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论文范文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054049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旅游论文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旅游论文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旅游论文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关于旅游论文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旅游论文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旅游论文范文 导语: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旅游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遗址旅游是以历史文物古迹为主要游览对象,满足游者感受历史、 求知、 求奇、 求异愿望的文化旅游。 遗址旅游肇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00多年前欧洲贵族社会中流行的埃及金字塔旅游。随后, 欧洲考古热潮在 18 世纪到 19 世纪进一步带动了遗址旅游的发展, 造就了意大利的庞贝城遗址、 希腊的迈锡尼王宫遗址和克里特宫殿遗址等著名的遗址旅游胜地。 我国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始于博物馆, 其中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 定陵博物馆是早期的代表。 缘于旅游资源规划与

2、开发的 “应用导向” 和 “热点导向”的主流, 我国遗址旅游开发多采用了遗址博物馆、 遗址旅游区、 遗址公园、 创意产业和考古活动参与等五种模式。 这些模式都遵循回填保护和现状保护的 “死保” 原则, 从而在保护意识不强、思想认识偏差和体制牵制等方面给遗址保护与开发设置了人为障碍。 时至当代, 遗址保护需要走出 “全面保护、 拒绝开发” 的死胡同状态, 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 这一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遗址保护相关方所认同。从旅游消费需求趋势来看, 旅游者兴趣已转向于 “发现过去”, 已然不仅仅满足于独特文化的展示与体验, 而是寻找这些独特文化的符号和核心价值观, 因而, 文化旅游的开发也不仅仅

3、是特殊文化的 “物理性存在”, 更要求将这些文化符号(如图腾、 服饰、 建筑、 歌舞、 饮食、 观念等) 抽象化, 并赋予空间生产的意义, 以 “人文性存在”进行展现。 借助于大遗址旅游思路和文化空间研究的视角, 本文将以武陵山区土司遗址群的旅游开发为个案, 尝试探讨文化旅游空间的构建方式,从而厘清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一、 大遗址旅游及其文化空间研究动态大遗址是指反映一个民族或国家在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 宗教、 军事、 科技、 工业、 农业、 建筑、 交通、 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 规模宏大、 价值重大和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 城址、 宫室、 陵寝、 墓葬等遗址、

4、遗址群。 大遗址是文化遗产中文物价值突出、 规模特大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 多数是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作为历史事件的物质载体或证据, 大遗址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 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 但众多大遗址作为物质遗存, 因风化现象严重、 实用性差等自身的资源特质原因,使得其参与当代经济生活的程度较低, 资源转化为产品都存在相当难度。 从 2005 年起, 我国已启动大遗址保护项目, 明确了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确定了大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方式多元化利用思路。随着大遗址保护观念的改变, 大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受到经济利益、 文化需求、 旅游需求、 媒体关注、学科发展等因

5、素的推动, 加速了大遗址与旅游的联合, 越来越走向深入。 受到有效保护的文物大遗址, 形成了一流的文化积淀与生态环境。 大遗址保护投资, 必然集聚新的经济特性, 即可以通过对文物遗址本体的保护, 依托于展示及合理利用, 改变遗址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与经济发展模式。 从中国文物遗产遗址类旅游开发建设的高度, 优化旅游供给, 开发 “遗产遗址旅游” 系统工程, 将成为寻求中国遗产遗址有效保护与社会发展 “双赢” 之路的途径之一。 以整体保护、 以生产的观念实现文化空间保护以及基于当地人需求的保护为原则, 通过展示科技化、 规划情景化、 资源产品化、 游览体验化对大遗址进行合理开发, 从而增强大遗址

6、旅游的观赏性和可体验性, 满足观光与深度旅游诉求, 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娱乐、 教育、 探奇和审美的体验需求, 最终提升大遗址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大遗址属于历史文物古迹旅游资源, 大遗址旅游也就是遗址旅游的细分领域; 无论是古代遗址或近现代遗址旅游, 都是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 文化旅游强调了立足文化资源, 满足游客文化需求的基本特性, 从而要求旅游区构建起能让游客体验到真实的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并不确指某一地点, 法国学者列斐伏尔的 “空间理论” 认为, 空间是通过人类主体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产生的, 是一种社会产品, 每个社会和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 “生产” 出自己的空间。 在 空间的生产 中, 他列

7、举了多种空间类型, 认为 “空间的概念与精神的、 文化的、 社会的、 历史的空间联在一起”, 这使得空间带有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赋予文化空间鲜明的 “生活文化” 性质, 界定为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地进行的一系列地方。 “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 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的。” 强调了特定活动方式和共同文化的形式与氛围, 兼具空间性、 时间性和文化的特征。文化空间的形成受到地格 (地域范围)、 文脉(传统文化)、 经济与行政等因素的影响,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又受到社会团体、

