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仁安医院虚拟化解决方案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90548025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50.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遂平仁安医院虚拟化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遂平仁安医院虚拟化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遂平仁安医院虚拟化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遂平仁安医院虚拟化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平仁安医院虚拟化解决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遂平仁安医院虚拟化解决方案目录1 项目背景 1.1.1 数据中心调研 41.1.2 应用调研 51.2虚拟化与传统架构选择 52 虚拟化方案设计 62.1设计原则 72.2架构设计 82.3方案描述 92.3.1 计算资源 92.3.2 存储资源 92.3.3 网络拓扑 112.4方案优势 132.4.1 横向扩展优势 152.4.2 性能优势 152.4.3 可靠性 162.4.4 易于部署 172.4.5 集中管理 172.4.6 自动故障恢复 193 产品介绍 193-1 Fusioncube 产品1932 fusioncomputer 介绍20应用按需分配资源提供虚拟机资源的可扩展能力

2、,使用户可以按照应用需求随时随地调整虚拟机资源,并且 无需中断应用。虚拟资源SLA保障提供虚拟机资源的控制能力,使用户可以按照应用的重要程度合理地分配 物理资源。统一虚拟化数据中心管提供虚拟机的创建、部署、转换、迁移等管理能力,并且可以异构管理业 界主流的第三方虚拟化平台,从管理层屏蔽虚拟化平台差异,实现统一纳管。广泛兼容各种软硬件支持基于 X86或ARM硬件平台的多种服务器和兼容多种存储设备,并且可以支持主流的Linux/Windows操作系统运 行,支持主流 APP 运行于虚拟化平台。自动化调度根据预先设定策略进行工作负载的自动迁移,最终使资 源分配达到最优比,保证系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业务

3、系统的最佳响应。完善的权限管理根据不同的角色、权 限等,提供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授权用户对系统内容的资源进行管理。应用智能管理提供用户自定义模 板,方便用户自定义快速部署私有应用。完善的计量能力虚拟化管理系统统计不同用户的资源使用量,方便 第三方系统按资源使用计费。丰富的运维管理提供多种运营工具,实现业务的可控、可管,提高整个系统运 营的效率。云安全采用多种安全措施和策略,并遵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对用户接入、管理维护、数据、网 络、虚拟化等提供端到端的业务保护。 20.214 配置清单1 项目背景智慧医疗卫生体现 “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为根本”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医疗 卫生理念,通过更深入

4、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实现居民与医务人员 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构建基于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 的国民健康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肥医在 IT 建设方面不断扩充,各类医护应用系统、住院系 统、医疗设备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医院的运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有的 数据中心采用传统的搭建方式即业务服务器之间相互独立,运维和管理都是独立割裂的。这 样会导致管理复杂,运维成本高,而且服务器的性能容易出现瓶颈,如果服务器出现故障也 没有快速恢复的解决方式,给医院的正常办公带来巨大的隐患。另外 HIS、PACS 和电子病历 等系统建设的完善与否

5、,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信息的完整性及正确性 对医院是十分重要的,且用户的信息是动态的,时刻在发生变化,一旦出现不可恢复性的缺 损,就可能对疾病的诊断救治造成影响,损失无法估量。因此如何对该肥医的系统进行优化 在为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同时,是目前的当务之急。1.1.1 数据中心调研XXXX 现有数据中心存在的挑战包括: 服务器数量众多,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 新业务系统上线周期长,部署慢; SAN/NAS 存储扩展性差,无法支撑新业务的性能需求; 新业务走向互联网化,传统架构无法实现线性扩展能力; 应用系统缺乏高可用性保护; 数据中心空间资源有限等。1.1.2 应用调研目前,

6、遂平仁安医院紧跟互联网 +战略,重点规划以软件为中心的业务较多,多数都是 面向医疗网络内部工作人员调取影像资料、病例数据等业务,比如:HIS、PACS、erp、lis等 软件平台及大数据平台等。1.2 虚拟化与传统架构选择虚拟化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 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 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 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 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 中心”

