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传世名著苏州推荐书目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9054615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4.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传世名著苏州推荐书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传世名著苏州推荐书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传世名著苏州推荐书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江苏传世名著苏州推荐书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传世名著苏州推荐书目(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传世名著”苏州推荐书目序号书名著者及籍贯产生年 代内容简介原刊版本今出版单位今出版年份类别备注1孙子兵法孙武(齐)春秋现存十二篇,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 辑缜密严谨,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被誉为“兵学圣典”。中华书局2006 年军事2毛诗草木 鸟兽虫鱼 疏陆玑(苏州)三国吴本书是 部专门针对诗经中提到的动植物进 行注解的著作,因此有人称它是“中国第一部有 关动植物的专著”,对后来本草学的发展也有深 刻的影响。明代内府刻 本,毛氏汲 古阁刻本及 四库全 书本。清同治刻本粤东书局文学3玉篇顾野王(苏州)南朝陈收字万千余,全书分为五白四十部,每个 字下先以反切释音,然后解释字

2、义,有些还引有 书证或直接引用典籍的诂训来释义,并把一些字 的古体、异体附于释义之后。比说文解字多 收七千五白余字,是中国古代部按汉字形体分 部编排的字书。中华书局1987 年语言文字4比丘尼传释宝唱(苏州)南朝梁本书辑录了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 65人,是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记载中国古代比丘 尼事迹的佛教典籍。中华书局2006 年哲学宗教5舆地志顾野王(苏州)南朝陈本书原为30卷,既详考山川古迹之典故,又注 明其文献出处,不仅在方志史上建树卓著,并且 有重要的文献辑佚价值。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开地 志完整体系先河的杰作,影响深远。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1 年历史地理6经典释文陆德明(苏州)唐

3、首次明确按著述早晚次序,论述十部经典诞生 的演变史,并考察了每部经典注释的传授史,总 结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经学研究成果,还对这些 经典的源流作了简明的叙述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2 年语言文字7书谱孙过庭(吴郡)唐书谱为二卷,对中国书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 的,奠定了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国书学史 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光明日报出 版社2008 年艺术8吴郡志范成大(苏州)宋本书为汇辑唐陆广微吴地记、北宋朱长文吴 郡图经续记等旧籍,广采史志,补充新事所撰 成,是宋代方志体例定型化的代表作。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历史地理9景德传灯 录释道原(苏州)宋所记禅宗世系源流,上起七佛,下止法眼文益法

4、嗣长寿注齐,五十二世,1701人。广陵书社2007 年哲学宗教10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苏州)宋本书是范仲淹的全集,作为一代名臣,范仲淹备 受后人景仰,除了文集、奏议,他的一些家书、 与友人信帖等,经其子孙采辑成编,亦在宋时广 泛流传。从这些文字中,可以获取修身律己做人 行事方面的教益。凤凰出版社2014年重印本文学范仲淹全集,11心史郑思肖(原籍福建)宋本书作者郑思肖在宋亡后客居苏州,寄居僧寺, 写成此书,沉入苏州承天寺井内,直到四百年后 的明朝末年,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被发现并刊 刻流传。心史在明清之际影响极为巨大,众 多抗清志士和明遗民反复诵读、题咏、引用、评 论、传播,借以激励自己。当时序

5、跋、题咏、品 评者多达二百余人,其中包括顾炎武、归庄等著 名学者。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2001 年文学12范石湖集范成大(苏州)宋本书是范成大的全集,范成大是与陆游齐名的南 宋著名诗人。他以诗歌形式,咏赞田园风光,反 映民生疾苦,抒发爱国思想,描写山川行旅等, 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在艺术风格上清新婉丽,俊 秀自然,带有唐诗韵味。清顾嗣立刻 本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1 年文学13水浒传施耐庵(苏州) 金圣叹评元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 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 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 想、感情和才思。金批水浒传,又称贯华堂第- 才子水浒传、贯华

6、堂第五才子水浒传、金圣叹批 改水浒传。成书于崇祯末年,把七十一回后受招 安、征方腊等内容删掉,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 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结束全书。.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文学金圣叹 评本14浣纱记梁辰鱼(苏州)明是以吴越战争为题材的大型传奇作品,故事曲 折、结构完整,西施形象刻画得较为饱满,人物 性格鲜明,是第一次以改革后的昆山腔进行舞台 演唱的典型之作。1吉林人民出 版社2001 年文学六十 种曲评 、,工 I . 注本15星槎胜览费信(苏州)明本书对郑和下西洋所经四十余国的位置、沿革, 重要都会、港口、山川地理形势,社会制度和政 教刑法,人民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 以及生产状况、商

7、业贸易和气候、物产、动植 物等,作了扼要的叙述。该书补充了瀛涯胜览 所未收录的若干亚非国家。对于研究15世纪初 亚非各国,特别是郑和使团出访的几个非洲国家 的基本状况,极有价值。书中对郑和等访问各国 时的一些情况,也作了比较翔实的记述,是研究 郑和下西洋和中西交通史的基本史籍之一。中华书局1954 年历史地理16艺苑卮言王世贞(苏州)明该书表明作者的文学观,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 唐。但持论不似李攀龙那样偏激;虽强调以格调 为中心,但也认识到思想才情与格调之间的关 系;主张学古,特别注意博采众长,最终要求“一 师心匠”。不但被当时之人奉为金科玉条,而且 影响着后来数百年的文坛。凤凰出版社2009