8、民族文化、 社区居民和外来旅游者等多元主体的主导, 因此, 对于文化空间的研究必须考虑到以文化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内旅游地域的演变趋势。 王承旭对城市文化空间的解读揭示了文化空间的形成机制: 人作为文化空间中的主体, 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的策划并强化了场所感, 从而构成不同类型的文化空间。空间是具有生产属性的。 “文化空间生产出了诸如象征、 符号、 价值观、 叙事行为、 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之类的要素, 并为这些要素之间发生各种关系而提供场所、 条件和背景, 也为不同的文化要素的展现提供可能性。”大遗址旅游文化空间的构建并非还原于历史真实场景, 而是遗址嵌入到当代旅游经济社会之中, 成为旅游文化空间

9、中具有生产性特征的核心文化符号。 遗址不仅仅是历史时期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 艺术和风俗的客观表现, 也是遗址所在区域文化空间的核心象征物。 附着于遗址之上的图腾、 建筑风格、 装饰艺术、 科技与工艺等因素共同成为旅游文化空间中的吸引物,成为遗址旅游空间重要的具有生产性质的核心资源。 而这些资源只有经过旅游过程才能赋予其空间上的意义, 从而成为 “人文的” 存在, 即充盈着当代旅游社会生活性质的活态形态。二、 武陵山区土司遗址群的大遗址潜质元明清时期, 武陵山区是土司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在其东起湖南的沅水、 北至长江三峡、 西抵乌江流域的范围内, 即今湖南湘西 (含张家界)、湖北鄂西

10、南、 重庆渝东南地区和贵州黔东地区, 设永顺、 保靖、 桑植、 容美、 酉阳、 石柱、 思南、 思州等 8 个宣慰司, 另设有 4 个宣抚司、 11 个安抚司、 6 个土知州、 39 个长官司、 5 个蛮夷长官司。因武陵山区是土家族集中的地区, 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土司统称为 “土家族土司”。 土司制在武陵山区存在将近 900 年, 留下了大量的土司时代的城址遗址、 建筑遗址, 以及数量众多的文物与文史资料。(一) 武陵山区土司遗址分布土家族土司遗址 (包括城址、 建筑、 墓葬等)星布于武陵山区, 总体格局以武陵山区北部地区为主, 由东至西保存较为完整的分别为容美土司、 永顺土司、 唐崖土司、 酉

11、阳土司和石柱土司。(二) 武陵山区土司遗址考古现状1. 容美土司 。 容美土司为武陵山 区著名土司之一, 从元至清祖传 19 代, 22 届, 历时 400 余年。 其疆域包括现鹤峰、 五峰两县的绝大部及恩施、 建始、 巴东、 长阳等县的部分地区。 “楚蜀各土司中, 惟容美最为商强” “永顺、 保靖、 桑植、容美为四大土司, 而容美最强”。 其实力之强, 疆域之广, 影响之深远, 都是武陵山区其他土司无法比拟的。容美土司司署遗址在容美镇屏山村, 面积 1.5万 m2, 遗址内容丰富, 但又比较分散 , 有屏山爵府遗址、 细柳城、 万人洞、 情田洞、 九峰读书台等遗迹, 尤以屏山爵府最为著名。容

12、美土司遗址至今未进行过大型专业考古挖掘。 清康熙年间, 江苏无锡人顾彩曾游历容美撰写了 容美纪游, 文中记述了容美土司当时的盛况:“宣慰司行署在平山街, 其靠山曰上平山, 插入霄汉, 此犹其 (中) 平山也。 司署大街, 巨石铺砌,可行十马; 西尽水砂坪, 东至小昆仑, 长六里, 居民落落, 多树桃柳; 诸郎君读书处在槿树园; 下坡为戏房, 乃优人教歌处; 其西街尽头, 下皆陡壁深涧, 恐行者失足, 以竹笆插断, 此司前大略也。 行署中有怪, 君不恒居于内, 就大堂西名 延春园以为书室, 其楼曰 天兴, 初五日张乐宴饮于此。 后街长二里许, 民居栉比, 俱以作粉为业, 有织纴者。”现存的容美土

13、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城东北 11km 处屏山, 面积 44km2。 此地地形狭长, 地势险要, 第 15 届容美土司田九龙在此建立爵府 (即衙署), 至末代土司田旻如, 经过 8 世经营, 颇具规模且设置完备。屏山爵府遗址, 俗称万全洞, 位于平山悬崖峭壁之上, 前临百丈深渊。 洞高约 20m, 宽 24m, 深31m。 容美土司因其险要, 取名万全洞。 于明万历年间所建, 现有大堂、 二堂、 阅兵台、 跑马场、 花园、 土牢等遗存。 左有 “就月轩”、 右有 “爱日亭”, 正中建有 “大士阁”、 “魏博楼”, 为田舜年之居所。 现洞内残存有部分墙基、 炮台和摩岩题刻,山顶立有一龟碑

