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0776627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寄语: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拯救你的人是你自己。要是你也放弃了你自己,就无可救药了。班级: 姓名:伤仲永1、作者 ,字 ,号 ,世称 , (朝代) 家, 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写得很好,名句有: 伤仲永选自 2、对黑体字理解:金溪民( )方仲永,世隶( )(注音)( )耕。仲永生五年,未尝( )识书具( )(指:),忽啼求之。父异( )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 )养父母( )、收族( )为()意( ),传一( )乡秀才观之( )。自是( )指物作诗( )立就( ),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 )(注音)人奇(

2、)之,稍稍( )宾客( )其父,或( )以( )钱币乞( )之。父利( )其然( )也,日( )扳()(注音)( )仲永环谒()(注音)( )于( )邑人,不使学。余( )闻( )之也( )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 )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注音)然( )众人矣( )。”王子( )曰:仲永之( )通悟( ),受之( )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

3、众人而已耶()?、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原因吗?、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世隶耕”说明了什么问题?、高尔基和爱迪生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分别是:、,仲永的天赋非常出色,但与这两位名人的区别是:、“伤”字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几层意思?木兰诗、作者 (朝代) ,文章选自 ,这诗歌是(朝代)北方的一首民歌、对黑体字翻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注音)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帖:)(注音),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

4、)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注音),南市买辔()(注音)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溅:)(注音)。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注音)气()传金柝()(注音),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5、,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文章出了两个成语,分别是:,意思是:,意思是:、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场面的句子是:木兰与伙伴喜剧见面的句子是: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是:最能反映木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

6、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为什么木兰“不用尚书郎”,反而要“还故乡”呢?、该文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吗?这个故事有怎样的特点?你能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概括吗?、该文故事性很强,如果按照情节概括的话,高潮和结局部分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吗?、你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形象呢?你还知道古代其他有名的女性吗?、你能说说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吗?(最起码两句)孙权劝学、作者 ,字 , (朝代)

7、家, 家、文章选自 ,这是一部 史,记载了从 到 共 年的史事。、孙权,字三国时的创建者。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曾感叹:生子当如,孙权读书治国的才能可见一斑。、对黑体字解释:初( ),权谓( )吕蒙曰:“!”蒙辞( )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 )欲卿( )治经( )为博士( )邪( )!但( )当涉猎( ),见往事( )耳( )。 卿言多务,孰若( )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 )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 )刮目( )相待,大兄( )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8、。、文章与伤仲永比较,有何异同? 、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意思是: ,意思是: 、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文中共出现了3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文中的“经”具体是指: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作用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了吕蒙“学”的11、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用原文词语填空)12、有的同学认为,老师、同学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这是校园里的“势利眼”。请你联系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失事,谈谈你的看法。13、你能说出古今中外有关“劝学”的名言吗?(至少两句)口技、作者 ,字 , (朝代)人、文章选自 (朝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对黑

9、体字解释: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注音),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注音)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注音)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

10、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注音)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注音)屋许(注音)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艺人表演了哪些场景: 哪个是表演高潮:、由一个字统摄了全文:、文章首尾都交代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起到什么作用?、文章对口技艺人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办法,你能说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翻译吗?、

11、本人之所以把表演写得这么传神,全在于作者的文字功底,他不但有具体细致的声音模拟,还有对声音的概括介绍。你能把概括描写的句子找出来并翻译吗? 这样写作起到了什么作用?、表现人们在火场中惊恐万状的句子是: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的句子是:10、“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1、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2、阅读下面的句子和古诗,体会两者的相同点,积累描写表现的技法: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口技人闲桂花落

12、,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相同点: 技法: 夸父逐日1、文章选自,这是一部著作,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 ,还保存了不少远古的 。、对黑体字解释: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文章出了一个成语是:,意思是: 、夸父是个怎样的形象?、“逐日”的意思是:,怎样理解这一行为? 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反映了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我国古代与太阳有关的神话还有你还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诗句吗?(写出两句即可)、夸父去世后手杖为什么还要化为邓林?狼、作者 ,字 ,又字 ,号,世称,(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

13、作是、文章选自,该书名的意思是:、对黑体字解释: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苫“注音)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注音)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注音)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乃悟前狼假寐”中的

14、“假寐”的表现是: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有: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有: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句子是:、本文按照、和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 (用原文回答)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该主题的意思吗?、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全文以和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说明告诫人们、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个)一、解释加点字 1、世隶耕 (属于) 2、未尝识书具(

15、曾经)3、忽啼求之(代词,它,指书具)4、父异焉(对感到诧异)5、借旁近与之(邻居)(给)6、即书诗四句(写)7、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是,此)(就,完成)8、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把)(团结)(作为)9、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10、邑人奇之(对感到奇怪)11、稍稍宾客其父(渐渐)(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12、或以钱币乞之(或,有人)(以,用)(求取)13、父利其然也(以为利、认为有利可图)1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扳,通“攀” 牵、引)15、不使学 (让)16、曰“泯然众人矣(消失)17、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18、受之天也(先天得到的)19、贤于材人远矣(

16、贤,胜过、超过)(于,比)(材,通“才”才能)(材人,有才能的人)20、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音节助词)(成为)21、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后天所受的教育)22、且为众人(况且)23、固众人(本来)24、得为众人而已耶(停止) 木兰诗 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织布)2、惟闻女叹息(只)3、问女何所思(想)4、问女何所忆(思念)5、可汗大点兵(大规模地征兵)6、愿为市鞍马(买)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声) 8、旦辞黄河去(早晨)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马叫声)10、万里赴戎机(军事)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13、策勋十二转(记功)14、赏赐百千强(有

