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传统农业的特征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063020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七章传统农业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七章传统农业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七章传统农业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第七章传统农业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传统农业的特征(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七章 传统农业生产的特征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样性。不仅非洲和拉丁美洲、菲律宾和尼泊 尔的农业生产互不相同,而且在一个小地区内的不同村庄之间,一个村庄内的不同农业生产 地方之间都是有差异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差异是由物质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多方面的因索引起的,所有这些因素 都影响着资源利用,也影响着资源生产率的现实水平以及人们对变革的接受程度和反应。这 种多样性不仅描述起来很有趣,而且对分析问题也很有意义。多样性的事实决定着对计划的 反应、计划过程的特性和适宜于农业发展的管理方法。尽管存在着许多差异,传统农业中的农业生产还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本章将通过两个 例证研究来描述说明一艇特

2、征和某些形式的差异。7.1 农业生产的一般特征传统农业存在于多种制度形式之中,从高度公有化制度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组织形式 都有。但是,在欠发达国家中,家庭农业生产占有统治地位,在不少地区它其至成了唯一的 形式。在家庭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劳动力、管理、甚至资本都来自于同一家庭,所以劳动力一 般不多,农业经营业务与家庭事务混杂起,造成消费性支出如住房与生产性投资直接相矛 盾。由于家庭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生产业务与家庭消费计划的混杂,这就给家庭农业的 生产经营带来了严重的保守主义倾向,因为生产中的个错误同样会给家庭带来灾难性后 果。当然,家庭农业也不是脱离市场的单纯维持生计的农业生产单位。一般说来

3、,家庭农业 生产出超过自身消费需要的产品,并在市场上出售剩余产品以购买非农产品和服务。剩余量 的多少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是不同的,并随农业生产规模、技术状况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 同而变化。用于出售的农产品把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并使市场价格关系对家庭资源的分配 产生影响。按土地面积计算,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生产是小规模的,通常只有几亩。但是每个生产单 位的劳动力却等于或多于高收入国家。因为每个家庭的资源数量不多,生产力不高,所以生 产、销售和净收入水乎也较低。由于家庭农业一般是小规模的,家庭农业也将以大量的私人 成份为特征。这种特征对于开展有效的革新活动,采用这些革新以改变现有状况和对农民传 播信息都

4、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劳动力主要来源于经营者自己的家庭,但在很多地区,经常和临时的雇佣劳动使用 量比高收入国家的典型情况还要多。使用更多的雇佣劳动的趋势主要是由于雇主的收入相 比,雇工的工资水平很低,以及缺乏有吸引力的消费品。低工资率使雇主情愿支付雇佣劳动 力的工资从而结自己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并因之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在低收入国家,家庭农业以资源利用和生产力的低水平与农业生产的相对高效率相结合 为特征。这三个因素是互相关联的,在传统农业的环境下,它们共同为提高总产量或单位资 源的生产率所创造的机会不大;但在技术变化的情况下,它们为之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在家庭农业中通常有很多剩余劳动力,固定资产

5、的利用比较充分,但资本积累的潜力一 般没有充分开发。劳动力和资本的收益都不高。资源的生产力也不高。在很多家庭农业中,劳动一天所创造的利润很低,每亩的农作物 产旦只有高收入农业的三分之一或更少,在印度每英亩小麦的产量只有15 蒲式耳。很多地 方每英亩玉米的产量仅为10 蒲式耳。相比之下,效率在大多数家庭农业是比较高的,因为用技术经济方法测量的话,农业生 产中不同用途下的资源的边际收益是相等的,这意味着,对正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或正在企 业间分散着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并不能导致产量的激增。农民在他们所面临的现有的技术可 行性和生产成本关系下实施着很好的资源配置。但在这一点上,目前还有争论。生产经济学的

6、很多研究都证明了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还有巨大的潜力。这些研究通常是 针对相对较大的经营实体和针对粗略定义的可变因素的,所以测定出的低效率实际上反映了 测定方法的不足,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农业生产本身的状况。一些细致的研究表明,资源的边 际生产率非常接近于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同样,在农民面临的现有条件下,企业的选择通 常接近最优化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甚至在细心的研究中,围绕平均数的多样性也是非常明 显的,虽然这种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物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农民面临的要素成本的多样 性而引起的,从而并不代表私人农业中资源的使用效率的真正多样性。低收入国家农业组织得比较有效这一推断的逻辑性是很强的,而且是基

7、于各种条件的相 对静止状态而言的。在技术、物质条件和要素成本的静态水平下,农民逐步展开了有效的组 织工作。旦需求状态或技术状况使价格关系或资源生产率产生了迅速的变化,资源利用的 错误配置就发生了。在传统农业中,错误配置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这样,通过努力提高生产 效率而增加收益的可能性,随着技术和需求的迅速变化而大大增加了。虽然低收入国家的农民与高收入国家的农民相比还很贫穷,但这些自给自足的农民却有 着比他们所在的村社的平均水平高得多的收入水乎。这些村社中的穷人是无地劳动者、部分 手工业工人和仆人阶层人员。从发展的观点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农民的相对高收入 意味着存在储蓄和投资的现实基础。就低