7、的终极技术途径。 HCI 类似 Google、 Facebook 等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基础架构模 式,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使用计算存储虚拟 化的一体化平台,替代了传统的服务器加集中存储的架构,使得整个架构更清晰简单。图1.1虚拟化架构示意图下表列举了使用虚拟化架构(计算+存储)和传统数据中心三层架构(服务器+光纤交换 机+存储)的对比:虚拟化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虚拟化架构传统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性能尽可能提供本地吞吐,并使用SSD 保证应用10需求。不存在性能瓶颈随着访问集中存储的 服务器越来越 多,性能瓶颈将日益凸显横向扩展可以简单的在集群中增加节点以

8、扩 展集群规模和性能由于架构限制,无法实现横向扩展高可用性可以通过三副本的方式容忍最多两 个节点同时故障,并且硬件故障时 数据重建速度快,性能几乎不受影 响通过raid技术实现咼可用性,但面对 硬件故障时,性能下降严重。整合比虚拟机密度咼,是传统2倍以上虚拟机密度低安装配置开箱即用的部署方式,只需30分钟 即可完成安装配置需要准备大量安装实施前的信息收集 和整理工作,并且由专人进行安装部 署,最少需要2天时间管理维护统 WEB界面管理,维护方便无需配置LUN、卷、Raid组需要专门存储管理软件,配置复杂。 需要厂商支持。耗电使用虚拟化架构:2台8节点,共 耗电2000W运行三年电费支出约:5.

9、5万元使用传统架构:8台服务器平均每台 服务器耗电600W计算,存储耗电1500w,总共耗电6300W运行三年电费支出约为:16.8万元拟化方案设计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包含众多信息化应用的实施,与此相对应,机房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也必将大量使用,并且随着后期应用扩充和服务扩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投入必然越来越 庞大。一方面,管理硬件基础设施的压力和成本会不断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应用的多样性 服务器和存储难于有效整合,服务器的资源使用都远低于其实际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和存 储容量难以充分利用。实施虚拟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可以有效整合服务器及存储资源,形成计算资源池,根 据新一代数据中心各项应用的实际

10、需要动态分配计算资源,最大效率的利用现有服务器及存 储设备,并对数据中心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2.1 设计原则在方案设计中我们将遵循以下总体原则: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技术架构最终是为业务服务的,因此技术架构的设计一定要以业务的需求为导向,充分 考虑非功能需求,例如系统的重要程度、安全要求、业务连续性等。遵循互联网标准新业务系统都是面向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因此架构体系要遵循互联网数据中心设计和 建设标准,吸收互联网架构的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现已经部署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使用率低是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因此在项目中,提高 资源利用率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动态扩展性在 IT 发展趋势中,动态基础架构已经

11、成为 IT 基础架构的发展方向。使 IT 基础架构成为 一个动态、灵活、具有弹性的 IT 基础架构,同时在 IT 实时地运营过程可进行灵活的资源动 态调整。资源扩展要体现在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同时扩展。分布式一切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是保障服务等级的重要因素,在架构设计中应该以软件定义为主, 借助软件的分布式架构满足高可用性要求,实现系统架构和平台架构的无单点故障、无单点 瓶颈问题,保障新一代的业务系统健壮性。安全性在系统设计中,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架构中需要考虑到虚拟化架构内外部 的安全,包括数据安全等问题,以保证整个系统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2.2 架构设计虚拟化架构在数据中心中承担着

12、计算资源池和分布式存储资源池的作用,极大地简化了 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而且通过软件定义的计算资源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无单点故 障、无单点瓶颈、弹性扩展、性能线性增长等能力;在虚拟化层可以自由选择 Hypervisor 的 品牌,包括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和KVM;而且通过简单、方便的管理界面, 实现对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层的计算、存储、虚拟化等资源进行统一的监控、管理和运维。虚 拟化基础架构形成的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直接可以被云计算平台进行调配,服务于OpenStack、Cloud Foundry、Docker、Hadoop 等 IAAS、PAAS

13、 平台,对上层的互联网及物联网 业务等进行支撑。同时,分布式存储架构简化容灾方式,实现同城数据双活和异地容灾。现 有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可以延伸到公有云,可以轻松将私有云业务迁到公有云服务。一 3firduiBr询n 顾栅a呷护、|5k护址fWfldflswAzijfle1OataOentarB图2.1 虚拟化数据中心架构2.3 方案描述2.3.1 计算资源FusionCube 6.0 版本中 FusionSphere 虚拟化场景采用 KVM 虚拟化架构,系统主要由华为 自研硬件平台或兼容适配的第三方服务器、FusionCube分布式存储系统、FusionSphere虚拟 化平台以及 Fusion

