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073104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摘要:国务院明确将“大力发展旅游等三大产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五大重点,西部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土族是青海特有的民族,有着极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目前旅游开发不足,该文围绕平衡开发和保护青海土族旅游文化资源的问题,针对旅游开发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关键词:青海土族;文化资源;文化旅游1青海土族概述土族大多居住于民和地区。对土族的称呼各有不同,比如汉族就称土族为“土人”“土昆”,藏族人称其为“霍尔”,而他们民族自身称自己为“土昆”“忙古”。民和的由来具有悠久的历史,早期大多以独居为主,而在西汉汉武帝昭和时期,在民和地区设郡建县,自此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成为青

2、藏高原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纽带。后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土族开始有所变化,族源以吐谷浑遗裔为主,又融合了蒙古、汉、藏、回、羌等民族的因素。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民族,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人口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同仁等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土族创造了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土族文化。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角度,大致可以将土族文化划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服饰文化:土族被称为“穿彩虹花衫的民族”,是因为土族的服装风格独特、绚丽多姿,而每一种色彩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2)饮食文化:土族饮食主要以青稞、小麦、土豆为主,喝奶茶、吃手把肉等,不太爱吃青菜,从饮食习惯上我们可以看出

3、土族至今仍保留着牧业时期的传统;同时因为土族人爱喝酒,所以土族还具有独特的酒文化。(3)礼仪文化:土族的礼仪文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生礼仪,二是生活礼仪。(4)民族艺术:土族民族文学艺术作品浩如烟海,文学作品、土族诗歌等文学作品各具特色,是很好的旅游资源。(5)民族节日:土族独有的民族节日纳顿节是土族最热烈、最盛大的节日。2土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近几年,当地政府对土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投入了大量精力,并且在政策上也给予很多支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看,土族文化旅游对本省或者国内游客有吸引力的同时,也吸引着一些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游客。位于海东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依托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现状

4、,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开发的部分,最成熟的是土族刺绣和民族饮食,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引入外部资本,政府也在招商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使整个民俗旅游规模化良性发展。但土族文化旅游开发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缺乏详细科学规划和设计:有些建筑设施虽然可以服务游客,但是并不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由于很大一部分是居民自主开发的小规模经营,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没有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依托的综合开发格局。(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区可进入性低:青海是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短板,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自驾游的游客进入景区参观或者消费。(3)投资机制不够成熟,旅游

5、投资来源少,渠道狭窄:在政府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对民族旅游的开发方面还是没有形成一定的宣传规模,这种资金上的制约,就决定了景区现存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快的改善。3土族文化旅游开发思路与策略针对青海省土族文化旅游开发,应当理清发展思路,从各个方面进行提升。应当全面发掘土族可用资源,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不断丰富土族文化资源的形式和内涵;培养和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加快吸引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旅游开发要讲究策略,重点从土族民俗文化旅游区的景观开发和土族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两方面着手。经过对土族文化艺术的初步调研,得到了以下极具民族文化特

6、色的景观:(1)在土族服饰方面,土族年轻阿姑的扭达是传统土族着装的重要代表;(2)在民和县,有“纳顿”、同仁“六月会”等土族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节庆活动的同时集中体现了土族的文化;(3)在土族歌舞和游览艺术景观方面,“安昭”舞、花儿和轮子秋极具地方特色并且有一定的开发前景,例如轮子秋,是表演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游艺项目。(4)在土族婚俗方面,互助上乡完整保留了传统的民族婚礼规程,在体验民族婚礼的同时兼有土族饮食景观、土族民居景观。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利用好民俗特色,针对性的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区。与此同时,要注重土族文化旅游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对于已有部分基础设施的景区,已

7、经解决了游客的“住”和“行”,应该着眼于建设具有辅助功能的基础设施来优化游客体验;对于尚未开发的景区,首先应该进行以20年为单位进行规划,不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只强化当地特色但并不猎奇,力求游客能真实的去感受真实的民俗文化,给游客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4结论文化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针对土族的民族性和宗教性进行适度开发,同时兼顾土族的民俗性。现阶段的旅游产品已经从单纯的观光变成了对文化的体验,此外由于当地相对落后的经济,开发民俗旅游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青海土族文化旅游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参考文献:1邸平伟.土族文化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4).2王大钊.青海互助土族旅游文化发展简论J.西部开发与青海建设,2010(6).3沈国萍.简析青海土族文化旅游资源J.读与写,2015(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