 之气和经络之气。所谓外气,是指呼吸之气。只有外气不断地供给与 补充,才能使内气不断地运行与发挥,即我们常讲的吐故纳新如此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才能发挥人体之潜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形意拳以呼吸为功,运行为效,以内气的运行来带动外气的变化,即 意之所向,气即随之;气一动而力即趋之。逆腹式呼吸为形意拳的引 功运气之法,轻松平静为行气之本,小周天运气法为进入高层次的阶 梯。起势扎步时呼吸,使气通于周身;动作时呼吸,使气力相合。进 则呼,退则吸,开则呼合则吸,呼气由丹田而吐

16、,吸气归丹田所纳, 内气外气,循环往复,源源不断,气运周身,力达四肢,内外相合, 功夫可达上乘之境。第九、练力人体之力有内力和外力之分,力之源乃气,拳谱上讲:“内气中 和自生气,形式顺者自有力”形意拳的拳理拳法讲究,练力要遵循: “三节”、“六合”之规。仅以三体势桩功为例,势一扎,手一出,务 必力从根节起,顺于中节,达于梢节,三节顺达,节节相催,即肩催 肘,肘催手,力达拳掌。腿脚用力之法也是同一原理,起于根节,顺 于中节,达于梢节。即胯催膝,膝催足,力达脚掌。必须牢记,无 论何时何地,练力要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形式和顺,上下相随,内 外相合。如此练力,日久天长可达到力不蓄自蓄,劲不发而自发,力

17、 量无穷。第十、练功所谓功,即指功夫,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三体式桩功,各 种单练对练套路,都是基本功,要经常认真的演练和体会。特别是散 手(太谷叫撕扒),更是真功夫的具体检验。形意散手名家孙德宜先 生在青年时代,为了提高散手真功,经常不辞辛苦找到功夫上乘的前 辈门上,花钱买打,从中吸取营养来充实自己。尤其是步入中年以后, 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布学宽大师家学习散手技法,一种手法他要反复练 习几百遍,上千遍,直到运用娴熟,得心应手为止,这是他所以成为 形意散手名家和“试金石”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得到形意真功,就必 须做到三节明,四梢齐,讲阴阳,懂趋避。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勤 于思考,坚持不懈,乐于吃

18、苦,就能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 意是真意;敌手攻来随我意,以艺服人是真艺”的高超境界。学形意拳要明师一个差不多师傅只会耽误你,如果你悟性很强, 有胆识,有能用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思维的话,建议你自学。如果 自学最好买李文斌老师傅生前所著的形意拳拳械抉徽一书。买不 到那本书也可以买杨维所写的形意五行拳及应用后者是以前者 为理论指导写的,且两者都是用静桩功(三体式)与动桩功(鹰捉母 拳)来引导学者入门的所以都差不多都是自学入门的最佳选择。本人 练了两年全靠以自学书本为主以看李宏师傅的视频讲解为辅练懂了 五行拳与其相应的套路有了认知后才看的,之前只能看书)练形意拳更要思考形意拳,研究它,单单一

19、个看似只有几个简单 动作的三体式就要思考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到完全领会它,做到自己 觉得正确舒服有感觉且又与拳经一致就对了。练形意拳要坚信有气的存在,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方可有成就。正所谓一年形意打死人。杨氏太极,动作比较小的那个版本的,形意你不适合,要有人教, 太复杂了,如果是自学养身,就没必要学发劲,练练杨氏外加浑圆桩 就是了,不出什么问题,还强身,呵呵,其实形意也是可以练,但是 没人给你说劲,练了几十年都白搭啊,那就不值得了。在简要介绍一下形意拳,出自何方就不谈了,主要由,劈、崩、 钻、炮、横五种基本拳法构成,练法看似简单,如同趟地垄来回往返 练习。但意义深刻,曾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一说。其次还有龙形十二式 等套路共同构成形意拳的体系。而且普及程度不如太极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