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9084208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最全版)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是指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肝胆管结石三维解剖和 形态特征的一种工具。其借助CT和(或)MRI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图 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融合、计算、分割、渲染等,将肝脏、胆管、 血管、结石等目标的形态、空间分布等进行描述和解释,并可直观、准确、 快捷地将目标从视觉上分离出来,为术前准确诊断、手术方案个体化规划 和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决策意见。为规范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临床 诊治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 临床外科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国内专家于2017年制定了肝胆管结石三维 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

2、识(2017版),该共识指导临床应用2年来, 有力推动了我国肝胆管结石病外科精准诊治,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阐述尚不 够清晰,内容尚不够完善的问题。鉴于此,共识编委会依据现有文献和国 内专家意见,对该共识进行修订和更新,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相关工作的 开展。1 肝胆管结石术前影像学诊断评估肝胆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等,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1-2。由于胆管内胆汁稀少或经血管途径进入的造影剂难以直接显示 胆管,因此,上述检查方法均不能准确涵盖结石分布、定位和胆管狭窄的 定位以及胆管树的显示。尽管ERCP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

3、PTC )对此有 所弥补,但属于侵入性检查方法,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以肝脏、胆道 三维可视化、3D打印、虚拟现实、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技术为代表 的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的出现,为肝胆管结石的术前精准评估、拟定方案 以及术中指导手术提供了新的方法3。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了一种新 型的自动化预处理腹部器官组织序列图的模板匹配算法,实现了四期图像 同步分割和同步立体可视化显示,其模型清晰,立体显示结石在肝胆管的 部位、大小、形态、分布及伴随的胆管状态,及其与门静脉、肝动脉、肝 静脉的空间解剖关系4-5。应用于临床后可有效降低肝胆管结石的术 后残石率、胆管炎的复发率。建议:行上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肝

4、胆管结石后,如需行手术治疗, 术前可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详细病情进行精准评估。2 高质量肝脏亚毫米CT数据采集方法对于经超声诊断肝胆管结石尤其是多发性、弥漫性结石的病人,应常规采 集上腹部CT强化的图像数据。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肝静脉期的 CT图像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准确性, 决定其重建的效果。采集高质量的图像数据不仅与扫描设备有关,还与技 师操作水平和扫描参数的设置有关。术前对病人进行64或256排螺旋CT 扫描,采用0.6251.250 mm层厚扫描6。扫描后将图像数据传输至 Mxview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并通过储存设备导出。建议:临床医师与影像科医师及技

5、师一起,优化扫描参数,采集高 质量CT图像数据,为建立精准的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病情评 估奠定基础。3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质量控制体系由于肝胆管结石病情复杂,若术前评估不够精准,常导致临床医师对病情 的误判,以致手术方案拟定不够稳妥,导致病人术后病情继续发展或结石 复发,病人遭受多次手术的痛苦。因此,术前三维可视化评估质量控制体 系的建立对科学掌握病情十分重要。三维重建应遵循以下质量控制原则: (1)CT扫描时应嘱病人屏住呼吸,避免不同分期间图像的分割和配准困 难。(2)原始CT检查图像质量应符合三维重建软件的的最低标准。(3) 三维重建应由具有资质的人员进行。(4)三维模型应由高年

6、资外科医生 和影像科医生共同进行人工核对和修改。只有经过标准化和严格质量控制 把关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才能用于指导临床实践7。目前,我国尚缺乏肝胆管结石的三维重建标准化流程,给临床实践 和研究造成极大不便。为了使三维重建更好地应用于肝胆管结石诊治,迫 切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同质化操作流程,使此项技术程序化、规范化和 常规化。围绕病人术前三维模拟手术、术中三维图像导航手术、术后三维 重建评估手术规划一致性,本共识制定了三维可视化诊疗流程质量控制步 骤和质量评分,以帮助评估其应用的效果,其中设定16个关键点,详细 说明见表1。建议:肝胆管结石病的三维重建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由 有资质的临床医师