8、 年文学17三言(喻 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 世恒言)冯梦龙(苏州)明三言主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与 修订,也有作者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 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 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年文学18南词引正魏良辅(苏州)明本书内容精湛独到,中心内涵是对昆曲演唱规律 的阐发,包括学唱途径、唱法和听曲门径等等。 作为一部继唱论之后的戏曲声乐专著,在中 国戏曲理论史上影响深远,为后世广泛征引,并 被奉为演唱之圭臬。张丑日记 】载真迹日 录19筹海图编郑若曾(苏州)明本书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制 定了海中战法以攻船为上,其次则靠火

9、器的作战 方案,进而订立了五十条海防策略,从而确保了 明中后期东南沿海的长期稳定。可以说自1562 年(嘉靖四十一年)该书问世直至清末,没有 部军事著作能超越它。该书刊刻后广为流传,甚 至在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影响也非常大。中华书局2007 年军事20清河书画 舫张丑(苏州)明本书以时代先后为序,以作者为纲,以其流传书 画为目,记其名迹的流传、题跋等。始自三国钟 繇,终至明代仇英,共著录140余家,其中法书 49件、名画150件。内容丰富,引用文献亦多, 是收藏家、鉴赏家辨验书画真伪必备参考书,对 于研究书画作品的源流极有考证价值。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1 年艺术21园冶计成(苏州)明本书从选

10、址、规划与设计建筑物、叠山理水、铺 装地面、选择石材和借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造园 的各环节都作了深入具体的总结和阐述,反映了 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为后世 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 本。1中华书局2011 年建筑科学22松弦馆琴谱严澂(苏州)明本书为中国古琴史上的重要文献,从1614年初 版到1656年曾多次再版,一度被琴界奉为正宗。 本书是四库全书所收唯一明代琴谱,在琴界 有较大影响。1中国书店2013 年艺术23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沈璟(苏州)明本书是著名曲家沈璟声律理论的代表作,也是昆 剧吴江派的重要著作。冯梦龙在太霞新奏自 序中认为曲学之“法门大启,实始于沈铨部

11、九 宫谱之一修”。曲论家徐复祚也在曲论中 把它誉为“词林指南车”。沈璟以后的传奇家、 填词家都把南九宫十三调曲谱视为正宗的南 曲格律的准绳、检索的工具书。该书也是后人研 究古代曲牌体戏曲的重要依据。明天启年间吴门三乐 斋刊本、文 治堂刻本1985 年北京大学据 啸余谱 本石印本、 台湾学生书 局善本戏 曲丛刊影 印明末龙骧 校刊本。24长物志文震亨(苏州)明本书十二卷,直接有关园艺的有室庐、花木、水 石、禽鱼、蔬果五志,另外七志书画、几榻、器 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亦与园林有间接的 关系。相比于园冶,长物志更多地注重 于对园林的玩赏,与园冶更多地注重于园林 的技术性问题正可互为补充。J中华

12、书局2012 年建筑科学25温疫论吴有性(苏州)明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对 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 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 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 直至今天,我国应用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 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 冒、麻疹、猩红热、痢疾等,取得了很高的疗效。 而其中很多地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温疫论的 理论和经验。人民卫生出 版社1977 年医药卫生26天下郡 国利病 书顾炎武(苏州)清本书以讲究郡国利病贯穿全书,重点辑录了兵 防、赋税、水利三方面内容。书中对全国各地的 形势、险要、卫所、城堡、关寨、

13、岛礁、烽堠、 民兵、巡司、马政、草场、兵力配备、粮草供应、 屯田以及有关农民起义和其他社会动乱等方面 资料,无不详细摘录。所以梁启超在中国近二 百年学术史中称此书为“政治地理学”。J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2 年历史地理顾炎武全集 本27日知 录顾炎武清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 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 成书”的著作。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 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 顾氏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其对此书的 价值很是自信,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该书影响深远,确如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评价, “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J

14、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2 年历史地理顾炎武全集 本28音学五书顾炎武清音学五书是研究汉语上古音的著作。大约成 书于1643年,全书分音论、诗本音、易音、唐 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音论分上中下3卷, 共15篇,论述古音和古音学上的重大问题,集 中地阐述了作者对古音学的基本看法,是音学 五书的总纲。其中重要的有4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古诗无叶音,古人四声一贯,先儒两 声各义之说不尽然。I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2 年历史地理顾炎武全集 本29隋唐演义褚人获(苏州)清本书共一百回,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 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隋唐演义既是中国古代一部白话小说,也是 一部演绎历

15、史风云、歌颂传奇英雄的经典之作, 流传广泛。齐鲁书社2003 年文学30朱子家训朱伯庐(苏州)清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 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问 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 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被尊为“治家之 经”。I黄山书社2002 年哲学宗教与增广 贤文合一册,31义门读书 记何焯(苏州)清本书为清代学术笔记的经典之作,成为后世许多 学者纷纷效仿的典范。何焯在清朝初期极力推行 程朱理学的背景之下,却着重于校勘、考据的研 究,可谓之开有清一代校勘、考据风气之先,为 盛极一时的乾嘉考据学开了先河。1中华书局1987 年社会科学 总论

