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移动互联网 大作业 移动互联网WebRTC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0850330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51.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邮移动互联网 大作业 移动互联网WebRTC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邮移动互联网 大作业 移动互联网WebRTC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邮移动互联网 大作业 移动互联网WebRTC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北邮移动互联网 大作业 移动互联网WebRTC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邮移动互联网 大作业 移动互联网WebRTC研究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移动互联网 WebRTC 研究报告姓名:曹爽学号:2013210640班级:20132111240 0 引言引言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涉及互联网、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嵌入式系统等方面。当前正在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主要包括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4 个方面的技术。其中移动终端研究包括终端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平台、应用软件、节能、定位、上下文感知、内容适配和人机交互等;接入网络研究包括无线通信基础理论与技术、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多跳无线网络、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移动性管理与无线资源管理等;应用服务研究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应用拓展、基于云计

2、算的服务、基于智能手机感知的应用等;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则涉及内容安全、应用安全、无线网络安全、移动终端安全、位置隐私保护等。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体系如图 1 所示。从图中可以归纳出它们的层次结构: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的前提和基础;接入网络保证用户在各种异构网络之间通信的畅通;应用服务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也是用户的最终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则贯穿始终,保障用户网络行为的安全。图图 1 1 移动互联网研究体系示意图移动互联网研究体系示意图1本文重点研究应用服务技术中的网页实时通信(WebRTC)技术和相关问题。1 1 WebRTCWebRTC 技术简介技术简介网页实时通信(WebRTC)是一种构建在We

3、b 浏览器基础上的实时音视频通信技术,它可使支持 HTML5 的浏览器通过调用 JavaScript API 开发功能丰富且高质量的实时通信应用,尤其是可使网页具备视频对话或音频对话等实时通信功能。2011 年 6 月 29 日,Google 以 GIPS 公司的专利技术为基础建立了 WebRTC 开源项目。自开源以来,WebRTC因其开放、开源且具有极大的使用便利性,受到了业界特别是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广泛关注。Google 放弃价值不菲的知识产权,意图是令浏览器厂商将该技术直接内嵌到浏览器中,从而将浏览器打造成普适的实时通信平台。这对广大的网络应用开发者深入了解与实时通信相关的音频、视频处理

4、技术,对今后开发新型面向 P2P 的实时通信 Web App,无疑是极大的促进。WebRTC的标准由 Cisco、Mozilla、Voxeo、Ericsson 共同完善,WebRTC工作组则主要负责制定 WebRTC客户端侧 API,并维护相关的接口规范。在 Google 的大力推动下,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如 Firefox、Opera 等,都已经支持 WebRTC技术。此外,网上已经有许多基于 WebRTC 的新应用出现,这些应用分别展现了WebRTC技术在基于 SIP 的 VoIP 电话、增强现实、图像分割、人脸识别等方面的应用,对于浏览器用户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通过对 Web 浏览器的增强,

5、未来的Web App 将更加强大,应用也更加丰富多彩。2 2 WebRTCWebRTC 的总体架构的总体架构WebRTC的本质是将实时通信应用所需要的音、视频捕获及处理模块、网络传输及会话控制等协议集成到 Web 浏览器中,从而屏蔽底层硬件实现或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WebRTC的总体架构如图 2 所示,主要包含 3 个大类:信令机制、浏览器底层的 WebRTC、网页应用(Web App)。信令机制主要用于协调浏览器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浏览器底层的 WebRTC包括视频编解码模块、音频编解码模块、传输模块;网页应用是调用WebRTC的 JS API 实现的网站。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三大类。2图图 2

6、WebRTC2WebRTC的总体架构的总体架构2.12.1 信令机制信令机制WebRTC信令的作用是:在客户端之间传递控制信息,通过控制信息处理客户端之间的发现、连接建立、连接维护和连接关闭等任务。启动一个WebRTC会话需要以下几个信息:本地客户端的初始化信息;远程客户端的初始化信息;远程参与建立连接的信息,主要是 IP 和端口。WebRTC未指定信令实现的方法和协3议标准,但所有的 WebRTC应用都需要一个机制来交换两个通信终端的初始化媒体信息,即都需要进行 JESP 信令过程来交换 SDP。JSEP 是 JavaScript 会话建立协议,它的过程如下:呼叫方发送请求(Offer);被

