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营销策划方案_模板

上传人:泓****询 文档编号:19087212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225 大小:184.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营销策划方案_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25页
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营销策划方案_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25页
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营销策划方案_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2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营销策划方案_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营销策划方案_模板(2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营销策划方案报告说明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6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6二、 结论分析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第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10一、 中国双碳目标的内涵10二、 碳数据使用观点及现存关键问题分析11三、 碳达峰实施路径与举措14四、 碳达峰工作原则20五、 碳达峰碳中和现实背景21六、 碳达峰碳中下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22七、 中国双碳目标的内涵23八、 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24九、 碳数据使用观点及现存关键问题分析26十、 碳达峰实施路径与举措29十一、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34十二、 碳达峰工作原

2、则36十三、 碳达峰碳中和现实背景37十四、 大数据与互联网营销38十五、 碳达峰碳中下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52十六、 营销调研的步骤53十七、 体验营销的主要策略55十八、 整合营销传播57十九、 营销环境的特征59第三章 公司组建方案62一、 公司经营宗旨6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62三、 公司组建方式63四、 公司管理体制63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64六、 核心人员介绍68七、 财务会计制度69第四章 发展规划76一、 公司发展规划76二、 保障措施77第五章 企业文化管理80一、 企业文化的分类与模式80二、 “以人为本”的主旨90三、 品牌文化的基本内容93四、 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

3、112五、 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116六、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118七、 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122第六章 公司治理分析126一、 董事会模式126二、 内部监督比较131三、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132四、 激励机制135五、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141六、 债权人治理机制142七、 内部控制的种类146第七章 经营战略152一、 企业品牌战略的内容152二、 企业品牌战略的典型类型160三、 集中化战略的优势与风险161四、 资本运营战略决策应考虑的因素162五、 集中化战略的适用条件165六、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含义与必要性166第八章 运营模式169一、 公司经营宗旨169二、

4、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69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70四、 财务会计制度173第九章 SWOT分析180一、 优势分析(S)180二、 劣势分析(W)182三、 机会分析(O)182四、 威胁分析(T)183第十章 投资估算189一、 建设投资估算189建设投资估算表190二、 建设期利息19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91三、 流动资金192流动资金估算表192四、 项目总投资19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93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9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94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方案196一、 资本成本196二、 决策与控制204三、 应收款项的概述205四、 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207五、

5、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210六、 流动资金的概念212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214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214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214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215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216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217利润及利润分配表21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21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221三、 偿债能力分析22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223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四川省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投资管理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二、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二)投

6、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539.1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63.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7.63%;建设期利息20.1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79%;流动资金1055.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1.58%。(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539.1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718.59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20.51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00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7415.89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

7、(NP):1898.3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63.01%。5、全部投资回收期(Pt):2.97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2328.65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539.101.1建设投资万元1463.251.1.1工程

8、费用万元1047.661.1.2其他费用万元381.911.1.3预备费万元33.681.2建设期利息万元20.101.3流动资金万元1055.752资金筹措万元2539.102.1自筹资金万元1718.592.2银行贷款万元820.513营业收入万元100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7415.895利润总额万元2531.176净利润万元1898.387所得税万元632.798增值税万元441.209税金及附加万元52.9410纳税总额万元1126.9311盈亏平衡点万元2328.65产值12回收期年2.9713内部收益率63.01%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5610.47所得税后第

9、二章 市场营销和行业分析一、 中国双碳目标的内涵中国的双碳目标实质都是低碳转型。2030年前碳达峰是近期目标,是迈向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2060年前碳中和是长期目标,碳达峰后需要更有力度的减排才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以碳中和为目标的达峰,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促进碳强度逐步降低的达峰,而不是碳排放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碳中和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的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发展路径,与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同步,是实现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和深刻进步的里程碑。实现双碳目标首先需要对二者有清晰的认识:第一,双碳目标将引领中国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

10、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文明形态逐步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第二,双碳目标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可有效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第三,双碳目标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将大幅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第四,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我国已开发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均未达到技术可开发量的1/10,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第五,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既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区原则和基于发展阶段的