8、收入国家家农民的收入和财富状况来说,与其说是 缺乏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不如说缺乏获得重要的服务如医疗和其他健康需要、教育、主要娱 乐活动所必需的收入基础。也许更重要的是,太低的收入难以提供应付不幸事件的物质条件。 低收入国家的悲剧不在于一般的物质供应水平而在于灾难性事件出现的概率。在打官司中失 去了土地、致残的疾病、家庭主要成员的死亡以及很多其他因素都会给这些家庭带来沉重的 打击。仅此就可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传统的几代同堂的联合型家庭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 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是因为这种形式能把天灾人祸的风险分散给家庭中的较多成员共同承 担。7.2 例 证 研 究7.2.1 例证一 印度北方邦的米哈

9、克村米哈克连同它所属的几个小村庄共有约4000 人,位于印度西北部,距亚格拉城九 英里,有一条柏油公路和一条铁路通过。该村有一个商业区,内有一个面粉厂、几个布店和 日用品商店、一个合作社和一个每周一次的集市。这里是典型的印度洋季风气候,每年的7一9 月是集中的雨季,然后是漫长的旱季, 仲冬季节无规律的小雨。每年平均降雨量是25英寸(合 635 毫米),其中80 一 90集中在7 一9 月份。四分之三的土地有河渠或水井来灌溉。典型农场的规模是1015 英亩。很多人只有很小一块土地,然而,几乎没有例外 的是,那些拥有不到6 英亩土地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土地租给别人;或者租种别人的土地,或 者建立合伙关

10、系。总之经营单位的规模一般都大于6 英亩,相当一部分超过了30 英亩。最 普遍的劳动力组织形式是经营者与其儿子或兄弟共同耕种。大多数农场在收获或其他特定季 节雇佣短工。每个农场对牲畜和标准农具及设备的投资大约是260 美元,每英亩16美元, 其中四分之三的投资用于牲畜。农具和设备投资的 40用于饲料粉碎机。家家都有的值得 一提的农具是犁,每张犁需要大约4 美元。很大比例的农民都有牛拉大车,每辆大车的平均 价值是40 美元。所有的农民都有至少一头产奶动物,但没有一户超过四头,每个农场平均 两头。大部分产奶动物是水牛。因此,这个地区的典型农场就是这样的情形:10一 15英亩的土地、两个以上的劳 动

11、力、两头耕畜、两头挤奶的水牛和一些农具。该地区有两个主要农季,雨季期间(7-10月)的喀里夫季和旱季期间(10一 4月)的拉 比季。在极度高温、干燥的5-6 月,除甘蔗田外,大部分土地都休耕。喀里夫季最初是生产 牲畜饲料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中大约有一半的土地处于休耕。而在拉比季,几乎所有的土地 都没有休闲。小麦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农作物,小麦田全部是水浇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0。 甘蔗和多种豆类作物也是该地区的重要作物。般情况下,准备种桓小麦的土地在喀里夫季是休闲的。对此,通常的解释是: (1) 耕地作物如谷子和高粱种植后使土地肥力大大下降。(9)喀里夫季作物收获后整治土地的时 间有限。(3)喀里夫季

12、作物种植后土地湿度下降。(4)由于变化无常的降雨,在喀里夫季种植 农作物是很冒险的。要解决妨碍土地充分利用的问题,需要进行以下几项研究工作:作物育 种、农艺学和农业工程。肥料、种子和水利问题也需解决。在目前的情况下,农民实行土地 休闲也许是对的。19591960 年间,最重要的作物-小麦的平均产量是每英亩16 蒲式耳,最高达27 蒲式耳。附近的巴尔旺特学院农场的商品性小麦平均每英亩19 蒲式耳,5 年以后该农场通 过集中的科研工作和改善管理,使产量提高了50。农作物产量的差异很大。1959一 1960年间,小麦的最高产量是最低产量的4倍, 从最低到最高均匀稳定地渐增。物质条件如土壤肥力、土壤含

13、盐量和灌溉条件的差异不是解 释产量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同的物质条件似乎是随机分布于不同产量的。对技术革新 的不同接受程度也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因素。施用化肥的农民很少,化肥使用量也是随机分布 于不同产量的。同样,使用改良品种的人也不多,其中又有不少人并末因使用良种而获得理 想的效果。实践证明,如果说所谓良种比农民自留的种子要好些的话,那么实际上对农民来 说其可用性并不大。绿肥使用且也很小,要推广的话还有技术上的困难,而且要等新型犁普 及后才能实现。因此对上述产量差别的最好解释是耕作技术和方法上的差异,也就是传统的耕作方 式和生产活动在实施时的差异。这些生产活动包括:苗床管理、播种期的掌握、从村