14、Cube Center 管理平台构成,其中 FusionCube Builder 提供相应软件安装操 作。配套软件可以给系统提供备份、容灾等高级特性,fusioncube的计算资源池是通过x86 服务器虚拟化来实现的,可以支持VMware vSphere、Microsoft Hyper-v及fusioncomputer平 台提供的 KVM 等,如图 2.3。在虚拟化 fusioncomputer 层形成计算资源池,为业务系统的虚 拟机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包括了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 在线迁移(Live Migration/vMotion)、资源动态负载均衡(Dist

15、ributed Resource Scheduler)等虚拟化的特性。同 时, fusioncube 可以支持业务虚拟机在不同的物理主机之间进行迁移,也就是 V2V 的能力等。Node 1Node 2Node NVirtual Ma-chme/Viftijail DiskVirtual Machine/Virtual DiskVirtual Machine/Vsrtuaif DiskHypervisorvmware ESXi4MtcntsarHyper-VController VMController VMController 即阿SSDs HDDsSSDs HDDsSSDs HDDs图2.3

16、虚拟化架构计算资源池X86服务器虚拟化)2.3.2 存储资源FusionCube 分布式存储软件直接部署在 Hypervisor 内核中,节点的 HDD 和 SSD Cache 存 储介质通过 FusionCube 分布式存储软件构造成系统共享的存储池资源,同时 FusionSphere 虚拟化平台将节点的计算资源虚拟提供给节点上的业务虚拟机使用。根据节点提供的功能特 性差异,又分为管理融合节点、存储融合节点、计算节点和物理数据库节点,详细的节点架 构如下图:虚拟化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图 2.4 fusioncube 分布式存储架构和功能fusioncube 分布式存储架构不仅同样提供传统存储

17、的能力外,还提供更多的能力。针对 于虚拟化方面提供快照、克隆等机制,数据层实现本地优先访问、存储分层等性能机制,对 数据进行压缩和去重提高存储可用容量,借助两份以上冗余数据提供存储的可靠性,增加或 减少节点数据分布会自动平台,当节点宕机或磁盘损坏后具备数据自恢复能力等。fusioncube每个节点提供两种磁盘,标准配置为2块SSD,容量从480GB到1.6TB; 4块 SATA的HDD,容量为1TB和2TB (部分型号节点提供4TB和6TB的HDD)。MCNA01VM | VMOSDCKDSCNAOLVMFHI I I 吧匚址IFD$ |CM| 05D | OSD| 050 |I KID 11

18、 SSD | hKVMMCNAQ2VM | VMi三z:MDC VBDBM細dh拭Oracle/CNAI 州IjEiVMFSACM图2.5分布式存储系统逻辑架构分MJ式心储一Fusioncube center 被设计成为非常动态的平台,可以适用于不同工作负载的应用,并且 允许混合节点类型:例如将计算密集型节点和存储密集型节点混合在一个集群中。对于集群 内部磁盘容量大小不同的,确保数据一致的分布非常重要。Fusioncube center有自带的称为 磁盘平衡的技术,用来确保数据一致的分布在集群内部各节点上。磁盘平衡功能与各节点的 本地磁盘利用率和内置的 Fusioncube center IL

19、M (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一同工作。它的目标 是使得所有节点的磁盘利用率大致相等。另外,Fusioncube center节点通过ILM实现SSD和HDD的数据热分层。简单而言,磁盘 的热分层时实现在集群内所有节点的SSD和HDD上,并且由ILM负责触发数据在热分层之 间的迁移。本地节点的 SSD 在热分层中是最高优先级的,负责所有本地虚拟机 IO 的读写操 作。并且还可以使用集群内所有其他节点的SSD,因为SSD层总是能提供最好的读写性能, 并且在混合存储环境中尤为重要。2.3.3 网络拓扑在每个单节点上,默认提供如下网络端口:标配2x 1 GbE, 1x 1 GbE RJ45 (IPMI)附