7、和影像学医师共同实施,并经高年资医师核实把关,用 于指导临床。4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将薄层CT数据经过图像工作站处理,导入三维可视化立体成像软件系统 进行程序分割、重建。通过调节肝脏透明度,同时显示肝脏和肝动脉,肝 静脉,门静脉的一级、二级、三级分支等结构;显示狭窄胆道和一级至四 级扩张胆管;显示结石大小、形态、分布。通过对模型的旋转观察,清晰 地了解各管道结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8。建议:临床上应用于三维可视化研究的软件较多,多数可在单计算 机上工作,建议根据设备条件选择使用。5 三维可视化肝胆管结石个体化肝脏分段和体积计算进行肝胆管结石肝脏分段和体积计算的目的:一是精确定位结石部

8、位,指 导精准靶向碎石、取石术;二是对需要行肝脏切除术病人,通过术前虚拟 仿真手术,选择合理方案,指导精准肝切除。既往仅根据Couinaud分段 法进行肝脏分段,由于此方法是离体肝铸型的研究结果,不一定符合每例 病人肝脏的实际情况,当发生变异时难以准确评估。为加强手术方案的合 理制定和安全实施,可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利用其在活体组织中展示出 的血流拓扑关系(图1),根据每一个功能区域的肝段都是由独立的门静 脉供血和肝静脉回流所决定的原则,针对病人的肝静脉、门静脉特点,进 行在体组织个体化肝脏分段体积计算。具体可参照复杂性肝脏肿瘤三维 可视化精准诊治指南(2019版)实施9。建议:肝胆管结石术前

9、根据血流拓扑关系进行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 化个体化肝脏分段和体积计算,对外科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6 三维可视化脉管分型根据获得的个体化肝脏、脉管、结石及腹腔血管和周围器官的三维可视化 图像,观察、分析肝脏、胆管、结石和肝内血管。对于无肝脏萎缩、肥大 或胆汁性肝硬化病人,三维可视化个体化肝动脉分型参照Michels分型10,可分为:(1)1型,肝总动脉由腹腔动脉干发出。(2)口型, 肝左动脉由胃左动脉发出。(3)m型,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4) IV型,肝左动脉由胃左动脉发出,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5)V 型,副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6)VI型,副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 脉。(7

10、)VD型,副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副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 脉。(8)型,副肝左动脉起自胃左动脉、肝右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 或肝左动脉由胃左动脉发出、副肝右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9)IX型, 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10)X型,肝总动脉起自胃左动脉。三维 可视化肝静脉分型可分为11:(1)1型,肝左、肝中、肝右3支肝 静脉分别单独汇入下腔静脉。(2)口型,肝左静脉和肝中静脉合成短干 后汇入下腔静脉。(3)m型,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合成短干后汇入下腔 静脉。三维可视化门静脉分型可分为12:(1)正常型,门静脉主干 在肝门处分为左支和右支(图2a)o(2)I型变异,门静脉主干在肝门 处呈三叉

11、状直接分为左支、右前支和右后支(图2b)o(3)n型变异, 门静脉主干先发出右后支,向上行分为右前支和左支(图2c)o(4)m 型变异:门静脉右支水平分出前支和后支(图2d)o(5)IV型变异:门 静脉左支水平段缺如;特殊变异,门静脉左支来自于右前支(图2e)o对于患有弥漫型肝胆管结石,发生肝脏萎缩或胆汁性肝硬化,尤其 是引发萎缩-肥大复合征的病人,应高度警惕由此引起的各脉管系统的病理 性形态变异,例如:因右肝内胆管结石致左肝肥大、右肝萎缩后血管变异, 门静脉左支粗大、右支萎缩(图2f );左肝内胆管结石时左肝萎缩、门 静脉左支不显影等。此时,辨析肝脏脉管三维可视化分型对选择手术方式、 降低手

12、术并发症发生率和风险尤为重要6,13,可根据三维可视化血流 拓扑关系建立的新型肝脏分段方法,准确辨析实体肝脏各脉管分型、特点 及其与含结石的病变肝段的关系,以此拟定精准治疗方案。建议:对须行手术病人,术前根据三维可视化血流拓扑关系建立脉 管模型并进行分析,立体化、全方位、多视角动态观察肝脏各个脉管结构, 注重辨析各脉管的生理性解剖,尤其是因肝胆管结石萎缩-肥大复合征引发 的病理性解剖变异,以指导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7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临床诊断及数字化分型为方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可将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诊断分 为3种情况:(1)首次进行外科治疗前的结石。(2)结石曾行外科治疗。(3)