14、里到田 里运送粪肥、浇水、除草等田间管理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活动都有很多劳力和畜力 参加。在农场的人均土地面积和产量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没有一个人均土地面积较大的 农场获得了高产量,但是人均面积较小的农场的产量则极不相同。这说明,人均土地少并不 能够保证获得高产。这些资料表明,可以通过增加使用劳动力而提高产量。拥有土地不多的人在大多数 情况下都会因收入太低而设法通过劳动去获得高产量,这其中又有少数人虽然拥有土地不 多,但因有非农收入来源而不那么热心于提高产量。这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同是拥有 土地不多的农场,产量却高低不等。刺激作用是决定劳动力投入和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产量很高的农民

15、都有辛勤耕作 的声誉,人们总是看见他们在田里而不是在家里。例如,一个获得了好收成的农民,雇佣了 高于平均水平的劳动力,但他自己大部分时间仍在田里参加劳动,并时刻对雇工进行严密的 监督。虽然合伙组织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但那些人均土地少、产量也不高的人却有加入合 伙组织的倾向。未参加合伙组织的人大都有很多财产,如奢华的房子,大面积的土地等。按 当地标准衡量,他们已经生活得很好,所以刺激他们辛勤工作、严密监督的动力是微弱的。 一半以上的低产量农场主是他们所在村社的潜在的最好农民,他们拥有较强的物质基础和财 产地位,受教育的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头脑比较开化灵活,一旦受到刺激并改进了生产技术 他们的潜力就会

16、充分发挥出来。19591960 年间,扣除住房和燃料费用,每个家庭农场的平均收入(与家庭的劳动 力、土地和资本相联系的收入)是 330 美元。据估计,除去保持村级标准的基本生活水准的 需要,这些家庭每年乎均还有40 美元的剩余。这个数字不人,但是与农场发展所得要的改 造资金相比,它还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这个事实:很多农民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收 入,而那些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农民如果受到适当的刺激,也是能够提高收入水平的。资料表明,如果农民确信投入能有所获的话,他们自己是有筹措农业改造资金的潜 力的。一笔40 美元的资金就能够够相当比例的土地以适当的速度肥沃起来,使用良种比普 通种子多支出的费

17、用与这笔钱相比就显得不太重要了。同样,这样一笔钱也能实现改良农具 的良好开端,比如样本中的每个农民可以拥有一台价值10一20 美元的饲料粉碎机,这种机 器不是传统的农业机械,它主要用来节省劳动力。它的价格比改良犁、耙加在一起的价格还 高。至于更昂贵的机械,很大比例的农民都拥有或者参加了波斯轮(一种库斗)合作组织,每 台大约 100 美元。每英亩的农作物产量和每个全劳动力平均拥有的土地面积,是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 两个主要因素。收入多样化的情形有一半可以由这两个因素来解释。由于土地市场限制很严, 人均土地面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农民控制的,农作物产量则可能由农民决定。注意以下事实很有意义:虽然在农场

18、收入和农场规模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 不同规模组的农场的收入差异并不与经营规模的差异成正比例。小农场至少可以部分地从高 产量中得到补偿。当然,在很多高度发达的农业中,单纯一个产量因素并不能对农场收入产生直接的 重要影响,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产量越来越变成购买的投入物的函数。在这种情况下,控 制成本、选择购买投入物的最佳使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在米哈克村,产量的差异似乎 主要是由于固定的低机会成本的投入物,特别是劳动力的投入量的差异造成的。购买的种子、 化肥、杀虫剂等等相对来说仍不那么重要。我们挑选了七个私人农场来说明农场的多样性和在米哈村取得成功的关键。其中有 四个农场家庭收入高于平均水

19、平,有五个农场家庭人均收入和劳动人均收入高于平均水平。 各种情形都说明了单位面积产量和单位劳动力土地面积这两个因素对家庭收入的决定性意 义。这些农场的数据在表十五中列出。第一,洛坦农场有79 英亩土地,是该村经营单位最小的农场之一。劳动力是农 场主和他 15 岁的儿子,他的妻子在农场劳动的时间比该地区的一般妇女长得多。尽管该农 场规模根小,但收入较高,劳动力人均收入在随机抽样的农民中占第二位,仅次于查特萨尔 农场,后者的劳动力人均土地面积是洛坦农场的3 倍。洛坦农场成功的关键在于作物产量高,它的产量指数和除一种作物外的所有作物产 量都是最高的,小麦单产是在每英亩27 蒲式耳,它在拉比季种植的集