11、原则,又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第六,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大等巨大困难,这有助于补齐中国发展短板、落实新发展理念。第七,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转型过程,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推进,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等问题。第八,充分认识碳汇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在实现碳中和中的作用,发展并利用好碳汇增长空间,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积极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二、 碳数据使用观点及现存关键问题分析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技术渠

12、道及各种努力去减碳。双碳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相关减排措施与政策的成效进行快速评估,最重要的是获取高时效的碳监测数据。新一代碳排放数据监测中卫星遥感观测是十分重要的手段,自上而下方法通过观测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结合气象场资料和大气传输模式,利用同化技术反演估算区域源-汇及变化状况。每个行业对自己的减碳路线都有所强调,但整体统筹观测,不仅是大众,不少业内人士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还存在一定局限,存在几点误区。(一)全局考虑碳中和问题,碳数据的使用应针对整个大气圈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正负相抵,实现净零排放,从而使得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其基本逻辑是通过温

13、室气体源排放和清除(碳汇和捕获)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于清除量的数量平衡。可见,碳中和的目标导向圈层是大气圈,问题导向圈层是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尽量让碳在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之间循环,有利于控制大气圈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总量。由此可见碳中和是面向全局、面向全球的整体问题,针对整个大气圈,应立足整体看问题,而不应是某一产业链或某一生态圈完成了部分碳中和。对于碳数据监测来说,无论是天基监测还是地面监测,都是针对于大气圈的数据监测。碳数据的客观反映,也是反映整个地球或某个特定区域的碳排放情况,不会反映某一产业链或生态圈的碳达峰碳中和情况。因而,碳中和问题的考量一定需要针对整个大气圈。(二)传统环保

14、问题在双碳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减污不一定减碳碳达峰碳中和本身就是环境目标,对环保产品会有巨大的刺激作用,将对整个环保产业产生变革甚至重置。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步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环保产业或将产生三点趋势: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从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从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在双碳背景下就需要整体考量,要以降碳为总抓手,调整优化环境治理模式。例如目前较为火热的垃圾制氢,氢能源应用广泛、方便储存运输、零排放,几乎是完美能源。然而,全球目前超过95%的氢气都是由化石燃料制备,商业化制氢存在严重污染。数据显示,以化石燃料为基础获得的氢气每

15、生产1吨,就会同时增加9-12吨二氧化碳排放。例如可降解塑料袋,可降解并不能说明这款塑料制品可以被简单的无害处理,它依旧会引发一系列的能量消耗,碳排放,食物短缺等等问题。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可降解塑料是一种减缓垃圾问题的办法,还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因为其制造过程中的大量能源消耗而引发新的碳排放问题。(三)区域碳数据监测不仅是浓度监测,通量监测也同样是难点鉴于二氧化碳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气体,地面监测建站无基础,无论是通量塔、浓度观测地面站、浓度观测高塔站均建站稀少。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可以只涉及浓度监测,区域二氧化碳监测因为考虑到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流动,考虑到其他区域温室气体漂移到本区

16、域的影响,必然涉及通量观测与估算。目前,二氧化碳通量估算涉及到卫星天基监测、地面观测验证,同时地面通量塔现有布局少,建站经费大,覆盖范围不高,这些因素叠加造成目前区域碳排放数据监测与通量计算将是需要进行重点科技攻关的领域。开展基于大气监测的自上而下二氧化碳通量估算方法研究,目前基于卫星单一数据的监测对于城市区域重访周期长,通量评估精度较低。因此,需针对特大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结合城市及周边区域大气环流的特点,开展天空地一体化二氧化碳监测与通量估算体系研究。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针对工业排放的管控与溯源,借助前沿技术手段,率先开展天空地一体化二氧化碳浓度

17、监测与通量估算,研发碳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形成区域高精度二氧化碳监测与通量评估的全链路技术能力,既符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需求,也有助于上海在碳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方面超前布局,助力上海科创中心长远发展。三、 碳达峰实施路径与举措据测算,2020年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交通、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占比较大,合计约占90%以上。因此,应将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煤化工6个行业,以及交通、建筑两个领域确定为重点行业/领域,并采取不同的路径及策略促进目标达成。(一)构建高效低碳循环工业体系,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2020年,工业领域能源活动碳排放高达37亿吨,通过

