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论文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086507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论文 “新课程内容多,体系乱,处理难度大。”这恐怕是不少教师谈及新课程的第一句话。新课程实施已近一年多,但能按计划真正完成教学任务的却寥寥几人,能在课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提供给学生活动空间的老师更是几乎没有。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以课标夯基,理清思路在传统教学中,脱离大纲和课标、直接依据教材和教参备课似乎是不少教师的习惯。这种做法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在知识点的落实上似乎还挺管用,但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时间紧、大容量的情况下,既不易抓住重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可以作为我们

2、理清教学思路、把握课程重难点的前提和关键。以人民版教材“辛亥革命”一课为例,课程标准要求是:“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以此为依据设计的教学结构体系就应该围绕“过程”二字进行,这是本课的重点,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上将该课分为“山雨欲来风满楼时代背景”、“惊天动地写春秋武昌起义(1911)”、“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国的建立”、“帝制的终结袁世凯上台”、“青史凭谁判是非历史意义”五个子目,从而使学生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有了系统的了解。二、以指导意见为指针,精减内容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内容

3、繁杂,砍则担心考试成绩,不砍又完不成教学任务,如何处理这对矛盾呢?就我而言,备课前研究一下指导意见是一项必备的工作。辛亥革命这一课在旧教材中为五课时,而在新教材中则要求一课时完成。怎样做好这块“压缩饼干”呢?指导意见有这样一段话:“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为此,我在备课时将“武装起义”放在了第一个子目“时代背景”的军事基础中(甚至对于辛亥革命的前奏黄花岗起义基本未提),又将“保路运动”作为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放在“武昌起义”子目中,但都是一带而过,没有具体展开。经过此番强干弱枝处理之后,学生的教材不仅在容量上大为减少,而且在难度上也更为贴近学生,从而为师生之间的

4、对话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三、以教材为蓝本,挖掘课程资源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仅是依据),是“教学的工具”和教学的抓手。对于历史教材,我们应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应注意挖掘和充分利用,在实践过程中,还应尽可能汲取其他方面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如就“辛亥革命”一课而言,在教材处理上我主要做了三步工作: 1.利用教材图文优势,激活学生思维。在谈及同盟会时,我注意到了教材中的一幅同盟会党员证,其中就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字样,这正是同盟会的宗旨所在。利用这幅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

5、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理解其纲领的完整性,同时也使学生把握了政党成立的三要素(公认的领袖、明确的纲领、全国范围的组织)。为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里程碑意义,我指导学生阅读了“资料卡片”中林伯渠对专制主义走向民主主义的看法。在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时,我插入了教材中的“知识链接”,通过阅读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失败的文字资料,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道理。资料的充分挖掘与运用,使教材变“活”了,也使学生充分地“动”了起来。2.补充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辛亥革命”一课,从标题设置来看,包括“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三目,少了辛亥

6、革命的背景一块内容,故在本节内容中应该另设子目作介绍。因此在介绍辛亥革命的过程之前,我为教材增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时代背景”一目,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武装起义”四个方面与学生共同探讨了辛亥革命的背景。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补充内容必须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不增加学生负担为原则,一切以点到为止、达到效果为佳。3.引入乡土史,引情激趣。新教材在课程目标上非常重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但繁杂的知识点又使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感到束手无策,为此,我在处理教材时就引入了乡土史内容。如讲述“辛亥革命”一课的过程中,我引入的乡土史料有浙江省辛亥革命纪念馆、章太炎先生纪念馆、浙江

7、绍兴秋瑾烈士纪念碑、杭州“共和万岁”牌匾、临时政府交通部长萧山进化人汤寿潜照片,于是,课堂也就变成了一个个展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了。四、了解考试要求,把握复习方向新课程带给老师们最头痛的问题就是考试怎么考的问题。虽然有关新课程的高考要求还没有出台,但对于新课程的考试精神却是我们需要把握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课考试内容(征求意见稿)对于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考试内容的指导思想提到“不超出课标要求,相反,可低于课标要求”以及“突出常识性的基本知识点”的两大原则,我认为可作为我们指导学生复习的基本精神,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基础知识的到位问题。因此,对于新课程,我们似乎也不必过于恐慌。新课程的方向没错,关键还是如何实施的问题。只要我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