20、约度只比平均水平稍 高,在喀里夫季收获的作物的描种面积也只比平均数稍高。然而,它的单位面积产值却几乎 是样本平均数的两倍。这个农场之所以能获得高产量主要是因为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它主要应用传统方法 进行耕作:不施化肥,不用绿肥,而用大量的农家肥,自留种子,老式农具。显然,传统的 经营方式在这个农场被实行得完美而适时。人均和畜均土地面积小这一事实使该农场不得不 如此。尽管该农场的人均和畜均土地面积在各样本农场中几乎是最低的,但它的劳动者仍然 经常在田间劳动而不是在家里于活。随机观察可以发现,这个农场主在田间的时间比其他拥 有土地较多的农场主要多,临时雇用的劳动力数量也比平均数要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

21、因为 制造粗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个主要使用传统方法的农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反对使用改良方法,而是表明了 在传统耕作方式的范围内是能够提高产量的。这个农场很可能比其他样本农场对改良技术, 特别是种子和化肥,反应更为灵敏。这一情形也说明,对农场主来说,要想使改良技术充分生效,必须提高耕作水准。第二,卡兰农场的经营规模比全村平均水平稍小,农场主与22 岁的儿子和一个住 在另一处的兄弟一起劳动,每个全劳力占有的土地面积比平均水平低,与洛坦农场相近。但 是较大的经营总规模使得牲畜的使用比较充分,每头牲畜要承担6 英亩土地的耕作。七个农场的经营指标和祥本平均数印度,米哈克村,19591960指场洛坦卡兰

22、拉姆査特萨肚苯尼达姆平均经営面积(英亩)13|J ,n3Q1?劳均命积英亩41196106每英窝短工入日*;17320i 9910聲头耕番承齟忑积英宦)g7856! 86灌溉而叽耳分比100100拥8267产蛊宙数! 97|, 8372刖:載37碗小麦严邂(漏式爪/英茴)i 2f20I1-I18;1 D彙约抿数91V31L讨灘D3 8R毎英直产值(美元)仙322129?5喀里夫爭辔畅面积百分比E2转57243 43可变成本(美元/英审)-8131213iH叫10巔工工资支出(美元/英宙)616433104短工工资支出(美元)42912413832 :30353家庭收入(美元)373461395

23、 1467re502262每个案鷹劳动者的收入(美)】朋154131 j23413638Itl毎个民期劳动I *号豁)1861S4131!192136111廉人日指一人工作一天的劳动量&期劳动者I包括家庭劳动者和按期扈工同洛坦农场样,该农场突出的特点是产量高,产量指数达到 82,在所有样本农 场中居第二位。它的小麦产量是每英商20 蒲式耳,产值是每英亩48 美元,高于平均数40。由于规模适度,经营得当,这个农场取得461 美元的收入,尽管它的劳均土地面积 小,但每个全劳动力的收入仍达154 美元。农场主卡兰是一个有文化、有眼光的人,曾经作 过小学教师,他认为种地是一个更令他满意的职业,比教书收

24、入要高。他使用的种子是自产 自留的,但也使用化肥,并对化肥的效果很满意,所以他将增加化肥使用量。洛坦农场获得 高产的基本原因是耕作技术熟练、吃苦耐劳,而不是通过技术改进取得的。这一点与卡兰农 场有些不同。第三,拉姆农场有20英亩土地,比平均数大。它有3 个家庭劳动力和3头耕牛, 人均、畜均土地亩数比平均数稍大,农场的固定劳动力有农场主、他15 岁的儿子和一个兄 弟。该农场的家庭总收入和每个固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都高于样本平均数。这是因为:在 当地的技术水准下,该农场人均和畜均土地面积比较适当;高于平均数的作物产量。农场主拉姆是一个勤奋不倦的人,人们总是发现他在田里。虽然她耕作的集约程度 不高,却

25、应用了高于平均数的短工。有证据表明他对雇工的监督比一般情况要严密。拉姆使 用本地种子,不施化肥和绿肥,他也是在传统耕作方式的范围内通过提高产量而取得高收入 的。第四,查特萨尔农场的规模最大,有33英亩土地,劳动力是农场主和他的15岁的 儿子及一个长期雇工,所以每个劳动力分组的土地面积几乎是样本平均数的两倍。尽管劳均 土地面积大,种植集约度也高,但这个农场并没有启用高于平均数的短工。这个农场是产量最低的三个农场之一,小麦单产大约是每英亩10 蒲式耳。该农场 的土地质量并不比高产量农场差,也没有什么意外灾害降临头上,所以产量低只能用耕作水 平低来解释。尽管产量不高,该农场的农业收入却相当可观。通过