13、合并胆汁性肝硬化。对于从未进行外科治疗、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 应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肝胆管结石诊断治疗 指南(2007版)14,依据三维可视化评估结果和所在单位条件, 制定手术方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予以实施,避免病人出现仅缓解症状、 术后病情不断反复甚至加重的多次手术情况。对于已做过手术甚至是多次 手术、且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更应注意应用三维可 视化技术对病情进行精准评估,并结合全身及肝脏功能,对病人制定适宜 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案,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实施。在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的立体化模型中,肝内胆管树和血管树 立体形态及相互关系、结石的大

14、小及其在各肝段胆管内的分布、胆管狭窄 程度和范围、血管变异、肝脏有无萎缩等均可得到清楚显示。在进行临床 诊断时,可参考结石分布位置(location ,L).胆管狭窄(stenosis ,S)、 胆管扩张(distention , D)s肝硬化(cirrhosis , C)等因素对肝胆管结 石进行数字化诊断分型。例如:肝胆管结石LU、LVI、LVL sn. SVI、 SVLDU、DVI、DW,C,依次分别表明肝2、6、7段结石,2、6、7 段胆管狭窄,远端胆管扩张,肝硬化。这种数字化诊断分型有助于制定更 合理的手术方案7。建议:结合病人的不同情况,对肝胆管结石进行三维可视化数字化 诊断分型,将

15、结石分布及病变胆管的立体认识精细到肝段水平,有利于制 定更加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案。8 术前规划和仿真手术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对肝胆管结石术前行仿真手术,有助于寻找最佳的手 术入路和治疗方式(图34)。仿真手术系统具有交互操作性、可重复性 等优点,可以模拟及预估实际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复杂和险要情况。通过不 同手术方案的模拟,比较其优劣,为病人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15。建议:有条件和设备的单位,可行仿真手术。9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经过三维可视化软件重建后,肝脏3D打印可以真实还原器官在体内的特 征,使人体肝脏在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近现实(图5),其优势 包括:(

16、1)可真实立体地通过物理模型展现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 全方位观察结石和脉管关系。(2术中提供直观、实时的间接导航16-17 。建议:在有条件和设备的单位,对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或肝胆管结石 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须行肝移植的病人,术前可进行肝脏3D打印,用于术 中指导手术。10 虚拟现实(VR)技术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应用VR技术可为术者在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术前规划时提供各种感官的模拟, 使其对结石分布、胆管狭窄等情况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将三维可视化 模型STL格式文件导入高质量开发引擎(unreal engine 4, UE4)中, 在VR环境中进行建模,使个体化三维模型在VR中显示。操作者可通过

17、 佩戴VR眼镜及操纵手柄融入VR环境,通过沉浸式人机交互模式,更真 实、立体地观察及操控三维模型18(图6)。建议:在有条件和设备的单位,对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或肝胆管结石 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须行手术治疗的病人,术前可利用VR技术进行手术模 拟,协助术前规划和术中指导。11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肝胆管结石的精准治疗11.1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精准肝切除术 实施规则性肝切除术切除 病变肝段、以最大限度地清除含有结石、狭窄及扩张胆管的病灶是治疗肝 内胆管结石的最有效手段。必要时须拟定次全肝切除术去除病灶,甚至肝 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病。大量的临床实践已证实,不去除含结石、尤其是 有狭窄胆管的病灶,导致结

18、石复发、反复感染,甚至最终导致胆管癌变、 胆汁性肝硬化,是肝胆管结石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 对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肝脏分段、脉管分型、临床数字化诊断等,有助于 指导制定更加适合于病人实际情况的精准手术方案,并可安全实施19。建议:对具有手术指征的病人,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拟定精准 手术方案,最大限度地争取清除病灶和安全实施手术。11.2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随着数字化微创技术的发展,在去除病灶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微创外科以及内镜技 术,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式20-21。11.2.1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腹腔镜或机器人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靶 向碎石、取石术如肝

19、胆管结石病人符合肝切除治疗的适应证,可行三 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腹腔镜或机器人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靶向碎石、取石 术15,22-23(图 7)。11.2.2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开腹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靶向碎石、取石 术对既往腹部手术造成腹腔粘连,肝门部胆管严重狭窄或转位须行胆管 整形,存在肝段萎缩的病人,如该单位不具备实施腹腔镜或机器人肝段切 除术的条件,可行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开腹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靶向碎 石、取石术4,24 (图8)。11.2.3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经窦道胆道镜靶向碎石、取石术 如需清除残 余或复发的肝胆管结石,只要存在胆管支撑管或引流管,可采用三维可视 化技术指导经窦道胆道镜(软

