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导学案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9057121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4.9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系统的组成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生态系统的组成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生态系统的组成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组成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组成导学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年级科目: 八年级生物 课型: 新授 执笔:李勇 审核:生物组时间:级:姓名:【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 能力目标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功能及联系。3.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学习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功能【学习过程】情境导入:播放“森林生态系统”的视频,导入: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的生态系统。自主学习: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 在一定的生态地域内,与 形成的统一

2、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o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 及其 o3. 生态系统有大有小,请你举出几个生态系统的例子(至少三个)。二、生态系统的组成1.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二者缺一不可。其中前者包括、土壤、矿物质和水等等;后者包 括、O2. 生产者主要是指,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组成部分。3. 消费者主要 ,包括、和 o4. 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 和,它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促进了生物圈中的O5.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o合作探究:1.展示下列图片,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分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 分析每个生态系统中可以看到的有哪些生物?这些生物各属于什么成分?

3、还有哪些生物成分没有在图中显示出来?2. 这些生态系统中包含哪些非生物成分?3. 综合考虑:每个生态系统中,哪一种生物成分最多?它有什么作用?4.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能否独立存在,为什么?精讲点拨: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非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 相互联系。2. 生物成分中,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动物(包括人)以及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分解者:细菌、真菌箱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还有营腐生生活的其它动物,如:蚯蚓等。3. 寄生和腐生的区别: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的营养方式。腐生:分解动、植物的尸体获得营养的营养方式。当堂达标:1.

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群羊 B 一片森林C 一个池塘 D 一块草地2. 校园中郁郁葱葱的国槐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与环境形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B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的组成将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 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成分,不管是生物成分还是非生物成分都不是孤立的4. 森林中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许多苔薛、白蚁、蠕虫、蜘蛛和老鼠均以这可朽木为生,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D生物圈5.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为了保护沿途的高原冻土生态系统,在建设中十分重视 对冻土

5、植物的保护,施工中要将草皮剥离后单独对方并养护,待土建工程完成 后又带走所有建筑、生活垃圾。这是因为高原冻土生态系统 ( )A光照不足 B没有分解者 C没有消费者 D自我调节能力弱 拓展提升:1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够长时间存活, 必须提供()A氧气 B水 C有机物 D太阳能2. 关于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按的关系的是()A生产者是自然界中不依赖外界环境,能独立生存的生物B生产的营养方式一定是自养C生产中绝大多数为自养,少数为异养D生产者的生长较快,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3. 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下 列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

6、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棋;也不必 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 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 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螟蚣;还有斑螯,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 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 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 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棋要好得

7、远。长 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1) 从文中可以看出,百草园是一个O其中的生物成分,属于生产者的有,属于消 费者的有 O文中就没有出现,但又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O(2) 在百草园中,影响蟋蟀生存的因素有成分和 成分。前者包括 等,后者包括等。(3) 在该环境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 o他们可以通过光和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 O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年级科目: 八年级生物 课型: 新授 执笔:刘桂云 审核:生物组_时间:级:姓名:【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阐明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准确的判断和书写食物链。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能阐述生物富集现象。2

8、. 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体验生物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初步形成爱护生物、保护 环境的意识。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学习重点】建立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正确书写食物链。【学习难点】准确的找、画食物链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所反映的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学习过程】情境导入:播放视频动物世界一一狮子战象片段,引导:狮子在干什么?大象与 狮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狮子在捕食,大象与狮子之间是被吃与吃的关系。师:回答的很对,大象与狮子之间的这种被吃与吃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就是 捕食关系。在自然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就

9、是靠捕食关系来相互制约,共同 发展的。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引出本 节的课题:食物链。自主学习:一、食物链1.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O2. 通常,所说的食物链是捕食链,在捕食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 与 的关系,又称 O3. 在一条食物链中,连接生物之间的箭头指向 O4.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你急哦能够读随着消费者级别的而逐步,这种现象叫彳 O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消费者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 O

10、二、食物网1.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 连接,形成2. 和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和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合作探究:1. 成语中的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回答下列问题:(1) 这个成语中有没有吃与被吃的关系?怎么用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2) 蝉吃什么?黄雀又被谁吃?请将食物链补充完整。(3) 比较两条食物链,总结食物链的特点。2. 观察课本湿地生态的图片,找出图中任意一条食物链,把它画出来(注意: 书写食物链的要点)。看看图中的生物是不是只出现在一条食物链中?精讲点拨:食物链的书写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第一营养级在食物链的最前, 最高营