16、32古诗源沈德潜(苏州)清本书上溯先秦下迄隋代,录诗七百余首,因其内 容丰富,篇幅适当,笺释简明,遂为近代以来流 行的古诗读本。L中华书局2010 年文学33孽海花金松岑 曾朴(苏州)清本书米用隐喻的手法,以苏州状兀金泠和名妓傅 彩石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 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 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 官僚士大夫的刻画,突出虚伪造作和庸腐无能, 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人民文学出 版社2006 年文学34浮生八记沈复(苏州)清本书是作者的自传体散文,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 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 情,受到了林语堂、陈寅恪等人

17、的高度赞赏。江苏古籍出 版社2000 年文学35十七史商 榷王鸣盛(嘉定)清嘉定人,受聘紫阳书院讲学,居苏州。本书是王鸣盛校理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所撰, 不仅为其匡谬补阙,而且就其中的典章制度舆地 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其求实的宗旨和考 辨的研究方法影响深远,与赵翼廿二史札记、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并称为乾嘉时期三大考史 名著。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3 年历史地理36读书敏求 记钱曾(苏州)清读书敏求记由清代苏州著名藏书家、版本目 录学家钱曾所撰写一部著名目录学著作,为后世 研究古籍版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综合性图 书37校邠庐抗 议冯桂芬(苏州)清本书是一部政论

18、集,作者针对清咸丰朝以后的社 会大变动,以及当时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的 状况,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上海书店出 版社2002 年哲学宗教38词林正韵戈载(苏州)清本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二尸为十四部,入尸 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实际上是依据前人 作词用韵的情况归纳而来,即所谓“取古人之名 词参酌而审定”。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工 作,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论词韵之士多 据以为准。戈氏所分的词韵十九部,事实上也是 进一步归纳诗韵即“平水韵”而来。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9 年文学39温热论叶桂(苏州)清本书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温病理论与临床 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

19、发展起了推 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 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 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 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 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 年医药卫生40原诗叶燮(苏州)清本书被认为是继文心雕龙之后,我国文艺理 论史上最具逻辑性和系统性的一部理论专著。在 这部书中,叶燮将以往诗话单纯从“诗教”、“诗 法”角度研究诗歌的模式提升到审美的层次,因 而它既是一部诗学论著,又是一部美学论著。1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4 年文学41续资治通 鉴毕沅(苏州)清本书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 隆兀年,下迄兀顺帝

20、至正二十八年,共四百一十 一年,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著名学 者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 均参预其事。本书取材宏博,考证谨严,编排合 理,总引资料达三百余种,纠正了以往宋史专著 详北宋略南宋的偏颇,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的资 料。梁启超对该书评价极高,认为“有毕鉴 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中华书局1957 年,1979 年 重印本历史地理42说文通训 定声朱骏声(苏州)清本书是清代三百年来最为优秀的声韵学著作之 一,书中对中国文字的转注、通假、定声作了大 量的考证。论述极为赅洽,向为海内外研究中国 文字的学者所推崇。中华书局1984 年,1998年重印本语言文字43訄书章太炎(

21、原籍 余杭)清章氏晚年居苏州。本书从正面批评了孔子和孔 学,进而对于封建中国的“天道”观、“天命” 论做出了有力的批判,成为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 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1899年初刊于苏州。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0 年,2008年重印,哲学宗教徐复详、,工 I .注本44藏书纪事 诗叶昌炽(苏州)清本书时代起于五代末期,迄于清代末期,计收集 有关人物739人,所引用资料大量采录自正史、 笔记、方志以及官私目录、古今文集等文献,并 将记述一人或相关数人的有关资料各用一首叶 氏自作的七言绝句统缀起来,间附叶氏案语,实 际上是一部资料汇编式的藏书家辞典。本书同时 还收录了历代刻书、校书、抄书、读书等方面

22、的 资料,因而对于研究目录、版本、校勘及文化学 术的演变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被誉 为“藏家之诗史,书林之掌故”。J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9 年文化科学45古史辨顾颉刚(苏州)民国本书是顾颉刚等人编辑出版的研究、考辨中国古 代史的论文集,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 该书体现了 20年代初在中国史学界崛起的“古 史辨派”的疑古辨伪的精神。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2 年历史地理影印本46稻草人叶圣陶(苏州)民国本书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 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 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 作的文

23、学作品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13 年文学47江村经济费孝通(苏州)民国本书共十六章,内容包括调查区域、财产与继承、 亲属关系的扩展、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 作日程、土地的占有等,是学界公认的农村社会 经济及其制度调查研究的代表作,用详尽的资料 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际人类学家、社会学 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出版 后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2 年经济48神农本草 经疏缪希雍(苏州)约 1546-1 627年本书是以注疏本经为主的著作。其特点,正 如缪氏在本书自序中说:“据经以疏义,缘义以 致用,参互以尽其详,简误以防其失”,是有其