18、努力,碳排放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达峰。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业领域的工作重点在于构建高效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具体举措包括: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扩张。新建项目除以热定电燃煤热电厂外,原则上禁止配套自备燃煤电厂。将传统煤化工、炼油行业纳入产能置换管理,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原则上不再审批未纳入国家规划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严控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力争到2025年,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快构建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全面强化物料循环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大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力度,提升废铝资源保级利用水平,提

19、高水泥行业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电石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和原料燃料的替代比例。(二)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为40亿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是碳排放的主体。为实现碳达峰,亟需煤炭消费量率先下降,十四五期间基本不增,2025年控制在40亿吨以内,十五五期间稳定下降到38亿吨以内;石油消费量力争在十五五期间达峰,峰值控制在73亿吨左右;天然气消费量力争在20352040年达峰,峰值控制在6500亿立方米左右。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进程。争取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6%以上。继续坚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落

20、实地方控煤责任,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区域煤炭消费量下降10%以上,汾渭平原实现煤炭消费量负增长。坚持推进终端用煤的清洁能源替代。扩大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范围,2025年清洁取暖比例达到80%,2030年基本实现清洁取暖;推动燃气或电炉替代燃煤工业炉窑。落实重点用煤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十四五期间实现钢铁、有色金属、传统煤化工等行业用煤量下降。(三)构建电力体系新格局,推动电源结构转型电力是中国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在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实现低碳转型,是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关键因素。电力将是未来十年能源增长的主体,增长主要集中在居民生活、信息与通信技术(

21、ICT)产业等方面。通过努力,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电力部门(含热电联产)碳排放达峰。应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发电量占比降至42%。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具体举措包括:将风电、太阳能发电作为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主体。全面提速风光电源布局,使2030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超过16亿千瓦,新能源发电量持续提升。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增强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煤电机组调节能力,推进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鼓励发展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局域电网和微电网,建立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中国统一电力市场,健全绿色

22、低碳电力调度机制。(四)构建低碳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提高电动化程度机动车排放占交通碳排放的80%以上,是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交通领域碳排放中,铁路部门直接碳排放已经开始下降;水路部门碳排放预计20262030年间进入平台期;公路部门碳排放还将增长但增速放缓,力争十五五期间达峰;民航部门碳排放还将保持增长。交通领域通过努力有望在2028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提升车辆能效水平,持续更新车辆能耗准入标准。实施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制度,加快高能耗老旧车辆淘汰更新。加速清洁燃料替代。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提高到40%以上,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占比达到10%,推动各

23、级公务用车实现100%新能源替代;适时出台停售燃油车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升船舶和铁路电气化比例,提高港口岸电使用率。进一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推动中长距离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提升铁路货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以绿色运输方式为主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和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持续构建绿色出行体系,优化公共交通结构。提高公共交通供给,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建设,力争2025年年底前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2030年达到75%以上。积极推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建筑可再生能源发电潜力和能源自洽研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

24、、交通建筑能源产消者项目实施落地。(五)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光储直柔建筑发展2020年建筑领域直接碳排放约为7亿吨,已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应重点推动建筑电力和热力的低碳转型,降低建筑领域的间接碳排放,实现2030年前建筑领域碳达峰。具体举措包括:以标准推动建筑节能低碳发展和用能电气化转型。尽快修订建筑机电系统的标准与规范,严格新建建筑节能要求和用能电气化要求;重点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城镇供热老旧管网节能安全改造。多措并举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全面实现城乡低碳供热,推进北方城镇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零碳热源替代,包括核电余热、工业余热等;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生物质等方式替

25、代散煤燃烧;到2025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加速推动光储直柔建筑发展,使建筑从能源系统的消费者转为低碳能源系统中的产消者。加快出台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将建筑表面光伏安装作为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在城镇地区的新建和既有建筑推进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通过柔性用电有效消纳大规模风电光电;在农村大力发展以光伏为基础的新型农村能源体系。(六)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强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实现碳减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具体举措包括:减少垃圾填埋、实现高比例资源化。例如,餐厨垃圾采用厌氧消化的处理工艺,可减少因填埋处置产生的碳