26、高强度集约的耕作和高效 率的劳动,这个农场每个劳力的平均收入是所有七个农场中最高的。农场主是易于接受新思想的聪明的年轻人,他对技术进步十分敏感,如果受到某种 鼓励,加上投入物的可用范围扩大,他就能很快提高产量水平,使农场收入增加一倍可能是 这个农场的最低的短期目标。第五:苯尼农场的情况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低产量对一个农场有何影 响。该农场劳均土地面积与平均数一样,产量却是最低的,每个全劳力从农场获得的收入只 有 38 美元。苯尼的一个儿子在农场于活,另外两个儿子在城里有工作,儿子们的家小都与 苯尼住在一起,他们定期给家里钱作为父亲赡养其家小的补偿。第六:达奶农场的规模居第二位,它的情况

27、可以说明一个较大的农场为什么只获得 很少的收入。主要原因是作物产量低,雇佣劳动费用过高。该农场每个劳动力负担的土地面 积比查特萨尔农场还少一点,耕作集约度也比之较低,但它在雇佣劳动上的花费却是查特萨 尔农场的三倍。这可能说明了该农场的两个问题:不正常的高劳动费用和对雇佣劳动力监督 不够严密。7.2.2 例证 2 村庄之间的差异(印度尼西亚 北苏门达腊) 大卫.彭尼对北苏门达腊地区的农业发展进行了非常成功的研究,他分析了自给自 足的农业向商品化农业转变的过程。虽然资料来源于些私人农场样本,但分析和比较的单 位却是村庄,所以,这项研究为比较不同村庄里农民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方式提供了一次很 好的机会

28、。它完成于1961 1962年间。与米哈克村的农民相比,这里有几个显著不同:第一,北苏门达腊的很多农场位于 高海拔地区,其自然条件适合温带植物的生长,其他农场位于低地,适宜种植多年生的热带 木本作物。第二,这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在本村范围内走不太长的一段距离就可发现可供开 展的新土地资源。而在米哈克村,土地的稀缺限制了很多经济活动。虽然在低收入国家,印 度米哈克村的这种情况比北苏门达腊的这种情况要多,但事实上,像北苏门达腊这种土地状 况在低收入世界的广大地区也是普遍存在的。第三,在米哈克村,牲畜是用来耕作的,而在 北苏门达腊地区则不是这样,虽然这里有大量的土地资源。第四,北苏门达腊的农民通过改

29、变耕作方式而增加收入的余地很大,而米哈克村的农民要想增加收入,主要靠在传统的耕作 方式内变换生产方法。下面将描述的关于北苏门达腊的不同村庄之间的对比情况,说明了差异的范围在 这个范围内不同村庄的农民都希望取得经济进步。不幸的是,关于这些差异的原因人们所知 甚少,人们通常认为低收入国家中的农民对变革不太渴望,不甚追求,这一简单的旧思维方 式已经大大让位于以下认识:低收入农业中的很多农民实际上有变革的动力,并准备着实行 变革。尚不清楚的问题是变革程度和各种原因。北苏门达腊地区这种情形的历史背景还展示了低收入国家农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虽然这种农业就其性质和处境来说还是传统的,但它从来都不是绝对静止

30、的。即使最传统的 农业也是动态的。环境在变,农民随环境也在变,一些环境条件变化得比另一些快些,一些 农民随环境变化的速度比其他农民快些。彭尼所描述的6 个村庄的基本情况缩列为麦16。在村名下边,彭尼标上了根据他 建立的商品化趋向或经济趋向指标所做的分类,商品化趋向最强的村庄在左边,最弱的在右 边。各村都由不同的民族所组成,包括几个很不相同的民族群体的混血族,不同的民族 背景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彭尼根据详细材料证明了这样的结论;这些村庄的商品化程度 的巨大差异,不能完全、甚至在较大程度上认为是不同的民族背景所引起的。这 8 个村庄都在地方首府棉兰城的辖区之内,公路交通条件好,汽车可以开到每个

31、村庄的中心,也能直接开到绝大部分私人农场。每个村的水稻平均产量从每公顷15公担(合200公斤市亩)到47公担(合627公斤 市商)不等。产量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村庄的自然条件对水稻的适应性以及耕作技术与精耕 程度的差异。同样,种植多年生植物如橡胶的土地面积的比例在各村也很不相同,这也反映 了自然条件和经济眼光的差异。尽管有这些差异,彭尼经过对各种情况的仔细分析得出这样 的结论:每个村庄都曾经和仍然有通过动态变化(如技术进步)而增加收入的巨大可能性。就各村所拥有的基本资产来说,它们的基本情况很相似。每个农场的土地面积都不大,从略少于l公顷到略多于3公顷,每个农场的劳动力从略少于3个到略多于3个不等。