24、 独到之处的,直到清代才被医家重视。明天启5年49从野堂存 稿缪昌期(苏州)1562年1626 年缪昌期(1562年1626年)字当时,一字又元, 号西溪,谥号文贞,举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元年(1621年)任 左赞善,后升为谕德,为东林党早期人物,在东 林点将录中,他被称为“智多星吴用”。著有 从野堂存稿8卷、周易九鼎16卷、四 书九鼎14卷、缪氏家训等。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1 年50虞山集瞿式耜(苏州)明虞山集十二卷,向无刻本,现华师大、常熟 图书馆藏有清康熙宝恩堂精钞本。瞿氏为南明朝 重要人物,虞山集保存大量当时的奏疏及其 子嵩锡所撰长达数万言的行状

25、等,是研究南明史 的重要文献资料。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1 年瞿式耜集51翁文恭公 日记翁同稣(苏州)清翁文恭公日记,是晚清四大日记之一,民国 十四年经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以来,一直是近代 史研究的重要文献史料。本书起自咸丰八年六月1中华书局2006 年翁同 稣日记二十一日(1858年7月31日),迄于光绪三十年 五月十四日(1904年6月27日),记叙了这一时 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活动,内 容相当丰富,被誉为晚清三大日记之一。52铁琴铜剑楼藏书目 录瞿镛(苏州)清钱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二十四卷,经瞿镛及其 子秉清、秉渊、孙启甲三代撰写增补,终于光绪 二十八年刊刻成书,“每书之后必载其

26、行款,陈 其同异,以见宋元本之善”,是虞山藏书集大成 者。瞿氏五代藏书,“不特为一家保守遗书,实 为东南文献留一线之传”。C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9 年53读史方舆 纪要顾祖禹(苏州)清顾祖禹,字景范,清初人,博极群书,尤精地理 之学,好远游,足迹几遍天下,归而闭户著书, 成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该书综记“山 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 之迹”,历来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 是研究中国军事史、历史地理乃至研究历史、经 济等方面的重要文献。11康熙三十 一年(1692) 成书中华书局1955 年54柳南随笔王应奎(苏州)清柳南随笔,纪录了当时的遗闻佚事,社会风 俗等,

27、具有较重要的史料价值。此书有乾隆五年 刻本,为最全之本。后又有数种刻本,多有删削。借月山房 本中华书局1983 年55玉梨魂徐枕亚(苏州)近代玉梨魂,为早期鸳鸯蝴蝶派成型时最重要的 奠基之作,对鸳鸯蝴蝶派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 作用,曾多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本书除大量 出版各种单行本外,还被全书或节录收进各种近 代文学总集。一 1912 年L-民权报已出版56中国文学 史黄人(苏州)近代中国文学史,共170万字,钱仲联评价此书 是我国自有文学史以来,第一部空前的巨制。该 书论述,“从语方结绳图画音韵而有文字,从文 字而有文学金石音韵小学美术之类,从文字肇始 以至于极盛时代,华丽时代,无所不详”

28、。1904年东吴大学教材苏州大学出 版社2015 年57江山万里 楼诗抄杨圻(苏州)近代杨圻,字云史,号野王,清末南兀,晚清民国著 名诗人。著有江山万里楼诗钞十二卷词 四卷,民国十五年铅印本。其作“清丽流空,风 调隽永,方诸三李,存神化迹,是能入而出者。” 少年时即以所作长诗檀青引闻名诗坛。其代 表作天山曲,洋洋千言,钱仲联许为“长庆 体第一首长篇,即论藻采,亦已突过秦妇吟 矣。1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3 年58震川先生集归有光(苏州)明震川先生集,明代归有光撰别集,共四十卷, 包括正集三十卷,别集十卷,另附录一卷。正身 中有经论、序、论 议 说、杂文、题跋等30卷,别集中有诗一卷,余均为文。

29、 昆山图书馆藏为上海涵芬楼影印本。上海涵芬楼 影印本 1929 年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7 年59了凡四训袁黄(苏州)明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作者袁黄,与 了凡,为佛教名人。该书是训子善书,是一本种 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虽然不是佛经, 但佛教界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 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印送该书约 在百万册以上。如今全国大小寺院都有该书印 送,传播广泛。百花文艺出 版社2007 年60吴中水利 全书张国维(浙江束H)明本害蒐辑了口天中地匾屉代以来治理太湖流域 上上下下水系月四的有资料,分矣己事和矣己言雨 部分。矣己事部分舄前十卷,主要包括蕨南四府(蕨、松、常、)

30、及各泉系的水系形憩、名稍勇 水旱炙、治水疏溶修篥等屉史矣己事。彳爰十八卷舄 矣己言部分,收屉代以来於吴中水利的言召命敕 害、奏状章疏、祀文歌等资料。本害在中H水 利史上估有重要地位,四厘臣稍它所言己雒 止明代,然指IW切,舄有用之言,又稍FH 金隹之於水利,能有所擘重,是害所己皆其麽 之言,舆儒生#氐上空诙,固迥不侔矣。1刊刻於崇 植十一、十 二年之隙, 清修四厘 全害披以 翻印浙江古籍出 版2014 年61词苑丛谈徐狙(苏州)清词学家徐狙撰词苑丛谈,分体制、音韵等七 门,辑录历代词人的事迹及有关掌故和词作评 论,材料较为丰富。该书是词学研究的一部重要 参考书籍,在姜夔和张炎的一片卑弱的词风之