26、排放,同时可回收利用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强固废中再生资源(如金属)的利用。例如,钢铁行业通过从长流程进步到短流程可大幅降低煤炭消耗及碳排放。加强能源转型产生的新型固废资源化利用,解决发展可再生能源对相关矿产资源的依赖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涉及的风机、太阳能电池等需要大量矿产资源,如将废弃的风机、太阳能电池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可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源供给。四、 碳达峰工作原则1、碳达峰总体部署,分类施策坚持全省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部署,综合考虑发展定位、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和成本、产业基础、重大项目布局、能源禀赋等,科学确定各地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目标任务。2、系统推进碳达峰,重

27、点突破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进碳达峰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增强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梯次有序达峰。3、碳达峰双轮驱动,两手发力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各类市场化机制,形成减排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引导作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构建与市场机制相耦合的低碳政策体系。4、碳达峰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立足水多气丰煤少油缺和部分地区风光资源较好的省情实际,坚持先立后破,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在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稳妥有序、循序渐进实施碳达峰行动,着力化解各类风险隐患,

28、防止运动式减碳和碳冲锋,确保安全降碳。五、 碳达峰碳中和现实背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幅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产生活中,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当中最主要的成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核心就是减少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指以二氧化碳(CO2)为代表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气体,但均可通过二氧化碳当量计。碳达峰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如全球或某级行政辖区)内的碳排放年总量在某个时间段呈现为历史最高峰值。碳中和是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

29、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中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所做出的战略决策。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碳排放量较大,作出和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贡献,要在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面前,展现出中国的责任担当。目前上海正在制定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上海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六、 碳达峰碳中下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机遇由于传统石化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污染问题(新能源是指除了传

30、统石化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势,包括水电、核电和风电太阳能等等,相比于使用传统能源进行火力发电和发热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而言,新能源的发电过程几乎没有任何碳排放),我国早在九五计划时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技术,随后历年的国家发展规划。新能源技术都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规划之中。2020年国家提出了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因此在最新的十四五计划中进一步提出要聚焦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快壮大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在我国不断的扶持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980年到2020年以发电煤耗计算法口径统计下我国新能源消费占比从4%增长到了158%,增加了118个百分点。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的提出,我

31、国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此外,在国家能源局就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事项征求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完善发展机制,释放消纳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地方主导作用,调动投资主体积极性,坚持存量增量并举、集中式分布式并举,持续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这将给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七、 中国双碳目标的内涵中国的双碳目标实质都是低碳转型。

32、2030年前碳达峰是近期目标,是迈向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2060年前碳中和是长期目标,碳达峰后需要更有力度的减排才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以碳中和为目标的达峰,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促进碳强度逐步降低的达峰,而不是碳排放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碳中和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创的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发展路径,与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同步,是实现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和深刻进步的里程碑。实现双碳目标首先需要对二者有清晰的认识:第一,双碳目标将引领中国实施低碳转型,以低碳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文明形态逐步由工业文明步入生态文明。第二,双碳目标倒逼产业

33、结构调整,可有效抑制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进步,拉动巨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第三,双碳目标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将大幅推动节能和提高能效,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稳步减少化石能源,构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体系。第四,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我国已开发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均未达到技术可开发量的1/10,能源低碳转型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第五,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既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区原则和基于发展阶段的原则,又彰显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态度。第六,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产

34、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大等巨大困难,这有助于补齐中国发展短板、落实新发展理念。第七,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转型过程,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稳妥推进,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等问题。第八,充分认识碳汇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碳移除和碳利用技术在实现碳中和中的作用,发展并利用好碳汇增长空间,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积极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八、 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精明的企业不仅要创造顾客,还想要“拥有”顾客的“一生”。为此,它必须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企业可以在多个层次上建立顾客关系。一般地说,企业对那些数量庞大

35、、边际利润低的顾客,更多会谋求建立层次较低的基本关系。如洗涤剂生产厂商通常不会逐个打电话给洗衣粉家庭用户,分别了解、征询意见,而会通过广告、促销、服务电话或电子网站来建,立关系。但对那些数量很少且边际利润很高的顾客,如大用户、大型零售商,企业则希望与它们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企业可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其他层次的顾客关系。(1)财务层次。指通过价格优惠等财务措施来树立顾客价值和满意度。如宾馆为常客提供免费或降价服务;商场提供惠顾折扣券;民航公司对常客实施优惠方案等。(2)社交层次。即通过加强社会交往来提高企业与顾客的社会化联系,与常客保持特殊关系。如企业主动与顾客保持联系,不断了解顾客