7、呼叫方接受该请求;被呼叫方反馈应答(Answer);呼叫方接受应答。WebRTC中定义了一系 JS API,从而简化了 JSEP 的实现过程,浏览器仅需要按照规范调用这些 API,即可完成交换请求和应答消息,从而创建会话。2.22.2 浏览器底层的浏览器底层的 WebRTCWebRTC浏览器底层的 WebRTC包括视频编解码模块、音频编解码模块、传输模块。2.2.12.2.1 音频编解码模块音频编解码模块音频编解码模块的目标是实现从声卡采集到的声音到可供网络传输的数据的框架。具有设备控制、语音编码、加密声音文件、声音处理、声音输出、音量控制、音/视频同步、网络传输与流量控制等功能。它支持 iS

8、AC、iLBC、Opus 3种编解码器。iSAC 是一种用于 VoIP 和流媒体的宽带和超宽带音频编解码器,它采用 16kHz或 32kHz 的采样频率和 12 到 52kbps 的可变比特率。iLBC 是一种用于 VoIP 和流媒体的窄带音频编解码器,它采用 8kHz 的采样频率,帧大小为 20 毫秒时的比特率为 15.2kbps,30 毫秒时的比特率为 13.33kbps。Opus 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的有损音频压缩格式,特别适用于网上的交互式实时应用,支持固定比特率和 6kbps 到 510kbps 可变比特率,帧大小从 2.5 毫秒到 60 毫秒,采样率从 8kHz 到

9、 48kHz。声音处理针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回声消除、自动增益、降噪处理等功能,用来提升声音质量。NetEQ 模块继承了自适应抖动缓冲区及错误掩盖功能,可减少网络抖动和分组丢失对话音质量的影响,从而在尽量低的时延下提供高品质的话音通话。回声消除模块实现了基于软件实时去除由于放音被麦克风再次捕获所造成的声学回响。降噪模块主要使用信号处理手段除去各种背景噪声,如VoIP 中常见的嘶嘶声或风扇噪声。2.2.22.2.2 视频编解码模块视频编解码模块视频编解码模块是一个实现从摄像头数据采集到网络数据传输,以及从网络传输的数据到屏幕显示的解决框架。视频编解码模块提供视频设备控制、视频编码、加密、图像

10、增强等功能。WebRTC采用 VP8 编解码技术,VP8 是 Google 开发的视频编解码技术。视频抖动缓冲技术用于降低视频抖动和丢包对视频质量带来的影响。图像增强技术,针对每一帧的图像进行处理,这其中包括用降噪、颜色增强等技术手段来保证更好的视频质量以达到视频图像处理的目的。视频加密是 WebRTC 视频处理引擎的一部分,相当于视频应用层面的功能,给点对点的视频双方提供了数据上的安全保证,可以防止 Web 上视频数据的泄4漏。视频图像处理针对每一帧图像进行处理,包括明暗度检测、颜色增强、降噪处理等功能,用来提升视频质量。2.2.32.2.3 传输模块传输模块传输模块主要包含 NAT机制和传

11、输机制。WebRTC建立连接需要 NAT,即网络地址转换技术,WebRTC直接采用了 Libjingle 中关于传输部分的组件,Libjingle中利用的是 ICE 这种综合性 NAT穿越的框架,如图 3 所示。ICE 综合运用基于 UDP的 STUN 和基于 TCP 的 TURN 协议来实现。使用 ICE 的应用程序需有一个 ICE 代理来负责 ICE、STUN、TURN 以及其它模块的交互,发现本地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找到一条路径或者通过该路径通信。每个代理都有一些可以用于与远端主机代理通信的候选传输地址。在网络中,每个代理可以有自己的STUN服务器,也可共用一个。本地计算机收集到所

