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90533542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0.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调查作者:任玮来源:新闻世界2010年第 04期【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以及不同媒 介对信息传播产生的影响。调查发现,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受访者在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时,受到 熟悉程度的影响,在传播“本文化”与“他文化”时会选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传播媒介。而大众传播媒 介的使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拟态环境”效应,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个体在获取有效信 息时受到象征性现实的影响。【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媒介使用 地域文化 拟态环境、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1、研究目的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我国地

2、域广 阔,不同地理环境与历史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区域,每个文化区域均因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而 显现出诸多差异性。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也因其独特性形成不同的文化群体,我们将其定 义为跨地域文化群体。研究跨地域文化群体对“他文化”的熟悉度,以及在传播“他文化”时所使用 的媒介情况是本文题目的之一。在初步了解跨文化传播使用的媒介情况的前提下,本文还试图 进一步了解在跨文化传播中不同媒介的使用对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影响。2、研究方法本文以现就读于兰州大学的在册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大学 的在册研究生按男女比例1:1,年级比例 1:1:1进行抽样,通过入户调查收集资料。在样本的后期

3、分析时,采取定量分析法,对资料进行SPSS分析,获得具体数据。图1涉及地区文化主要了解方式、跨地域文化传播与媒介使用情况本文选用得到普遍认同的七大风俗文化圈将问卷中涉及的文化圈范围进行了界定。即1、 东北风俗文化圈 2、游牧风俗文化圈 3、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4、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5、青海 风俗文化圈6、云贵风俗文化圈7、闽台风俗文化圈。目的是为了增强调查的效度。1、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媒介使用基本情况传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类型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五种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类型因其独自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构成了 不同的传播体系。在本研究中我们认为,

4、不同地域的文化群体在进行跨地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传播“本文化”和“他文化”使用不同的媒介,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进行信息沟通。本研究通过调查 受访对象“家乡所在地域”、 “本科就读地域”以及“从未去过但很感兴趣的地域”三种文化传播的 主、次要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在获取、传递信息时,其使用的媒介具有明显的差异。图2 西北意象在“家乡所在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主要使用途径位居前两位的是“生活环境中的亲身体 验”和“父母师长的言传身教”,分别占总数的51.5%和 43.4%。而“大众媒体资讯”和“互联网”作为 大众传播的两种途径,仅占调查总数的3.0%和 2.0%。引用传播学中对人内传播的定义“个人接

5、 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可以发现,调查对象获取“家乡文化风俗”这种 非常熟悉的信息时多使用人内传播途径,应用的媒介是人体的感官系统等。同时,“父母师长的言 传身教”这种人际传播途径也被高频率使用,利用语言、表情、眼神、动作、行为等多种渠道或 手段来传达信息。作为生活了四年甚至五年的第二故乡,受访者对求学地的地域的了解,更多地是通过人际传 播渠道。使用最多的两种途径分别是“生活环境中的亲身体验”以及“老师和学长的介绍”,占调查 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53.5%和 23.2%,“与当地同学的交往”以占总数 13.1%的比例位居第三。大 众资讯与互联网依旧是使用最少的两种媒介。10客

6、观事实 大众传媒 人际交流 互联网 其他图3西北意象的产生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我们设计了问题:您从未去过但对当地文化风俗比较了解的地区是哪里? 对当地的信息了解渠道是什么?得到如图 1的数据: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从未去过的陌生地,受访者在获取信息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渠道 是通过“来自当地的同学朋友”,占总数的29.3%;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媒体的报道”, “热 播的影视作品”,占调查总数比率分别为23.2%和 19.2%。不难看出,对一种不能“身在其中”的文 化的了解,调查对象更倾向于人际传播,大众媒体为次选。而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则很少 被应用在不同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仅占总数

7、的 8%)。通过对以上三种不同地域文化传播中所使用媒介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对于身在 其中,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本文化”,人们倾向于面对面地,通过人际传播的途径进行信息 沟通;而对于比较陌生的,不属于“本文化”所属地域内的,不具备亲身体验条件的“他文化”,人们更 多地选择通过大众传播途径获取和传达,也更容易相信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另外,在人们传播“他文化”的过程中,是选择传统的大众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除了受到 媒介特性、受众的媒介使用能力、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外,性别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 素。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设置了问题“当您想了解某种自己不熟悉的地域文化时,您更倾向于相信

8、 来自大众传媒的信息还是网络的信息”,分析后的数据显示,有 54.5%的受访者选择了互联 网,45.5%的受访者选择了大众传媒。我们设置零假设为获取陌生信息渠道与性别这两个变量不 相关,备选假设为这两个变量相关。通过将两组变量进行交互分析,发现卡方检验系数Chi- Square 值小于0.05,应否定零假设,即获取陌生信息的渠道与性别有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是女性 更倾向于通过大众传媒获取自己不熟悉的地域文化信息,而男性则多数选择互联网来收集信 息。2、大众传媒对跨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图 2 是调查对象认为与从未到过西北地区的人谈起西北时出现的固定意象。如图,“干旱贫 困”和“沙尘暴”两项分别以8

9、5.9%和 83.8%的高百分比成为人们印象中西北的标志性符号。而真 正作为西北文化标志的“敦煌”、“丝绸之路”、“信天游”则分别以 65.7%,51.5%,26.3%的百分比 位居第四、第六、第十位。除此之外,“草原”、“黄河流域文明”这些西北文化的符号,仅占构成 西北印象的 13.1%和 12.1%,基本处于被忽略不计的情况。不可否认,西北地区确实存在干旱贫 困,沙尘暴频发的现实情况,这属于西北印象的一部分。但是这两点成为整个西北印象的代表性 因素,不能不说人们的认识存在着偏差。在分析中,我们发现上文中出现的“有偏差”的西北意象的形成,同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密不 可分。如图 3所示,在产生西

10、北意象的五个选项中,受访者认为西北意象的构成信息多是通过大 众传媒获得的。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作用在产生西北意象的五个因素中以67.7%的比例位居第 一位。上文分析所得结果,或与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的拟态 环境有关。李普曼认为,人们的 “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 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人们对西北的意象是人们脑海中 的“主观现实”,也是通过大众传媒这个中介提供的信息形成的“象征性现实”。3、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族群认同我国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在其民族学通论一书中指出,族群(ethnic group

11、)专用于共处于同一社会体系(国家)中,以起源和文化认同为特征的群体,适用范围主要在一 国之内。基于这种观点,来自不同地域的跨地域文化群体也可称作族群。在研究中我们设置了问题:“是否更容易对来自同一文化区域的人产生好感”,数据分析结果 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60.6%)更容易对与自己来自同一文化区域的人产生好感,反映出不同的 文化群体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族群认同感;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这种跨地 域文化群体的族群认同感与群体的居住地有明显的相关性。尽管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相似的文化特质是族群认同的要素,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族群 间的这种认同感并非完全取决于这些因素。因为“只要任何

12、一方发现维持和建立民族界线于己 方有利,哪怕轻微的口音基至细小的举止都可能被用作族群标志”。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传播过 程中,是族群认同强化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并不是说文化因素真就有这么大的差别。三、结语综合型大学的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民族间的融合,也是地域间的融合,更是不同 文化之间的融合。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圈,多样性成为综合性大学文化群体的基本特征,而多样 性意味着差异,差异需要交往,交往才可以促进发展。文化冲突是过程,而文化融合则是最终的趋 势。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研究不同地域文化群体的交往以及跨地域文化传播过程中大众媒 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C.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2 期(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7 级研究生)责编:姚少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