32、 每个农场所拥有的非土地资本同样相近,当然低于印度的情况,因为一项重要资本耕畜, 在这 8 个村庄中不多见。农场之间的显著差别在于各项支出或投入(如除土地以外的家庭劳动力和固定资产) 不同,商品化趋向高的农民投入也多。同样,在商品化意识强的村庄,对生产必需品如化肥 和农药的支出也高得多。为了说明主要的差别并提供一个一般性情形,彭尼描述了其中三个村庄。下面直接 引用彭尼的原文。三个村庄中有两个是经济意识最强的,另一个是最弱的。在作了一般性描 述之后,接下去是对各农场主以及他们对经济变革和规模扩大的态度的具体描述。后一部分 也直接引自彭尼的原文。表”卜六印廃足画亚北苏门达腊8个村去的甥分声况19S

33、1-1962 .n jir-p - xn- -n .m-l f n -!-= 11 m .2MpWTFkT“ m!-cw vif we i 11i i1经济趋向住強F詞) 1主赛民族翻体11;J 汽那卡萨_ - _ _ = n*巴楚克讒、那适m卡罗发、 加见尼筒族L -J 1IV巴塔克腕、 托巴旅等塔工冷帕玛加几斯 i族、曲百族Vff託巴壊會市克马来族V加凡昼斯踞棉兰的距离(上卫)90100451501301 :;舶035睁雨址理米)118001400330021502500LKOt)18001D03海携嵩度(米)880,14003010502010105010主要作物*蔬慕蔬菜棣胶水稻和咖啡

34、橡胶水稻水稻水稻种植多年生植物的土地氏分a12 -13%&5%34瞬59?&24%2例I 1细毎公塡耦F产按仝担2S15192020224715农场平樽面积(公顷)1 .2-.23 Ji*a1.0t .30.91.9农场平均劳动力(按成年-勇子换遴3)(个)2.42.2181 .T2.62.23,12.7非土地资本(盾)56008000600043Q08000C80055DO7700髯个农场增加的产值(于盾)12354、4939595BG144农埼支出(千盾)2422563373农场平均的生产必骼品支出(于盾)15.315 + 20.83.20,030.082,30.02彖搗弗过农场总收入40

35、巒以上的作物口费料柬源宅大卫革尼著北苏口适腊家庭农业从自给自足向商甜化的传变(暉止论文,康乃尔大学,纽釣1朋4 年版)第出贡.“蒂卡村座落于西那班活火山脚下。在旱季或淡季,这片肥沃的土地是茄科作物的 海洋番茄、马铃暮、红胡椒和烟叶。水稻产量很高,每公顷净产大米28公担(合 373 公 斤市亩)。但是如果种植茄料植物,加上少量的洋葱、中国卷心菜,每公顷的产值是水稻 的三倍,所以农民和种植的水稻比过去减少了,获利较大的蔬菜作物增加了。尽管种植蔬菜 要承担较大风随和支出更多的费用,但他们仍这样做。“种植很多种同科作物是有危险的,因为危害番茄的病毒和细菌同样也会威胁马铃 暮。事实上,蒂卡村的农民们一直

36、不断与病毒、真菌、细菌和毛虫作斗争,每公顷用于购买 真菌杀剂和杀虫剂的费用就达 4500 盾(即印尼卢比)。另外,用于这些商品性季生作物的化 肥支出也达每公顷8200 盾。“欧洲蔬菜于1915年第一次在卡罗高地种植,直到 30 年代早期,蒂卡村才开始出 现这些品种的蔬菜,以后有一些农民偶尔种种。蒂卡村大规模种植蔬菜是50 年代才开始的, 在这个时期,水利灌溉已经普及了(始于三十年代末),贸易线重新开放,印度尼西亚实现了 独立。化肥也是50 年代开始使用的,该村所有农民都种植蔬菜,并施用化肥。“蒂卡村的农场规模不大,每个农场平均拥有115公顷土地,经营123 公顷, 其中三分之一是水浇地,非水浇

37、地的稻谷产量只有每公顷13 公担。尽管有这些劣势,该村 农民的收入却比其他村的农民要高,他们为此感到颇为自豪。大部分农民建起了新房,有自 己的晶体管收音机,有些农民自己有卡车,在运输或商业企业中占有份额。我们所访问的 25个农民今有2 人拥有这种份额,并为此获得红利,作为补充收入。“农场虽小,但耕作集约度很高。有些地块一年种三季,种两季则是普遍现象。事 实上,有些农民在稻谷收割以前就把番茄种到稻田里了,这样可使番茄提前34 周成熟。“那姆村的农场较大,平均每个农场31公顷,其中28 公顷用于农业。该村土 地不能北或向西扩展,因为那里是政府所属的橡胶园。土地有租出和租入现象,所调查的人 中没有人