31、中 透露了一点要求补偏救弊的呼声,对后来兴起的 常州词派在思想和理论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中华书局2008 年62晓庵新法、圜解王锡阐(苏州)清晓庵新法一部中西合璧之作,把中国传统的 天文模式的潜力发挥到了空前的地步,首创月体 光魄的推求方法,独立发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 的办法,并提出精确计算日月食的方法等,被称 为是中国古典历法的压卷之作,当今在国内外天 文界研究者不断。另有一部数学著作圜解, 对平面三角学中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公式的 证明。学者认为圜解是会通中西数学的最 早文献。63磨剑室诗 词集柳亚子(苏州)近代磨剑室诗词集收辑诗词5000余首,集柳亚 子诗词之大成,也记录了柳亚子的人生

32、历程和时 代风貌。柳亚子有“一代诗圣”的美誉,他的 诗感慨豪宕、沉郁深婉,热情奔放,独树一帜, 开一代革命诗风,写了一部敢哭、敢笑、敢怒、 敢骂的革命史诗。上海人民出 版社1985 年64天放楼诗文集(正续季集)金松岑(苏州)近代清末民初国学大师金松岑是近代颇有成就和影 响的诗人.天放楼诗集用旧形式写新内容之 能事,全面反映了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数十年间 的历史风貌,大量的歌唱祖国壮丽河山之作,雄 伟奇谲,千变万化,多有前人诗中所未有之境界, 以诗证史,以史补诗,具有鲜明的诗史特征。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7 年65吴地记陆广微(苏州)唐代苏州地区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书为唐陆广微撰吴 地记。吴地记记述

33、古吴地之事,我国方志中名著。吴地记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研究唐代 及唐代以前的苏州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8 年料。66林屋山民 送米图卷 子暴式昭、暴春 霆(苏州)1948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内容主要为赞颂廉吏暴 式昭在西山为官清正廉明、造福百姓的文章、字 画等,汇集了俞樾、吴昌硕、徐悲鸿、胡适、朱 自清、张大千、沈从文、俞平伯等近百位名家大 师的珍贵手迹。该书很好地体现了苏州崇文尚义 的特点,堪称苏州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 值和精神的传世名著。影响深远。苏州市纪委 2007年曾标注重印了该书,受到了广大读者的 高度评价。:珂罗版影印本北平彩华印刷局中华书局“苏州图

34、书馆古籍珍本丛刊”2007 年67倪焕之叶圣陶(苏州)现代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后由开明书店出 版。作品以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期间小学教员 倪焕之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为主线。他进行教 育改革实验,但在旧势力的阻挠下失败了;他希 望在事业基础上建立理想家庭,但妻子沉溺于家 务变成了一个旧式家庭妇女;他一度参加大革 命,革命失败后在苦闷中死去。小说人物很有典 型意义,是五四以来颇有影响的一部现实主义作 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年68吴郡图经 续记朱长文宋图经是一种较古老的地方志类型。它最早出现于 东汉,至南宋逐渐被正式方志所取代。据考,南 宋之前图经以全帙而存者只吴郡图经续记一 种。吴郡图

35、经续记被后人推为名志、佳志。 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征引博而叙述简,文 章尔雅,犹有古人之风”。J学津讨 原本、清 同治江苏书 局刊本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9 年69百城烟水徐崧、张大纯(苏州)清初该书是一部苏州地方文献专集,记述当时苏州府 及其所属的吴县、长洲、吴江、常熟、昆山、嘉 定、太仓、崇明等各州县的山川形胜、寺观名杀 园林宅第、名胜古迹;并在各条目下辑录了自唐 宋以来,特别是明末清初诗家的登临怀古之作。 每条诠叙简略,而所录题咏至夥。书中间接记述 了明末清初的政治遗闻、社会人事、风土人情, 仍有有史地资料价值,也有较高的文字鉴赏价 值。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年70吴越春秋赵晔(东汉

36、, 浙江山阴人)东汉主要记述春秋末期,吴越二国之事的杂史。前五 篇为吴事,起于吴太伯,迄于夫差;后五篇为越 事,记越国自无余以至勾践,注重吴越争霸的史 实。该书钞撮古史,编年记事,以补国语、 左传、史记不足之处。其内容确有介于 历史与小说之间,人物的刻划,故事,情节的描写, 像后世的演义体,因而对后世的文学有一定影 响。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8 年71姑苏志王鏊(苏州)明苏州自宋范成大、明卢熊二志后,明王鏊与 郡人杜启、祝允明、蔡羽、文璧等共相讨论,发 凡举例,咸本於宽,而芟繁订讹,多所更益,凡 八月而书成。首列沿革、守令、科第三表,自沿 革、分野以下分为三十一门,而人物门中又分子 目十三。繁