36、需要和提供服务;向常客赠送礼品和贺卡,表示友谊和感谢;组织常客社交聚会,增强信任感等。(3)结构层次。指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精心设计服务体系,使顾客得到更多消费利益,来增强顾客关系。如批发公司通过计算机数据交换系统,帮助零售商客户做好存货管理、订货、信贷等一系列工作;宾馆用其信息系统储存旅客客史档案,为其再次光临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等。九、 碳数据使用观点及现存关键问题分析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多种技术渠道及各种努力去减碳。双碳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对相关减排措施与政策的成效进行快速评估,最重要的是获取高时效的碳监测数据。新一代碳排放数据监测中卫星遥感观测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37、自上而下方法通过观测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结合气象场资料和大气传输模式,利用同化技术反演估算区域源-汇及变化状况。每个行业对自己的减碳路线都有所强调,但整体统筹观测,不仅是大众,不少业内人士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及认知还存在一定局限,存在几点误区。(一)全局考虑碳中和问题,碳数据的使用应针对整个大气圈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正负相抵,实现净零排放,从而使得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其基本逻辑是通过温室气体源排放和清除(碳汇和捕获)达到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于清除量的数量平衡。可见,碳中和的目标导向圈层是大气圈,问题导向圈层是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尽量让碳在生物圈、岩石圈和

38、水圈之间循环,有利于控制大气圈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总量。由此可见碳中和是面向全局、面向全球的整体问题,针对整个大气圈,应立足整体看问题,而不应是某一产业链或某一生态圈完成了部分碳中和。对于碳数据监测来说,无论是天基监测还是地面监测,都是针对于大气圈的数据监测。碳数据的客观反映,也是反映整个地球或某个特定区域的碳排放情况,不会反映某一产业链或生态圈的碳达峰碳中和情况。因而,碳中和问题的考量一定需要针对整个大气圈。(二)传统环保问题在双碳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减污不一定减碳碳达峰碳中和本身就是环境目标,对环保产品会有巨大的刺激作用,将对整个环保产业产生变革甚至重置。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步入减污降

39、碳协同治理新阶段,环保产业或将产生三点趋势: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从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从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在双碳背景下就需要整体考量,要以降碳为总抓手,调整优化环境治理模式。例如目前较为火热的垃圾制氢,氢能源应用广泛、方便储存运输、零排放,几乎是完美能源。然而,全球目前超过95%的氢气都是由化石燃料制备,商业化制氢存在严重污染。数据显示,以化石燃料为基础获得的氢气每生产1吨,就会同时增加9-12吨二氧化碳排放。例如可降解塑料袋,可降解并不能说明这款塑料制品可以被简单的无害处理,它依旧会引发一系列的能量消耗,碳排放,食物短缺等等问题。

40、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可降解塑料是一种减缓垃圾问题的办法,还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因为其制造过程中的大量能源消耗而引发新的碳排放问题。(三)区域碳数据监测不仅是浓度监测,通量监测也同样是难点鉴于二氧化碳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气体,地面监测建站无基础,无论是通量塔、浓度观测地面站、浓度观测高塔站均建站稀少。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可以只涉及浓度监测,区域二氧化碳监测因为考虑到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流动,考虑到其他区域温室气体漂移到本区域的影响,必然涉及通量观测与估算。目前,二氧化碳通量估算涉及到卫星天基监测、地面观测验证,同时地面通量塔现有布局少,建站经费大,覆盖范围不高,这些因素叠加造成目前区域碳排

41、放数据监测与通量计算将是需要进行重点科技攻关的领域。开展基于大气监测的自上而下二氧化碳通量估算方法研究,目前基于卫星单一数据的监测对于城市区域重访周期长,通量评估精度较低。因此,需针对特大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结合城市及周边区域大气环流的特点,开展天空地一体化二氧化碳监测与通量估算体系研究。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针对工业排放的管控与溯源,借助前沿技术手段,率先开展天空地一体化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与通量估算,研发碳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形成区域高精度二氧化碳监测与通量评估的全链路技术能力,既符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需求,也有助于上海在碳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方面