14、, 记叙了土司营建平山及万全洞的经过。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年), 末代土司王田旻如, 为清廷改土归流所逼, 自缢在万全洞, 从此结束了容美土司制度四百多年的历史。 东南入口处以巨石为屏, 其上阴刻楷书 “山高水长”, 字径0.5m 见方 。 南侧残存地牢遗迹 , 用巨 石垒成 lm见方的空间, 石板盖顶, 东北部有石砌寨墙, 残长1 500m, 高 5-7m, 宽 1.3m。容美土司水寨遗址亦在容美村, 面积约 l 万 m2,四面环以河渠形成水寨。 现存一段护城河, 长约80m, 宽约 9m, 寨内残留 石狮和大量砖石瓦砾 。附近还有容美土司署所在地中府、 南府遗址, 前者面积 5km

15、2, 残存南墙 长 200m, 墙高 5m, 以规整石块垒砌, 城内残存大量石础、 砖瓦等建筑材料。后者原是元土司麻王寨, 后为容美土司南府, 面积5 000m2, 残存多处 房址 , 地表散布石框 、 础 、 鼓及大量砖石瓦砾。2. 永顺土司 。 唐 末五代年间 , 江西彭氏征服了五溪诸蛮以后, 当上了溪州 58 旗、 380 峒的土家族的 “土皇帝”, 建都城于永顺会溪坪。 第十一代土司彭福石于南宋绍兴五年 (1135 年) 移都城于老司城。 至清雍正六年 (1728 年) “改土归流”,其世袭 28 代, 共 35 位刺史或土司, 历时 818 年。鼎盛时期有诗赞曰: “福石城中锦作窝,

16、 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盏人千叠, 一片缠绵摆手歌。”老司城, 即永顺土司遗址, 是湘西北土家族地区的一座土司古城, 位于永顺县城东 30 里处的太平山麓, 现属麻岔乡司城村。 历代土家先民在老司城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土司文化, 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如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溪州铜柱。 老司城有东南西北城门、 “潜王称帝” 的内宫 “金銮殿” 和神秘莫测的地宫 “紫金山” 陵园, 故有 “坐在金銮殿, 葬在紫金山” 之傲言。 并建立有土司王享乐的凉洞、 热洞和遍布地下的 9 条密室甬道。 城共分内罗城、 外罗城, 城内街道有正街、 左街、 右街、 河街、 紫金街、 鱼肚街、 五屯街、半

17、坡街等 8 街 9 巷, 鹅卵石嵌砌路面, 纵横交织。从 1995 年开始, 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和湘西州文物部门对老司城遗址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 2006年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配合 老司城遗址本体保护维修工程方案 的编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 从 2010 年 5月开始进行第三次对永顺老司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到目前为止, 发掘工作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老司城遗址宫殿区、 衙署区面积近 3 万 m2, 城区总面积 25 万 m2。 遗址地表上保留了体积庞大的城墙和建筑废墟, 地下遗址中贮藏窖穴、 地下取暖设施、 排水设施一应俱全。 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

18、老司城中心区域的考古调查中, 新发现土司时期遗址 20 多处, 包括烽火台、 军事关卡、 土司庄园、 古墓群、 宗教遗址、 石刻墓志铭等, 业已基本掌握老司城军事设施、 宗教中心、 墓葬区、 休闲区、 王族封邑的空间分布。老司城遗址是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见证, 是 800年民族变迁和家园盛衰的实物载体, 也是土家族历史文化变迁、 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 老司城是当时土家族的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中心, 如今已被专家认定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 最独特、 最集中的民族古文化遗存, 有 “土家族露天博物馆” 之称。 其观赏性、 真实性、 完整性为我国现存城市遗迹中所罕见。3. 唐崖土司

19、 。 唐崖覃氏土司系著 名 “九溪十八峒” 土司之一, 相沿 18 代, 历时 460 余年。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唐崖司镇东 3 公里处, 是鄂西南土家区域现存最完整的土司遗址, 现存遗址东西长 770m、 南北宽 750m, 总面积 57.75 万 m2, 分为 3 街 18 巷 36 院。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 (1346 年), 明天启初年 (1621) 进行扩建, 内有帅府、 官言堂、 书院、 存钱库、 左右营房、 跑马场、 花园和万兽园等, 共占地 1 500 余亩。 在土司城内外还修建有大填寺堂、 桓侯庙、 玄武庙等寺院。 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 改土归流,