37、简得中,考核精当。在明人地志之中, 犹为近古。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86 年72古玉图考吴大澂(苏州)清古玉图考是玉器文化史上一部有重要价值的 著作。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书中以 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古玉进行了考证、介绍。每 一类玉器均绘有附图,共录玉器近200件,其 图由吴大澄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有器物 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浙江美术出 版社2013 年73吴医汇讲唐大烈(苏州)清吴医汇讲内容生动,丰富多彩,卷首刊有凡 例,等于现代杂志上的稿约和广告。杂志栏目十 分丰富,不仅有内、夕卜、妇、儿各科,还有经典 著作的注解阐发、学术理论的争鸣探讨、临诊随 笔、历代医家

38、论述、方剂研究、药物真伪鉴定、 医话歌诀、医德教育、读书方法以及书评等,对 当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经验交流起到了较大的 促进作用。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 年74湿热论薛雪(苏州)清薛雪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 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 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 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 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一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7 年75韦苏州集韦应物唐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出任过苏州 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 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今传有10卷 本韦江州 集、两卷 本韦

39、苏州 诗集、10 卷本韦苏 州集。广陵书社2014 年76陆士衡集陆机晋晋书称:“少有异才,文章冠世。”钟嵘:“陆机所拟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 动魄,可谓一字千金。”文赋为中国古典文 论经典,阐释创作构想的惨淡经营、心理活动, 妙笔生花。中华书局1982 年陆机集77梦窗词稿吴文英宋南宋著名词人,被称为南宋词人第一。吴文英一 生主要在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各占三分之一, 死于苏州。在苏州为江南东路提举常平司幕宾, 流连吴门凡十二年。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 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 惠山、苕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毛氏汲古阁 所刻梦窗 甲乙丙丁 稿为四卷 本。中

40、华书局2014 年梦窗 词集校 笺。78苏学士文 集苏舜钦北宋原籍(四川)梓州,后寓居苏州。北宋诗人,庆 历五年(1045)以四万钱购地筑亭,名“沧浪亭。 欧阳修编其文为十卷,后人增至十六卷,诗文各 八卷。康熙间宋荤 精刊本、四 部丛刊苏 子美集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1 年79墨池编朱长文北宋是编论收学源流,采辑前人论著,分字学、笔法、 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八门阐释 之。搜辑甚博,考核颇详,间附已见,俱极精到。 书法有分类,殆自此书始。原作应为二士卷,今 止六卷。清康熙间朱 氏刻本,维正间刊二十 卷本。浙江人民美 术出版社2012 年80玉山璞稿、玉山草堂雅集顾瑛元钱谦益称,顾“

41、卜筑玉山草堂。园池亭榭、饩馆 声伎之盛,甲于天下。日夜与高人俊流置酒赋诗, 荟萃所得诗歌曰草堂雅集。”自著玉山璞 稿。清汲古阁刊 本。武进陶 湘涉园刻 本。中华书局2008 年玉山 璞稿玉山 草堂雅 集81况太守集况钟明江西靖安人。明朝著名廉官。宣德五年,帝以君 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 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被荐,擢苏州知府。 三任苏州知府13年,两度被苏州人士挽留任。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死于任所。吏民聚哭, 为立祠。其著述重视为官清正,教育子女。江苏人民出 版社1983 年,吴奈夫校点82高太史大 全集高启明启有诗五集,后佚亡,景泰中徐庸掇拾逸篇,辑 为是集。一、

42、二卷为乐府琴操辞;三至十卷为五 言、七言古诗;十一卷为长短句;十二至十五卷 为五言律诗、联句、七言律诗;十六至十八卷为 五言、七言绝句,补遗,附录。清竹素园刊 本等。1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3 年高青丘集83石田先生集沈周明是集凡五言古诗二卷,七言士诗一卷,五言排律、 七言排律一卷,五言律句二卷,七言律句三卷,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各一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3 年沈周集84匏翁集吴宽明是集为宽自订,李东阳、王鏊作序。凡诗三十卷,文四十卷,后七卷则由其子奭搜辑附益。其诗,“体擅台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其文则和平 恬雅,称“有鸣鸾佩玉之风”。85金薤琳琅都穆明是书仿隶释列,取金石文字搜辑编次,

43、各为 辨证。凡周刻二,秦刻六,汉刻二十二,隋刻五, 唐刻二十七。于古碑比录原文,其剥落不完者则 取洪适隶释补之。1乾隆间杭州 宋氏刻本国家图书馆 出版社2013 年86怀星堂集祝允明明张景贤据祝氏家藏遗文付梓,又经祝允明之子亲 自校阅,是为善本。所以称为“集略”。怀星 堂集乃翻刻集略者。187唐伯虎全集唐寅明是继李白之后,又一位才气横溢,跌宕不羁的浪 漫主义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独具一格。明嘉靖唐 伯虎集等中国美术学 院出版社2002 年唐伯虎全集88甫田集文徵明明是集凡诗十五卷、文二十卷,另附其子文嘉所述 行略一卷。其诗宗白居易、苏轼,风格潇洒 雅逸。前四卷收诗五百零二首。诗集有明嘉靖二 十二