38、负债。“最重要的作物是橡胶,51的土地用于种植橡胶,42%的作物收成或 39的农 场收入来自橡胶种植业。橡胶于30 多年前在该村开始种植,尽管市场不稳定,它仍然成为 最重要的作物。41%的橡胶地还不能割胶。其他重要的作物有:水稻(占作物收成的18%)、 其他粮食作物、数量较大的多年生植物、多种果树以及竹子、盖屋顶用的西谷椰子、棕搁树 等。人们对村社农业的第一印象是其多种多样的差异。复杂的地形使房屋高低不一,家 庭花园里种满了波罗、木薯、香蕉、芒果,应有尽有;橡胶种植根不规则,一点没有种植园 的样子。但橡胶种植业已成为农民的主业,在绳子上,房前树笛上、公路上,到处都晾晒着 橡胶片。“那姆村的农民

39、只相信自己产的稻种,不相信任何外来货。他们选种非常细心,要 保证无病、抗倒伏、不易破裂、产量高等等。种植方法是传统的,不施化肥。“每公顷橡胶所需的劳动力比水稻要少得多,大约是后者的五分之一,所以毫不奇 怪,在人少地多的客观情况和农民不愿雇用劳力的心理状况下,橡胶成为最重要的种植作物。 该村有些农民确实种了超过自己需要的水稻,但大多数人知道,把种植水稻和其他粮食作物 所花的时间用在多年生植物,特别是橡胶上,可能更有利可图。“所调查的农民中没有一个人购买过橡胶种子,也没有个人知道他种的是什么品 种。如果种了个不好的水稻品种,农民来年即可挽回失误;如果种植了种生产率不高的 天性系橡胶品种,那么农民将

40、不得不承担这一错误的损失达30 年甚至更长。尽管橡胶是主 要作物,但农民为了省钱,仍然从邻近的橡胶园收集他们所需要的种子,而这些橡胶园中有 些橡胶树的产量是很低的。很明显需要有新的品种来取代这些低产树,但在北苏门达腊,还 没有人认识到这样做会对他的橡胶种植业的成功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这是东海岸的种植园 与农民之间的一大鸿沟!由于平均产量很低,一部分农民已开始对新植的橡胶树施用化肥, 采取措施防治根部病虫害。“这个村庄原来的住户大部分是卡罗族,正是卡罗人最早种植了橡胶树。17%橡胶 地已超过了 20 年的种植时间。这些土地并不是全部出卡罗族人所拥有,一部分属于新来者: 加凡尼期族移民,象其他移民

41、一样,他们首先考虑的是食物供应。他们也有家庭花园,用来 美化环境和增加食谱。一段时间以后,他门也看到了种植橡胶的好处,于是也开始种植。在 所访问的加凡尼斯人中,除一人外,都有一片橡胶林。但是橡胶在他们的土地中所占的比例 没有村里的卡罗人高。“那么,卡罗人是较好的农民吗?他们的人均收入和单位面积收入比加凡尼斯人要 高,主要原因也许可以从种植方面的差异来解释。加凡尼斯人不仅种了很多水稻,而且还偏 好种植其他劳动密集的季生作物,他们的家庭花园相对较大,而且花园里植物种类繁多。卡 罗人传统上没有家庭花园,除对房子有所修饰外,也没有别的装饰。在加凡尼斯的人的影响 下,他们也开始种植果类作物,但他们是单独

42、种植而不是混杂起来。同样,在卡罗人的影响 下,加凡尼斯人也开始较大规模地种植橡胶。“村里的不同族群之间的关系是良好的:村长由一个卡罗人和一个摩思勒姆人担任, 虽然各族群一般分开居住在各自的小村里,但共同的宗教信仰又能使他们来到一起。很明显, 一个族群可以吸收另一个族群的经验,学会种植生产率更高的作物。“村里收入最高的农民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作物单产水平高,农场经营规模也大 于平均水平。高收入的原因还在于:多年生植物成片单独种植,对橡胶和其它作物使用化肥, 真菌杀剂,以及管好橡胶园所需要的其它物质。“鲁布克村最初是从南加里曼丹(婆罗洲)来的斑查尔人的定居点。最早的班查尔人 来到这里后在种植园里劳

43、动,但没有自己的土地。大约40 年前,一部分班查尔入有幸得到 了苏丹(伊斯兰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这个苏丹是一个马来人)赏赐的土地。“对鲁布克村(195 户,760 人)的人来说,没有比接待访问者更令人高兴的事了 他们非常好客。厨房里放着各种鲜美的鱼肉食品,客人们都要饱餐一顿。他们的村庄也很 美丽,座落在椰子和其他果树林中。“该村最重要的作物是水稻,其收入占农场收入的80。椰子收入占 13。就占 用的土地面积来说,水稻和椰子也是主要的,就象他们遥远的家乡那样。他们还从加里曼丹 带来了种植水稻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北苏门达腊地区是独一无二的。“鲁布克村虽然还比较年轻-大约有 40 岁了,但它却是老