17、余)15、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16、出郭相扶将(外城)17、著我旧时裳(穿)18、对镜帖花黄(通“贴”)19、出门看火伴(通“伙”)20、雄兔脚扑朔(动弹)21、雌兔眼迷离(眯着眼)22、双兔傍地走(并排跑)23、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1、权谓吕蒙曰:(对说)2、卿今当涂掌事(当权)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研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5、但当涉猎(只)(粗略地阅读)6、见往事耳(历史)(罢了)7、孰若孤?孤常读书(哪一个像,哪一个比得上)8、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9、蒙乃始就学 (于是)(接近)10、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11、卿今者才略(现在)(

18、才干和谋略)12、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眼相看)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主谓间助词,无意义)14、肃遂拜蒙母(于是,就)二、翻译句子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从此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他能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请方仲永题诗。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9、不使学。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0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让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7、“泯然众人矣。”“他才能完全消失,与普通人一样了。”8、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9、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方仲永)最终成为平常人,那是因为他后天所接受的教育没有跟上。10、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能的人,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11、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

20、,想成为一个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够吧。1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在市场上买来马和马具1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1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1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的寒气中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盔甲。1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历经百战,征战多年,有的战死了,有的凯旋而归。 1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头发,贴上花黄。1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

21、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19、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20、“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难道想让你研究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2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能力来看,你再也不是以前吴下的那个阿蒙了!2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就应当以新的眼光看待。三、“之”的用法1、忽啼求之 代词“

22、它”,指“书具” 2、借旁近与之 代词“他”指“方仲永” 3、邑人奇之 代词“他”指“方仲永” 4、或以钱币乞之 代词“它”指“方仲永的诗” 5、于舅家见之 代词“他”指“方仲永” 6、不能称前时之闻 的 7、仲永之通悟 主谓间助词,不译 8、卒之为众人 音节助词 ,不译 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主谓间助词,不译 10、吾欲之南海 到 四、“以”的用法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把 2、或以钱币乞之 用 3、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4、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5、此独以跛之故 因为 五、“于”的用法 1、于舅家见之 到 2、贤于才人远矣 比 3、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被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从 六、

23、通假字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对镜帖花黄 3、出门看火伴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童年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2、童年和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3、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4、人物形象分析 1)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

24、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2)两个舅舅:粗野、自私,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3)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对那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4)小茨冈:乐观纯朴5)老工人格里戈里:正直6)阿廖沙:能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坚强、勇敢、正直和充

25、满爱心。5、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

26、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

27、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参考答案:伤仲永1、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临川先生 宋 政治 文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临川先生文集2、 见书本注释3、 四五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能指物作诗立就十二三,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4、受于人者不至也 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议论 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6、仲永家既非书香门第,也非官宦世家,不可能受到诗礼熏陶,突出了仲永的天赋7、天才出于勤奋 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 后天没有接受教育;自己不够勤奋8、

28、哀伤、叹息 叹息仲永的不自觉努力;叹息仲永父亲的利益熏心;叹息一个人才的流失木兰诗1、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朝2、 见课文注释3、 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清 磨刀霍霍: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4、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5、 写出了木兰心情的急切,军情的紧急,路途的遥远以及思亲之情6、 写出了木兰回家之后能恢复

29、女儿身的喜悦心情7、 暗示了木兰上战场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国家安宁,也体现了木兰的孝心和责任心8、 代父从军 传奇9、 辞官还乡10、勇敢坚强、热爱和平、孝顺父母、不贪慕荣华富贵 梁红玉(聪明勇敢)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孙权劝学1、 司马迁 君实 北宋 政治 史学2、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3、 仲谋 吴 孙仲谋4、 见课文注释5、 伤仲永和孙权劝学的含义正好是一个对比,伤仲永里说的是天才少年仲永最后没落的故事,说明的是先天的天赋再

30、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而孙权劝学则通过昔日一介武夫的吕蒙最终通过学习成为吴国首席谋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先天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前文以记叙和议论综合行文,后文是对话形式行文6、刮目相待:另眼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7、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后天学习的重要(天性再好,不接受教育就会变成普通人;天性不好,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收获)8、 孙:善劝,关心属下鲁:敬才爱才吕:善于听取意见、好学9、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10、侧面描写 体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 必要性11、涉猎 见往事12

31、、答案不唯一,说出理由即可1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口技1、 林嗣环 铁崖 清2、 清 涨潮 虞初新志3、 见课文注释4、 梦中惊醒 渐人梦乡 火场百象 火场百象5、 善6、 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7、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翻译: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翻译: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在这时候,客人

32、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8、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翻译: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翻译: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更加生动地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9、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10、渲染气氛,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11、见课后习题12、寂静的夜晚衬托动景 以动衬静夸父逐日1、山海经 地理 地理知识 神话传说2、见课文注释3、夸父逐日 比喻人有大志,也

33、比喻不自量力4、昂扬奋进、无私奉献5、追逐太阳 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6、 后羿射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7、 体现了夸父的无私奉献精神狼1、 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聊斋志异 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3、见课文注释4、目似瞑,意暇甚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惧,投以骨 复投之5、遇狼 惧狼 御狼 杀狼 发展 高潮和结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翻译: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7、 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能抓住最佳时机 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8、记叙和议论 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狼再怎样狡诈,都敌不过人的智慧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9、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狼狈为奸 杯盘狼藉 狼烟四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