20、加Dual-Port 10 GbE/Quad-Port 10 GbE/Dual-Port 10 GBASE-T2x 1 GbE, 1x 1GbE RJ45 (IPMI)下图为 fusioncube 推荐的网络拓扑图:图2.6 网络拓扑在计算虚拟化资源池中的每台虚拟化物理主机节点上会运行多台虚拟机,多台虚拟机之 间共享网络,为了方便管理建议采用虚拟交换机来配置和管理网络,虚拟交换机可在数据中 心级别提供集中和聚合的虚拟网络,从而简化并增强虚拟机网络。在虚拟交换机的网络划分 上,仍然可以采用 VLAN 的方式划分不同的子网,实现不同子网段的安全和隔离。在网络隔离上,也可以采用网络虚拟化VXLAN技

21、术。VXLAN网络协议,即VLAN协议的 扩展版本。 VXLAN 网络可以跨越物理边界,从而跨不连续的数据中心和集群来优化计算资源 利用率。VXLAN采用逻辑网络与物理拓扑相互分离,使用IP的技术,所以无需重新配置底层 物理网络设备即可扩展 VXLAN 网络。正因如此,也就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来规划如何调配 VLAN 及管理 VLAN 数量剧增问题。为了保证 fusioncube 集群业务安全,在数据中心汇聚交换机与医院核心交换机之间添加 防火墙保证数据中心业务安全。在每个fusioncube物理节点上有多种网络需求,包括管内部通讯网络、管理网络、生产虚拟化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12网络等,因此每

22、个fusioncube节点需配置多块网卡,网络设计建议如下:类型设计备注fusi on cube 物理节 点之间的内部通讯 网络10Gb以太网双链路冗余每个节点通过两条万兆链路分别连接两台万兆交换 机,保证网络设备和链路的冗余度。fusioncube建议用户使用万兆网络互联物理节点, 当发生密集的写IO时,万兆网络能保证提供足够带 宽满足节点之间的IO同步流量。客户端与服务器虚 拟机之间的通讯网 络,虚拟化服务器 对外服务网络1Gb/10Gb 以太 网,双链路冗余每个节点通过两条千/万兆链路分别连接两台千/万 兆交换机,保证网络设备和链路的冗余度。用户访问虚拟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时,通过千/万兆

23、 链路可以实现与后端存储流量隔离。硬件管理网络(IPMI)1Gb以太网每个节点都有独立的千兆链路,用于连接专门的管 理网络,实现管理网络与业务网络、存储网络分 离。可以最大限度保证管理的灵活性和安全性。2.4 方案优势使用 fusioncube 虚拟化基础架构,在保证用户数据的高速访问和高可靠性同时,不再需 要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架构,避免在今后运行过程中出现设计初期忽视的性能问题。按照服务器和存储使用现状,建议使用 fusioncube 来支撑现有应用。在今后随着业务发 展,可以方便的按照节点进行扩容,避免建设初期一次性投资过大,后期却发现性能问题, 需要追加投资的问题出现。fusioncube

24、 是部署广泛、值得信赖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平台。 f u s i o n c u b e 适用于最重要的 国防、医疗、教育等领域,可为数据中心虚拟化带来横向扩展架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等优 势。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的企业数据中心项目真正做到了全面部署,很大一部分项目通常因 为基础设施的成本不断攀升而束之高阁。传统服务器和存储阵列扩展成为企业数据中心项目 成本高昂、过程复杂并且难于实施的主要因素。从诸多数据中心项目实施来看,在企业环境 中,性能、可靠性、可扩展性是关键,因为最终用户体验直接来自于基础设施的高性能和高 可靠性。fusioncube 将融合基础设施、横向扩展架构和软件定义存储的各种优势结合在

25、一起,可 提供极佳的数据中心虚拟化体验,而其成本仅为传统服 务器和存储器的一小部分。 fusioncube 完整集群是一种能够横向扩展的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它使各组织机构无需存储 网络(SAN或NAS)即可实现数据中心虚拟化。fusioncube专门为虚拟化而设计,能够提供 全面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以及企业级的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和数据管理功能。它采用英 特尔芯片、固态硬盘等符合行业标准的硬件组件,以及市场领先的高级管理程序,以便提供 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让数据中心虚拟化变得极其简单有效。1)互联网架构的分布式计算fusioncube架构与Google的架构相类似,是一种可以横向扩展的计算存储