12、有的候选传输地址之后,将它们按优先级高低进行排序,然后通过信令通道发送给远端计算机。这些候选传输地址作为SDP请求的属性被传输。当远端计算机收到请求后进行相同的收集过程,并且把自己的候选传输地址作为相应消息发给请求者。这样,每个代理都有一个完整的包含了双方候选传输地址的列表,既可以进行后续数据传输。图图 3ICE3ICE 框架框架WebRTC 的传输模块重用了 Libjingle 的部分组件,WebRTC 技术在浏览器内部集成了一系列的网络传输及会话控制相关协议。传输及会话控制的实现重用了Libjingle 项目的部分代码。RTP 栈是 RTP 实时传输协议,该协议为实时媒体应用提供了一个传输

13、音频和视频数据的方案。现在的 WebRTC 技术已经直接封装在浏览器中,网页开发者只需要调用WebRTC的 API,借助浏览器来实现媒体通信,即不用关心它底层是怎样实现的。2.32.3 网页应用(网页应用(Web AppWeb App)网页应用程序是指调用 WebRTC的 API 实现的网站,属于WebRTC的顶层开发。开发者可用 WebRTC 提供的 API,实现网页上的视音频通信。此外也有网页P2P 下载功能。基于 WebRTC的实时视音频通信最初的实现仅支持两用户,后来发展成可以5支持 3 人及以上用户的音视频通信。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全连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组网简单,缺点是代价较高,

14、n 个节点需要建立 n(n-1)/2 个连接。初始化时,每个节点与其他节点通过信令服务器建立连接,如图 4 所示。图图 4 4 基于全连接的基于全连接的 WebRTCWebRTC多用户视音频通信多用户视音频通信这方面,Google 提供的实例包括如下几种:两用户通信示例为 AppRTC 和CodeLab,多用户通信示例为 SimpleWebRTC和 ChatRoom。网页 P2P 下载功能则主要基于网页中的 P2P 模块,包括伙伴关系管理和数据调度。伙伴关系管理是一种节点间的逻辑关系。每当一个节点加入到 P2P 系统中时,都需要向目录服务器注册。中央服务器保存了各节点的文件索引和存放位置的信息

15、,最后节点连接到文件所有者的节点主机上,与此主机建立连接并传输文件。这些节点之间也会周期性地交换缓存映像,以便更新信息。数据调度包括父节点选择和数据块选择两方面。每个节点独立地选择它的伙伴,然后通过消息传播机制,告诉它的伙伴它拥有的数据,每一个节点都从它的邻居节点请求缺失的数据块,同时也传递可用的数据块到它的邻居节点。文件被分割为大小相等的数据块并编号,节点在文件下载初期,即节点为新加入网络的节点时,自身没有任何文件分片,会随机产生一个需要下载的文件片的 ID 号。然后再邻居节点中选择具有该文件分片 ID 号的一个节点,并向该节点发送请求文件分片。数据调度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从哪个伙伴处请求哪个

16、数据块。应用方面来看,采用 P2P 技术的网页应用可以提升吞吐量,增强可扩展性。目前支持 P2P 下载的网页应用有 PeerCDN、SwarmCDN、ShareFest 等。3 3 总结总结WebRTC作为一种实时音视频通信技术,用于目前移动终端的实时音视频通信较为合适。目前移动终端的电话/短信业务量照比以前有所减少,而QQ、微信等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应用则比重上升。这些应用当中可以利用 WebRTC技术可以实现多人语音/视频通话、文件 P2P 传输等功能。此外,在手机浏览器中使用这种技术,也可以实现无需下载插件即可在线播放音视频的功能。64 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文军,张思峰,李涛 柱.移动互联

17、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J.通信技术,2014,09:977-984.2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01:45-69.3罗军舟,吴文甲,杨明.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J.计算机学报,2011,11:2029-2051.4董振江,李从兵,王蔚,吕达.移动互联网 WebRTC 及相关技术J.中兴通讯技术,2013,06:28-32.5张向辉,黄佳庆,吴康恒,雷志斌.基于 WebRTC 的实时视音频通信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5,02:1-6+32.6 付 斌,杨 鑫,王 松,林 鸿.WebRTC 技 术 研 究 及 其 应 用 J.电 信 科学,2013,09:108-112.7 屈 振 华,李 慧 云,张 海 涛,龙 显 军.WebRTC 技 术 初 探 J.电 信 科学,2012,10:106-11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