11、养级在后。在一条食物链中,消费者的级别越高,此消费者的数量越少。一条食物链 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课堂达标:1. 在含DDT的水体中,关于食物链“藻世+鱼一鸟”中的生物体内所含DDT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鸟鱼藻类 B藻类鱼鸟 C鱼藻类鸟 D鱼鸟藻类2. 兔和鼠都吃草,兔和鼠又被狐所捕食,草、兔、鼠、狐四种生物构成了()A一条食物链 B两条食物链C三条食物链 D四条食物链3. 在由“L 田鼠一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捕捉了全部猫头鹰, 田鼠数量会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4. 在食物链中,最可能的就是()A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三级消费者减少B当触及消费

12、者增加时,次级消费者减少C当三级消费者增加时,次级消费者增加D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初级消费者减少5. 下列哪一项描述是一个完整的食物链()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兔子吃草,狼吃兔子 D猫头鹰吃老鼠和小鸟【课后拓展提升】五十年代,我国农村曾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人们发现,在麻雀 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粮食大量减产。农民伯伯 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请给农民伯伯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年级科目: 八年级牛物 课型:新授 执笔:刘桂云 审核:生物组_时间:级:姓名:【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能量输入的源头及传递过程。分析生态系

13、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以碳循环为例,概述碳循环的过程,说出物质循环的特点。2. 能力目标通过电脑课件和课本的图(图解)的观察,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观 察和分析能力。3. 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学习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学习难点】能量的传递过程;概述物质循环的过程。【学习过程】问题式导入:俗语说:一山不容二虎,请问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吗?生:老虎数量多的话,可能食物不够,竞争比较激烈,导致优胜劣汰。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从浅层面来说确实是这样。大家可能会看到我们 周围的人,有的食量大,有的食量小

14、,这是为什么呢?有哪位同学能结合初一 学过的知识来回答我这个问题?生:我们吃的食物最终会被消化吸收,然后被身体的细胞利用进行呼吸作用, 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用于我们的生命活动,每个人活动量不一样,消耗的能量 不一样,也就导致个人食量上的差异。师:好,我们给这位同学鼓掌。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自主学习: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源头 O生产者通过把太阳能固定在他们制造的 中,太阳能就转变成,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2.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 的过程,成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4. 食

15、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o5. 生态系统中,每一个营养级只有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剂,能 量流动的特点:o6. 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别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大多数的食物链只有个营养级。7. 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 的部分。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成分从无机环境开始,经过、X和,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我们称之为 O2. 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有、等。与能量流动不同,物质循环的特点 、O3. 和 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虽然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但它们都是通过生

16、物之间的 过程而实现的,这两个过程、O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中P49页图,试分析下列问题:1)分析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尝试总结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能否逆向流动或循环流动?3)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精讲点拨: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一营养级的是生产者,从第二营养级往后都是消 费者,位于第二营养级上的是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上的是次级消费者,第 四营养级上的是三级消费者,第五营养级及以上的叫多级消费者。当堂检测:1. “一山难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A虎性情孤僻,不群居B忽的繁殖力弱,个体数量少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D虎所处的营养级高

17、,获得的能量少,所需生活空间很大2. 在一条食物链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最多有多少流入到第五营养级()A 1/5 B 1/125 C 1/25 D 1/6253. 从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看,有许多含有碳元素,如糖。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A食物中的碳B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C燃料中的碳D非生物环境中的 碳4.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A次级消费者 B初级消费者 C生产者 D分解者【课后拓展】右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生产者,属于生态系统的 部分。一共有(2)请你想一想,在整个食物网中,鹰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 为:O占有 个营养级。(3) 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o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 和能量流动。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O(4) 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O其中,鹰与鼠的关系是O(5) 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 和 o(6) 在该食物网中,狐与兔之间以及狐与鼠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7) 在该食物网中,若食物链的终端为鹰,则能量损失最多的那条食物链是(8) 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人们大量捕食蛇,则 的数量将会大量增加。(9) 占2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