26、融合的基础架 构,消除了对于集中式存储对于网络的依赖。并且在基于 Google 的架构之上,提供了适合 企业环境的解决方案。 GFS 是一种特定的解决方案为 Google 内部的应用所使用(例如 Gmail),而fusioncube提供的是一种通用的虚拟化环境解决方案。另外,fusioncube有更好 的横向扩展能力,提供更好的企业级数据管理特性,通常这些特性需要额外的网络或者存储 硬件才能实现,例如,高可用性、备份、快照、灾难恢复等。2)专为虚拟化设计fusioncube 是针对虚拟化环境而设计的,因此可以很好的支持虚拟化环境中基于传统存 储架构所实现的功能,包括虚拟机的热迁移和高可用性等。

27、 fusioncube 架构是虚拟机感知型 的,它克服可传统架构下解决方案的一些弊端,例如,当一个存储设备(LUN)共享所有虚 拟机使用时,很难使用在存储上使用基于虚拟机的备份、复制和快照功能,并且当架构越来 越复杂时,很难诊断性能瓶颈。而 fusioncube 架构克服了这些限制。3)存储分层优势fusioncube 架构充分发挥了存储分层的 SSD 固态硬盘的优势,由于传统存储都是针对机 械硬盘而设计的,而传统的机械硬盘与 SSD 硬盘的数据访问方式完全不同,机械硬盘需要旋 转和寻道,而 SSD 硬盘则完全没有这些限制,因此不能指望针对机械硬盘设计的存储软件能 充分发挥 SSD 硬盘的性能

28、优势。 fusioncube 架构使用 SSD 来保存大量经常访问的数据,从虚拟机的元数据到业务数据都保存在分布式 Cache 中已提供极高的 IO 性能,并且保存在持久 化的存储中以便于存取。fusioncube架构极高的10吞吐性能是得益于使用SSD磁盘,包括: 保留 SSD 用于 IO 敏感的操作; 包含空间节省的技术,允许大量的逻辑数据被存储在一个小的物理空间中; 自动迁移“冷”数据(或者不常访问的数据)到大容量 SATA 硬盘中,并且允许管理 员指定低优先级的虚拟机不使用 SSD 磁盘。2.4.1 横向扩展优势fusioncube 给虚拟化环境带来的重要差异化因素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在

29、进行扩展时其性 能仍然保持不变。在 fusioncube 架构中,在每个物理节点本地都运行一个虚拟存储控制虚机 (CVM)。 CVM 负责本地所有其他虚拟机的 I0 操作。当集群扩展时,新增加节点的同时也 新增了 CVM,保证了整个集群性能的横向扩展。与传统集中存储不同,传统架构下集中存储 只有两个存储控制器,在集群扩展时,存储控制器无法进行有效的扩展,从而必然成为整个 架构的瓶颈。参考图2.4说明了 fusioncube 的横向扩展架构的优势。2.4.2 性能优势fusioncube 解决方案在数据中心虚拟化环境中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性能,而性能优势是 通过比对传统的服务器和存储架构实现的。在

30、传统的架构中,时延是因为每次访问存储都需 要通过网络而造成的。通过NFS和iSCSI等协议提供存储本身没有问题,但网络会增加时延。 fusioncube可提供NFS协议的优势及其易用性,而通过所谓的“无网络NFS”消除了网络时 延。 fusioncube 分布式文件系统直接对虚拟机进行检测,然后将特定虚拟机的所有数据存放 到本地物理服务器上。因此,虚拟机不是通过网络、而是通过高速内部总线访问其数据。并 且所有节点标配 SSD 磁盘,提供极高的 I0PS 以满足虚拟化环境各种类型应用需求,无论是 虚拟桌面还是服务器虚拟化场景。更为重要的是,每个节点的 SSD 磁盘并非有每个节点单独使用,而是在整

31、个集群范围内 作为一个整体使用。言下之意,不会由于单个节点本地的 SSD 耗尽而导致其性能急剧下降。 当出现这种极端情况时,节点会使用集群中其他节点的 SSD 空间。因为即使跨网络访问其他节点 SSD 磁盘也会比访问本地 SATA 磁盘快很多。因此极端最差情况时性能也与使用传统集 中存储架构时服务器通过网络访问数据的场景相当。其实不会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因为当 SSD利用率超过一定阈值后,fusioncube的CVM会自动发现并将最少访问的数据从SSD迁移 到 SATA 上,以保证 SSD 有足够容量满足突发的 IO 请求。这一自动热分层技术对虚拟化主机 而言完全透明。用户无需关心数据保存在哪里