42、超前布局,助力上海科创中心长远发展。十、 碳达峰实施路径与举措据测算,2020年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煤化工,以及交通、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占比较大,合计约占90%以上。因此,应将电力、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煤化工6个行业,以及交通、建筑两个领域确定为重点行业/领域,并采取不同的路径及策略促进目标达成。(一)构建高效低碳循环工业体系,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2020年,工业领域能源活动碳排放高达37亿吨,通过努力,碳排放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达峰。为实现这一目标,工业领域的工作重点在于构建高效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具体举措包括: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扩张。新建项目除以热定电燃煤热电厂外,

43、原则上禁止配套自备燃煤电厂。将传统煤化工、炼油行业纳入产能置换管理,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控制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规模,原则上不再审批未纳入国家规划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严控钢铁、水泥、电解铝、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力争到2025年,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快构建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全面强化物料循环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大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力度,提升废铝资源保级利用水平,提高水泥行业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电石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和原料燃料的替代比例。(二)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为40亿吨,化石能源(煤

44、炭、石油、天然气)消费是碳排放的主体。为实现碳达峰,亟需煤炭消费量率先下降,十四五期间基本不增,2025年控制在40亿吨以内,十五五期间稳定下降到38亿吨以内;石油消费量力争在十五五期间达峰,峰值控制在73亿吨左右;天然气消费量力争在20352040年达峰,峰值控制在6500亿立方米左右。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进程。争取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6%以上。继续坚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落实地方控煤责任,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区域煤炭消费量下降10%以上,汾渭平原实现煤炭消费量负增长。坚持推进终端用煤的清洁能源替代。扩大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范围,2

45、025年清洁取暖比例达到80%,2030年基本实现清洁取暖;推动燃气或电炉替代燃煤工业炉窑。落实重点用煤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十四五期间实现钢铁、有色金属、传统煤化工等行业用煤量下降。(三)构建电力体系新格局,推动电源结构转型电力是中国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在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实现低碳转型,是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关键因素。电力将是未来十年能源增长的主体,增长主要集中在居民生活、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等方面。通过努力,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电力部门(含热电联产)碳排放达峰。应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煤炭发电量占比降至4

46、2%。着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具体举措包括:将风电、太阳能发电作为满足电力需求增长的主体。全面提速风光电源布局,使2030年中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超过16亿千瓦,新能源发电量持续提升。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增强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充分利用现有煤电机组调节能力,推进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和规模化应用,鼓励发展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局域电网和微电网,建立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中国统一电力市场,健全绿色低碳电力调度机制。(四)构建低碳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提高电动化程度机动车排放占交通碳排放的80%以上,是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交通领域碳排放中,铁路部门直接

47、碳排放已经开始下降;水路部门碳排放预计20262030年间进入平台期;公路部门碳排放还将增长但增速放缓,力争十五五期间达峰;民航部门碳排放还将保持增长。交通领域通过努力有望在2028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具体举措包括:加快提升车辆能效水平,持续更新车辆能耗准入标准。实施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制度,加快高能耗老旧车辆淘汰更新。加速清洁燃料替代。力争到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提高到40%以上,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占比达到10%,推动各级公务用车实现100%新能源替代;适时出台停售燃油车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升船舶和铁路电气化比例,提高港口岸电使用率。进一步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推动中长距离大宗货物公转

48、铁公转水,提升铁路货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以绿色运输方式为主的港口集疏运体系;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和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持续构建绿色出行体系,优化公共交通结构。提高公共交通供给,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建设,力争2025年年底前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2030年达到75%以上。积极推进交通能源融合发展。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建筑可再生能源发电潜力和能源自洽研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建筑能源产消者项目实施落地。(五)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光储直柔建筑发展2020年建筑领域直接碳排放约为7亿吨,已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应重点推动建筑电力和热力的低碳转

49、型,降低建筑领域的间接碳排放,实现2030年前建筑领域碳达峰。具体举措包括:以标准推动建筑节能低碳发展和用能电气化转型。尽快修订建筑机电系统的标准与规范,严格新建建筑节能要求和用能电气化要求;重点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城镇供热老旧管网节能安全改造。多措并举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全面实现城乡低碳供热,推进北方城镇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零碳热源替代,包括核电余热、工业余热等;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生物质等方式替代散煤燃烧;到2025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加速推动光储直柔建筑发展,使建筑从能源系统的消费者转为低碳能源系统中的产消者。加快出台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