20、废唐崖司。 现在土司城遗城保存最为完发的石牌坊, 是明天启三年 (1623 年)修建的, 下面刻首 “荆南雄镇”, 反面刻首 “楚蜀屏翰”, 两面镌有 “土王出巡” “渔南耕读” “云吞雨雾” “哪咤闹海” “槐荫送子” 等浮雕图案。 牌楼正面的唐崖河畔, 存有石倌、 石马各两尊, 石人仪态庄严肃穆。唐崖土司遗址前临唐崖河, 后傍玄武山, 地势险要, 风光独具。 自 “改土归流” 260 余年来, 虽几经兵燹, 又遭 “*” 浩劫, 但至今街道墙垣仍清晰可辨, 部分建筑尚保存完好, 是湘、 鄂、 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典型、 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唐崖土司城遗址。4. 酉阳土司 。 渝东

21、南酉阳土司始 于五代时设置的以土家族大姓冉氏为首领的地方政权酉阳寨。 明初时设酉阳宣慰司, 其管辖地域包括今重庆市的黔江区与彭水、 酉阳、 秀山 3 个民族自治县,并延伸到贵州省松桃县境内。 清雍正 (1678-1735年) 时 “改土归流”, 酉阳宣慰司终结, 历经了约800 年的时间。酉阳州下辖秀山县 (今仍名)、 黔江县 (今为黔江区)、 彭水县 (今仍名)。 境内设置土司 10 家:宣慰司使 1, 长官司 4, 巡检司 1, 千户司 4; 除宣慰司驻酉阳外, 其余 9 家土司都在今秀山县境内。众多土司在酉阳留下了丰富的遗址和遗迹。2010 年, 考古人员在酉阳后溪镇发现了大量土司城堡痕

22、迹, 雕梁画栋的建筑遗迹, 铺满鹅卵石的后花园, 大小官吏集中办公的衙园。 “一共分为三个片区, 涵盖了现在后溪镇大部分区域。” 重庆市文物考古队的朱寒冰介绍: “在目前的后溪镇上寨一带, 是当时的王族居住区, 有很不错的建筑,现在这些建筑的基础都还在, 雕梁画栋, 非常精美。 其中靠近河边地带, 利用当地喀斯特地貌, 修建了后花园。 花园步道全部用鹅卵石镶嵌而成, 勾勒出各种蝴蝶形状, 有彩蝶飞舞、 凤舞九天、 福从天降等吉祥图案。”靠近后溪河一带当时被称为“衙园”, 是土司办公区。 土司城各种大小官吏, 都在这一带办公。 而后溪河和酉水河交界处的小河口, 则是当初的平民生活区, 现在还遗留

23、大量的作坊遗迹。5. 石柱土司 。 在石柱土司正式建 立后 , 由马氏承袭达 26 代, 计 569 年。 其沿袭情况, 据 石柱厅志 等资料记载, 自明洪武 (1368-1398 年)初马克用由安抚使擢升宣抚使以来, 在洪武七年(1374 年), 马克用遣子马付德与同知陈世显入朝,明改安抚司为宣抚司。 马克用于明洪武八年 (1375年) 将其司治迁至南宾县城。 直到清顺治十六年(1659 年) 石柱土司归附清朝, 石柱乃辖东至湖北利川, 南接黔江, 西界丰都, 北邻忠州。悦崃镇古城坝是石柱马氏土司建治的第一个中心, 历时 252 年。 如今古城坝还遗留了马氏祠堂、马氏巨碑和土司石桥等历史文物

24、。 当年的土司衙门建在古城半岛中上部的山丘上。 遗址现存土司时水利工程, 他们对原先的人力脚踏水车实施了改建,从后桥引水兴修了水渠和蓄水池。 一部分水用于灌溉古城坝的千亩良田, 另一部分用于坝址水车的水能动力而碾米磨面。土司署, 位于石柱县城狮子坝, 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 初为石柱宣抚司、 宣慰司署, 明末为秦良玉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共占地 20 000m2, 建有门坊、 正殿、 寝殿、 后堂、 玉音楼、 柏子堂、 坐隐楼、 宾月楼、 芹香亭和殿堂亭榭等建筑。 府门悬挂“大都督府” 匾额, 门联书 “汉室将军甲第, 明朝都督人家”, 正殿悬挂 “忠义可嘉” 匾。秦良玉古战场遗址万寿寨, 位于石柱县城东16km 蚕溪、 河坝两乡交界的万寿山上。 因秦良玉于明末清初在此建寨备战而得名。 遗址约 20 万 m2,分前、 内、 后三寨, 寨前有寨门、 驻马关。 寨内建有旗台、 官厅、 点将台、 练兵场、 军营及瞭望台。关于旅游论文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