32、,这完全由 CVM 依据数据访问频度而自动调 度。2.4.3 可靠性fusioncube平台使用复制因子(RF - Replication Factor )和校验和(checksum)来保证当 节点或者磁盘失效时,数据的冗余度和可用性。当数据写入SSD时,会被“同步”复制到另 1个或者2个fusioncube CVM的SSD之中(依赖RF设置为2或者3),当这个操作完成之 后,此次写操作才被确认(Ack)。这样能确保数据至少存在于2个或者3个独立的节点上, 保证数据的冗余度。所有节点都参与数据的复制操作,这样能消除“热点节点”,并保证线性的性能扩展。 当数据被写入时,同时计算该数据块的校验和,

33、并且作为数据块元数据中的一部分进行存储。 随后数据块在保证满足 RF 的前提下,被“异步”推送到 HDD 中。当发生节点或者磁盘失效 数据块会重新在所有节点间进行复制以满足复制因子的设置。任何时候,读取数据块并同时 计算其校验和以确保数据块有效。当数据块检查结果不匹配校验和时,副本数据将会覆盖该 无效数据块。在fusioncube分布式文件系统中(NDFS),我们使用了一些关键技术来确保:数据在 100%时间内都是可用的(即“强一致性”),并且保证NDFS扩展到超大规模数据量时依 然可靠。这就是文件系统元数据强一致性的Paxos算法1。NDFS使用一种“环状”的Key- Value 结构的分布

34、式数据库来保存重要的元数据。为了确保元数据的可用性和冗余度,也同 样引入了复制因子(RF)。一旦一条Metadata记录被写或者更新后,这条记录将同时写到 “环”中的另一个节点,然后被复制到n个其他节点(n决定与集群的大小)。集群中大多数(majority)节点必须同意才能commit 一条记录,这就是强一致性的Paxos算法。这确保 了 fusioncube 平台数据的“可靠性”。2.4.4 易于部署fusioncube 开箱即用的部署方式,可以免去传统集中存储环境下存储的规划、连接、配 置等复杂的管理操作,无需再配置Raid组、LUN、卷等。新设备安装上架后只需要约20分 钟即可完成初始化

35、配置,用户可以马上开始部署应用虚拟机。fusioncube 集群的扩展也非常方便,通过鼠标点击即可扫描并自动发现新安装的节点, 按照提示完成IP地址配置之后,新节点即完成加入集群操作,新增资源也自动纳入资源池统 一调度管理。2.4.5 集中管理通过 fusioncube 的管理界面实现所有基础架构的管理操作,包括健康检查、物理机管理 虚拟机管理、存储管理、数据保护、告警监控、报表分析等内容。用户不再需要通过不同界 面进行各种管理任务,所有任务都在同一个界面中完成,极大减少的管理复杂程度。并且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权限的用户,支持 AD 整合,将域用户和角色对应到 fusioncube 的用户和组,从

36、而实现分级的运维管理。图2.9统一管理界面虚拟化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119所有物理和虚拟管理对象均提供详细的性能采集数据,包括CPU、内存、磁盘容量、IOPS、吞吐、读写延迟等指标,不再依赖于专用的监控工具和复杂的监控脚本。图2.10 统一监控能力自定义的报表工具可以灵活的将将不同监控项进行组合和展示,减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图2.11自定义监控指标另外,fusioncube还提供Central的管理组件,可以将多个管理界面集中管理,不仅可以 节省管理员在多个集群之间切换的繁琐动作,更能够将多个集群的状态数据进行汇总,可以 方便管理员快速定位当前整个IT架构中是否存在热点主机或者热点虚拟机,特别有利