50、范,将建筑表面光伏安装作为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在城镇地区的新建和既有建筑推进光储直柔新型配电系统,通过柔性用电有效消纳大规模风电光电;在农村大力发展以光伏为基础的新型农村能源体系。(六)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强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实现碳减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具体举措包括:减少垃圾填埋、实现高比例资源化。例如,餐厨垃圾采用厌氧消化的处理工艺,可减少因填埋处置产生的碳排放,同时可回收利用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强固废中再生资源(如金属)的利用。例如,钢铁行业通过从长流程进步到短流程可大幅降低煤炭消耗及碳排放。加强能源转型产生的新型固废资源化

51、利用,解决发展可再生能源对相关矿产资源的依赖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涉及的风机、太阳能电池等需要大量矿产资源,如将废弃的风机、太阳能电池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可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源供给。十一、 市场导向战略规划全面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致力于创造近期的顾客满意,而且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迁,致力于创造长期、整体顾客满意,实施有效的市场导向战略规划与管理。“战略规划的核心在组织的目标和能力与不断变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建立和维持战略适配的过程。”“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始于对整体目标和使命的确定,使命随即被转化为详细的目标以指导整个公司的发展。”市场导向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52、1)正确选择和调整企业投资经营方向,并将企业的投资业务作为一个组合来管理。企业必须根据环境及其变化的要求,综合考虑顾客、社会和企业利益,决定进入哪些领域生产经营,哪些业务项目(经营单位)需要建立、保持、发展、收缩或撤销,并据以配置企业资源。(2)根据市场增长率、企业定位及其组合,测算每项具体业务单位的未来利润潜力。企业必须根据发展动态,而不是依据目前的销售额或利润来决定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3)从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规划。企业要对每一项业务制定一个“战略方案”,以实现其长期目标。同时,企业还必须根据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它的目标、机会、能力和资源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战略规划,并使各项业务战略方案

53、体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要求。在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战略规划通常由四个组织层次构成。包括企业层次、部门层次、业务层次和产品层次。企业总部负责设计企业战略规划,指导整个企业进入有利的前景,决定给每个业务单位分配多少资源以及要开展或取消哪些业务。部门层次的规划,要对企业给予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各业务单位的战略规划则要保证该业务创造价值和利润。最后,每个业务单位内的每个产品层次(产品线、品牌等),为了达到该产品特定市场的预定目标,也要制定营销规划。以上这些规划要由企业的不同层次机构分别执行,并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评估,以及采取改正措施。十二、 碳达峰工作原则1、碳达峰总体部署,分类施策坚持全省一盘棋,

54、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部署,综合考虑发展定位、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和成本、产业基础、重大项目布局、能源禀赋等,科学确定各地区、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目标任务。2、系统推进碳达峰,重点突破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进碳达峰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增强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梯次有序达峰。3、碳达峰双轮驱动,两手发力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完善各类市场化机制,形成减排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引导作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构建与市场机制相耦合的低碳政策体系。4、碳达峰稳妥有序,安全降碳立足水多气丰煤少油缺和部分地区风光资源较好的省情

55、实际,坚持先立后破,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在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同时,稳妥有序、循序渐进实施碳达峰行动,着力化解各类风险隐患,防止运动式减碳和碳冲锋,确保安全降碳。十三、 碳达峰碳中和现实背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幅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产生活中,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能源的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当中最主要的成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核心就是减少人为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指以二氧化碳(CO2)为代表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碳和非二氧化碳气体,但均可通过二

56、氧化碳当量计。碳达峰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如全球或某级行政辖区)内的碳排放年总量在某个时间段呈现为历史最高峰值。碳中和是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中国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统筹国内可持续发展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所做出的战略决策。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碳排放量较大,作出和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贡献,要在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面前,展现出中国的责任担当。目前上海正在制定碳排放达峰的行动方案。上海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提高生