44、年(1543)刊文太史诗四卷本。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4 年文徵明集89谈艺录徐祯卿明是集收乐府诗四十四首,赠答诗十六首,游览诗 二十五首,送别诗四十首,寄忆诗二十一首,咏 怀诗十二首,题咏诗二十一首,哀挽诗三首,杂 文二十四篇。其诗风格清朗,时有隐寓讽刺之作。谈艺录与王士贞所倡“神韵说”有相通之处。清乾隆间鞠履厚校刊本 等人民文学 出版社2009 年徐祯 卿全集 编年校 注 90雅宜集王宠明是集诗八卷,文二卷。诗分体编例,而各以“正 德稿”、“嘉靖稿”字系标题之下,盖约略编年 之意。明嘉靖董宜 阳、朱浚明 刻本等。91弇州山人 四部稿王世贞(苏州)明为“后七子”首领,主张文必师秦汉,诗必宗盛

45、 唐。是书为其全集,分诗、文、赋、说等部类, 说部又分札记内篇、札记外篇、左逸短长、艺苑 卮言、卮言附录、委宛余篇七种。万历间经世 F堂刻本。又 有续稿 二百零七 卷,明末刻本。艺 夕苑卮言 出版92度曲须知沈宠绥明昆曲度曲理论经典。度曲须知论北曲而兼论 南曲,主要阐明戏曲歌唱中念字的格律及技巧方 法。弦索辨讹示范多而说明少,此书则对各 项问题均作阐述。明崇祯十二年原刻本中国戏剧出 版社1959 年中国 古典曲 论著集 成(五)93苏州府志卢能明1015年洪武古吴轩出版(洪武)版社2014 年94午梦堂集叶绍袁明叶绍袁于崇祯九年(一六三六)为其妻女等人编 辑的一部诗文合集。其中包括叶绍袁妻沈宜

46、修、 女叶小鸾、叶纨纨的诗词集七种,其他选辑本两 种,共保留了近百人的作品,对研究晚明社会和 文学、人情和习俗,自是一份极为珍贵的资料。中华书局1998 年95张凤翼戏 曲集张凤翼明昆曲早期作家代表中华书局1994 年96王伯毂集王樨登明苏州著名文人。全书凡二十一种。97沈璟集(二册)沈璟明昆曲吴江派领袖代表作,义侠记为昆曲经典, 至今舞台常演。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2 年98吴都法乘周永年明是编辑录有关吴都释氏典故,分三十篇,每篇一 卷,皆冠以韵语小序,所引多注出典,间附已作。李根源于清 怡亲王祠访 得旧抄,即 录会上海藏 经会影印出 版。新文丰出版 公司1987 年中国 佛寺史 志汇刊 第

47、三辑 第 19-28 nn. 册,99天启崇祯两朝遗诗陈济生编选明遗民是书选诗以人为重,人以节义为主。随选随刻, 收之稍宽。另附小传一百七十余篇,叙明季抗清 事迹尤详。因遭禁毁,罕见流传。清顺治间刻 本。100西堂全集尤侗清著名文人。是集凡文集(杂俎)二十四卷,余集 七十二卷。后附汤传楹湘中草六卷。101居易堂集徐枋清著名明遗民。此本凡书三卷,尺牍 卷、序三卷, 记一卷,论一卷,书后一卷,题跋一卷,传一卷, 志铭二卷,塔铭一卷,赋一卷,古体诗一卷,今 体诗一卷,辞赞一卷,杂著一卷。民国二十五 年(1936) 四部丛刊 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102钝翁前后 类稿汪琬清与修明史时,告请

48、以前所作诗文自辑为类稿 六十二卷,先刊,版置之尧峰皆山阁;归田后十 三年之作,则为续稿三十卷;又取明史列传 稿一百七十五篇;附以汪氏族谱及其行略为 别集二十六卷。康熙间原刻 本传世 人民文学出 版社2010 年汪琬全集笺 校103姑苏竹枝 词袁学澜、潜庵等明、清竹枝词是一种民间文学形式。本辑收自宋元至清 末民初100多位作者、2000多首作品,再现了 昔日苏州风貌。百家出版社2002 年104唐诗别裁集沈德潜编选清计录唐诗一千九百多首,分体编排,并加评注。 沈氏重诗教,反淫靡,以此标准分别去取,故名 “别裁”。其中李白、杜甫作品最多,共四百余 首。乾隆重订增 补刊本中华书局1975 年105七

49、十二峰 足征集吴定璋辑清是书搜历代文士之生于太湖七十二峰间者,录其 所作,集为一编。计诗八十六卷,词二卷,赋三 卷,文十三卷。乾隆吴氏刻 本,苏州市 图书馆藏。106易汉学惠栋清作者以“易经为王弼所乱”,独孟喜、虞翻、京 房、郑玄、荀爽五家之易异流同源,乃采辑遗闻, 钩稽考证,附以解说,而成此书。卷一、卷二辑 孟喜易,卷三辑虞翻易,卷四、卷五辑 京房易(附干宝易),卷六辑郑玄易, 卷七辑荀爽易,卷八辨河图洛书。乾隆毕沅经训堂丛 书刊本。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2010 年107说文解字 注段玉裁清金坛人,流寓苏州枫桥。此书为著名文字、音韵、 训诂学著作。以乾隆间完成之说文解字读五 百四十卷为基础。删