44、年人的天下。老年人 占有大部分土地,比年轻人种植的面积还大,但没有年轻人的效率高。如何使用土地也是由 老年人决定,但是老年人非常守旧,所以该村的农业完全是保守主义的;水稻要按老方法种 植,捕渔,不管是在稻田里,还是在马六甲海峡,都只是他们的家乡方式的翻版;编织芦苇 席是他们最主要的非农职业,也是从加里曼丹带来的,几乎没有种多季作物,尽管他们的邻 居加凡尼斯人正在大量种植着这些作物;从不使用化肥、农药和改良农具。但是老人们的暴 政却是仁慈的:地租很低只有收入的 13;借款全部免息,因为该村居民都是虔诚的伊 斯兰教徒。”“我们这样问各村的农民: 什么东西阻碍了你们提高产量呢?,对此,他们的 回答有

45、时确实触及了真正的原因,有时则并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在不同的村庄,对这一问 题的回答明显不同。下面把各村回答的共同点简列下来:蒂卡村 劳力和资金短缺被看作是最大的障碍;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波动使得 制定计划非常困难;知识不足,特别是缺乏有关病虫害防治的知识,也是限制因素之一。那卡萨村 给出的原因与蒂卡村相同,但对市场体系的影响反应更为强烈。还有3 个农民说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他们不够聪明。那姆村 劳力和资金短缺;很多农民对消费品价格感到忧虑,虽然很难看出他们为 什么把这当作提高产量的一个障碍,大约三分之一的农民说他们年老多病,不能生产出更多 的产品。萨姆村 这里的农民最关心的是成本提高和农具

46、的效率参差不齐,一部分人认为如 果他们有更多的资本的话,他们就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有3 个人说自己有点笨。塔米昂村 该村人最关心的是如何控制住老鼠、猴子、野猪和大象;一部分提到劳 动力和资金短缺是限制因素。帕玛村 主要困难只有一个:灌溉用水无法保障,一些农民在种植水稻时担心农具 价格和病虫害。林同村 人们最多提到的是缺少役畜,有些人(常常就是以上这些人)感到劳力不足 使他们难以扩大生产。鲁布克村 该村人认为如果灌溉条件改善了,有办法控制老鼠了,那么产量就可提 高。些人感到劳力不足,一些人则认为土地太少,还有一些则希望他们的土地能更加肥沃。蒂卡村和鲁布克村之间有着多么鲜明的对比:蒂卡村的人是为

47、市场生产的,他们经 常关心所种植的作物的价格以及化肥、农具等的价格和效率如何。该村农民认识到他们缺乏 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所需要的知识。虽然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已经比其他村要高级和集约得多 了,但他们仍然知道仅仅通过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1962年,在上次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在8 个村又进行更大范围的对话,每次对话 规定至少提5 个问题。各村回答仍很不相同。下面简述一下各村农民的反应情况:蒂卡村 问了很多问题,其中都涉及技术问题,大多数问题无法回答,因为这方面 的研究工作还没有进行。那卡萨村 问的问题不少,一些是关于技术的,大都可直接予以解答,另一些是他 们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从而争论

48、不休。那姆村 关于橡胶的种植方法有一些问题,对话后的讨论则主要是围绕他们自己提 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认识到不经精选的橡胶就产量不高呢 7萨姆村 有很多问题,既有技术上的,又有他们自己争论的。他们争论的目的在于 证明他们对自己的生产状况比外人了解得更多。技术问题都是些一般性问题,可以马上解答。塔米昂村 提的问题很少,在所属的两个小村里都是如此。帕玛村 在所属的两个小村进行了两次对话。在第一个小村里有两个一般性问题, 随后没有进行讨论;在另一个小村里问了一个很一般的问题: 为什么我的水稻长得好?, 然后围绕在哪些方面我们需要政府的帮助?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林同村 与萨姆村的情形相似,只是讨论

49、具有很浓的政治味道。关于为什么提倡的 变革不能落实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原因。鲁布克村 因为农民不感兴趣,虽然约定了时间,但没人来,所以对话没能进行。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鲁布克村谈话没能举行。相比之下,在蒂卡村却问了很多 难以回答的技术问题。比如有人问:脐赠(被提问者描述得根清楚)危害我们种的番茄,我 们用几种方法(举了五种)欲消灭它,但效果不理想。你能告诉我们别的方法吗?这些不同 的反应实际上说明了农民对待变革的不同态度和接受程度。小结本节主要讨论了农业生产的一般特征,包括农业生产的一般特征、例证研究两个部分。 农业生产的一般特征一节指出传统农业存在于多种制度形式之中,从高度公有化制度到以家 庭为单位的小农组织形式都有,另外,一般情况下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力、资本和管 理都来自家庭单位,其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较低,但是效率高。例证研究一节主要以印 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部分村庄为例子来研究传统的农业特征。思考题 农场的一般特征 印度米哈克村的概况 阻碍村庄产量提高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