57、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十四、 大数据与互联网营销互联网是直复营销的重要载体,更是互联网时代企业与顾客互动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具有跨时空、交互式、个性化、信息多样化(文字、声音、图像)等特征,而且其成本较低,使得互联网营销(亦称网络营销或网上营销或在线营销)客观地存在一种高效率的互动关系。互联网(包括移动网和互联网融合的移动互联网)为营销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机会。(一)大数据、移动网络推动了互联网营销1、大数据是互联网营销的技术保障“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给出的解释或许更易于理解,他认为,“

58、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并不是很大或者很多的数据,并不是一部分数据样本,而是针对某个现象或事项的所有数据。比如说关于一家企业的数据信息,除了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财务信息、经营信息、外部关联关系、诚信状况等信息。大量、多维、立体、交织信息的汇集,就可以基于不同需求分析为不同主体提供数据基础。依照大数据时代的翻译者、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周涛教授的说法,“大数据”是“数据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而数据化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被数字化”。大数据不是一部分数据样本,而是关于某个现

59、象的全部数据。对企业而言,理解大数据要重视其多样化的形态和来源,发展对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力,从而整合内部和外部信息,融合业务资源和社交媒体,进行准确预测。从战略思维视角来解释,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企业的管理思维和运作范式。通过数据融合与分析挖掘,借以提升管理效率,开拓价值创造模式,它契合了互联网的开放性、普惠性、个性化特征。大数据变革了需求发现机制提升了发现需求的能力;通过记录顾客或客户的消费历史、网页浏览路径、市场供需变动、甚至客户画像(个人客户画像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消费能力数据、兴趣数据、风险偏好等;企业客户画像包括企业的生产、流通、运营、财务、销售和客户数据、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等

60、数据)等,企业的营销活动能够更加精准、更有针对性。借助大数据能够完成更精细的市场细分。基于此,对不同客户,企业能够借助大数据对其进行更精准的营销以刺激需求。亦即,企业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类别的客户选用不同推送方法,使得每一类顾客获取到的是自己期望获得的产品及相关信息,如此,相比全覆盖的轰炸式营销,能够减少顾客对促销的抵触感,提高营销效果。2、移动网络助力互联网营销1991年英国物理学家Tim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但他也许不会想到万维网(wwW)如此迅速地推广,并对这个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泰勒考恩指出,“与电的发明不同,互联网还未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但它已经改变了

61、许多人的生活,且将会对下一代产生更为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有利于那些求知若渴的人、愿意去应付那些由泛泛之交构成的超大关系网的人、愿意以极快速度吸收信息的人”。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且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与3G相比,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通信更加灵活、智能性能更高、兼容性能更平滑、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频率使用效率更高、通信费用更加便宜。4G网络的建设带动了4G手机用户的迅速增加。运营商的网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消费者的通信体验大大改善。4G网络将移动上网的速度提升到100Mbps,已

62、经达到了部分用户家庭中固定宽带的速率,使得人们能够在手机上体验到更快的网络访问速度。在没有WiFi的时候,4G网络可以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4G网络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信息交换效率。总之,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互联网营销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主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更好地满足了顾客的时间碎片化的便利性需求。可以说,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营销的技术基础。(二)官网自营互联网营销(习惯性称谓,在此章实际是互联网促销)有很多形式,如官网自营、微博营销、微信营销、搜索引擎营销、视频营销等。当然,不同分类下的称为也不尽相同,有的还有内容上的交叉。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具有传播与促销的功能,有的还有

63、直接提供服务的作用。官网上自营是互联网企业传递信息的直接渠道。不难理解,官方网站是体现主办者意志想法,企业信息公开,专用、权威和公开性质的一种网站,人们也常将其作为了解企业信息的首选方式。官网自营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原有品牌影响力,官网的权威性给自身品牌背书。因此,企业在官网(PC端、移动端)开通互联网通道、发布品牌及产品信息、提供官方应用程序下载、设立产品论坛等,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官网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形成自营渠道,实现销售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在自有业务平台(即官网)上传播品牌及业务,这是非常普遍的常态传播形式。同理,在相关管理部门许可的前提条件下,线下场景中也有在企业办公大楼上竖起广告牌的情形。只是线上的广告制作成本更低,甚至有时是零成本。(三)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微博进入门槛较低,它融合了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功能于一身,具有强劲的传播优势:便携、即时、快速、互动性强,传播具有“裂变性”,有价值的信息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关注,并迅速传播开来。有研究表明,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