20、镜或硬镜)靶向碎石、取石术。由于灌洗水 大部分经胆总管下端进入肠道,因此,可以有计划地选择分期治疗(图9)。11.2.4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经皮经肝胆道硬镜碎石、取石术 经皮经 肝硬质胆道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ic lithotripsy,PTCSL)系在超声引导下:(1)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经皮肝 胆道引流(PTBD),1周后扩窦道1次,2周后分次扩至约16F;也可进 行一期穿刺、置管、碎石取石术。(2)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胆道硬镜靶 向碎石、取石(图9)。三维可视化肝脏模型可以进行整体的观察、靶向 穿刺,避免胆管撕裂及损伤肝静脉

21、、门静脉等(图10) 23,25-26 。 对于老年人或因化脓性胆管炎及身体状况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治疗的病人, 可选择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经皮经肝胆道硬镜碎石、取石术,有计划地分 期治疗。11.3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常须联用多种手术方式处理,而手术 的难度和风险又较大,须个体化设计胆管结石手术方案。应根据病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者经验、设备条件和三维可视化评估结果,选择上述相应手术方式或肝移植。11.4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肝移植术对于肝胆管结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及门静脉高压症,全肝弥漫性肝胆管结石合并反复发作的 胆管炎

22、、胆管狭窄及梗阻性黄疸,无法通过部分肝切除术、胆肠吻合术或 胆道镜取石术完全清除结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等肝胆管结石终末期病 人,如有条件,可选择行肝移植术27-29 。因肝动脉变异常见,如进 行活体肝移植时,术前须对供体肝动脉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分析。建议:根据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分析结果,结合病人肝功能情况、 医院设备条件和术者经验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12 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反复发作的肝胆管结石有可能发生胆管癌、胆管细胞性肝癌,目前的三维 可视化技术尚为影像学技术,无法实现精准的分子影像学术前评估和病理 学诊断,但对于超声检查示胆管壁异常增厚、肝内见可疑占位性病变

23、、临 床出现血清肿瘤标记物升高的肝胆管结石病人,应高度警惕胆管癌的发 生,除完善有关胆管癌的术前各项临床检查外,可参照肝门部胆管癌三 维可视化精准诊治专家共识、复杂性肝脏肿瘤三维可视化精准诊治指 南(2019版)9-30,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相关评估和制 定手术预案,术中应用超声及快速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如确诊为胆管癌 或胆管细胞性肝癌,则及时按照手术预案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建议:对肝胆管结石疑似并发胆管癌、胆管细胞性肝癌的病人,可 在完善其他各项检查的基础上,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病情评估和拟定 根治性手术预案,根据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结果最终确定手术方案。13 吲哚菁绿(indocya

24、nine green,ICG)荧光成像基于ICG静脉注射后50%经胆道系统排泄的特征,对肝胆管结石病人术 中应用ICG荧光成像技术,协助寻找肝脏背段胆管扩张部位(图11), 识别肝脏萎缩、变异和变形胆道,判断肝段切除和肝切除术界线,侦测残 肝断面胆汁漏;对疑似、并经快速病理检查诊断为合并胆管癌者,有助于 界定肿瘤边界,侦测肝门部淋巴结转移等31。建议: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使用ICG荧光成像,协助诊断和 导航手术。14 术后随访和评价对放置胆道支撑管或T管引流的病人,术后可行直接胆道造影和(或)CT 增强扫描复查。对肝胆管结石有计划的经窦道进行分期碎石、取石术的病 人,应加强支撑管或T管的保护。建议:术后采用直接胆道造影或CT增强扫描复查,三维可视化技 术评估疗效,进行随访。在临床上,肝胆管结石的诊治一直是胆道外科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目前,由于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结石的部位、大小和分布,胆 管狭窄的部位、长度和程度,以及肝脏的整体状况,可引导精准手术的实 施,其技术优势和意义已受到高度重视,正在我国逐步普及开展。建议对 拟行外科治疗的肝胆管结石、尤其是复杂的弥漫型结石病人,术前对目标 病灶进行三维可视化精准分析,术中进行实时导航,术后密切观察随访, 以使该项技术为病人获得精准诊治和最佳的康复效果发挥强有力的支持 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