50、繁就简而于嘉庆二十年(1815)刻成。对说文旧本多所校正,训诂 详尽,致力于形、音、义三者之贯通,为清代小 学研究高峰之重要标志。翻刻、影印、排印本多种。后人校正、注之作亦甚多。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8 年108昭代词选蒋重光选辑清此集选收顺治至乾隆间词人及闺秀、名妓、词僧、 羽衣、女尼等五百七十余人作品。乾隆苏州经锄堂刊本。109独学庐全 稿石韫玉清乾隆间状兀。此书为其全集,凡独学庐初稿 十二卷(诗八卷、文卷、读左卮言一卷、汉书刊 误一卷),独学庐二稿十三卷(诗三卷、文 三卷、“花韵庵诗余”一卷、“花间乐府”一卷、 外集一卷、“微波词”四卷),独学庐二稿 十一卷(文五卷、诗六卷、诗四卷,),

51、独学 庐五稿九卷(诗五卷、文三卷、补遗一卷)。J乾隆、嘉庆 间刊本110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黄丕烈著,潘祖荫辑清著名版本目录学家。是书辑录书黄氏藏书题跋、 题记二百四十一篇,阐述诸本流传情况及版刻源 流,系版本目录学之佳著。滂喜斋刻本,民国六年上海医学书局影印本书目文献出 版社1989 年111吴郡文编顾沅编清计收四千余篇。类目:堤防、山水、游记、水利、 赋役、桥梁、坊巷、公廨、学校、坛庙、僧寺、 道院、第宅、园林、列传、政绩、记事、赠送、 庆挽、行状、冢墓、墓碑、志碣、书序、集序、 书画、金石、杂文赋。篇幅浩繁,门类齐全,内 容广博,为研究苏州地区历史不可或缺之乡邦文 献。清抄本I上海古籍出 版

52、社2011 年112贝青乔集贝青乔(木居 士)清道光间曾随杨威将军抵宁波抗英军,初探敌情, 继监造火器,统命帮办文案,故对兵事内外曲折 知之甚详。因记之以诗咄咄吟,并加小注, 述说原委,颇为翔实。光绪六年(1880)不 惧无闷斋刻 本上海古籍出 版社2014 年113过云楼书 画记续 记顾文彬、顾麟 士清是编凡书类四卷,画类六卷,其书画合壁者则入 画类,书法收至明末止,画则收至四王、恽、吴 家止。其例甚严,每种后俱有题语,考辨精审。光绪二十八 年(1902) 自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年114春在堂全 书俞樾清国学大师。是编为其全集,包括群经评议、 诸子评议、第一楼丛书、曲园杂纂、 俞楼杂

53、纂、宾萌集、春在堂杂文、 春在堂诗编、词录及笔记、杂剧、杂著 等光绪二十五 年(1899) 刊J足本上海书店影印本115抚吴公牍丁日昌清同治八年三月任江办右布政使,驻办州,同年十 二月迁江苏巡抚。所收文牍多系内稿,或由书吏 拟稿。内容涉及“兴养立教,安内攘外诸政”, 是研究近代史之重要文献。清光绪刻 本、广州古 籍书店影印本。116韬园文录 外编王韬清王韬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报刊思 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 家。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 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 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 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其政论

54、文夹叙夹议,具独特风格一一短小精悍, 雄辩有力,清新生动。后来的一些改良主义的政 论家,如梁启超,也是继承和发展王韬政论体并 有所开拓。光绪二年(1876)活 字版排印本辽宁人民出 版社1994 年117攀古楼彝 器款识潘祖荫清取自藏铜器,摹其图形,后附释文,并加考证, 而成此书。参与审定者为南皮张之洞、福山王懿 荣、吴县吴大澂等,均晚清考古名家。同治十一年 (1872)滂 喜斋精刊本118说文古籀 补吴大澂清以钟鼎彝器文字,衣说文部居,以类相从, 有条不紊,按拓本之真者摹其形,信而有征。省 说其文,详解其字语,多许氏所未尽语而通经典 所不易通。他如难怪之类若干字,虽有名家之考 证,亦另为一篇

55、附于后。光绪吴氏原 刊本,上海 石印本。中华书局2011 年119元史译文 证补三 十卷洪钧清以内阁学士为出使大臣。此书据波斯人拉斯德在 伊儿汗国为臣时所见之波斯文蒙古史(脱必 赤颜著)及其他资料编成,内十卷仅有目录。时 在光绪十五年(1889)至十八年(1892),洪钧 任驻俄公使。该书是中国史学家利用西方著作 研究蒙古汗国历史之开端,其中对宪宗以前史实 补证较为精审。光绪陆润痒 刊本。1942 年河北人民出 版社1990 年120吴郡岁华 纪丽袁学澜清吴郡岁华记丽,例言:偶取吴中岁时 风俗,拉杂记之,编成十二卷,名曰吴门岁华 纪丽。是书止载郡城长元吴三邑岁时风俗, 与王兀美苏志补遗统记一府之例不同。”弓 征繁博,为美国图书馆以五百金购去。是袁氏手 稿无疑。此书在建国初期在苏州发现,今藏南京 图书馆,为江苏地方文献中之珍品。同治十一年 (1872)香 溪草堂刊本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8 年121语石叶昌炽清本书通论古代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