37、于简化 大规模 IT 架构、或者多站点场景下的日常管理任务。虚拟化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2.4.6 自动故障恢复fusioncube 抛弃了传统的 Raid 机制来保护硬件失效,采用全新的复制因子和校验和技术 来保证当节点或者磁盘失效时,数据的冗余度和可用性(参见章节 2.5.4 可靠性)。当发生 单点磁盘甚至是单个节点故障时, fusioncube 集群将自动发现这一故障,并立刻在后台开始 数据重建工作。整个重建过程非常简单,假设复制因子是 2,系统会自动发现只有 1 份副本 的数据块,并将其在另一个节点上复制第 2 份副本即可。最重要的是,这个数据重建过程是 基于 MapReduce 的分布式

38、框架实现的,集群中所有节点的 CVM 都可参与数据重建工作,并 且依据负载情况动态调配,因此重建工作不会影响系统性能。与传统的 Raid 数据重建不同的是, Raid 重建过程会极大影响磁盘的正常操作,导致整个 系统性能降级,并且由于磁盘容量越来越大,整个重建过程也将耗费更长时间,甚至超过 20 小时。另外,fusioncube独有的Availability Domain技术更能预防单个机箱(即整个Block)失 效时数据依然可以访问,实现原理即当用户环境中有超过3个block,并且配置相近的节点 数量时, fusioncube CVM 会自动将原始数据块和副本数据块放在不同的 Block 中

39、的两个节点 上(缺省 RF=2 时,数据只是随机放在两个不同的节点上,有可能这两个节点位于同一个 Block 中)。当发生机箱故障时,由于数据副本在机箱之外,因此数据依然可用, Availability Domain 可以提供更高等级的数据冗余度。3 产品介绍3.1 Fusioncube 产品华为FusionCube超融合基础设施融合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管理于一体,具有 高性能、低时延和快速部署等特点,并内置华为自研分布式存储引擎,深度融合计算和存 储,消除性能瓶颈,灵活扩容,支持业界主流数据库和业界主流虚拟化软件。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虚拟化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

40、用。与此 同时,对业务部署、设备管理和处理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华为FusionCube是一款 超融合基础设施,通过重构IT架构,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之道。FusionCube作为IT 基础设施,可运用于企业虚拟化平台、数据仓库、桌面云、数据中心建设等场景中。数据加 速解决方案基于华为创新的软硬件平台中,搭载业界领先数据库(SAP HANA、Oracle、 DB2、My SQL等),为企业ERP、数据仓库等关键应用加速,助力企业迅速分析和获取关键 数据,抢占业务决策先机。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虚拟化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得 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与此同时,对业务部署、设备管理和处理性

41、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 战。华为FusionCube是一款超融合基础设施,通过重构IT架构,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解 决之道。FusionCube作为IT基础设施,可运用于企业虚拟化平台、数据仓库、桌面云、数 据中心建设等场景中。虚拟化解决方案华为Fusioncube可内嵌华为FusionSphere云操作系 统,也可兼容业界主流的虚拟化软件,提供虚拟化解决方案,为企业业务快速云化提供强有 力的引擎。3.2 fusioncomputer介绍应用按需分配资源提供虚拟机资源的可扩展能力,使用户可以按照应用需求随时随地调 整虚拟机资源,并且无需中断应用。虚拟资源SLA保障提供虚拟机资源的控制能力,使用户

42、 可以按照应用的重要程度合理地分配物理资源。统一虚拟化数据中心管提供虚拟机的创建、 部署、转换、迁移等管理能力,并且可以异构管理业界主流的第三方虚拟化平台,从管理层 屏蔽虚拟化平台差异,实现统一纳管。广泛兼容各种软硬件支持基于X86或ARM硬件平台的 多种服务器和兼容多种存储设备,并且可以支持主流的Lin ux/Wi ndows操作系统运行,支持 主流APP运行于虚拟化平台。自动化调度根据预先设定策略进行工作负载的自动迁移,最终 使资源分配达到最优比,保证系统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业务系统的最佳响应。完善的权限管理 根据不同的角色、权限等,提供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授权用户对系统内容的资源进行管 理。应用智能管理提供用户自定义模板,方便用户自定义快速部署私有应用。完善的计量能力虚拟化管理系统统计不同用户的资源使用量,方便第三方系统按资源使用计费。丰富的运维管理提供多种运营工具,实现业务的可控、可管,提高整个系统运营的效率。云安全采用多种安全措施和策略,并遵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对用户接入、管理维护、数据、网络、虚 拟化等提供端到端的业务保护。4 配置清单方案建议的详细配置清单配置数量配置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